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

第401章

香港从1949开始-第401章

小说: 香港从1949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收拾麦卡锡的时候,李达伦已经对张力没脾气了。离开香港之后,他躲到马来亚创办了《东南亚论坛报》,本想卧薪尝胆几年,重新杀回香港,找张力报仇雪恨。可是,他在这边努力积蓄力量,张力也没闲着。《东南亚论坛报》发展不错,张力的发展却更快上不知道多少倍。等他反映过来的时候,这家新创立的报社居然又跟当初的《港岛日报》一样成了张力名下的产业之一……身为好朋友和曾经的好搭档,罗亮恒记得无比的清楚,当李达伦知道这一消息之后,写来了一封信,那信里的内容是何等的绝望和不甘,仅仅是身为读者,他就差点儿有要跳南洋的感觉。而李达伦自己之所以能忍住没死,好像就是想弄明白张力这一回又是怎么摆了自己一道……

不过还好,张力难得的慈悲了一回,没有再对李达伦斩尽杀绝,而是将《东南亚论坛报》交到了对方手里,并断断续续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供其发展。李达伦本来还提不起什么兴头,更加不愿意为张力效力,可是,眼见着张力的事业犹如滚雪球一样膨胀,他最终只得无奈的鸣金收兵,并且举手投降。之后,借用张力,或者说是香港新闻公司提供的资金,大杀四方,控制了马来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数十家报社电台,不久前更是跟张力和胡家义合谋,借着两人在明面儿上演戏吸引了大批人的注意力,指挥新闻公司一举端了日本几大媒体的后路。虽说并没有伤到对方,却成功地把香港新闻公司的触手伸进了日本的大城市,形成了一个没有统一名称,却足可以大大影响日本舆论,且差不多快可以跟得上日本三大报业集团的力量体。而由于这么多所谓“攻城拔寨”、“开疆拓土”的功劳,李达伦一回到香港,就被授予了新闻公司行政副总裁的位子,还居于他罗某人这位元老之上。而这么一来,张力手下的“港岛系”就已经有了三员大将:新闻公司两大副总裁李达伦和他罗亮恒,另外一个,就是香港建筑公司、采沙公司、房地产公司,还有葵涌码头以及几个水塘工程的总负责人:沈铭俊!一个低调,在张氏企业中的地位却已经几乎不下于胡家义的家伙。

“要是能改,就不是李达伦了。”听到罗亮恒劝说李达伦的话,张力微笑着插了一下嘴,又指着两鬓已经长出白发的李达伦向众人道:“这家伙,其实一直就没服过我。这么拼命,其实就是想跟我比比,让我看看,他不比我张某人差。”

“不敢当。”李达伦微微一笑,“跟你大老板交手,我没嬴过一回。如果不是你放我一马,我现在说不定已经跑去印尼的橡胶园学人割橡胶了,哪能像现在这么风光?所以,我没想过跟你比。这么拼,就是想趁着还能动弹,多挣点儿……当副总,总比当个分部主管赚钱吧?我是想多拿股份分红。”

“这话听着假!”张力摇头。

“多疑。”李达伦指着他道。

“谢谢夸奖。”张力笑着长出了一口气,“不跟你贫了。……公司这两年发展的不错。我决定,往后的一段时间就暂时先以稳定现在的根据地为主要工作目标,大家没有意见吧?”

“我没意见。”罗亮恒对面坐着的李广生点了点头,“公司这两年扩张的确实很快。很多资源还没有整合好。如果光顾着继续发展,很容易出问题。而如果我们能暂停一下,把手里现在的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把我们手里的那些地方性的报纸和电台进行一定的资源共享……”

“我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些小报社和电台合并成一家,或者几家大型的传媒机构。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可以节省很多。”辛辅善突然插嘴说道。

“老辛的这个主意不错。你们怎么看?”张力笑了笑,看向了其他人。辛辅善也是新闻公司的元老,享受股份分红的,不过,由于才干和眼界等问题,一直都没能升上来。原先人少的时候,此人就在公司高层里面敬陪末座,现在人多了不少,还有好几个年轻人也提拔起来了,可他还是这样。

“我反对。”李达伦看也没看辛辅善,直接开口道,“我们现在的实力虽然不小。可是,根基不稳。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在短时间内成立一家大型的跨国传媒集团,可是大家想过没有,面对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那些老牌儿的报业公司和电台会怎么想,怎么做?”

“他们现在不照样知道那些报社和电台都是在我们手里,是我们的子公司,孙公司,曾孙公司……不也没干什么?”辛辅善笑问道。

“那是因为我们的力量还很分散。纵然这些报社和电台都在我们手里,都要的我们的话,可是,这跟一个整体不同。所以他们并没有感到太直接的威胁,还能跟我们和平共处。可是,如果我们要进行你说的那种整合就不一样了。谁不想独吞蛋糕?我们手里现在拥有的这些地方性的报纸和电台只是吞食着各国报业巨头的看不上眼的一些蛋糕屑,如果我们往蛋糕的主体伸嘴儿,人家肯定会一巴掌拍过来。”李达伦道。

“我们还会怕他们?”辛辅善不屑地一笑,“别的不说,光是老板的名头往那儿一摆。我看他们有几个敢乱来。”

“你都威胁到人家的饭碗了,人家还跟你客气?再者,即便是在香港,我们也不占什么主场优势,因为港英政府时刻都希望我们,尤其是老板倒霉……”

“咳,咳咳!”张力连咳了几声。

“咳也没用。这事儿全香港人,包括三岁娃娃,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胡家义毫不客气地在一边说道。

“葛量洪没那么小心眼儿。他也不会那么不顾大局。”张力不爽地说道:“我现在要是倒了,香港那么多工程不全都得暂停?”

“那就是不我们要考虑的了。反正,政府不喜欢你是肯定的,不管是港英政府,还是美国政府,亦或是日本政府,都不喜欢你。”李达伦抽了抽嘴角,笑道。

“可中国政府喜欢我。”张力道。

“是吗?可我怎么觉得蒋介石肯定不喜欢你。”李达伦笑道。

“我没说他。”张力摆了摆手,对李达伦的胡搅蛮缠表示了严重的反对。

“我知道,可现在联合国只认中华民国!咱们干新闻这一行的必须注意这一点。中共就是中共,他们虽然占了中国大陆,可依然还不能算是中国政府。现在,国际上只有中华民国政府才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李达伦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联合国只认中华民国,可咱们毕竟是在香港,英国人早就已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辛辅善身边,新近提拔的年轻人之一的李家伟突然说道。

“对嘛。”张力一听这话,立时就拍起了桌子:“咱们现在是在英国人的管辖之下,自然要看英国政府的脸色!跟着政府走才对。”

“可英国政府虽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没跟北京建交。他们的外交系统之中,中国依然只是中华民国!”罗亮恒帮着李达伦说道。

“……咱不谈这个了。”张力举起了双手,又一脸询问地看向众人:“刚刚说到哪儿了?”

“咱们的报纸电台不占优势,得不到各地政府的支持。”李广生说道。

“没错。尤其是各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他们肯定很不乐意我们这些外人去掌握自己国家的喉舌,一旦如此,岂不是受控于他人?太阿倒持,外国人也知道这有多危险。”李达伦接着说道。

“尤其是那些对咱们大老板有嫌隙的政府,比如日本,一旦发现咱们的动作,肯定会立即采取手段应对。说不定还会直接把咱们排斥出日本市场。”胡家义也道。

“这还不算。”李家伟偷偷瞅了一下辛辅善,看到对方面色不变,又接着挺直了腰说道:“把分散的报社和电台整合起来,管理上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些报社和电台一直都是在小范围内进行覆盖,相应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型的大局观,更加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一家大公司管理好……而新闻公司这边也肯定没有足够的人手派过去。而且就算派过去,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当地的情况,更加不要说还要打开局面了。”

“那咱们怎么办?”张力问道。

“一步步来。明里依旧保持现在的分散状态,暗地里一步步整合。”李达伦道。

“呵呵,这主意好像很像我出的。”张力笑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本来就是跟你学的。”李达伦看了他一眼,一副你不必谦虚的样子。

“既然不急着来,那就是暂时不需要太多钱了?既然如此,我们干嘛不先创立几个电视台?”辛辅善没有在先前的问题上纠缠,又开口问道。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是蠢货

张力有钱。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有香港报纸还这样哀叹:这家伙到底有多少钱?为什么当我们都以为他还只是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凑够了钱迈开了下一个步子?甚至于,赤柱监狱长史提夫,还有总督察詹姆斯先生还联袂找上过张力的别墅,问他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不是瞒着他们去挖了日本人留在香港的宝藏。最后,张力费尽了唇舌,又是哄又是骂,好不容易才把两人撵走。当然,为了把这两个对宝藏依旧贼心不死的家伙轰走,张力也不得不透露了一下自己来钱快速的原因。

贷!

在香港时弄的那些钱就不说了,手下各项工程,还有报纸都发展挺好,另外还有一个大铁矿,以这些为抵押,贷款自然轻松至极。而在香港三大银行贷到的款项被他拿到香港之后,又换到了一个正处于经济沉迷期的住友银行,而且还是省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贷到的美元港币都被他提前换成了日元,结果,艾森豪威尔一上台,一宣布要发展日本,他立即就凭空大赚一笔。之后,这笔钱就又有一部分换到了恒生银行的股份,虽然花掉了一部分,却换来了恒生银行的提前扩张……所以,他依旧可以凭借手头上的银行股份换取大量的贷款,买下了ABC。而再之后,ABC显示出来的强势崛起的势头,又让他很轻松的贷到了一笔款子,一部分拿到日本,买了报社和电台,另一部分则更早地就转移到了中东,在伊朗闹着要把石油国有化,英伊石油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一下子席卷了对方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之后,英伊石油改组为美英石油,这些股份也就换成了美英石油的股份。要不是那个小胡佛什么的在中间乱搞,非要把美国人的势力也延伸到伊朗,他说不定早就坐地收钱了。

可以说,张力的每一项成果,几乎都是空手套白狼,没用自己一点儿付出。虽然他的许多产业都还处于在银行的抵押之中,可是,这每一项都是优质股,几乎完全不存在还不起钱的状况。所以,他的产业都是实打实的。要不是美英石油那边还没有稳定下来,加之自己这两年扩张的确实太快,可能会有些不稳当,张力都想再把石油公司的股票放到银行再次进行抵押,然后全部拿到南非……开采黄金和钻石去。

不过,跟许许多多的商人一样,张力在进行产业扩张的时候虽然大规模的贷款,却并没有把手里的大笔流动资金拿出来。也就是说,他在拿自己的那些产业进行抵押的时候,手里其实并不怎么缺钱。这一点,身为其手下主体产业之一的新闻公司的高层,辛辅善等人都知道的非常清楚。而且,别的不说,光是那份《香港人报》,现在一天就能卖出去几十万份,一个月就能收入好几百万,一年就是几千万,这同样也是一笔巨款。虽然在收购其他那些报社和电台的时候花掉了许多,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留着。按照某种说法,香港新闻公司真的是:不差钱儿!而辛辅善显然就是在打这些钱的主意。

……

“电视台?”张力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位一直没怎么显示出过人的长处的公司元老,为对方突然爆发出的“进取心”小小惊讶了一把。

“没错,既然老板能在美国购买了一家ABC,我们就能在香港也办一家电视广播公司。毕竟,电视肯定会在未来成为一种主要的传媒手段。而且,虽然咱们公司在这几年蒸蒸日上,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传媒集团,可是,我们依旧没能达到极高的高度。香港的其他大报也依然能够勉强与我们分庭抗礼……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一种手段?借助公司充盈的财力,另辟一条道路。”辛辅善正色说道。

“老辛,香港现在有多少台家用电视机?”胡家义皱眉问道。

“没多少。或者说,几近没有。”辛辅善淡淡地说道。

“既然没有,我们又何必自找麻烦?”李家伟前列的一个叫做陈奇杭的中年人笑道。他也是新近才提拔起来的人员之一。不过却并不是公司的元老,而是胡家义从其他报社挖过来的,原职是一名大报的副主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