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娇妻慈母 >

第76章

娇妻慈母-第76章

小说: 娇妻慈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眼底透着浓浓的期待与信任,让谢崇气息一滞,根本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忍了又忍,才按捺住将清儿抱进怀里的冲动,哑声说道,“容我好好想想。”

    *

    谢崇在府中养伤,周清一直在旁照顾,夫妻两个都没有露面。

    也不知怎么回事,京中竟然传出了不少流言,说指挥使伤势极重,怕是活不长了,之所以没有风声,是因为镇抚司刻意压下了消息。

    罗新月听闻此事,整颗心都快被欣喜给胀破了。周清仗着自己是指挥使夫人,一再地折辱她,甚至还当街抢走了青菱那个丫鬟,若谢崇真病死在床榻上,她就成了寡妇,想必也不敢再嚣张了。

    摆了摆手,她将心腹丫鬟召到面前,压低了声音吩咐,“你去找几个小乞丐,让他们四处念诗,将铮儿的身世彻底宣扬开来。”

    罗新月说的诗,只不过是首打油诗罢了——新妇育幼子,二嫁入高门,姓罗不姓谢,仗势灭人伦。

    京城的百姓即使未曾见过谢崇夫妇,却听说过指挥使娶了二嫁妇的事情,再结合这首打油诗,铮儿的身份肯定会闹的人尽皆知,届时周清没有指挥使相护,没有宗族帮扶,想必日子也不好过。

    罗新月越想越美,眼底划过丝丝得意,赶忙催促丫鬟出府。

    过了小半个月,事情真如同她预想的那般,这首打油诗被传的沸沸扬扬,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周父席氏还特地来到谢府,一看到女儿便忍不住叹气,毕竟铮儿的确是罗豫的骨血,这一点根本辩无可辩。

    瞥见父母灰败沉郁的面色,周清心里也不好受,她连连安抚,眼底却涌起几分怒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首打油诗甫一传扬开来,周清就知道这是罗新月的手笔。她本想跟罗家桥归桥路归路,却没想到她不识抬举,既如此,若是不报复的话,哪能对得起担惊受怕的爹娘?哪能对得起无辜的铮儿?

封侯(修改版)() 
周清心中盘算的挺好;只可惜还没等她出手;就有御史弹劾威远侯府宠妾灭妻;违背人伦;此等行径堪称无君无父;与禽兽有何差别?

    胡家过了这么多年的风光日子;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前段时间,嫡女还成了郡王妃,让人艳羡不已。威远侯虽然对长女没什么慈父之情;但能让侯府获利的事情,他自是不会错过,拼了命地压榨曲夫人;好悬没把原配逼到庙中做姑子去。

    原本威远侯以为这只是家事;根本不容外人插手,等到被人弹劾后;才如当头棒喝;整个人都懵了;木愣愣地站在朝堂上;面色煞白;脸皮颤颤;模样委实称不上好。

    大周朝最重规矩,威远侯打压嫡妻、改立庶子的举动,实在是为人所不齿;再加上刚刚经历了齐王之祸;明仁帝对这等拎不清的糊涂鬼万分厌恶,当即撤了威远侯在吏部的实职,将人剥了裤子,在殿前打了六十大板。

    威远侯年届四旬,身子骨本就算不得健壮,也比不得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六十大板结结实实打在肉上,直将松散的皮肤打的血肉模糊,刺目的鲜血与澄黄的脂肪不住往外溢,那副场景实在是令人作呕。

    最开始威远侯还能叫出声来,到了后来他双目圆瞪,嘴里发出嗬嗬的声音,显然是忍受不住了。

    即便如此,施刑的侍卫依旧没有住手,打完了六十大板,才换了两人将昏厥过去的威远侯拖出了皇宫。

    威远侯受到廷杖一事,除了满朝文武外,普通人并无渠道得知消息。

    这会儿曲姨娘在府中打花牌,便见着身边的嬷嬷飞快冲到屋中,面色难看,好似见了鬼般,“夫人,您快出去看看吧,侯爷受伤了!”

    一把将花牌扔在桌上,曲姨娘根本不信,“晨间上朝时还好端端的,怎会受伤?你这老虔婆莫不是上赶着糊弄我,若有半句虚言,当心我扒了你的皮!”

    老嬷嬷低垂着脑袋,眼底划过一丝厌恶,态度却依旧恭敬,“老奴哪敢在这种事上撒谎?是两名御前侍卫将侯爷送回来的,听说是遭了御史弹劾,惹怒了陛下,这才挨了板子。”

    此时此刻,曲姨娘终于急了,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在侯府中张狂,完全是靠着威远侯,要是侯爷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的好日子怕是也到头了。

    美貌妇人快步往外冲,因动作太急,裙裾刮在桌角上,撕拉一声便扯出了一道口子,但曲姨娘却丝毫不在意,她脚步匆匆地走到前院,看着趴倒在床榻上,面如金纸的威远侯,只觉得浑身力气被一点点抽干。

    曲夫人也在房中,她有条不紊地安排大夫给侯爷诊治,待上好药、问明了情况后,这才派丫鬟将人送出侯府。

    缓缓走到曲姨娘跟前,曲夫人笑了笑,问,“你可知侯爷为何会被廷杖?”

    曲姨娘摇了摇头,她只是内宅妇人,根本没有接触朝堂的机会,哪能知道这些?

    “侯爷宠妾灭妻,让庶子袭爵,只凭这两件事,就足够让胡家败落了。”说话时,曲夫人还勾了勾唇角,看上去心情不差。

    曲姨娘银牙紧咬,恨声道,“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侯府倒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的确没什么好处,但我不在乎,婉琰是身份尊贵的郡王妃,她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生母,因此侯府究竟如何,与我无干。”曲夫人淡淡答道。

    她有一点没告诉曲姨娘,这么多年以来,老侯爷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方才在宫中挨得那六十大板,便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他侥幸保住性命,恐怕也不中用了。

    听了这一番话,曲姨娘心神纷乱,径直冲到珩苑中去找儿子,岂料刚刚走到卧房前头,还没等将雕花木门推开,便有不堪的动静传了出来,女子的娇笑声、男子的喘息声混杂在一处,让曲姨娘气的浑身发抖,差不点没一头栽在地上。

    实在不忍看那不知廉耻的场面,她吩咐身边的嬷嬷将房门踹开,在一片惊呼声中,去里面叫了胡定成一声。

    大抵是方才鏖战正酣的缘故,胡定成身上只穿着亵衣亵裤,衣襟大敞四开,露出胸膛上的红痕,这副香艳的场景刺痛了曲姨娘的双眼,让她一股邪火冲上头,将衣衫不整的罗新月拽了出来,狠狠抽了她两巴掌。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跟这贱人厮混?你爹被陛下责罚,一直昏迷不醒,你好歹也是世子,能不能想想正事?”她痛心疾首的嘶喊,暗暗后悔往日的行径,若她没那么在意才学,对儿子多加磨练,也不会落得这样进退维谷的地步。

    话音刚落,还没等胡定成回答,便见到管家急急忙忙冲了过来,“夫人、少爷,宫里来了传旨的公公,让您接旨呢。”

    曲姨娘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两手推搡着胡定成,让他进房换身衣裳,只可惜那传旨的太监来的极快,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已经走到了珩苑中。

    太监皮笑肉不笑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胡定成身为庶子,品行不堪,立身不正,不配继承威远侯之爵位,特令侯府从宗族中过继一名嫡出子嗣,考校品行才学后,方可袭爵。”

    这话恍如一道惊雷,狠狠劈在了曲姨娘与胡定成脑袋上,他二人面色惨白,目光空洞,无论如何也不敢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们筹谋多年,好不容易将爵位弄到手了,为何会无缘无故被御史弹劾?

    老天爷为什么如此心狠?

    恍恍惚惚接了圣旨,待传旨太监离府后,胡定成面色狰狞,两手握拳,一下下捣在立柱上,将双手砸的满是伤口,鲜血淋漓。

    曲姨娘甭提有多心疼了,赶忙拉着儿子劝说,“定成,你千万别急,就算从族中过继子嗣,也必须听侯爷的,咱们仔细挑出人选,肯定不会让你受委屈”

    嘴上这么说,曲姨娘心底却涌起阵阵绝望,脑海中一片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老侯爷养伤之际,有远亲特地来府告知,说弹劾威远侯的御史与指挥使关系甚密,当时曲姨娘与胡定成就在卧房外,将这话听得一清二楚。

    难道侯府之所以会被弹劾,竟是谢崇指使的?

    说起来,威远侯府也没有得罪过指挥使,不该被如此针对,胡定成颇为不甘,竟亲自上门质问,只换来了一句“问问你那好姨娘做了什么”。

    神思不属地回了侯府,胡定成仔细一查,才发现传遍京城的打油诗竟是罗新月弄出来的。她真是不知死活,自己寻死也就罢了,还拖累整个侯府下水。

    胡定成恨不得杀了她,但又觉得一死实在是便宜了这个贱人,便将她关入柴房,捆在木柱上,隔三差五便入到房中鞭打罗新月,在她伤重时还特地请了大夫诊治,务必要保住她一条性命。

    当初害人的时候,罗新月满心满眼都是对周清的恨,她觉得自己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全都是周清造成的,在被关进柴房中时,也没有悔改的意思,胡定成越是折磨她,她心底的恨意就越是浓重,几乎化为了污浊不堪的脓水。

    *

    周清也不是眼瞎目盲之人,自然能看出这一番举动究竟是谁的手笔。

    谢崇先夺了胡定成的世子之位,还让他找出罪魁祸首,将罗新月揪了出来,等到威远侯府乱成一团时,锦衣卫又在全城搜寻传谣的乞丐,将胡言乱语之人施以笞刑,将流言彻底遏制住了。

    即便没了流言,谢崇也并未住手,他身为明仁帝的心腹,又有救驾之功,当即便入到乾清宫中,将铮儿的身世尽数说明。

    明仁帝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看似光风霁月的罗豫竟是这等无耻之人,亲手将自己的发妻送给别人折辱,若是一次未曾有孕,接下来该当如何?

    这是将人往死路上逼啊!

    圣上对周氏不免生出了几分同情,他把谢崇封为定远侯,又将刚满周岁的谢铮立为世子,毕竟谢家人有多忠心,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是谢孟冬与谢崇两代人积攒下的功绩,也是他们应得的。

    圣旨一下,满京哗然,谁都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行事,那谢铮本为周氏带来的继子,与现任丈夫并无瓜葛,让其袭爵,将指挥使置于何地?表面上是封赏,内里隐含的深意却让人浑身发冷。

    谢崇也知道京城传扬的流言,抬脚踹飞一个乱嚼舌根的小吏后,他撂下一句话:铮儿并非罗家子,乃是他的嫡亲骨肉。

    一开始众人并不相信,但随着时间流转,铮儿一日日长开,五官从玉雪可爱变为了张扬的俊美,与谢崇彷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要说不是亲生父子,那相貌该如何解释?

    据说周家经营香铺,周氏能调制一手好香,她在嫁给指挥使前,曾日日入府焚香,书房的大门一关,孤男寡女呆在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曾知晓,保不齐铮儿就是那时怀上的,否则周氏为何会与丈夫和离,又嫁到了谢家?

结局() 
自打胡定成失去了世子之位;罗新月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过;罗母只生了两个孩子;对这个女儿十分在乎;这日便拉着罗豫;期期艾艾的说;“阿豫;你妹妹许久未曾归家,不如去侯府打听打听消息。”

    垂眸看着被母亲扯住的袖襟,罗豫眼底透着一丝讥诮;“母亲,说句不好听的,姨娘与奴婢也相差不多;这条路是罗新月自己选的;我劝也劝了,骂了骂了;依旧没有任何效用;她如今吃了苦;又怪得了谁?”

    平心而论;罗豫连自己都不在乎了;又怎会在意那个混不吝的妹妹?

    谢崇还真是好本事;不止成为了定远侯,还为铮儿正了名,让这孩子的身世大白于天下。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妻子在尚未和离时;就已经有了谢崇的种,每当上朝时,同僚们看着他的眼神,有的同情、有的鄙夷,种种态度不一而足,但罗豫却没有任何感觉,好似将一切都看淡了。

    罗母心里憋着火,忍不住骂道,“你怎么这般心狠?新月是你亲妹妹,打断骨头都连着筋,偏偏你为了周清那个贱人,一再地针对于她,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根本不配让你付出这么多!”

    借种一事罗豫并不打算吐露,毕竟此举实在是太过不堪,若真走漏了风声,丢尽脸面的不止有谢家,还包括他。

    “母亲,儿子已经因为此事颜面扫地了,您若是想让我丢了官职,便再大声点,让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瘦弱男子神情冰冷,找不到一丝暖意。

    罗母仿佛被捏住脖子的母鸡,霎时间安静下来,不敢再多说什么。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也不知是何缘故,罗豫竟然当朝被明仁帝斥责,还被削去了官职,勒令他此生不得入仕。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在他将那些证据呈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