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血战旗 >

第262章

血战旗-第262章

小说: 血战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一阳看了一眼不服的众人道:“总理在满清时期,就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旧的三民主义,后来总理结合帝国主义对中华的封锁,又提出了新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从早期的三民主义到后来的新三民主义,这其中几个了整整三十年。但是归根一点,就是要让民族独立,反对压迫,提倡民主,最后让人民获得富裕的生活环境,因为民为国之本。显然,总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腰杆挺起来,家里有余粮,过年有新衣,大家没有异议吧”
    曾一阳停顿了一下,这是要下结论的时候,自然要庄重些:“试问,各位。有谁?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想过些什么,做过些什么?如果哪位做了,这把刀我就放在桌子上,谁都可以上来拿。当然,我在这里,你们大概会不好意思,等一会儿,我走后,你们凭着自己的良心,只要做到了问心无愧,就有权利获得这把战刀。抗战不是大道理,也不是口号,而是我中华走向富强必须要忍耐的疼痛,抗战是大事,也是小事。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人民,一些行动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抗战胜利不过是时间问题,中华崛起也指日可待。”
    说完,曾一阳将那把武士刀放在了前面的桌子上,径直走到了门口边上,笑着对来看热闹的王铭章道:“铭章兄,李长官,就在门外,我们过去问候一声?”
    “你认识我?”王铭章一听‘曾一阳’三字,顿时如雷灌顶。
    连举手投足之间,慌乱了不少,连忙低头说:“达者为先,达者为先,一阳兄盖世大才,王铭章肝脑涂地。”
    没有和日军正面交战之前,王铭章只知道抗战任重道远,在长治,对上日军关东军第三师团的一个满员联队,才两天,他的两个旅就伤亡了三四千。
    要不是士兵用命去堵了日军突破的缺口,说不定,两天,他的一个甲等师,就让日军的一个联队三千多人给击溃了。
    这才明白,日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吹出来的。加上阎锡山对川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连邓锡侯都在阎锡山面前吃瘪,更不用说他这个师长了。
    用阎锡山的话来说,蒋某人是为了夺四川的地盘,才跟这些川军套近乎,他阎锡山的山西,根本就不需要川军来祸害。
    一句话,将川军的形象诋毁到了极点。
    这也怨不得阎锡山,川军的装备,连晋绥军的保安团都不如,如何能让阎锡山看上眼。
    二战区主力部队节节败退,阎锡山也管不上川军的那些粮饷了,自己的晋绥军都混乱一片,后勤也跟不上,自然能将川军踢开就不会手软。于是,王铭章就跟着二十二集团军来到了山东,成为了第五战区的一员。
    不久之后,122师就获得了出川以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武器补充。
    迫击炮比川造的不知道强了多少,重机枪,轻机枪也补充了一些。心中底气足了很多,心想着,要是再碰上日军,不会像在山西那样一味的挨打了。
    他那里知道,山西战场山多,路窄,日军机械化部队施展不开,但是山东战场,平原辽阔,王铭章的122师将要面对的是日军的重装机械化部队,他的那点重武器,对上日军的坦克,战斗还将是一面倒的困局。
    曾一阳拉住了王铭章的手,笑着说道:“47军军长李家珏跟我谈起过王将军,曾经赞许过将军禀性刚毅、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是早就想见,但无缘一面。”
    “不敢,不敢……”王铭章受宠若惊道,他也听说了李家珏和40军走的很近,不过也是道听途说。
    和曾一阳不同,王铭章的心情失落中带着决然,为了证明自己,或者是为了证明川军,他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战场上,用一场胜利来捍卫川军的军威。
    所以,心情自然有些压抑。
    在曾一阳的相让下,挤出了参谋处的大门。
    李宗仁的脑门也隐隐见汗,曾一阳的一通话,自然是滴水不漏,没有传播一句GCD思潮,但字字都是其中精粹。不但年轻人无法抵御其中的嘲讽,连他这个将,都脸面无光。
    他自问,也为老百姓做过一些事情。广西,在他和白崇禧、黄绍竑的治理下,民生还算不错。但是他是为了让军队的士兵更加的具有凝聚力,为了将来可以从地方上获取更多的税收。
    而不像冯玉祥那样,一味的杀鸡取卵,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这个司令也差不多当到头了。
    即便冯玉祥每天睡草席,吃着最简单的杂粮,但本质还是军阀,对百姓的危害并不比其他任何军阀小。
    李宗仁回头,见白崇禧脸上带着一层怒气,苦笑道:“我刚才那点被他影响了,我也看不透他,原来我担心他不来,第五战区少了一把利剑。但真正等他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却发现,利剑能伤人,但也会伤己、”
    李宗仁是话里有话,什么事情,一旦上升到主义之争,那么就是天大的大事。
    曾一阳全篇没讲一个主义,也没说一句关于信仰的鼓动,但李宗仁知道,那几十个作战参谋,有几个已经被他影响了。
    当然,这些参谋也是各有背景,至少军统的绝对会有,曾一阳这段话,说不定被加工之后,明天就能出现在重庆蒋介石官邸。
    是含沙射影?还是真情表露?
    全看蒋介石一念之间了。
    曾一阳来到李宗仁面前的时候,正发现李宗仁拿着手绢,擦着额头,动作浑然天成,不似做作。他不由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阴沉沉的,看样子要下雪,一月份能出汗吗?
    曾一阳心里疑惑,但毕竟李宗仁是军界前辈,必要的恭敬还是要的。
    “李长官,40军军长曾一阳,奉命前来,请李长官指示?”
    “曾将军辛苦了。”李宗仁笑容满面的热情招呼着,一边吩咐副官去准备,就在司令部边的一个跨院,李宗仁在徐州的住处,要以家宴来接待曾一阳:“你我是兄弟之交,一战区能够将你老弟派来,已经是让李某欢欣雀跃,何谈奉命?”
    李宗仁话锋一转,佯装愠怒道:“可是你老弟一来我这第五战区的司令部,却不来找人通报,不会是看不起我这里的庙小不成?”
    李宗仁装的也太假了,以至于连边上的王铭章都觉得有些奇怪,有种长着对于后辈关爱之情,却用埋怨的话来表达。
    曾一阳微微欠身道:“哪敢?路过作战厅的时候,听见有人在争论。我这人好热闹,一来二去的也多说了几句,让李长官笑话了。”
    “不过贤弟有些话,还是少说的好,有些人听了会不乐意。”李宗仁假意劝解道。
    曾一阳微微一笑,坐定之后正色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一个党派,一个**永远存续下去的基石。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就无法让人信服,自然不同的声音就多了起来,有些高位者不喜欢听,那是他做的不够好,而不是说的人的错。”
    “你呀”李宗仁无奈的摇头。
    王铭章却是连眼珠子都亮了起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么简单的八个字,却涵盖了一个最难做到的真理。
    王铭章是被曾一阳拉来的,来的时候有些战战兢兢,此时却是庆幸万分,能够听到如此精妙的道理,让他这个小半辈子都生活在内战漩涡中的川军将领,有种茅塞顿开的喜悦。
    名楼inGL
    群96048801

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
    曾一阳不惜只身来徐州,拜见李宗仁,自然是为了40军将来而奔走。~
    李宗仁的抗战决心,曾一阳从没有质疑过,但他想知道,李宗仁内心之中,对蒋介石的妥协程度有多少?
    是放弃一切,将整个桂系都托付给白崇禧,或者是逆流中博取利益,等到时机成熟,再与蒋介石分庭抗礼?都是未知数。
    但能够从他的一些言行中,获取一切信息,加以分析之后,得到一个大致的判断。
    曾一阳这些天一直在猜测一个问题,李宗仁是绝对有机会和龙云一样,盘踞一省一地,成为实力军阀。但是他没有,不但接受了蒋介石的号召,将桂系主力送到了前线战场上。
    而且和白崇禧一起,出任公职。
    要么是心中无私?还是图谋所大?
    这个问题没有弄明白之前,他和40军的处境将会极其尴尬。曾一阳不但人的眼中钉,甚至在战区中,**军、桂军等都视其为大患。所以,他不得不向李宗仁递送一个请求,请求留在豫东。
    理由很好找,全歼日军20师团进犯山西的部队,40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也很好理解。
    日军的战斗力不容忽视,更何况是一个上万日军。虽然不是满员师团,但其中的惊险,也能让所有人为40军捏一把汗。如果日军20师团将在本土和朝鲜的所有兵员都集结起来,曾一阳也不敢对其有窥视之心。
    40军要是能一口能吞下一个两万八千人的常设师团,曾一阳怎么还会如此小心呢?
    所不定就曾一阳的性格,占着河北,就不会走了。
    保定全歼109师团,40军也参战了。但当时动用的军队超过十五万。直接参与攻城的部队就不下于六万人,40军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围歼20师团,40军全军都上去了,动用了超过三万战斗部队,才一口吞下了20师团。
    震动全国的同时,还让蒋介石大呼‘万岁’。
    蒋介石高兴的是,40军跟日军在山西大战,损失必然不会少。他的军事顾问们虽然对40军高看一眼,但在评估中,也列出了40军战力受损至少一半以上。
    这也是,曾一阳特意拉拢47军的李家珏,虽然让不少人不满,但也没有出现强烈的反应。
    关键在曾一阳将在山西缴获的日式武器,支援了47军,一下子就拿出来一个旅的装备。
    其中,震动多方的同时,也传递出来一个重要的信息,曾一阳手中没有兵了,继续在河南寻找一个盟友。
    至少,训练有素的兵已经没有了,所以才有了40军拉拢李家珏部的结果。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心安了。
    李宗仁就是其中一位,他虽然有心将40军调到津浦线,顶到一线作战。协同第三集团军防御黄河。不过,最后他还是放弃了,曾一阳的到来,不但给足了李宗仁面子,而且还对所有虎视40军的人示弱。
    这其中的原因,李宗仁不想知道,但他至少获得了曾一阳的好感。
    40军兵源损失严重,需要休整,这话从曾一阳口中说出来,李宗仁是深信不疑的。另外,要是40军两次大战后,还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那么曾一阳将要被所有人忌惮了。
    不过军政两界,都把眼睛从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榘。
    韩复榘做了一个异常愚蠢的事情,就是保存实力,而且是保存被他看成最后王牌的第三炮兵旅。韩复榘天真的以为,这个炮兵旅归他指挥,就是他的武装了。
    安插心腹,任命旅长、团长,这些韩复榘都没少做。
    甚至在德州战事吃紧的时候,韩复榘都没有舍得用这个炮兵旅。一是他储存的炮弹有限,一旦炮弹打完,第三集团军辖的那个炮旅,也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
    但让他蒙在鼓里的是,这个炮兵旅自始至终都不是他能指挥的动的。
    除了韩复榘还天真的以为,第三炮兵旅,自从他安插了那么多的军官,自然是捏住了一张王牌之外,蒋介石却在偷笑。
    山东没有炮兵学校,甚至连培养炮兵的能力都没有。这个炮旅的基础军官,和士兵都出自国民下,如果没有在苏北的顾祝同的命令,这个旅是绝对不会听令的。
    等到韩复榘在德州,将第三集团军的家底损失了三成,他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把利剑没有出鞘。
    急令炮兵旅前往前线,准备进一步固防黄河阵地。
    命令下达之后,久久不见回应,这才让他急了。连忙让亲信去探查,几天后,得到的结果,让他顿时心里凉了半截。
    随后,蒋介石命令第三集团军29、81师归冯玉祥指挥,旨在防御顺着长江西进的日军。已经折损了三成军队的韩复渠,此时正在济阳跟日军作战。他不顾蒋介石的命令,自始至终没有放这两个师南下。
    导致冯玉祥虽然顶着一个第六战区司令官的头衔,却没有兵可用。
    即便是这时候,韩复榘还没有过想退兵的念头。山东是他的地盘,他经营了八年,这几乎是全部的心血,他怎么能放弃这块地盘。再说,他是山东省主席,所辖兵源也大部分来源于山东,如果连他逃了,那么军心也将陷入低谷。
    运气好一点,保留一半实力,几年之后重整旗鼓;要是运气差一点,从此再无掌兵的可能。
    当然,蒋介石的后手不仅如此,接着让第三集团军固守济阳,等待援军。就这‘援军’两字,顿时让韩复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