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兵锋王座 >

第3章

兵锋王座-第3章

小说: 兵锋王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实的掩体。

2。重机枪。绝对火力的压制者,杀伤力中等,但如果你的掩体不够厚实或持续遭到敌人重机枪多重火力射击,还是逃不了变成马蜂窝的命运。应对重机枪的射击首先你要确定的是与敌人重机枪的距离,远了不行,近了也不行。一般保持在300到500米范围之内足够厚实的掩体里,才勉强算能有捡回条命的机会。当然你要时刻牢记的是,战场之上只有你对阵的敌人死了才算得上稍微安全,所以有了相对安全的掩体后还得迅速消灭掉敌人的重机枪才行。这时候你要期待的是有一个神炮手,而不是狙击手能救你的命。如果你是火箭筒手,那么恭喜你,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300到500米争是火箭筒对敌打击的最佳射程,这也就是我要你同敌人重机枪保持这种距离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那么还是只有期待装甲部队、炮兵或空中支援了。如果这些都没有,你能做的只有祈祷……

3。高射机枪或平射高射炮。恭喜你,重大奖了!一旦发现,没有什么掩体能保障你一时的安全;除非你正伴随着己方坦克行进,或和有个多功能步兵战车能先发制人,否则很难活下去的。而一但中弹,除非命中四肢,否则基本没有活口;而且死相之惨烈仅次于最常碰到的炮击。没得什么好建议,如果有只有期待自己早发现,早打击。否则敌人的家伙一露面发起攻击,基本步兵就死翘翘了。根本就来不及其他人支援。除了祈祷,或猛然爆发出了舍身忘死的精神冲上去拼命炸了它,基本没有什么好的选择。(未完,待续。)

防炮:对于炮击的防御其实步兵生存的关键。在最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伤亡率81%来自于炮击,而越军来自于炮兵的伤亡率更高达91%。所以拿破仑说,炮兵是陆战之神。这一点也没错。有了绝对的防护,有了足量的炮弹和精确的炮击参数,炮是所有陆战单元的噩梦。而在所有陆战单元里步兵的防护能力却又是最低的,所以作为一名想活命的步兵,对炮的了解防护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而在这里你更要像了解你自己手里的枪一般了解战场之上你要面对的炮弹。这样才能在战场之上多争取到哪怕1%的生存几率。

首先是炮弹的构造,因为战场之上没爆炸的臭弹比爆炸了的更恐怖。

一般炮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两部分组成

结构弹丸是炮弹的战斗部,通常由引信、弹体及装填物构成。线膛炮炮弹的弹体上压有弹带,发射时弹带嵌入膛线,使弹丸高速旋转,保证弹丸飞行稳定;滑膛炮炮弹通过尾翼装置实现飞行稳定。引信是使弹丸适时起爆以充分发挥其战斗作用的控制装置。弹丸装填物常为炸药、烟火药或其他物质,用以毁伤目标或达到其他战术目的。

发射装药由发射药、药筒、底火及其他辅助元件组成。发射药是发射弹丸的能源,制成片状、带状、圆环状、管状或粒状。药筒用来安装底火,盛装发射药和其他辅助元件,平时保护发射药不受潮湿和损坏,发射时密闭火药燃气。在某些无坐力炮弹的药筒上开有许多排气孔,以便发射时泄出一部分火药燃气从炮尾向后喷出,实现火炮无后坐。底火用来点燃发射药。迫击炮弹的底火和基本装药,装在纸筒制成的基本药管内,以保证附加药包中的发射药均匀一致地点火。辅助元件包括密封盖、紧塞盖、除铜剂、消焰剂、护膛剂和点火药等。

分类炮弹按用途可分为主用弹、特种弹和辅助弹。主用弹是直接毁伤目标的炮弹,如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燃烧弹、化学弹、榴霰弹、群子弹等。特种弹是利用特殊效应达到特定战术目的的炮弹,如发烟弹、照明弹、宣传弹、曳光弹、干扰弹、电视侦察弹等。辅助弹是部队训练和靶场试验等非战斗使用的炮弹,如演习弹、教练弹、空包弹以及各种试验弹等。

炮弹按配用炮种又可分为加农炮弹、榴弹炮弹、坦克炮弹、航空炮弹、高射炮弹、海岸炮弹、舰炮炮弹、迫击炮弹和无坐力炮弹等。

炮弹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定装式和分装式。定装式炮弹的弹丸和药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发射药量固定不变,发射时一次装入炮膛。也有可改变发射药量一次装填的半定装式炮弹。分装式炮弹根据有无药筒又可分为药筒分装式和药包分装式。药筒分装式炮弹,发射时先装弹丸再装发射装药,其发射速度较慢,但能改变发射药量以获得不同的初速和射程。药包分装式炮弹没有药筒,发射时将弹丸、药包装药和点火具分三次装填,依靠炮闩来密闭火药燃气。这类炮弹通常口径较大,但射速更慢。

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依靠碰击目标瞬间的动能和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冲击波来毁伤目标的弹种。过去统称为“榴弹”。这是对步兵战场生存面对的最主要敌人。从15世纪滑膛炮使用的球形弹,发展到19世纪线膛炮使用的卵形弹,进而演变为现代的远射型弹,其毁伤效果、射程、精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毁伤效果,可选用威力大的炸药和其他爆炸装填物,改进装药结构和弹体材料,采用高瞬度触发引信和近炸引信,使用各种预制破片、钢珠、小钢箭等,还有的采用子母弹等结构。提高射程可采用提高初速、改进弹形、旋转脱壳技术、火箭增程技术和“底部排气”技术等。

穿甲弹,也很恐怖。在机械化行进中一但遭遇只有死翘翘。还是给感兴趣的朋友提提。它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击穿装甲的弹种。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来对付舰艇装甲。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坦克以后,穿甲弹在与坦克不断的斗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最初是普通穿甲弹,弹体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只装少量炸药,甚至不装炸药。半穿甲弹或穿甲爆破弹装的炸药较多。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可减少跳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重型坦克,装甲厚度达200毫米以上。为了对付这类厚装甲目标,研制了一种带碳化钨弹芯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由于弹丸重量轻、初速高、碳化钨弹芯密度(14~15克/厘米)大、直径小、硬度高,因而着靶比动能(弹体着靶动能与横截面面积之比)有了提高,能获得较大的垂直穿甲深度。为了减少弹道速度降,提高穿甲有效射程,又出现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出炮口后弹托自动飞离,带弹芯的飞行弹体靠陀螺稳定飞向目标。为了能对付大倾角钢甲和现代复合装甲,20世纪60年代以后,着重研制了尾翼式超速脱壳穿甲弹,初速可达1300~1800米/秒,用合金钢或高密度(~18克/厘米)的钨合金材料制成直径为1/2。5~1/4倍口径的杆状弹体

由于采用了尾翼稳定技术,长径比可达12~20,因而能获得很高的着靶比动能,穿甲威力得到大幅度提高。70年代采用了高强度、高韧性、高密度贫铀合金制成的穿甲弹,具有更大的穿透能力和后效燃烧作用。

破甲弹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首先使用破甲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破甲弹得到广泛使用,后来逐渐成为反坦克作战的主要弹种)。它利用炸药爆炸的能量,使药型罩(如紫铜罩)闭合转化为高速的金属射流(见终点弹道学)作用于目标,由于能量高度集中,因而侵彻力大。早期线膛炮用的破甲弹,因受弹丸高速旋转的影响,破甲能力较低。因而普遍研制了尾翼稳定式微旋破甲弹,改进了装药结构,采用了旋压双锥罩和高能炸药等。其静破甲深约为药型罩直径的6~8倍。为了提高破甲弹的射程和精度,采用了末段制导技术,很快出现了打击远距离坦克群的子母破甲弹和末端敏感反坦克炮弹。

碎甲弹这种弹在薄壁软钢弹体内装有高猛度的塑性炸药,在碰击目标时弹体变形后破裂,炸药产生塑性变形,并紧贴在钢甲或混凝土表面爆炸,炸药的能量直接以强冲击波的形式作用于目标,使目标内参成强应力波,并使其背面飞出若干大小不等的“崩落”碎片,毁伤靶后(坦克车体内)人员或器材设备。碎甲弹虽不能使间隔装甲或复合装甲产生靶背“崩落”破坏,但还可起爆破弹的破坏作用。

燃烧弹亦称纵火弹。这是步兵会遭遇到的最恐怖炮弹。弹内装燃烧剂,用于引燃或烧毁目标;并对人、畜有杀伤作用。燃烧剂有集中性的和分散性的两种,前者如镁和铝热剂,可用来对付难燃目标;后者如黄磷,可用来对付易燃的大面积目标。黄磷的燃烧温度较低,只能引燃油料、干草等易燃物。这种弹主要作发烟弹使用,只有在特定场合(如丛林地带)才利用其燃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着重研究自然燃烧剂,如利用锆块和猛炸药的混合装药,在爆炸后抛射出高温燃烧的锆碎片,同时具有燃烧和杀伤作用;又如用三乙基铝自燃燃烧剂装填大口径炮弹,可代替火焰喷射器和火焰燃烧炸弹。

照明弹内装照明炬和吊伞系统的弹种。火炮发射后,时间引信在预定的位置引燃抛射药,将被点燃的照明炬连同吊伞系统从弹底抛出,缓慢下降,照明剂发出强光,照亮目标区,以利于夜间观察和战斗。随弹丸口径和结构不同,其发光强度从40万~200万坎德拉,发光时间30~140秒。照明炬和吊伞系统的下降速度4~10米/秒。照明剂普遍采用镁粉-硝酸钠-合成树脂系统。为了降低开伞失效率和吊伞的下降速度,可采用二次开伞或二次抛射结构。在旋转稳定照明弹的照明炬上增加阻旋装置,可降低照明炬的转速,使硝酸钠照明剂在燃烧时不掉熔渣。

发烟弹亦称烟幕弹。内装发烟剂,爆炸后形成浓密的烟云,可用作遮蔽烟幕或信号烟幕。发烟弹按其结构可分为:①爆炸式。通常弹内装黄磷,有一个中心爆炸管,爆炸后,黄磷被分散自燃,迅速发烟。

②尾抛式。弹内装几个发烟罐(内装含六氯乙烷的发烟剂)。在目标区近地空爆后,从弹尾抛出点燃的发烟罐,生成烟幕。有色烟幕信号弹内装红、绿、黄、紫等颜色的有色发烟剂,分辨距离可达3000米。还有一种爆炸式结构的有色烟幕目标指示弹,内装有机染料和猛炸药的混合物,爆炸后能显示弹着点。

关于炮弹就介绍到这里。还是那句话,作为一名步兵你可以不了解你对手手持的枪,但你必须了解对手打来的炮弹和自己炮兵兄弟打来的炮弹。这样你才能在战场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活着回去。

下面谈谈炮击,大多数人以为炮弹的杀伤力主要来自于金属流其实这基本是片面的。首先分开专门用于人员杀伤的空爆弹来谈,一般战场上遇见的大多是着弹。而炮击生亡的人中有至少2/3是死于剧烈的冲击波而非弹片。很不幸如果步兵遭遇炮击,现在一般情况下并非单门而是多门或一次火力急射;所以你炮弹在单单在你的前方或一侧的方向爆炸这样的可能是不存在的。所以炮弹的杀伤死角问题也是片面的。

炮弹杀伤的死角相信有些军事常识的朋友都明白:就是弹坑深度与形成冲击波、金属射流的与地平面的夹角,这个夹角范围即是死角。在这样的死角里有很大存活几率也是片面错误的。当然如果你是遭遇的一门炮或一个方向炮弹爆炸的话除外,但现实的战场这样的理想情况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炮弹在你一个方向爆炸,根据天气、湿度、地形环境限制,每一枚炮弹着弹爆炸形成的死角会不一致,那么形成的死角也会不一致,如果叠加在一起,根本就不会存在任何理论上的死角,除非你是置身火炮覆盖范围的边缘差不多,但如果这样很幸运你又一次中头奖了。(未完待续)

关于冲击波:冲击波杀伤距离,多是落在地面,并在地皮上爆炸而言的,如果是迫击炮一般在5米以上10米内。如果在10内空中爆炸的话,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就更远了,会在以上所说距离的基础上增加5米至20米。以此类举,150mm榴弹炮地面为30至50m,空中150m;200mm以上;祈祷吧,运气好还能留具全尸就不错了。另在炮击时,若匍匐在平地那么以上爆炸后冲击波半径内计算,你死定了。还不如冒着被横飞的弹片击中站起来的强。不同口径的炮弹,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取决于炮弹中的装药量,榴弹的装药量最大,所以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最厉害。现代西方国家的陆上炮兵所装备的火炮多以三种口径为主: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军舰主炮多为76毫米和127毫米,坦克炮口径统一为120毫米,少数西方国家装备的旧坦克为105毫米坦克炮,将来还会出现140毫米坦克炮;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制式火炮口径则为: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203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