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67章

帝国风云-第67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得兰海战之后,大舰队龟缩在港口里面,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丘吉尔提交给英国下议院的一份调查报告,在开战后的两个月内,因为没有能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实施全面的、彻底的封锁,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通过海运,从海外进口了相当于和平时期一年贸易量的战略物资。按照这份报告得出的结论,如果不能切断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海外获取战略资源的渠道,那么法国将在一九一五年六月底之前战败,俄国也将在一九一五年底战败。
    虽然这份报告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是足以证明对德进行战略封锁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要想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全面的战略封锁,唯一的办法就是击败公海舰队,至少迫使公海舰队龟缩在港口里面。
    战前,绝大多数皇家海军的将领都认为,只要战争爆发,公海舰队就会躲在港口里面。
    原因很简单,英德海军的舰队实力摆在那里,除非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不把那些昂贵的战舰当回事,不然就不会挑战英国皇家海军。
    显然,这些英国皇家海军将领都想错了。
    公海舰队打得非常积极,而且抓住了开战后,英国皇家海军准备不充分的机会,取得了开门红。
    走到这一步,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就没有那么有利了。
    虽然在总体战略上,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掌握着主动权,比如在其他地区,英国皇家海军正在剿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袭击舰艇,但是在军事层面上,英国皇家海军却非常被动,因为在公海舰队主动挑战的时候,大舰队不得不应战。
    可以说,这正是丘吉尔的观点,也是很多强硬派的观点。
    冯承乾发出了“挑战书”,即便杰利科十万个不愿意,他也无法躲到一旁,让公海舰队自由进出北海。

第九十四章 决战在即
    十二月七日,冯承乾收到了提尔皮茨发来的消息。
    斯佩舰队已经在圣乔治亚岛完成了燃煤补给,在十二月六日就已启程北上,预计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进入北大西洋。
    如果冯承乾打算把斯佩伯爵接回来,他就得赶紧了。
    当天,冯承乾就让希佩尔下达了动员令,公海舰队的十七艘战列舰与六艘战列巡洋舰全部点燃了锅炉。
    十二月八日上午八点,公海舰队离开了威廉港。
    几乎同时,杰利科收到了情报。
    四个小时后,大舰队也驶出了比斯开湾。
    舰队出发前,杰利科给丘吉尔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丘吉尔,如果大舰队没有能够取得预料中的胜利,他得做好善后工作。
    显然,杰利科对这次行动不报任何希望。
    虽然在他在以辞职威胁之后,丘吉尔做出了让步,把留在地中海对付“格本”号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派了回来,此外受损较轻的“玛丽女王”号也在十一月底归队,大舰队的战列巡洋舰数量增加到了三艘,但是与对面的公海舰队相比,依然处于绝对下风,而且战列舰数量也不占优势。
    如果与公海舰队遭遇,大舰队占不到半点便宜。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杰利科并不知道,丘吉尔已经把自己的政治前程全不押在了这次行动上。
    虽然皇家海军与英国政界不缺乏丘吉尔这样的强硬派与主战派,比如已经离任的费希尔就坚决主张集中力量干掉公海舰队,彻底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夺取绝对制海权,然后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全面战略封锁,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类似的主张,比如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就反对直接与公海舰队决战,应该以欧陆战场为重,至少也应该等到皇家海军完成了备战工作,再去挑战公海舰队。
    丘吉尔可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却不能无视首相的反对。
    结果就是,为了让大舰队打得更积极一点,丘吉尔在首先面前做了保证,大舰队有能力击败公海舰队。
    很明显,如果大舰队打败了,丘吉尔的政治生涯也就完蛋了。
    没有了丘吉尔,杰利科的日子还能过得这么舒坦吗?
    在很多人眼里,杰利科与丘吉尔根本就不搭边,因为杰利科一直主张以谨慎为主,反对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与公海舰队决战,而丘吉尔却始终坚持与公海舰队决战,而且得尽快进行决战。
    事实上,两人的关系并非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人的观点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另外一个的日子都不好过。
    比如说,在丘吉尔主战的背景下,杰利科的谨慎让皇家海军更加理智。
    相反,如果过于谨慎,就是畏首畏尾,而丘吉尔的坚持,让皇家海军不至于在逆境中丧失勇气与斗志。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丘吉尔完蛋了,杰利科也必然是孤掌难鸣。
    显然,这场海战不仅将决定英国皇家海军的命运,也将决定丘吉尔与杰利科的前程。
    问题是,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
    如果杰利科拥有兵力优势,特别是有更多的战列巡洋舰,他会打得更加积极一些,比如主动向东进发,把公海舰队堵在家门口里,不让公海舰队深入北海,对英国通往挪威的海上航线构成威胁。
    可惜的是,杰利科手里没有兵力优势。
    更重要的是,公海舰队肯定不会去挪威。所有情报都表明,公海舰队出海的目的是迎接斯佩舰队。
    这下,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从理论上讲,斯佩有三条路可走。一是经英吉利海峡进入北海,二是穿过设得兰群岛进入北海,三是从设得兰群岛与挪威之间进入北海。显然,斯佩冒险进入已经被全面封锁的英吉利海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冒险穿过设得兰群岛也不大可能,因此斯佩很有可能绕个大弯子,从法罗群岛以西北上,再转向南下。如果为了安全起见,斯佩甚至有可能去挪威,沿着挪威海岸线南下。
    那么,公海舰队会去挪威吗?
    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公海舰队会去挪威,但是杰利科却不这么认为,甚至觉得公海舰队的任务不是去迎接斯佩舰队。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复杂,实际上却非常简单。
    即便公海舰队的任务是把斯佩舰队接回去,最好的办法却不是与斯佩舰队会合,而是牵制住大舰队,让英国皇家海军没有能力去拦截斯佩舰队。这样一来,斯佩舰队就能安全返回威廉港。
    相反,如果公海舰队去接应斯佩舰队,反而会束手束脚。
    杰利科立即想到,公海舰队的任务,实际上就是找大舰队决战,或者说利用这次机会与大舰队决战。
    可以说,杰利科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
    在大舰队得到加强,准确的说是英国皇家海军完成部署调整,把分散在全世界的主力舰集中起来之前,优势在公海舰队手里,因此积极寻求决战的不是大舰队,而是想一举扭转乾坤的公海舰队。
    可惜的是,杰利科的处境就没有这么妙了。
    杰利科本人认为,就算大舰队不见得会败给公海舰队,也没有理由在兵力达到鼎盛之前与公海舰队决战,因为这等于拿大舰队、拿英国皇家海军三分之二的资本冒险,甚至是在拿英国的国运冒险。
    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认识。
    可以说,正是在实力上,大舰队与公海舰队旗鼓相当,才使得英国国内在是否应该与公海舰队决战的问题上,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分歧。别说政界与军界,就连英国民间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打的话,大舰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不打的话,公海舰队就将掌握主动权,至少在大半年内横行无忌,英国必然会因此颜面尽失。
    显然,打与不打,都有难以预测的后果。
    对杰利科来说,这次没得选,他必须打,而且得打胜,至少得在说辞上,能够给英国国会与民众一个说得过去的结果。
    大舰队出港后,杰利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同样的,在他的对面,冯承乾与希佩尔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只是两人面临的选择简单得多。
    舰队出港之前,冯承乾就向希佩尔提到,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与大舰队决战。
    对此,希佩尔举双手赞成。
    如果说,开战之前,像希佩尔这样的海军将领还有所顾忌,认为帝国海军在整体实力上远逊于英国皇家海军,不应该主动挑战对手,主要任务是确保帝国本土、以及波罗的海的海上航线不受威胁。那么在设得兰海战之后,大部分帝国海军将领的观点都发生了改变,连舍尔也变得更加积极了。
    不可否认,帝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确实有着较为明显的实力差距。
    更加重要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还没有来得及完成部署调整,有大量主力舰分散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在大半年之内,英国皇家海军不大可能在本土聚集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这就是帝国海军的机会。
    设得兰海战,无疑证明了这个推断。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能够抓住开战后较为有利的时机,帝国海军完全有希望挫败英国皇家海军。
    关键是,英国皇家海军肯出来决战。
    设得兰海战已经证明,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大舰队才会出港,也才有可能与公海舰队决战。
    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现在就算得上是迫不得已了。
    斯佩舰队在离开青岛之后,一路上都在劫掠英国商船,还击沉了几艘英国战舰,早已引起英国国内民众的重视,英国皇家海军与英国政府也放出了豪言壮语,绝对不会让斯佩舰队逃走。
    虽然斯佩舰队还没有回到本土,但是英国佬的大话已经快被戳破了。
    斯佩舰队离开太平洋,进入大西洋,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耻辱,不然英国皇家海军不会派遣以“无敌”号为首的舰队前往南大西洋。如果让斯佩舰队回到本土,那英国皇家海军将颜面尽失。
    正是如此,冯承乾与希佩尔都相信,杰利科肯定会率领大舰队前来决战。
    如果能在北还击败公海舰队,就算让斯佩舰队回到本土,英国皇家海军也能给民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只是,两人的观点并不完全一样。
    希佩尔认为,杰利科将全力以赴的与公海舰队决战,甚至会为了击败公海舰队承受较大的损失。在希佩尔看来,只要能够击败公海舰队,英国皇家海军就能确保北海的制海权,从而对帝国进行战略封锁。如果取得了更加重大的胜利,英国皇家海军甚至能够获得进入波罗的海的机会。
    仅从军事上讲,希佩尔的分析很有道理。
    问题是,战争只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因此作战行动脱离不了政治束缚,特别是对海军这种战略性军种而言。
    正是如此,冯承乾相信,与杰利科的决战不会像希佩尔预料的那么简单。

第九十五章 偶然遭遇
    十二月八日夜间,冯承乾收到了从帝国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情报,得知杰利科在当天中午就率领大舰队离开了比斯开湾。
    虽然暂时没有更多的情报,帝国海军在北海活动的小型舰艇都没有靠近设得兰群岛,也就无法跟踪大舰队,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大舰队肯定在北海活动,而且目的就是拦截公海舰队。
    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天晚上,希佩尔就派出了一支由十二艘轻巡洋舰为主的侦察舰队,在主力舰队前方进行大范围搜索。
    虽然夜间侦察的效果并不好,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再说了,北海就这么大个地方,如果两支舰队相向而行,一天之内就将遭遇。
    在此之前,杰利科也做出了同样的安排,只是他派出去的不是轻巡洋舰,而是由贝蒂指挥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因为只剩下了三艘战列巡洋舰,所以杰利科为贝蒂增加了两艘装甲巡洋舰。此外,贝蒂手上还有十二艘轻巡洋舰与近二十艘排水量不足一千吨的驱逐舰。杰利科交代的任务很明确,贝蒂只负责侦察任务,在发现公海舰队之后,首先就得汇报情况,而不是与公海舰队决战。
    经过了设得兰海战,贝蒂肯定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
    虽然双方都为遭遇做好了准备,但是能否遭遇还是个问题。
    吃过晚饭之后,冯承乾去找到了希佩尔。
    “上校,今晚不该你值班吧?”虽然冯承乾依然是帝国公爵与伯爵,但是在军队里以军衔为主。
    “我明天早上执勤,只是想到一些事情,觉得应该跟你谈一谈。”
    希佩尔笑了笑,替冯承乾拉了张椅子过来。在“国王”号战列舰上,面积最大的住舱就是舰队司令官的舱室。在这间约二十平方米的房间内,除了一张宽一米二的单人床,还有一张书桌、一个橱柜与一张海图桌。此外,在内间还有一个不算太宽敞的洗手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