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14章

帝国风云-第14章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金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剩下的就是劳动力了。
    十二月八日,俾斯麦在宰相府召见大清驻得参赞陈季同,询问了“定远”与“镇远”两艘战舰的情况。
    名为询问,实为暗示,帝国能以更加廉价的方式,为大清建造更好的战舰。
    对正在积极筹划海军的大清来说,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要知道,当初采购“定远”与“镇远”二舰,总共花掉了三百四十万两白银,几乎掏空了李鸿章的腰包。俾斯麦主动提出,可以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抵偿战舰的采购经费,自然大受李鸿章欢迎。
    两天之后,陈季同再次去了宰相府。
    这次,俾斯麦通知了冯承乾,让他去见见来自大清的使节。

第十九章 事在人为
    见到陈季同,冯承乾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因为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见到的第一张与自己相似的面孔。
    只是,冯承乾并不了解陈季同。
    他只知道,陈季同是很有名的外交官,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与拉丁语,是李鸿章手下的大红人。只是此人生性放荡不羁,娶了一个法国女人,闹出过婚外情,还因为债务问题而官司缠身。
    以后来的标准衡量,陈季同算不上优秀的外交官,也许连及格都达不到。
    虽然俾斯麦在场,但是见面后,陈季同说的是汉语。
    “久仰伯爵大名,正是闻名不如见面。”
    “参赞客气了,区区小名不足挂齿。”
    陈季同笑了笑,改用德语说道:“伯爵可是来自大清,还是……”
    “参赞误会了,我与大清没有半点关系。”冯承乾也笑了笑,他这番话是说给一旁的俾斯麦听的。“虽然早就想去大清看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参赞此次前来,是否与采购战舰的事情有关?”
    “陈参赞就是为此事而来。”
    “这么说,大清首辅李大人对此很有兴趣?”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价格公道,大清还会订购几艘战舰,只是相关事宜要在谈判协商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俾斯麦与冯承乾一唱一合,让陈季同有点尴尬。
    冯承乾笑了笑,对陈季同说道:“价格都好说,鄙人不才,只负责帝国海军建设,有些事情还是能帮上忙。”
    “李大人的意思是,如果有机会,想请伯爵前去面谈。”
    “面谈?”冯承乾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想到李鸿章会邀请他访问大清。
    “这也是我请你前来的原因。”俾斯麦接过话题,说道,“伯爵负责帝国海军建设,自然得在出售战舰的事情上费点功夫。如果可以的话,就去大清一趟吧。如能促成此事,必然对帝国大有裨益。”
    冯承乾没有开口,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呢。
    “当然,一应花销都由我们承担,伯爵不需操心。”
    “参赞太客气了,只是此事……”
    “我会向陛下禀明,相信陛下也不会反对。”
    冯承乾看了眼俾斯麦,觉得出访大清有点不妥。为了获得腓特烈三世的信任,冯承乾一直在竭力与大清撇清关系。
    “伯爵,你的意思是……”
    “如果陛下同意,我也很愿意走上一趟。”冯承乾没再多想,笑着说道,“当然,其他的事情还得劳参赞费心了。”
    次日,俾斯麦主动向德皇提出,让冯承乾以帝国战争大臣身份访问大清。
    腓特烈三世没有反对,只是提到,冯承乾应借此机会说服李鸿章,让大清从帝国采购更多的军火。
    此事已定,冯承乾就没再多想,开始着手准备。
    按照德皇的授意,冯承乾去大清,除了推销帝国建造的战舰,还要推销其他军火,目的就是让大清花钱从帝国采购军火。
    为此,冯承乾就得另有准备。
    数日后,冯承乾派施密特去了英国一趟,花重金从马克沁手里买下了一挺机枪,并且订购了十万发枪弹。
    按照冯承乾的吩咐,施密特还邀请马克沁来柏林展示他的伟大发明。
    虽然已经有人认识到了马克沁机枪的巨大威力,比如英国的剑桥公爵在观看马克沁机枪的射击演示之后就极为震惊,鼓励马克沁继续改进,但是没有人像冯承乾那样,知道马克沁的发明将彻底改变战争面貌,把主宰战场十多个世纪的骑兵送进坟墓,让战争变成士兵的绞肉机。
    如此重要的发明,自然不能让英国独占。
    当然,还有很多重要的发明,得到了冯承乾的关注。
    比如在几个月前,冯承乾就安排人员前往法国,寻找一个叫维埃里的化学家,设法获得无烟**。只是此事较为难办,毕竟德法积怨已久,维埃里不会心甘情愿的把如此重要的发明拱手送给敌国。
    出行前,冯承乾专程前往波茨坦皇宫,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看完马克沁机枪的射击演示,腓特烈三世惊讶得半天没有合拢嘴。这挺只需要两个人操作的机枪,在一分钟内打掉了近六百发子弹,而训练最好的士兵,用最好的步枪在一分钟只内最多能打出十发子弹。即便是帝国陆军早已采购的加特林机枪,在一分钟之内也只能打出三百发子弹,而且需要六个人。
    “陛下,感觉如何?”
    “你这东西是哪里得来的?”
    “去英国访问的时候,我向陛下提到过一个叫马克沁的美国人。”
    “这就是他发明的机枪?”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前几日,我专程让施密特前往英国,花重金买下了这挺由马克沁亲手制作的机枪。”
    “花了多少钱?”
    “两万英镑。”
    腓特烈三世一惊,随即笑着说道:“这笔钱花得很值,如果能够大批量生产,帝国陆军必将战无不胜。”
    “只是,这么好的东西,敌人肯定也会拥有。”
    “这……”
    “陛下,我安排这次演示,不是想让陛下知道机枪有多么厉害,而是希望陛下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必然引发一场变革,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超越老牌帝国将指日可待。”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觉得冯承乾的话很有道理。
    “陛下,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
    “什么机构?”
    “专门负责帝国的科技工作,对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发明提供国家支持,并且尽量从他国获取先进技术。”
    “有这个必要?”
    “非常有必要,能尽早成立就最好不过了。”
    腓特烈三世沉思了一阵,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只是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肯定会遭到反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我这样的认识。为了减少麻烦,你最好利用自己手里的职权。”
    “陛下的意思是……”
    “在战争部下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科学技术的机构,名义上以军事技术为主,具体操作则由你自行决定。”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说道,“如果你觉得这个机构非常重要,可以立即着手组建。”
    “等有了下文,我再来向陛下禀报。”
    两日后,冯承乾在帝国战争部下设立了一个名为“军事科技研发处”的特殊机构。因为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冯承乾直接管理该机构。随后,冯承乾向腓特烈三世汇报了相关情况。
    忙完这些事,出访大清的日子也临近了。
    一八八九年一月十日,冯承乾达上了驶往大清的邮轮,在陈季同的陪同下,以德意志第二帝国战争大臣的身份,对大清进行正式访问。
    按照他的安排,提尔皮茨少将也在出访名单之中。
    一路上,冯承乾与提尔皮茨感触极多。
    沿途停靠的所有港口,几乎都能见到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几乎到处都有英国皇家海军的身影。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附近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即便在国际航道上,也能经常遇到皇家海军的战舰。
    在这个时代,英国皇家海军是全世界唯一的全球存在与全球部署海军。
    论全球影响力,其他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
    在漫长的航行途中,冯承乾也与提尔皮茨谈了很多与海军有关的事情,特别是海军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
    虽然提尔皮茨还很年轻,远不是冯承乾熟知的那个海军统帅,但是他已有深刻认识,很多方面连冯承乾都刮目相看。比如在提尔皮茨看来,帝国耗费巨资打造舰队,关键不是舰队有多大的影响,而是能否在战争中发挥作用。说得简单一些,舰队的价值只有在作战使用中才能体现出来。
    借此机会,冯承乾也从陈季同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大清的情况。
    与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一样,李鸿章已为大清首辅,而且积极推动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计以制夷”的策略,派遣留学生前往西方学习,并且从西方采购军火,充实大清的军事力量。
    洋务运动能成功吗?
    陈季同抱有很大的希望,冯承乾没有给他泼冷水。
    历史已经证明,只学其表的洋务运送不会有好下场,李鸿章再厉害,也不过是让大清苟延残喘了数十年罢了。
    让冯承乾感兴趣的不是李鸿章,而是一个更有名的人。
    只是,此人现在仅有二十二岁,因为有基督教倾向被送出家门,还是香港西医书院的一名学生呢。
    至于此人今后能否成就大业,冯承乾也说不准。
    原因很简单,历史上大清只向德国采购了“定远”号与“镇远”号,而在冯承乾的影响下很有可能采购更多的战舰,那么六年之后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就有可能改变,历史也将因此改变。
    在是否为大清建造更多战舰的问题上,冯承乾也非常矛盾。
    大清的病根在腐朽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缺少几艘战舰。也许甲午战争会有不同结局,说不定根本不会有甲午战争,可是大清灭亡的历史肯定不会改变,那么改变历史进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就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了。
    所幸,事在人为。

第二十章 衰落的帝国
    经过四十二天漫长航行,邮轮在二月二十一日清晨到达宁波港。
    进港时,冯承乾来到甲板上,眺望那座依山傍海而建的港口城市。此时的宁波,为大清第一大港。
    “伯爵,你在看什么?”
    冯承乾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提尔皮茨已经在他身后。
    “你是否觉得,这个古老的国家与帝国非常相似。”
    “相似?”提尔皮茨愣了一下,说道,“我可不这么认为,虽然大清地大物博,但是与帝国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五十年前,帝国何尝不是如此?”
    “这……”
    “当然,仅仅是相似而已。虽然五十年前,帝国四分五裂,但是普鲁士依旧强大,不然帝国也不可能实现统一。”
    “看来,伯爵很有感触。”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这叫有感而言。有了印度,英国才称得上是日不落帝国。对帝国来说,缺少的就是一个像印度这样的殖民地。”
    “伯爵的意思是……”
    “如果帝国能在大清建立殖民地,并且独占利益,你觉得我们还用得着处处巴结与奉承英国吗?”
    提尔皮茨的眉头跳了几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此事千头万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果真要做,首先就要获得一处立足点,最好是一座像宁波这样的良港。”
    “还得远离其他列强的核心利益区。”
    提尔皮茨一愣,对冯承乾说道:“伯爵早就想到了?”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一路上闲得无事,总得找些事情打发时间吧。我跟陈季同谈过好几次,大清山东地区物产丰富,而且暂时没有列强涉足,如果能够独占山东,肯定对帝国大有裨益。”
    提尔皮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显然他也很关注大清。
    “等到帝国海军发展壮大,我会恳请陛下组建远东舰队,委任你担任舰队司令,由你负责帝国在大清的拓展事务。”
    “伯爵……”
    “我们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的对抗,不仅仅在欧洲大陆上,也不仅仅在北海,而是在世界各地。”冯承乾看了眼提尔皮茨,说道,“如果能在大清站稳脚跟,就能在战争时期牵制英国皇家海军。”
    “我明白伯爵的意思,只是……”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你是否发掘,现在的远东并不宁静。”
    提尔皮茨皱起了眉头,似乎没有明白冯承乾这句话的意思。
    “大清在搞洋务运动,首辅李鸿章大力提倡向西洋学习,花费巨资打造北洋舰队。在大海的对面,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国力蒸蒸日上,迟早会成为东方强国。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十年之内,远东地区肯定有一场恶仗要打。少将,这可是海军进入蒸汽铁甲时代的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