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综]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 >

第104章

[综]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第104章

小说: [综]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京城都风声鹤唳,家家关好门窗闭紧嘴巴,就连街上的混子们都老老实实的埋头过自己的日子。

    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再和梅盛叫板。

    没有人能承受得住癫狂起来的清武帝,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做法让他们心肝怕怕,还是乖乖听话的给办事儿吧!

    大权在握的感觉很美妙,梅盛掌握住朝堂和军队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清除顽疾,割掉脓包,不听话的一律发配去挖矿,敢跑或是或动手脚的砍死全家!

    重刑之下无人敢放肆,整个国家队伍的行动力瞬间被提升,梅盛的政令下到哪儿哪儿就立刻执行,如果敢有拖延,哼,清武帝的监官司有人看着呢,找死尽管上吧!

    清武六年,整个国家的面貌都截然不同了,对外,清武帝大力清理了军队和朝堂的蛀虫后,建设了数队精壮又忠心的集团军驻守各处边疆,又设置了监督官员、将士、民间等各等级的监管部门,各部门的领导人直接向梅盛汇报事情。

    还在宫门外置放了一座投递信件、状纸的大鼎,各地不论官员还是百姓若有重大事情可向里投递,清武帝派人三天查看一回,已成功过数次。

    一面闻登大鼓,敲响即可得到清武帝亲自接见,可以上告皇亲国戚,下告当地官员或恶霸道,但如果查明是诬告,会灭杀满门。

    着力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在全国各地开办学堂和图书馆,开始教化民生学识,着工部改造了众多种的农具,由国库出资定期向各地县衙拥有正式任职文书的工匠们发放样品并讲解原理,再由他们大批量生产发放百姓们。

    种种举措细致又环环相扣,即给了官员们放手办事儿的权利,又防止了他们滥用职权的可能,百姓们慢慢被教化,也懂得了反抗,吃的饱,穿的暖,住的安全,生活也在渐渐向好的方面改变,但清武帝的凶残仍然被他们记在心里,不敢因为时光的流逝就放松了精神,说出对清武帝不敬的话语。

    大家心里都知道,清武帝不正常,他是一个神经病皇帝,不犯病还挺正常,一犯病必须得见血流成河才会收手!

    不说清武帝,还有满朝文武百官等着他们八卦呢,还有朝堂最新的决策等着他们广而告之呢,江南首富家的公子和自己爹的小妾产生了“真爱”,京城国家大剧院要上演新戏,沿河的倭寇又一次被海兵围虐……

    全国各地的新鲜事儿通过大清周报都能读到,这样的生活他们很满足。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到清武帝二十年,当外国有来使敲响了国门时,瞬间被整个大清国的面貌震惊了,这个神奇的东方国度即富足又强大,进关时那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炮和□□,还有巨大的轮船,坚固的海港,浑身煞气的士兵,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胆战心惊小心冀冀。

    坐着在铁轨上跑的像要飞起来的火车车厢里,外国使臣们望着奢华装饰的室内,到处摆放和使用的精美瓷器,柔软的丝绸,精美的菜肴,精通他们国家语言的接待者们,即让他们羡慕又让他们警惕,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这条东方的巨龙已经苏醒了过来,他们打着想从这个满地是黄金的土地上分一杯羹的算盘怕是打不响了。

    等进入京城后,那整洁的房屋,宽敞的道路,热闹又有秩序的街道行人,更是让他们张大了嘴巴,赞不绝口,纷纷要求大臣们有空闲的时候要带他们采购,他们要带回去买给他们国家的贵族,能大赚一笑啊,这么一想,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随行的大臣们一路看来,对他们这些乡里巴人暗自不知道翻了几个白眼儿了。这些都算什么呀,都是小儿科,真正让你们惊掉下巴的震山太岁还在皇宫里呢。

    只有我们大清国才配拥有的、全球也只有一个、天上地下独一位、一言不和就拔她四十米大刀砍人的神经病清武皇帝!

第139章 九龙穿太子(二)() 
自从清武帝做了皇帝后; 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个被允许进入清国的外国使团,保罗。金他们深觉荣幸; 想当初清国周围的小国要进入清国朝拜新皇继位都被他们拒之门外的; 这么多年以来更加的闭关锁国了,禁止所有外国人进入大清领域,也不许轻易和洋人做生意,否则逮住一个就是杀而无赦,情况严重的更是抄家灭族; 绝不手软。乐文小说

    清国的繁荣强盛是有目共睹的,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足以让他们回去向人们炫耀一辈子了; 天朝上国果然名不虚传; 又强大又富贵!

    这也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地方; 随便从这个国家带走一些什么东西回去; 就能瞬间变成腰缠万金的大富豪; 这太让人嫉妒眼红了,若是有机会在这个地方长住,那生活将会多么美好啊!

    难得进入清国; 这么大好的机会可不会放过; 疯狂采购了一把各种特色的货物,尤其是最出名的茶叶、丝绸、瓷器; 这些货物在他们国家是比黄金还要流通的硬货; 不管到了哪儿都能靠这些打开局面。

    在他们欢乐采购的时候,由广州港口陪伴他们一路来到京城的陪侍者们从欧洲使臣口中套了不少的话出来,也见到了他们带来的很多新奇的东西; 这些信息第一时间快速递交到了梅盛的手上。

    朝堂上的大臣们也讨论起了这件事情,有大臣认为应该隆重而正式的接见他们,让他们见识一下我泱泱大国的气度,需要用我们的礼仪让他们从心底深处臣服,再赐下丰厚的赏赐,让他们看到我们大国的气势和风范;

    有大臣认为这些身份低微的使臣并不配让我们伟大的清武帝接见,随便派一个皇室人员并大臣们就打发了他们了。

    梅盛对他们的争论不置可否,见不见都无所谓啦,她现在这么牛/逼,根本不怕欧洲那些国家,兵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进入争霸之路,她对这些外国人没什么好感。

    这是一群披着羊皮的凶兽,当他们发现你没有他强大势力的时候,会立刻甩掉身上的那层皮向你露出尖锐的獠牙,扑上来口口见血带肉的生吞活剥了你;如果你看上去比他们还要凶残,根本没有打败的机会,那么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立刻趴在地上舔你的鞋子臣服。

    倚在龙椅上托着下巴瞅着下面那群主张以礼仪廉耻让对方主动反悔自己错误的儒派和其他一心跟着自己走的党派互相用嘴炮攻击对方,个个是愈战愈勇,就差没有捋袖子对打的朝臣们众态百出,心下感叹,真是一场好戏啊哈哈哈……

    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梅盛当初没把他们一杆子打死也是为了先养着逗个乐子,这些酸儒们还以为自己是离不开他们了,根本没有弄明白梅盛这是准备养肥了再杀呢!

    做为一名实干家,最不耐烦的就是这些整天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会靠一张嘴瞎BB的贱人了,等过几年他攻占下旁边的弹丸小地后把这群喜欢教导他们程朱理学的人都打发到偏僻之地开化民智去。

    “一群废物。”看他们吵了小半个时辰了还没有吵出结果,梅盛不高兴的唾骂,“这点儿小事儿还要浪费朕一早上的时间,屁都没憋出来一个,还得让朕来决定,要你们有什么用啊?”

    底下大臣们已经习惯了梅盛的毒嘴炮,她很少说赞扬的话,骂人打人都是常态,他们最担心的是会不会早上好好的出门上个朝,结果一言不合就回不来了?

    看着下面眼巴巴看着又不敢随便插嘴的儿子孙子们,梅盛不高兴的哼了一声,没有人敢为天下先的站出来主动请缨,一群废物。

    “你们这帮啃老的,这么大年纪了,这点儿小事都不敢去干,老子还怎么养下你们这些废物。”

    清武帝的神经病症状从来都没有痊愈过,经过几十年的时光熏陶,她现在从以前的常期神经病状态变成了间歇性精神病发状态,至少臣子们不用每天早上都提心吊胆的害怕上朝后再也回不来了的情况发生了。

    只是对她的敬畏却是从来都没有少过的,听她一发话,立马个个都噤若寒蝉闭口不言。

    “都说说吧,对这外面的世界,诸位有什么高见呀?”

    “父皇,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儿臣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天地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大,无主之地也很多,有些地方甚至遍布了黄金、宝石、香料,如果我们打开了大门往外面发展,想必会得到更多的财富和土地,那样下来,我们的国土即将会再被扩大很多倍,这是先祖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啊,如果父皇做到了,那您的成就将会超越太祖,成为名垂千古第一人!”大皇子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从他有上朝资格起就绝对的拥护梅盛的每一个决定。

    大皇子是坚定的梅盛吹,他是亲眼看着梅盛完美的逆袭之道,从废太子走到了坐拥天下的帝王高位,打自心底里面就特别崇拜梅盛,不管梅盛做什么都是对的,绝对是有理的一方,常期下来连想法都完美的继承了她的变态扭曲!

    梅盛很看好这个将来会继承她大位的孩子,手段狠毒但光明正大,不像有些皇帝那样做什么事儿都小家子气,想杀个大臣还得找个借口才敢动手,切,欲盖弥张的架势是在证明他当皇帝多没有底气多心虚呀?

    “皇儿的意思很符合我的心思,这次接见外国使臣的事情就由你来全权负责吧。”梅盛把权利下放给大皇子去便宜行事儿,她了解这个儿子的性子,对这些狼子野心的东西,他绝对会把他们坑的只有一身衣服回国,“记住,他们是来上贡的,随便赏赐他们点儿什么就行了,我相信皇儿应该会做的很好的。”

    “是。”大皇子志得意满的扫视了一下旁边的几个弟弟,斜着眼角的模样颇得梅盛鄙视别人的真传。

    可把其他几个皇子气坏了,他们都是看着自己父皇说一不二的掌控着整个国家,那威势无人能比,个个都想争出风头,谁料到又被老大抢先了,凭什么就因为他先出生了几年,每次就一副要承担起天下重任的贱样啊?

    他们也都是在梅盛的教导下成长的,个个都养了一副儿狼子野心,都想着挣一挣那个高位的,现在被老大比了下去后,也是一心憋着准备整个大的事儿来。

    最近国库充足,粮草齐备,兵强马壮,水师早已经被操练的狂野骠悍,随时都能出兵和别人大干一场。

    闲不住的梅盛暗挫挫的琢磨着要想办法把澳门和台湾都抢回来,还有南海以及马六甲海湾都必须划入清国的版图之内,她是看不得自己家门口还要放两头随时会反头咬一口鲜肉的恶狼窥视在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大西洋太平洋南极北极之类的地盘,如果有条件的话,也是要去抢一抢的,更不要提周边这些依附清国生存的小国了,那简直就是往她的嘴里塞肉,不吃都对不起她这又当了一回霸道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丢了一半的东西,怪不得我自己了刷不出来,还以为是系统防盗造成的问题了……

第140章 九龙穿太子(三)() 
从坐上龙椅之后梅盛就开始计划着兴兵动武收复领地、扩大疆土等一系列即将出兵作战的行动准备; 这些年也做到了广积粮,缓扩张; 把准备大规模战斗需要的先决条件都储备完成。

    现在即将对外兴兵,憋了多少年没有动过手的精兵悍将听闻梅盛有要动兵的苗头,个个都争着抢着要出征; 不傻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机会; 首战得胜的功劳可比其他的战役打赢了要大多了,失去了可就未必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了,恨不得抢破头拔得头筹。

    欣慰的对一众爱将们的争抢满意的点头,她就是喜欢有血性的汉子; 那些磨磨唧唧的玩意儿从来都不被她放在眼角; 现在朝堂上一半的年轻官员们都是文武双全的好汉,尤其是她生的那些女儿儿子们的,从小被她摔打着长大的,个个都有一副好身手,上马能骑射杀敌; 下马能写诗作画; 就不待见那些文文弱弱的孩子。

    其实做为一名从内心深处还认为自己年轻的帝王来说,梅盛觉得自己仍然身强力壮的; 轻易的就能带兵把那群敢在她面前发浪的贱人们打的跪哭天地; 只是满朝文武都竭力反对她离开京城; 认为她虽然武力强悍超群无人可比,只是作为一国之君镇国之宝还是安安全全的待在皇城里让人放心,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就由年轻人来吧。

    “真是一群老顽固; 朕身体好的很,有什么可担心的,就凭朕的本事一出手绝对把那群浪人打杀干净,哼,真是叫人恼火!”梅盛翻着白眼一脚就把面前的石桌踢飞出去,发泄自己被那群在朝堂上撒泼打滚阻碍她出征的朝臣们憋出来的郁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