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笑拂衣归 >

第72章

大笑拂衣归-第72章

小说: 大笑拂衣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几日,果然有一个禁军带着公文,来到了卫川县。

    叶盛进城时就吃了一惊,相比一路上那些墙倒房塌的破烂城镇,这小小的卫川竟是一片整洁安宁

    再想到城外那一片微黄的稻田,叶盛心中对这个还未谋面的卫川县令,生出了几分敬意。

    于是,待李彦锦见到传令的叶盛时,就觉得这个禁军还挺恭敬的。

    “大人,魏将军如今刚到武阳城,得知了林知府已经遇害,为了让湖白府尽早恢复正常,就需要各地官员的积极配合”叶盛待李彦锦看完公文后,比较委婉地解释了几句。

    李彦锦早就对魏谨德背后的打算心知肚明,于是特别热情地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叶盛被请下去暂时休息半日,次日一早就拿着李彦锦的一份文书和某些卫川“土产”返回了府城。

    李彦锦的这份文书中,倒也没有编得太过。他写了张洪文早早就弃官逃跑了,被林知府大怒之下,只能暂派了亲信李某人前来暂代县令。待朝廷任命了新的官员来后,李亲信就准备再回林知府身边,继续效力的。

    不想林知府竟在匪兵攻城之日,英勇牺牲了,实在是让人痛心啊!

    为了把谎言编圆满,李长奎早就从家族渠道中,打听了下湖白府官员的派系。

    如今湖白府这边,出了这么大乱子,必然是要有人出来背锅的。

    而这个人却绝不会是已经归西了的林知府。这林致轩乃大皇子一系的,他的叔叔还任着龙图阁学士,岳父更是御史大夫,可谓背景深厚。

    原本林致轩是打算在湖白府当上一任知府后,就回中枢任职的。谁能料到竟会突然死在了匪兵的乱刀之下

    背景深厚的林致轩如今不但不会背锅,在他家族势力操纵下,还可能用他的死亡换来更多的好处。而朝堂上的高官们也早就商议好了,湖白府的背锅人选,乃是一个失职又没有靠山的死人——守备潘驰。

忙中偷闲() 
忠武将军魏谨德率兵进驻武阳城后;倒是松了口气。

    原本还以为要打几场硬仗;不想;待他进入湖白府后;竟没有遇到一场像样的厮杀。

    这段时间;魏将军干的最多的就是接管烂摊子。他一路走来;大点的城里几乎都没剩下什么成建制的官员体系;死了一半,逃了一半。

    于是,他不得不沿路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这些乱成糊汤的地方。

    让他倍感郁闷的是;这些接管了的城镇,几乎全被洗劫一空,一点油水都没剩下

    不过魏谨德虽没捞到油水;却不会放过到手的功劳。他当即就派人给朝廷报信;只说自己大败匪兵,受了轻伤依然英勇奋战。如今一路打来;终于攻下了湖白府城——武阳城。

    且不说龙椅上的那位如何给魏大将军表功封赏;吏部尚书暗地里也收到了魏谨德给他送来的湖白府官员名单和大致情况。

    于是;第二日朝堂上;皇上拿着魏谨德给他上的折子问起湖白府官员时;吏部尚书就显得格外胸有成竹。

    朝堂上一番你争我斗,终于给湖白府匪兵作乱下了定论。而李彦锦等一波末流小官在这场利益争夺中;沾了点林知府的光,也从暂代都变成了正式官职。

    要是普通地方的县令;自然不会如此便宜地就送了出去。可如今湖白府刚遭了匪兵;据说大部分地方都被洗劫一空。没人,没钱,山匪还不一定躲哪儿,谁家活腻了会去抢这个七品小官啊?

    之前在给魏谨德补报官员籍册时,李彦锦给自己和谢沛都是报的真名,只在来历上做了些手脚,在报谢沛时,更是故意忽略了性别。

    他报上去后也不怕人下来核查,因为他早就利用县令的身份,给自己和谢沛在卫川县里编了一套户籍出来。

    于是,在上面的人看来,李彦锦就是个出生在卫川县本地的读书人。虽然屡试不第,但因办事忠心得了林知府的青眼,并在危难关头临时暂代了县令一职。事实证明,此人还有些才干,竟是保住了卫川县没有遭到匪兵侵扰。

    故此,到了十月底时,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下来了。李彦锦、谢沛等人就成了过了明路的正式官员。

    就连谢栋谢厨子也得了个衙门编制,如今他暂时也不开小饭馆了,只一心管着白玉楼的大食堂。

    有八千禁军在湖白府坐镇,到底让乱局渐渐平稳了下来。

    此时卫川县的公田也已经收获完毕,手里有粮的李县令就更加安心了。

    下衙后,李彦锦和谢沛先到谢家,与谢老爹亲亲热热地吃了晚饭。又和李长奎与智通商议了会今后的事情,这才回到衙门后面的官宅。

    两口子为了行事方便,已经把看门的老门子调走了。如今关上门后,就不必再装模作样了。

    李彦锦脱了官服,先烧了些热水。谢沛把两人的脏衣服泡进木盆中,准备清洗一下。李彦锦见了,就端了个小板凳过来,与谢沛一起搓洗起来。

    两人在月光下,一边洗一边闲聊。

    “二娘,如今咱手里也有粮了,乡勇要不要再招一些?”李彦锦嘴里说着话,手里也不停。抓了把皂角,搓出泡泡后,涂在衣服上。

    谢沛放轻力度,搓揉着几件里衣,道:“不用那么急,如今咱们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人转变成能用的力量。之前有个空架势吓吓人也罢了,后面遇到硬茬了,不是也没法子吗?”

    李彦锦点点头,道:“那行,练兵这事就交给你了,我帮娘子管好后勤。咱们要赶在大乱之前,尽量把卫川经营起来。”

    两口子洗完衣服,又把各自清洗一番,这才相拥着进入睡梦。

    次日清早,夫妻二人练完功后,略修饰了下容貌,又各自忙碌起来。

    转眼,到了年底。忠武将军魏谨德已经进京领赏去了,新来的知府也已经抵达了武阳城。

    这位新知府来得有些不情不愿,他之前原本是正在谋求京官——通政司参议一职的,别看是个五品的官职,可在京城中却是个极要紧的职务。

    只可惜,几方势力角逐,他做为二皇子一系的,仍是败了下来。二皇子性情急躁,一怒之下就把他丢来接下了湖白府的烂摊子。

    戴如斌灰溜溜地离开了京城,到了湖白府后,总算是找回了点气势。

    他刚一到任就让辖下各地县令都来府城叙职。

    李彦锦自然也接到了通知,他收到公文后,眼珠一转,就笑眯眯地去找谢县尉了。

    “咳,谢县尉,过几日,本官要去一趟府城。知府大人要见见我们这些下官,我想着不如你与我一同去吧,如今城里也没太多事务,有人坐镇,出不了乱子。”他似模似样地迈着小方步,走到谢沛跟前,说道。

    谢二娘有些好笑地看着他,待左右无人后,问道:“咱们都走了,让主簿看着,怕是不稳啊”

    “嘿嘿,没事,让七爷爷和师父来给我俩顶几天班。咱们也好出门玩几天去,哈哈!”李彦锦笑道。

    谢沛摇摇头,道:“我怕七爷不会同意,你去试试好了。”

    “娘子就等着瞧好吧!”县令大人这阵子忙得有些腻歪,一想到能和二娘单独出门玩玩,心情都轻松了许多。

    晚间,李彦锦果然厚着脸皮去拜托七爷和师父了。

    这厮也知道,若说是出去玩,肯定没法得逞。于是他就摆出一副忧愤的神色,忽悠两位长辈,道:“七爷,我听说那知府不是个好鸟,还有这次补了好多新官上来,里面肯定少不了贪官败类。我就想着,带上二娘一起,用最短的时间把些家伙都查一查。若是有实在过分的,我们就直接”

    李长奎听了,严肃地思考了片刻后,道:“不如我同你一起去吧?”

    “咳,”谢沛在一旁喝汤,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

    李彦锦不慌不忙,早有对策,他一本正经地摇头道:“七爷去,倒不如二娘方便。她毕竟有个县尉的名头,去接近其他官员也更顺理成章。我与她可以同时行事,分头查验。若是七爷去的话,恐没这么便利”

    李长奎听了,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于是点头道:“行了,那我就帮你看几日衙门,只是我得有个名头才行啊。”

    李县令嘿嘿一笑,次日他就找到主簿,交代道:“我明日就带着县尉一起去拜见知府大人。城里就暂时交给你了,一切都按之前的规矩办就成了。若有任何疑问,你就找这位李大人。”

    “李大人?”主簿迟疑地看向一旁的李长奎,有些糊涂地问了句。

    李彦锦冲主簿挤了挤眼睛,故意小声凑到他耳边,道:“这位可是京城里那位派来的!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位虽没有官职,但咱们可都得敬着点,懂吗?以后自有咱们的好处!”

    主簿听了连连点头,看着李长奎的眼神就恍如看着自家的亲爹

    谢沛这边就简单多了,她把五个队长叫来,嘱咐了几句后,就把师父智通请过来,对众人说道:“这位是我师父——智通大师,我走的这几日,他回来替我坐衙。平日里,一般的事情,你们都能解决,我就不说了。若遇到难事,你们解决不了,可以向我师父请教。”

    众人听了,都非常恭敬地应了。韩勇如今也被谢沛聘请回来,任了一个都头,这段时间也一直干得非常出色。

    此时韩都头正两眼放光地瞅着智通,心说,难怪当初县令能请动古德寺的僧人来撑场面呐,莫非就是靠着这层师徒关系不成?

    又想到谢县尉的本事都如此高深,那她的师父,怕不是都要顶了天去?

    韩勇这辈子最佩服英雄好汉,因此,平日里看谁都不顺眼的家伙,此刻看着智通的目光却是冒着精光一般。

    智通低声对谢沛道:“喂喂,你看那老头,怎么好像想扑上来啃我一口啊?”

    谢沛一看,就有些想笑。她干脆在下衙后,请韩勇和智通到后面的官宅里小酌了几杯。

    这顿酒之后,智通大和尚竟是找到了知己。而性子古怪的韩都头,也多了个忘年交。

    两人后来偶尔喝多了,韩勇还曾大着舌头说道:“智通啊,你干脆还俗算了!你若还俗了,我的乖孙女就许配给你”

    智通醉醺醺地拼命摇头,道:“不不要、不要!女人唧唧歪歪地,我受不了!”

    两个醉鬼的身后,阿意小娘子气鼓鼓地磨着牙

    再说回谢沛两口子,他们把事情交代好后,次日就离了卫川。

    这次,二人没有急着赶路。雇了条小船,晃晃悠悠地朝武阳城行去。

    一路上,夫妻二人都会趁停靠休息时,下去玩耍一番。

    若是在城镇中,就寻些小吃,逛逛街市;若是在乡野中,也能打些野味,看看风景。

    两人轻装简行,又不晕船,这一路过得甚是惬意。

    几日后,夫妻俩辞别了船夫,进了武阳城。

    此时武阳城的大门已经修好,只是进城后,街道和房屋上还能看到烟熏火燎的痕迹。

    二人先找了家客栈住下,又派客栈伙计去给戴知府送了拜帖,得到回复是明日下午在府衙相见。

    客栈房中,李彦锦低声对谢沛道:“明日才见?那正好,今晚咱们就去看看知府家里的夜景吧”

交锋() 
夫妻二人吃过晚饭后;等到城中渐渐安静下来;就换了衣衫;翻窗出了客栈。

    两人在月色下;跃过墙头;轻踏屋瓦;不多时就到了戴知府的宅院中。

    找到主院后;夫妻俩先去那几间还亮着烛光的屋外听了片刻。

    最大的那间屋子中,一个妇人正气呼呼地说道:“老爷今晚又去那个骚蹄子屋里了?”

    一个婆子好言劝道:“夫人何必为那人置气?不过是几十两银子买回来的玩意儿,老爷如今新上任;怕是累得郁躁了,去解个闷也是有的。”

    妇人冷哼一声道:“那若是个好女子,我也不会多说什么。老爷那日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竟是中了迷药般;从那等脏地方领了她回来。我只要一想到还要与这种女子待在一个地方,就再忍不下这口气!”

    窗外谢沛与李彦锦对视一眼;悄无声息地就离了主院。

    他们刚才摸过来时;就在偏院那边也听到些动静。如今想来;很可能就是那位知府大人正在与新欢共渡良宵了。

    两人来到偏院;还没过去;李彦锦就把二娘手拉住,低声道:“别忙看;小心辣眼睛。咱远着点,听听先。”

    谢沛想到曾经的某些经历;头上滑下一排黑线;也没有出言反对。

    只是,二人没想到,偏院的那间房中,倒没有什么怪声传出,只有一男一女正在低声交谈。且谈的还正与李彦锦和谢沛有关!

    “老爷是说,那卫川县令是大皇子埋下的棋子?”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