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一舞长安 >

第204章

一舞长安-第204章

小说: 一舞长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来的不迟,也不早,恰在岁旦的前夜,如同一出上演在岁末时分的美梦。

    她也顾不上许多,眼角微微湿润,一头扎进他沾染了一路风雪气息的长袍之中,贴近那温暖却又坚实的胸口。

    她就这样紧紧地抱着,生怕变做一个一触即破的梦境,忽然就从怀中消失了。梦再醒来,面对的又是孤灯冷盏,窗外依旧是一弯寒月当空,群星无踪。

    “既然这么想我,为何不写信来,允我来接你回去……”他抬手轻轻的抚落她发髻上的寒梅瓣,低下头来轻嗅她发间的梅花香气。

    “你怎就突然就来了……”她终于确定这一切不是虚幻的梦境,轻轻松开他来,抬袖擦了擦自己猩红潮湿的眼角,像一个被抓了现行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喃喃道:“我什么都没有准备的。”

    “我来了,还要你准备什么?”他浅笑着牵起她的手来:“我带了个人来见你。”

    说罢,李鸾随着他的指引,望向他身后的一架马车中。

    车帘轻动,一个粉嫩玉琢的男孩,正从马车中探出身来,被身边的侍卫抱着下了马车,望着面前的李鸾微微出了出神,半晌方才缓缓走上前来,自行捋了捋衣衫,朝着李鸾正襟跪了下来,俯身行了一个叩拜大礼。

    “孩儿拜见母亲大人。”

    小小的一个人,跪立在寒风中,犹如一棵凛冬时破土而出的孤零零的幼苗。

    后来她每每再见到卫登,便总不由地想起那日在门前,他那般礼数周全地向她一跪的事情,便忍不住生出几分恻隐之心,嘟囔起他父亲来。

    “那样小的一个人儿,晃悠悠地跪在冰天雪地里,大将军平日里也当真是教子有方。”

    卫青知她是讽刺自己,却依旧不急着说话,只是低眉浅笑着目光,游移望着正襟危坐在一旁的卫登:“你娘亲这是在心疼你。”

    话音刚落,那小人儿便又正襟跪坐起身来,对着座上的李鸾又是一拜:“那日一拜,是孩儿应行之礼。孩儿受得住,母亲也受得起。”

    李鸾见状更是瞠目结舌,急忙也立坐起身来,却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卫青见她窘的脸上通红,便说天色晚了,明日里还要守岁,唤桃花带着卫登去房中歇息了。

    李鸾眼睁睁地看着那小人儿向她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大礼,转身被桃花拉着手,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她愣了半晌,不禁问了一句:“这孩子当真不是你跟别人生养的,故意放在我的门口的?”

    他抬手抿茶,浅笑着说:“如今被人唤作母亲的人了,说话也应当注意些,别叫孩子听了去。”

    她回想起三年前的初春,桃花将那孩子抱来给她。那时她刚历丧子之痛,只觉得看着那襁褓中的孩子甚是喜爱,可却又觉得自己是个极不负责的母亲,实在承受不了如此生命之重,才要他将这孩子带回长安去。

    “你当真将他视如己出……”想起那些往事,令她不得不感叹了一句,莫名一笑,语气却像是有些自嘲。

    “这孩子着实跟你相像……”

    “我们的儿子,自然是跟我像。”他将她揽进怀里,让她枕在他的腿上,轻轻地抚摸她的发髻,温柔地望着她:“若是女儿,还是像你一样好看的好。”

    年关当日,偌大的兰苑中甚是冷清。使役们都被放回家中去了,烧柴煮饭这些琐碎事,都只得他们自己亲力亲为。

    可卫青倒像是乐在其中,一清早便去井中打了满缸子的水,转身又将柴房的木材都取出来,砍了许多的柴火,足够用三五日的分量。

    桃花晨起时来打水,却见堂堂大将军在柴房外劈柴,惊的赶忙放下手里的水桶,神色慌张地撵上去行礼道:“这可怎样使得!大将军,这些事还是由奴婢来做吧。”

    “已差不多了。”他把手中的斧子放下,抬眼望着她,语气温和:“就我们四人,你就不要再拘礼了。水我已经挑好了,你去烧些热水,送到房里来吧。”

    说罢,他低眉轻轻掸了掸身上沾染的沉霜,转身孑然而去。

    桃花望着他徐徐离开,虽只着一袭朴素清减的青衫,与寻常人家的男子没有什么不同。可即便是如此,那挺拔蔚然的背影却总是透着不同于肉骨凡胎的气度与深秀。

    她低眉望向地上那一堆被他落的整整齐齐的柴火,俯下身去捡起其中一根,握在手中沉默着端详了半晌。

    虽皆为南之乔木,有人是火木柴薪,可有些人确是大厦栋梁。若是不能物尽其用,将栋梁化为柴薪付之一炬,是也能带来光和热,终也是大器小用,毁舟为杕。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创造轰轰烈烈的事业,而不是被困在这寻常人家柴米油盐的磕绊中。

    李鸾比往日起晚了近一个时辰,一整夜过去了,房中却依旧十分温暖,应是他起来向暖炉中又添了炭火,才让她直到卫登隔着门来拜安时,才从美梦中仓皇醒来。

    这才发现身旁的榻上已空了,余温早已所剩无几。

    “外面冷,登儿你……进来吧……”李鸾忙披上一件外衫,望着门前那一抹小小的倒影柔声道。

    “这……我还是等娘亲梳洗完毕再来请安吧。”门外的人儿婉拒了,似是又对着门框拜了拜,轻唤了声:“娘亲,孩儿先行告退了。”

    李鸾想要叫住那小人儿,却看着自己一身的凌乱,实在是有些不合礼数,便只得任由那稚嫩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了。

    娘亲……

    娘亲……

    原来被人唤作娘亲,竟是如此奇妙的感觉,仿佛树木一夜之间长出了茂密的枝蔓来,忽然有了保护一个人的决心与力量。

    若是那时,那个孩子可以平安降世,是否她就不再一味地选择逃避,而是能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坚持下来,让一切都慢慢回归到正轨来。

    可她那时年纪还太轻,许多事都还是懵懂。若换做现在,她断不会再因一时的任性而轻慢了他的到来。

    若是,能与他再有一个孩子,就好了……

    她又忆起了往事,不禁望着那火炉中的星火冉冉出神。而他却在此时推门进来,望见她坐在床边红了的面庞。

    “你……去哪里了?”她局促地别过脸去,不叫他看到自己脸上的绯红。

    他缓缓踱来,落坐在她的身边:“我去后院将柴劈了,看水缸也快见底了,便又挑了些水。”

    说罢,眼睛向下轻瞥,落在她裸露在外纤细又苍白的玉足:“不冷吗?”

    她红着脸摇了摇头,他却忽然弯下腰去,拾起鞋袜要为她赤着的脚套上。

    “……我自己可以来。”她慌张地挣脱开,退回到丝被中去,仔仔细细地给自己掩住。

    羞赧地指着他手中的鞋袜,面庞像是被炉火映的通红:“你放在地上就好……”

    他沉静地望着她满面绯红的烟霞,将手中她的鞋袜搁在一旁,许久转过头来,轻声道了句:“阿鸾,你都嫁于我这样久了。对我,怎还是这般的遮掩。”

    “哈?”她没有反应过来,一时愣住在了那里。

    “那日我急着要走,有些话还未与你说好……”他说话的声音依旧轻柔,脸上的表情喜怒莫测,语气却透着有些受了伤般的委屈。

    她正狐疑地等他说下去,未想到他却在此时双手摁住她的肩头,将她轻轻摁倒在榻上,俯身逼了过来。

    “登儿可来与你拜过安了?”声音平缓清浅如同溪流。

    “啊?是……他来过了。”她怔怔地望着他,这样暧昧的姿势,让她的心跳得厉害。

    “他很可爱吧……”

    “嗯……”

    他温柔地避着眼睛贴近她的额头,唇边一抹浅笑荡漾开来。

    “若是我们能有一个孩子,一定会更可爱。”

    年关的陇西军营中枕戈待旦,派出去的侦骑已经带回了河西的消息。眼看汉人岁旦将至,想必不会在此时用兵。胡人守备松懈,几个部族也安心分散开,驻扎放牧。

    霍去病书至长安,请求大将军准他即刻出兵。

    可信使到了长安城中长平侯府,却得知大将军不在府中,奉旨出京南去了。信使此时动身南去,只怕是耽误了时间,只得去未央宫中,求见天子定夺。

    刘彻仔细看完霍去病的密函,只执朱砂笔在密函后面书了一行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霍去病拿着刘彻的手书琢磨了半晌,一旁的赵破奴见他攒眉沉默的样子,忙说:“将军,陛下的意思可不就是让咱们即刻出兵吗?”

    “一国之君怎会这样浅白……”霍去病嘲讽一笑:“陛下果真还是老奸巨猾,他不说出还是不出。这出与不出,责任也就都推到了我这里。”

    “陛下最疼爱将军了,又怎会这样无情?”赵破奴忙言道。

    “帝王之术,你不会懂的。我既挂帅出征,自然要承担应承担的。只是本想着还能听听舅舅的意见……”霍去病放下手书长叹了口气,转头望向赵破奴:“正值岁旦,舅舅又去哪里了?”

    赵破奴挠了挠后脑勺:“听说大将军奉旨南下了,莫不是南面闽越又有新动静。”

    霍去病闻声微怔,沉默了半晌,轻声道:“我知道了。”

    说罢,目光不禁移向桌案上寒光凛凛的环首刀,眸中的光渐渐暗淡了下来。

    如今,终于似乎能体会到一些了……

    那些你所承受多年,不为人知的孤寂与苦楚。

    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桷。承天命者,或许一生注定终难享寻常情爱的快乐。

    所以,哪怕是须臾,你也想要紧紧握住她吧。

    年关之夜,军营中却静得出奇,只听得到帐外呼啸的风雪声与炉中炭火的爆鸣声。

    少年望着炉中火沉默了良久,终缓缓开口:“再修整一日,后日出塞。”

    作者有话要说:  计划85w字,居然还没写完。。。。

第226章 骠骑() 
每年岁旦之夜; 未央宫中依例行大傩。天子与百官一通祭祀天地; 祈求调理来年四时阴阳,使得寒暑相宜;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国富民生。

    祭祀高塔之下; 驱傩的鼓乐声不绝于耳; 阖宫欢庆,好不热闹。可楼宇之上高阁内的人却无心欣赏,目光紧锁在悬挂着的一张河西舆图之上。

    他无心顾及脚下的欢闹之声,攒着眉抬手在陇西郡的位置; 轻轻敲了一下:“不知那孩子此时出兵了没有……”

    “以骠骑将军的性格; 只怕是兵贵神速,就在这两日了。”身边人应声道。

    他似乎还是放不下心; 盯着舆图又端详了一阵,轻声道“你走过河西; 那依你之见; 也认为此时出击是好时机吗?”

    “河西走廊狭长,被祁连合黎二山贯穿,没有丰茂平坦的草场; 休屠王手下的各小国族,一般也都是分散开来放牧。彼此之间隔着重山峻岭,只怕是彼此接应起来,也不是那样容易。若是骠骑将军行军够快; 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穿插,又恰逢匈奴人过了一个冬天,正是兵困马乏。此事出兵,未必不能得手。”

    刘彻沉默良久,终转过身回到御座之上,自嘲着笑望向一旁的博望侯张骞:“如今这般坐立不安的感觉,倒是让朕想起了多年前,卫青第一次领兵出征的时候。”

    张骞闻声,低眉浅笑道:“漠南一役,骠骑将军已是初露锋芒。他是陛下门生,大将军的高徒,想必此次出塞,必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啊……朕忘了,你那时还被困在塞外……”刘彻抬指敲了敲自己的额头:“你是不知当时朝中是何等的情形,朕刚刚拿到虎符,马邑之围便失力。皇祖母病着,边境又屡屡遭袭,朝中尽是说长道短之声……”

    张骞颦眉长叹一声,向着刘彻拜手道:“这都怪臣有辱使命,未能及时到达西域,联络上大月氏,才给陛下造成如此被动局面。”

    “那时朝中战马不足,骑兵又没有与匈奴的对战经验,还总是觉得,匈奴军队就是豺狼虎豹,畏战之心溢于言表。朕也是勉强凑出了四万骑兵来,决定兵分四路北征匈奴。”刘彻起身来走向张骞,抬手在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这四人中,朕最最倚重的便是李广,最最挂心的,便是初出茅庐的卫青。平心而论,朕要他去并非是没有私心,但未想到最后,偏就是他带回了好消息来。”

    张骞闻声长叹道:“如此说来,倒是与骠骑将军此行的状况极为相似啊。”

    “那臭小子此番能兵出陇西也算是抄了近道,他舅舅六年前收复了整个河套平原,除了解了长安之困,也打残了右贤王部。如今阴山正面战场上,胡马已不敢南渡。彻底截断匈奴右臂战略,也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