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小村妞的宠后路 >

第19章

小村妞的宠后路-第19章

小说: 小村妞的宠后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是把人带回了客栈,可唐清觉得还是应该问清楚,总不能不明不白的就这么把人弄回来了事。

    小姑娘还算上道,看出了唐清的意思之后,主动将自己的事情说了。

    她说自己其实很早就被拐了,什么事都记不得了,全名更是记不住,只隐约记得小时候家里人叫她妍儿。

    妍儿说她是去年被卖到镇上的青楼里的,原本只是做些打杂的事情,可是前几天老鸨发现她长的很好看,便起了别的心思。她不想长大之后过那种日子,所以趁着今晚跑了出来。

    “我经常出门买东西,镇上的街道我都熟悉,很多人我也都认识,我看得出你们不是镇上的人,所以才跟你们求助,我想离开这里,请你们帮帮我。”妍儿说完便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咚咚响。

    原本唐清还觉得这孩子有些小心机,可是听她述说自己的身世时,那满眼的悲愤不似作伪,一个才七岁的孩子,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一番经历才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吴氏早在妍儿说她被卖来卖去时就已经哭了,见孩子跪在地上磕头赶紧把人扶了起来,“好孩子,不要哭了,婶婶让人带你去梳洗一下。”

    到底是吴氏心细,看孩子一脸脏兮兮的,可是为了留下来气都没喘匀就把自己那些过往揭出来给人看,心中该多难受呢?

    “婶婶信你,婶婶要你。”吴氏只说了这样两句话,妍儿一直憋着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唐明月心里其实一直不好受,她将自己的衣服找出来给妍儿穿,十分后悔自己问的那一句话。

    可能对于妍儿来说,最好的未来就是不再去想那些过往吧!

    唐清是即将赴任的广宁县令,想把妍儿带出城十分简单。妍儿毕竟不是官府通缉的要犯,还不至于让来往人群接受检查。

    第二日众人收拾好,十分轻松就出了清源镇。妍儿离开的时候,连回头看一眼都不曾。她真的,此生都不想再想起这个地方了。

    马车又走了十余日,终于到了广宁县境内。

    上一任县令因急症暴毙,之后县内事务一直是由县丞主持。新任县令上任,县丞照例要率县衙内大小官吏迎接。

    县丞姓苏,一看就是个笑面虎一样的人。唐清将妻女安排进县衙后宅,这才打起精神去应付一众官吏。

    心中颇有些日后没好日子过的感觉。

机缘() 
广宁县问题很多; 归根究底就是因为穷。

    水患频发; 地少粮少; 老百姓连吃饱穿暖都不曾; 哪还能过上好日子?唐清想要取得政绩; 便要从治理水患上下功夫。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每个到广宁县赴任的父母官都能想到这个; 到如今也没人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唐清不信邪,从到广宁县开始便研究起治水的书籍来,他是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的。

    相比起唐清来; 吴氏跟几个孩子还算轻松,只是初到一地,难免要收拾休整一番。吴氏一路领着妍儿从清源镇到广宁县; 处的跟亲生母女一样。一到广宁县; 就张罗着要给妍儿做新衣服。

    唐明月跟妍儿两个人虽只差了一岁,可妍儿自小颠沛流离; 饥一顿饱一顿的; 这个头上就比唐明月差了半个头还要多; 所以唐明月的衣服她是穿不了的。

    吴氏在广宁县人生地不熟; 想做衣服都不知道要找哪家铺子; 索『性』拿了银钱; 叫唐明月带妍儿去买成衣。

    妍儿连自己被拐一事都是听别人说的,自是记不起被亲娘关怀是个什么感受。吴氏对她的种种好,让她倍感窝心; 就好像亲娘在身边一样; 每天都觉得很幸福。

    听吴氏要给自己买新衣服,妍儿有些不好意思,“月姐姐还有穿剩的衣服,改一改穿上就很好了,您不用为这个破费银钱。”

    “婶婶说了,要拿你当亲闺女待的。”吴氏是真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且她身上那股不甘于命运的劲头格外打动人,让她不自觉就想对这孩子好。

    自从将妍儿救下来,唐明月都不知道看过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她有些无聊的扒拉着手里拿着的珠花,懒懒的出声:“娘,要不您认妍妹妹做干女儿好了。”

    吴氏一听这个建议就觉得好。之前妍儿说要给她们做使唤丫头,吴氏就舍不得,她就是一见妍儿就喜欢,想当女儿养着,一高兴吴氏就夸唐明月,“月儿这主意好。”

    “走吧,姐姐带你出去买衣服。”唐明月扔了手里的珠花儿,也不等妍儿说话,拉着妍儿的手就要出门。后面唐明玉拉着两个弟弟,扯着嗓门要姐姐买好吃的回来。

    广宁县的街道不说跟京城比,就是比乐州城都小了许多,唐明月跟妍儿两个出门问题不大,可吴氏还是让家里的家丁跟着一起去了,若不是她如今不方便出门,她也得跟着出去。

    实在是这俩孩子都有过不太好的经历,吴氏的一颗心怎么也放不下。

    唐明月一出门就没完没了的逛起来,东走走西窜窜,没用多少时间便把广宁县的主要街道走了个遍。妍儿同样一脸好奇,可还是记着吴氏的嘱托,提醒唐明月注意时辰。

    “左右衣服也买完了,那我们回吧!”唐明月从卖糖人儿的小摊子前站起来,把手里的糖人儿交给香儿拿着,香儿接过糖人儿,又低头从荷包里拿钱付账。

    街上传来嘚嘚嘚的马蹄声,唐明月一回头,就见一匹马快速的跑过来,她心中一急,拉着妍儿往旁边去,却不小心扭到了脚,香儿刚付完钱,就听到她“哎呦”一声。

    马匹已经跑远了,香儿赶紧去帮唐明月查看伤势。

    “姑娘,您这脚肿的有些厉害,得赶紧敷『药』。”香儿把糖人儿塞到妍儿手里,不由分说背起唐明月,往街对面的『药』堂跑去。妍儿跟在后面,对着马匹跑远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知这是广宁县内的什么人物,竟然当街纵马,丝毫没有放慢速度。

    唐明月进『药』堂里敷了上好的止痛消肿『药』,不再让香儿背她,扶着香儿跟妍儿的手臂慢慢的走出了『药』堂,门口不远处站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拦在一个老『妇』面前说话,“你家孙子这是风热之症,万万不可再服治风寒的汤『药』了,你若不信我,把孩子带给给坐诊的郎中瞧一瞧,万不可胡『乱』买了『药』回去吃。”

    “带孩子来看郎中要花银子,家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了。”老『妇』十分为难,说完便低着头不说话了。老『妇』旁边的『妇』人接话,“哎呀,李婶子你听他一个庸医胡说什么,还是赶紧回去给孩子熬『药』。”

    老『妇』抬腿要走,男子还欲多说,旁边说话的『妇』人便道:“好狗不挡道,不知道李婶子孙子病了好几日还没好?还当自己是神医呢,有能耐倒是别把人给医死了。”

    唐明月就在附近,把对话内容听了个十成十,她偏头看了香儿一眼,“我听说风寒风热用『药』不同,弄不好反倒要出事,你给那婆婆拿些钱,叫她把孩子抱来看看。”

    李婶子本来也想把孙子抱到『药』堂的,可是家里实在是没钱。她跟旁边那个帮她说话的人不同,还是有些信那男子的说法的,突然有人拿钱给孩子看病,自然感恩戴德一番,跑回家去抱孩子了。

    男子见事情解决了,不由松了一口气,冲唐明月几个笑笑,便转身离开了。

    刚刚颇有些义愤填膺的『妇』人却狠狠呸了一口,瞪了那离开的男子一眼,一腔怨气无处发泄一般跑到唐明月面前,口沫横飞的将那男子的事情说给她们听。

    男子姓孙,原本医术在整个全州府都是有名的,可惜他几年前弄什么预防天花的『药』,结果出了人命,自此他便成了过街的老鼠,再也无人信他了。

    唐明月不知道『妇』人将这件事说给她是为什么,但她还是听完了。等『妇』人噼里啪啦将事情说完,唐明月才坐上马车,回家的路上,她却陷入了沉思。

    这两年,她依旧还是会在每个月圆之夜做那个梦,次数多了,她对于那个世界的了解也就多了,对于预防天花这件事,她自然也知道一些情况。

    因为这个与别人不同的际遇,唐明月一直想做些造福百姓的事情,可是苦于没有方向,这想法便搁浅了。

    天花的危害极为严重,搞不好就是一条人命。她看那孙先生不像个庸医,只是在研究的路上出现了偏差,如果她能帮助孙先生将预防天花的疫苗研究出来,那岂不是功德一件?

    唐明月之前毕竟没有在这件事上下过功夫,知道的也不够多,她觉得自己只能给孙先生提供一个方向,剩下的就要靠孙先生自己了。

    小姑娘越想越兴奋,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露』出了『迷』之微笑,惹得妍儿跟香儿频频侧目。

    “月姐姐,你在想什么,怎么这么开心。”妍儿好奇,见唐明月的目光看向她,便问了一句。唐明月说不明白,便摇了摇头,“没想什么。”

    妍儿知道这时候没必要追根究底,看了看唐明月的脚踝,眼睛里带着满满的心疼,“月姐姐,你疼不疼,都怪我刚刚站的地方不对。”

    “没事儿,休息几天就好了。”唐明月怕妍儿难受,还好生安慰了她几句,可妍儿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忍不住埋怨了一句,“也不知是谁,大街上骑马骑得那样快,简直没有规矩。”

    香儿事后倒是让家丁去打听了,不过此时也只是猜测,“应该是周家的人,他们在这里一向狂妄自大惯了的,没人惹得起。”

    云州知府周立本的老家便在广宁县城东的富宁街,周家老太爷不愿离开广宁县,便一直居住在周家老宅里。全州知府常宏志与周立本乃是同科,关系十分要好,周家这样的身份,整个广宁县也没人敢得罪他们。久而久之,周家人就有些飞扬跋扈起来。

    这件事聂恒宗曾告诉过唐明月,还叫她尽量少搭理周家的人来着。其实聂恒宗留在唐家用饭那一日,饭后同唐清在书房里说了许久的话的,只是唐明月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如今想来,说的怕就是这广宁县复杂的情况吧!

    唐明月知道她爹这官儿怕是不好当,心里愈发想要做点事出来。

    京城的宅子里留了看家的人,到这边人手就有些不够用,吴氏便临时买了两个粗使的婆子回来。这两个婆子都是广宁县当地的人,对县中各种事情不说了如指掌,却也知道不少,唐明月决定找机会详细问问她们孙先生的情况。

    这做大事也是需要机缘跟准备的。

    等唐明月将事情打听的差不多,心里有了打算时,新年也快到了。随之而来的,聂恒宗送给唐家的礼物和书信,也到了。

    信中都是些琐碎的内容,可唐明月甜滋滋的将聂恒宗单独写给她的信看完后,还是有些想她的宗哥哥了。

见面() 
永平二十五年春; 广宁县衙后院儿。

    香儿小心翼翼端着一盆带芽儿的土豆块儿递到唐明月跟前; “姑娘; 这东西已经按您的吩咐弄好了。”

    唐明月接过来看看; 果真每个土豆块儿上都带着芽儿; 这才放下心来; “行; 一会儿就栽到地里,等能吃了,准保你们都喜欢。”

    香儿实在不确定这东西能不能吃; 她有些担忧的再次确认,“姑娘,这东西真的能吃; 没有毒吗?”

    唐明月拍拍手上不多的尘土; “你就放心吧,到时候我先吃给你看; 我没事儿你再吃。过些日子开始育地瓜苗; 等地瓜也收了; 咱们冬日里围着火炉吃烤地瓜; 那才香甜呢!”

    “奴婢不是那个意思。”香儿虽然跟唐明月混得很熟; 可是让唐明月给她试吃这种事; 那可绝对不行,不能想,更不能做。唐明月见她一脸认真的样子; 笑着逗了两句; 事情就过去了。

    一旁唐明玉盯着盆子看了两眼,十分怀疑的问姐姐,“姐,这东西真的好吃?还有你说的那个地瓜,看着挺丑的啊,真的甜?”

    资深吃货唐明玉小朋友,对她姐的话持怀疑态度。

    其实地瓜和土豆到底好不好吃,唐明月真不知道,她只是在梦里见别人都吃,看起来很香的样子。特别是她听到那些吃烤地瓜的人,总是说着“真甜”、“太甜了”之类的话,这才知道地瓜是甜的。

    “好不好吃,等你试过不就知道了。一会儿栽土豆,你跟着去培土好了。”唐明月不想回答她妹的问题,所以十分霸气的拒绝了,不只如此,还给人摊派了任务。

    唐明玉扁扁嘴,不再出声了。

    唐明月看着自己那一小盆可怜的土豆芽儿,不知道自己那个让全大昭百姓都吃上土豆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当年她只跟聂恒宗和舅舅提过地瓜跟土豆,两个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