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小村妞的宠后路 >

第15章

小村妞的宠后路-第15章

小说: 小村妞的宠后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这个小姑娘什么来路?杨俊瑾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个跟聂恒宗有关系的人来。

    聂恒宗搂紧了唐明月,柔声安慰着,心中实在是得意极了。你救人又有什么用,月儿还不是只认我?

    杨俊瑾撇撇嘴,心里想着这小姑娘不管是谁,可真是个小没良心的。

后续() 
人找到了; 自然要赶紧送回家。

    聂恒宗与杨俊瑾一向相看两厌; 可此次到底是杨俊瑾救了唐明月; 临走之前; 聂恒宗难得有礼貌的道谢:“今日之事多谢你了; 我欠你一个人情。”

    这可真是新鲜了。杨俊瑾没成想有生之年还能听到聂恒宗跟他道谢; 可是他的嘴贱已经深入骨髓了; 虽则心里十分得意,嘴上还是说道:“别啊,小妹妹已经跟我道过谢了; 不用你欠我人情儿。”

    颇有些你是小妹妹什么人的意思在里面。

    这也就是杨俊瑾,若换个人,别管跟聂恒宗关系好不好; 总不会如此说话。

    聂恒宗懒得理杨俊瑾; 拉着唐明月就要离开。杨俊瑾又十分没眼『色』,堵在门口看着唐明月; “我不想当无名英雄; 小妹妹带我去你家里看看?”

    其实杨俊瑾就是单纯想看看; 让聂恒宗如此在乎的小丫头; 到底是个什么背景。

    “好。”

    “不行。”

    唐明月跟聂恒宗同时开口; 说出的话却是截然相反的意思。话一出口; 两人不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的神『色』。

    聂恒宗自然是不想杨俊瑾跟着的,这想法毫无理智可言。可是唐明月不知他心中想法; 只觉得杨俊瑾这要求合情合理; 不光她自己,爹娘也是该感激人家的。按道理该是登门感谢,可此刻杨俊瑾要求去她家里,她没有拒绝的道理啊!

    唐明月不知聂恒宗的身份,也不懂他对自己的在乎多么不同寻常,所以她根本看不透杨俊瑾的真实心思,但聂恒宗不同,他心中十分清楚,杨俊瑾要跟着的目的是什么。

    “就此打住,我花房里的名品随你挑两盆,若你非要跟着,你前日去兰桂坊听曲儿的事儿就瞒不住了。”聂恒宗轻飘飘说了两句,便抬手将杨俊瑾扒拉到一边儿,拉着唐明月大摇大摆的走了。

    杨俊瑾气得在后头跳脚,“五盆,少一盆我都不干,你不答应我,明天我就掀了你的老底儿。”

    两个人都不喜欢对方,却又最了解对方。杨俊瑾早就对聂恒宗悉心培养的花中名品垂涎三尺,再说他黑料一堆,聂恒宗随便抖搂一个都能让他爹把他屁股打开花,反倒是聂恒宗的把柄,他还真是没有。

    常顺忍不住在一旁劝,“哎呦杨公子,您就别喊了,再喊两盆都没有了。您日后离唐姑娘远点儿,殿下就承您的情了,要多少盆没有呢?”

    “合着我这功劳,就让他白捡走了?”杨俊瑾不高兴,常顺便又劝了一句,“您这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您看那话本子里的英雄,谁非得把名儿留下啊?”

    要不说常顺混得好呢,实在是会劝人。杨俊瑾不较真儿了,抬脚踹了常顺一下,“赶紧跟你主子滚蛋,不然我让你屁股开花儿。”

    “哎,奴才这就走了。”常顺劝住了杨俊瑾,屁股又不疼,乐乐呵呵跑了出去。

    杨俊瑾看着聂恒宗跟唐明月的背影消失在月洞门,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原来这小姑娘姓唐啊!堂堂五殿下,两盆花就想打发我,我不要脸面吗?”

    “宗哥哥,你有什么老底儿啊?”唐明月听到杨俊瑾的话,忍不住好奇起来,问了聂恒宗一句,聂恒宗目视前方拍了拍唐明月的肩,“别听他胡说八道,宗哥哥行得正坐得端,哪像他,整日不干好事。”

    唐明月便问:“那他做过什么坏事呢,他今日救了我,我觉得他是好人啊!”

    小姑娘的是非观真是非黑即白,聂恒宗有些无力,“宗哥哥没说他是坏人。”说完聂恒宗又有些后悔,便补充了一句,“当然,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好难懂啊!”唐明月歪头看看聂恒宗,“那你们是朋友还是仇人呢?”

    朋友肯定不是,至于仇人吗,也不是。聂恒宗都不知道唐明月为何要让他在这两个词里面选,可是他从来都不想糊弄唐明月,只得十分认真的说道:“我们两个的关系呢,就是比较复杂,你说我们是朋友吧,我们相看两厌,你说我们不是朋友吧,却又彼此熟知。”

    “哦,我明白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相爱相杀。”这个词唐明月听过许多遍了,可是她一直用不太好,好不容易碰到个差不多的情况,赶紧用上了。

    啥玩意儿?聂恒宗有些懵。

    唐明月新鲜尝试的词汇,便一直看着聂恒宗的神『色』,见他一脸发懵的表情,转了转大眼睛,十分疑『惑』,“难道不对?”

    “月儿这是同谁学的?”聂恒宗看出了小姑娘的心虚,唐明月只得吐吐舌头,“宗哥哥你当我没说好不好?”

    唐明月一撒娇,聂恒宗就招架不住了,赶紧投降,“好,月儿说什么都好。”

    ——————————

    说实话,聂恒宗找到唐明月用的时间,还真是不多。可对于唐清跟吴氏而言,唐明月失踪的这一会儿时间简直是比一生都要长。

    一路上都挺没心没肺的小姑娘,看到爹娘的一瞬间才开始后怕,扑到吴氏怀里呜呜哭个不停,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唐清只得问聂恒宗是怎么一回事。

    待听到果真是刘三将人给绑走了,吴氏的脸『色』十分不好看,可是碍着聂恒宗也在,她没有发脾气,唐清自然也气,刘三到底是自家嫂子的兄弟,他做了这样的事,唐清都不知要如何安抚吴氏。

    聂恒宗不能把杨俊瑾隐去,只说是自己朋友,又提醒唐清,自己的这个朋友十分低调,已经言明不用去感谢了。

    “这,我如何也得知晓是谁救了月儿啊!”唐清可以理解人家不用自己感谢,可是聂恒宗不愿说名字,唐清就有些理解不了了。

    唐明月还兀自难受着,聂恒宗便给唐清使了个眼『色』,唐清了然,不再继续追问。聂恒宗转而说起打算在各地都开个卤味铺子的事。

    “等家里进项多了,便多买几个丫鬟婆子使,也省得日后再发生这种事了。”聂恒宗知道唐明月失踪之后,十分火大。可唐家就是这么个情况,他如今只是个外人,是不能干涉人家家务事的。

    在聂恒宗看来,买糕点这种事根本就不该让唐明月去,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追究前责毫无用处,他只能想办法杜绝日后再发生这种事。

    唐家四个孩子,两个小的正是闹人的时候,人手的确是有些不够用,可是吴氏俭省惯了,又初来乍到,银钱正是不够使的时候,她是做惯了活儿的,哪里舍得花钱买人回来用?

    “是这么个理。”唐清十分果断的做了决定。家里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自觉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失职。且他如今还是太过渺小,根本没法给孩子倚仗。所以唐清除了觉得家里需要买人回来之外,更加觉得自己该变得更为强大才行。

    聂恒宗见唐清十分上道,心里安慰一些,暗搓搓想着过些日子就把可靠的人安排到唐明月身边伺候。

    把闺女救回来这是大事,吴氏便留聂恒宗用饭。

    聂恒宗倒是十分想留下,可是他点了人冒冒失失出了宫,总要回去给帝后一个交待,哪还有时间吃饭,只得谢过吴氏,约了改日再吃。

    虽说唐明月被喂了蒙汗『药』之后睡了许久,可是后怕的劲儿一上来,整个人便开始犯困,聂恒宗走了之后,唐明月便回房间睡觉了,这一睡便睡到了后半夜。

    吴氏担心女儿,晚上一直守着,实在困了,就也歪在床上睡着了。半夜里感觉到女儿醒了,还特地去厨房给唐明月煮了一碗面。唐明月也真是饿极了,一口气就将面全部吃完了。

    母女俩大半夜睡意全无,唐明月便问吴氏,那个刘三为何一定要弄到她家的方子呢?吴氏哪里知道刘三的脑回路怎么长的,她摇摇头,只是教了女儿许多做人的道理。

    唐明月失踪归家之后,吴氏连着三日都没搭理唐清。她心中清楚,此事不怪唐清,可是一想到刘氏是唐清的大嫂,一辈子割不断的关联,心中就忍不住迁怒。

    往常刘氏对她明嘲暗讽,她都当做没听到,可如今刘三做了这样的事,吴氏可再没那样的好『性』儿了,若真是就这么轻巧揭过,谁知道他们日后又做出什么事来?

    唐清也知道吴氏为何与他置气,只是他实在不知要如何是好。刘三倒是好处置,往官府一送,该怎样怎样,不用费心,左右他已经犯事了。可刘氏,他这个做小叔子的处置不了啊!

    就在唐清左右为难之时,老家里寄来了一封书信。信中多数内容都是家里人对二房的关怀问候,唯独末尾一段,是刘氏询问自家兄弟可到了京城一事。

交锋() 
最后一段话看完; 吴氏就气得心口疼。

    前头她还想着; 刘氏兴许不知道她兄弟到京城来的事; 这样一想; 她心里还能好受些。如今这么一看; 分明是知道的。

    唐清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 他不再过多考虑; 直接提笔回信。写完自家情况之后,又将刘三做的事原原本本写清楚,末了写明日后不会再认刘家这门亲; 至于刘氏这个大嫂,只希望日后不再来往。

    刘氏如何,自有爹娘兄长管束; 他一个做小叔子的管不了; 但是日后能不能来往,他还是能决断的。

    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了玉河村; 吴氏对唐清的脸『色』也好了一些。数日之后; 从玉河村送来的信又到了。

    信的开头便是告知唐清; 刘氏已被休弃归家。

    唐海之所以把刘氏休了; 倒不完全是因为刘三做的事。

    其实之前的信之所以会打听刘三; 完全是刘家的想法。刘三离家时; 只告诉家里要到京城寻唐清,却没说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刘氏自然也不清楚。

    在刘家人的认知里; 唐清发达了; 帮衬帮衬自家那都是应该的,谁让两家是亲戚呢?刘三投奔唐清而到京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想着他到京城有唐清帮衬,日后衣锦归乡便指日可待,一家人都很高兴。

    可刘三离开之后就没了消息,当爹娘的十分忧心,便说给刘氏听了。恰好唐家要写信,刘氏便应了她娘的请求,说帮着问一问。

    唐清的信寄回去之后,刘氏知道弟弟被官府抓起来,生死不明,唐清又因此事要断了两家来往,立时就不干了,她跟唐家老两口跟唐海大吵一架,就跑回娘家去了。

    刘家在村里一向横着走,刘老爹也是硬气惯了的人,听说儿子被唐清送到了官府,领着一大群人就去唐家讨说法了。

    一大群人到的时候,郭氏正伺候唐老爹喝『药』。刘氏不讲理,刘三不要脸,唐老爹一时急怒攻心,给气病了。本来老两口就生气,一见亲家带人上门,唐老爹就更来气了。

    这唐家出了个探花郎,刘老爹也就是带人涨涨士气,其实并不敢把唐家人怎样。在乡下人的心里,在京城里做官,那可是顶顶厉害的事情,他们轻易是不敢得罪的。

    刘老爹是为涨士气,唐老爹可不那么认为,于是两人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郭氏见势不妙,赶紧要出门去找人帮忙,刘氏这时候眼尖,便伸手去拉人,郭氏一个不妨,两人拉拉扯扯间,郭氏就摔倒了。

    这一摔可不要紧,郭氏磕到了脑袋,晕了过去。刘氏的儿媳『妇』李氏见祖婆婆没起来,便想着上前帮忙。刘氏也不知道哪根筋没搭对,上去就扇了李氏一个嘴巴,“要你多事,滚一边去。”

    刘氏上手一推,李氏也摔了一跤,她刚查出有孕,这一摔,没过一会儿就见了红。

    这时候,玉河村的不少村民已经带着家伙赶到了唐家门前。刘老爹带人进村,自然有人瞧见。玉河村一向和气,村民哪能眼见着唐家人受欺负,便有人组织了青壮年过来唐家。

    最后自然没打起来,郭氏跟李氏也是有惊无险,可是唐老爹却决定,刘氏这个儿媳『妇』他们不能再要了。刘家自然不干,这件事扯皮了许久,刘家说唐家仗势欺人,什么埋汰话都说出来了,唐老爹意志坚定,就是要休了刘氏,从此与他们刘家没有任何关联。

    唐海也实在是受够了刘氏一次又一次的折腾,可他还是慎重思考之后,才写了休书。

    休书写完之后,唐家便给唐清写了回信,将一切告知于他。

    一家人看了信之后都十分不理解刘家的做法,也想不清刘氏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这幺蛾子一出接一出的,真把自己作回刘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