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红色警戒 >

第13章

红色警戒-第13章

小说: 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之众毕竟对波泰兹维尔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尽管天地一片漆黑,他们十分顺利地渡过了小小的波泰兹河并到达了苏军临时营地的后侧。

苏联官兵非常大意,一连串的胜利让他们十分轻敌,美国人在他们眼里根本算不上是对手,一触即溃。当然,他们这一次想错了。

25日4时45左右,史密斯和他亲自率领的50多名志愿者匍匐前进到了俄国人右后方600英尺(约200米)处,由于这里是草地,没有多少遮挡物,所以史密斯不敢继续前进了。不过也足够了,他们可以看到前面的坦克队列和几个哨兵无精打采的身影。

凌晨的美国中部草原十分宁静,除了那悦耳的虫鸣和水流声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令人烦躁的了。

远离祖国家乡的苏联官兵在行军的疲劳与凌晨的宁静的催眠下很快就合上眼皮,恍恍惚惚地回到了的天高云淡的顿河河畔、麦浪涌动的乌克兰田间小路、风光如画黑海之滨,还有灯火辉煌的莫斯科红场、繁华似锦的列宁格勒瓦涅大街、古老美丽的基辅安德烈斜坡……

突然间,这一切都支离破碎!

东南方的美国人一齐开火,将苏联士兵的美梦打得粉碎,几个倒霉的哨兵甚至立即毙命。紧接着西南方的志愿者也纷纷开火。一时间,猎枪的低沉、点三八(0。38英寸口径左轮枪)的尖锐、九毫米(包括勃朗宁手枪和柯尔特手枪)的沉闷、M1步枪混厚、M16的清脆,还有富有沧桑感的汤姆逊冲锋枪、MP40、卢格手枪、毛瑟手枪,甚至燧火枪都凑到了一起,十分热闹。

俄国人又紧张又懊恼地钻回坦克,操起枪支,转动炮塔,迅速搜敌应战。

史密斯见俄国人开始开枪还击便迅速下令撤退。与其说他一直牢记斯特劳勃的话,还不如说他贪生怕死。距离敌人不到两百米完全可以发动冲锋,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这些所谓的志愿者到底不是军人,能摸到凶悍的93团的屁股下开枪已经很了不起了。

况且享特?斯特劳勃也不敢冒险动用他的全部步兵来偷袭敌人,即使派出的一个排也仅仅是接应史密斯的人。

苏联炮手还来不及把坦克炮转到开枪的方向,仅仅是装甲步兵循声开了几枪,美国人就停止了射击,消失在夜幕中。

科罗温大校恼火地下令追击,但被他的副团长和参谋长劝阻,从枪声上判断很明显就能知道这不过是一伙毫无战斗经验的老百姓。用强大的T-64和T-72去对付他们简直是浪费柴油和炮弹。

第五节 炮火对峙

被史密斯和他的志愿者部队这么一搅,科罗温和他的93团就再也安不下心来睡一觉了。大校怒气冲冲地下令全团转换为进攻队形,为天亮的进攻做好准备。苏军的坦克纷纷发动起来,大功率的柴油机轰轰作响,再次把凌晨的宁静震得粉碎。

斯特劳勃见史密斯只放了几枪就迅速退回来,根本没有给俄国人以实质上的干扰。看来只好放弃继续隐蔽的计划了,趁着俄国人调整阵形的时机发动炮击,攻其不备。

北方的天边突然闪了一下,紧接着是几道亮光高速升上天空,然后传来一声尖锐的轰鸣。

“炮击!注意!”无线电耳机里传来了指挥官的紧张的尖叫。话音未落苏联坦克群里就暴发出一团火光,紧随之的是一声巨响。

还未等苏联坦克手反应过来,其余的炮弹纷纷袭来炸开。苏联坦克急忙向各个方向散开去,躲避炮火。

但美军没有击中苏军任何一辆坦克,他们的炮火密度实在有限,只进行了一轮,而且只有五枚炮弹。

训练有素的苏联坦克兵很快就摆开了进攻阵势,科罗温迫不及待地要下命令发动冲锋,但冷静的参谋长还是坚决地劝阻了冲动的团长。

“团长,当前敌情不明,而且没有空中支援,万一敌人有所埋伏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库尔尼科夫上校劝解道。

“上校同志,你的顾虑太多了。”科罗温一脸不屑,在他眼里美国人就是再怎么准备都不堪一击。

“团长再等一下不迟啊,现在已经是五点了,很快就天亮,再等半个小时吧。”库尔尼科夫恳求说,“那时就算敌人有埋伏,我们也容易应付啊。”

科罗温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好吧。就再等半个小时吧。”

“传令下去,保持阵形不变,原地等待命令。”库尔尼科夫上校向作战参谋说,“同时命令自行炮营全力侦察敌人的炮兵阵地,迅速进行还击。还有让工兵连马上进行架桥,并想办法填平反坦克壕。”

苏军93团也就停在原地不动,同时工兵连的装甲架桥车开始向第一条反坦克壕移动。斯特劳勃设计的反坦克壕让苏联工兵感到棘手,由于挖出来的泥土不是通常地被堆在两边而是全部被堆到了壕沟北边,而苏军是在南边,所以根本无法一下子把泥土推到反坦克壕里填平。

还有一个更麻烦的是斯特劳勃竟然让工兵把反坦克壕挖到20米宽——简直是在挖运河——这让苏军所有的架桥车无法马上架桥。不得以苏军工兵只好下到壕沟里增设支撑架。当第一批工兵没着绳索滑下近四米深的反坦克壕里后,他们痛苦地发现狡猾的美国佬居然也在壕沟里布满了反步兵地雷,看来美国人料到他们会下到壕沟里。

虽然没有人踩响地雷,但工兵们不得不先进行壕沟的排雷工作。

斯特劳勃和他的2营也没有闲着。当见到苏联工兵纷纷下到第一道反坦克壕里后,斯特劳勃料定他们肯定先去排除地雷,不失时机地指引炮兵连对壕沟进行炮击。

苏联工兵下到反坦克壕里,美军炮弹就成一排精确地落下来爆炸,这些可怜的工程兵还来不及卧倒和隐蔽就被炸得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看到自己心爱的开路先锋遭此劫难,科罗夫怒不可遏,急令炮兵营还击。虽然苏军炮兵营的炮兵侦测雷达未能准确测定美军炮兵发射阵地,但苏联自行炮营的24门2S1自行榴弹炮和10门“冰雹”自行火箭炮还是迅速地向大致的方位进行了覆盖性轰击。

一时间,凌晨的波泰兹地区焰光四起,炮声轰鸣。

斯特劳勃见俄国炮兵火力猛烈,不得不下令炮兵连转移阵地。这个连本来有十辆M109自行火炮,在南方的战斗中损失了一半,现在经不起损失了。

炮兵营进行了两轮齐射后,科罗夫意兴大发,下令对波泰兹地区进行单层弹幕徐进射击,不管有没有美国军队,一律轰掉。

于是位于坦克团后侧的24门122毫米2S1自行榴弹炮成一线展开,向第二道反坦克壕发起齐射。第一排炮弹呼啸着落入第二道反坦克壕中爆炸,并引爆了一些地雷。紧接着,苏军迅速发起第二轮齐射,排炮炸在了第二道与第三道反坦克壕之间的宽阔地带,紧随其后,第三排炮弹尖叫而去。

面对着逐步延伸过来的炮弹幕,斯特劳勃别无办法,只能下令隐蔽。

一轮接一轮的炮击滚过了三条反坦克壕,滚过了波泰兹河,也炸到隐蔽在树林里的美军坦克中间。当炮弹开始落到波泰兹维尔镇上时,库尔尼科夫阻止了这种意义不大的轰击,24门122毫米炮看似强大,但缺乏有效的较正和足够的密度,即使有美军隐蔽在镇上也很难给予有效的杀伤。

事实上国民警卫队2营在这一次炮击中损失也很轻微,反倒是斯特劳勃少校认清了俄国人的真正优势在于炮兵优势。那些新锐的T-64和T-72坦克并不可怕,凭借着设计巧妙的反坦克壕和预设的反坦克阵地一定可以迎头痛击。

而天亮后,那些自行火炮和火箭炮就能有更精确的瞄准和更明确的目标,还可以加上空中打击。因此,无论如何必须想方设法摧毁对方的炮兵。但是用什么方法好呢?用炮兵连显然不行,火力不够强大,空中支援就更不现实了,坦克连又要对付敌人的坦克,只有步兵连了。

“麦克尔,召集你的排长过来。我有个主意。”斯特劳勃朝蹲在一辆坦克旁的步兵连长喊。

第六节 伏击

炮兵营停止射击不一会儿,东方天际就露出了白肚。此时已经是8月25日5时15分。工兵连已经在第一道反坦克壕上架起了两座坦克便桥。工兵连共有十六辆装甲架桥车,但美军宽达20米的反坦克壕令苏军每架一座桥就不得不动用两辆架桥车上的折叠桥,而且还要派人下到壕沟里增设支撑架。

库尔尼科夫计划每道反坦克壕上架设两座便桥,而最后面的波泰兹河则加四座桥。

科罗温大校却急不可耐地下达进攻的命令。

担任前锋突击的坦克1营分成两列纵队轰鸣着开向坡度很大的坦克便桥。而工兵连的装甲架桥车和推土机紧随其后。

1营长索罗曼斯基少校亲自指挥他的1017号T-64坦克率先开上便桥,这一次又有头功了。另一辆人T-72也迅速开上另一座便桥。

此时波泰兹河北岸一片寂静,没有任何美军的动向。

1017号坦克迅速地冲上便桥的另一端,车体高高上仰,炮口指天,而脆弱的底部也暴露出来。

“长官,下令开炮吧!”河口观察哨上B连连长哈里斯?乔德路上尉急切地恳求斯特劳勃少校。

“不,哈里斯,等一下。先放他们过第一条反坦克壕。”斯特劳勃沉着地说,“我可不想太早让俄国人知道我们的厉害。”斯特劳勃说着举起望远镜向东南方和西南方观察,天还很黑,不用微光镜根本看不清步兵连的行动。

1017号坦克很快就越过土堤的顶端,车头向前一扎,快速冲下高高的土堤,开到了开阔地。另一座装甲便桥上的T-72坦克也顺利越过了反坦克壕,到达北面的平地。

“库尔尼科夫同志,你看,没有美国人,没有炮击,甚至没有枪声。”科罗温得意地说,“美国佬一听到我们93团的大名就逃得比我们的飞机还快。就算他们躲在河对岸,刚才的炮击也把他们炸上天了。”

库尔尼科夫一言不发,看来自己是多虑了。但谨慎一点总不会有错。一想到眼前这精心设计的反坦克壕和刚才对方隔靴搔痒似的炮击,这位参谋长心中就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

“参谋长同志,命令队伍加速开进。让工兵连的推土机和架桥车优先通过,尽快填平这该死的反坦克壕!”科罗温大校意气风发,胜利女神正在向他发出迷人的微笑。

就在这个当口上,第一道反坦克壕北边发出一阵闪光,紧随其后是一声巨响。

大校急忙端起望远镜观察,索罗曼斯基的1017号坦克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抢眼的火苗正从尾部冒出来。

无线电通讯回路中传来了紧张的声音:“有地雷,营长的坦克中雷了!”

科罗温抢过指挥车上通信兵的话筒,急切地大叫:“伏尔加!伏尔加!伏尔加!快加话!”

扬声器里只有静电干扰的哧哧声。

“索罗曼斯基,快回话!”科罗温着急得直呼爱将的名字。

对方根本没有回应,看来英勇的索罗曼斯基十有八九已经为祖国俄罗斯光荣献身了。

“混蛋!赶快让工兵去排雷!”科罗温悲愤交加,大声命令,“其他部队原地待命。”

93团毕竟是王牌部队,处乱不惊,开上桥的坦克毫无畏惧地冲上土堤。工兵连的扫雷车和推土机迅速开上装甲便桥,翻过土堤,展开工作。

“长官,俄国人开始扫雷了。”乔德路总是那么着急。

斯特劳勃急忙端起望远镜观察,微光镜里,苏联人的扫雷火箭车正在调整位置,而两辆推土机正把两座便桥边的泥土往沟里推,同时还有三辆坦克大胆地呈扇形展开,掩护工兵的工作,而那辆倒霉的1017号则还在冒烟。

“哈里斯,快回到你的坦克去。”斯特劳斯一边观察一边说,“第一炮就由你来开。”

“是,长官!”乔德路上尉无比兴奋,他已经憋足了劲,就等着痛打俄国人。

“等等,你先去分配一下,俄国人有六辆坦克和工程车过了第一道反坦克壕,我们一辆坦克打一辆俄国坦克,两辆坦克打一辆俄国工程车。统一齐射,争取全部摧毁。”

“明白,长官!”坦克连长说着举手敬礼,然后跳下观察哨,快步跑向自己的M60坦克。

库尔尼科夫此时心急如焚,怎么就不会料到美国人会在反坦克壕之间的开阔地埋设地雷呢?在工兵发现反坦克壕里有反步兵地雷时就应该想到了。

看来苏军真的被太多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科罗温却还非常乐观,当然这种乐观,非常盲目,不过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也许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和自大才使他和部队面对惊惶失措的美军时能无所顾忌地狂冲猛进。

换成一个性格谨慎的指挥官,很有可能会对美军的溃散作多余的迟疑和犹豫,以致贻误战机。但是现在的美军无论是联邦军还是国民警卫队都已经不再是一触即溃,而是精心组织着他们的防守。

乔德路上尉在M60坦克里紧紧地盯着热成像仪显示器里的苏联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