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小农女的发家史 >

第23章

小农女的发家史-第23章

小说: 小农女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 32 章() 
钟玉成这会第一口饭菜已经下肚了;五花肉肉质十分鲜嫩;可见在炒的时候火候控制的不错;青菜香脆无比;和五花肉一起下肚;吃起来就没有那么油腻。

    太他娘的好吃了;这是钟玉成的第一反应;没想到这个小娃厨艺还不错,这和他京城吃到的味道差不多,啧啧啧;这一下有口服了。

    “还有吗?”有人问了句。

    “有,吃完来盛。”叶心答。

    钟玉成抬头一看,这群禽兽;在他走神的这会;竟然吃完了!钟玉成顾不得其他,抱起碗开始大口吞咽。这些帮工显然也没想到叶心有如此好的厨艺;本来只想着填饱肚子即可;如今一想到接下来饭菜都不会差;干起活来更加开心了。

    叶心把众人吃好的饭碗收了起来放在木桶里;再提到湖边去洗;顺便挑了桶水回来。钟玉成见叶心又是提水又是洗碗的;道,“这些重活你可以喊他们来帮忙。”这里随便一个人力气都不会小,而叶心;毕竟只是个六岁大的娃娃。

    叶心道;“没事,这些不重,我提得起。”再加上她也不想麻烦这些人,这些人活被耽误一会,离房子建好就会晚上一会。

    钟玉成看了一眼,叶心似乎真的很轻松的就把桶水给提起来了,不禁感叹,现在的小娃都这么厉害了吗?后来钟玉成跟薛正平提起此事时,才知道叶心打到两壮汉的英雄往事。

    叶心用水把锅洗好之后,便开始准备晚饭。叶心把猪肉里面的大骨剔出,焯水后捞出,再在锅中重新注满水,放入焯过水大骨,等水开之后,叶心抽了几根柴火出来,再锅里加入葱姜之后盖上盖子,这大骨汤用小火熬制,越熬越入味。

    这边熬汤,那边叶心开始和面,晚上的主食叶心打算烙饼,叶心一边和面一边加水,和好之后放在一旁,等面醒好之后就开始揉面团,再将面团擀成薄饼均匀撒上盐,再讲薄饼从旁边开始卷,卷好之后再分成四份,一份可以烙一个饼。

    等把所有的面团都像这样处理好后,叶心开始在锅里刷上一层油,放入饼,待饼变成金黄色之后翻到另一面再刷上一层油。

    不一会就烙了好几张大饼,不用叶心喊,钟玉成自觉的走了过来,拿起一个饼咬上一大口,外皮酥脆,内力松韧,钟玉成一看,“这饼竟是分层的?”

    “可还合口味?”叶心盛了一碗大骨汤递给钟玉成。

    “合,很合。”钟玉成喝了一口,这一口饼一口汤的,竟让他感觉自己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众人惊叹这饼有多层的时候,又饱餐了一顿,吃完饭,钟玉成提议大伙消消食了再回去,众人自是同意,而这消食的法子则是继续建房子。

    二日一大早,叶心收拾好东西去对面山上的时候,发现钟玉成一行人已经来了。钟玉成道,“今日我们打算先钻井。”

    昨日回去的时候有人提议说叶心这么一个小娃,来回打水也挺辛苦的,不如他们帮忙给叶家钻一口井,反正他们建房也需要水,可以省不少功夫。钟玉成一般盖房子的时候是不会管这个问题,一般都是盖房之后才请专门的钻井之人来修,可是想到叶心做的饭,又觉得,钻一口井也无妨。

    房子盖在山上,每日喝水要去山下打,其实还是有些麻烦的,如果能在山顶钻一口井,会方便不少,叶心道,“那就麻烦钟大师了。”

    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井就钻好了,钟玉成又安排了三人将井堆砌搭好,傍晚,这口井便可以用了。叶心试了试,别说,还挺方便。

    叶心做完晚饭就回去了,钟玉成说趁天还看得见,他们再多做会,便跟昨日一样留在山上。

    叶心回到家,将粉条清点了一下,从李大海那收的红薯,上次交粉条的时候用了一万多斤,余下的红薯最多还能出一千五百斤粉条,能赚三百两,这还不包括招工、买食材的费用。

    叶心做了几锅粉条之后,决定在村里大肆收红薯。所以二日一早叶心去山顶做饭时先去了里正家,请里正帮忙通知一下村里的村民就说叶家近期大量收红薯,五文一斤。

    里正一家现在对叶心感激的很,李大海两万斤红薯,尽数卖给了叶家,那可是一百两银子啊,这几天梁氏嘴笑的都合不拢了,逢人便夸叶家的好。

    叶心从里正家离开没多久,就听见身后有人唤她,回头一看,是李大海,“李大哥有事?”

    李大海听见叶心的声音就从屋子里出来,结果叶心还是走远了,李大海赶紧追了上去,“听说你家在建房,需要帮忙吗?”这几日他赚了钱,李小丫知道后,非要闹着去曹水县买了几身好看的衣服,又玩了好几天,这才回来,刚进村就听说叶家在建房。

    听李大海这么一问,叶心突然想到一件事,“李大哥可知番椒?”

    “知道。”李大海老实回答,那东西不能吃,只是好看。

    “会种吗?”叶心问道。

    李大海没种过番椒,但是种起来应该不难,“应该没问题。”

    “若是李大哥有空,便帮我在山上做种一些番椒。”叶心道。

    “好。”李大海道,“现在就可以。”

    叶家的院子里有一株番椒,平日用来做饭的时候用,不过叶心想多种一些番椒,如果能大批量生产就好了,“家里目前还没有番椒,等我买来之后再请李大哥帮忙。”

    叶心说完话就去了山上,李大海则是背着背篓去了后山。

    村里的种红薯的有,但是不多,加起来也不过三千来斤,所以这次叶心一共给雷掌柜交了两千一百斤粉条。

    叶心接过雷掌柜给的四百二十两银票,道,“红薯收不到,粉条便不做了。”

    雷掌柜一听,这粉条看来也没了,上次的小饼卖的不错,就是数量太少,这一次粉条又是,不过这二千多斤暂时应该够少爷卖了。

    临走之前,雷掌柜道,“小友,若是下次有新鲜物品,也可以来我们茶馆的。”毕竟茶馆只是易家产业的皮毛,或许连皮毛都不算。

    “好。”叶心答应。

    雷掌柜见叶心答应,高兴的离开了。

    这次收入虽然有四百多两,但收红薯便花去一百一十五两,工钱九两,纯收入不过三百九十六两。叶心将银票放入钱匣子,现在钱匣子一共有六百零三两,抛去支付木匠的一百两,还有五百零三两,想来建房也是够了的。

    粉条的事彻底忙完,叶心每日就是安心的给钟玉成这些人做饭。众人见叶心换着花样做饭他们吃,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命。

    这一日叶心正欲去山上,就见李大海背着背篓过来,“叶小妹。”

    叶心回道,“有什么事吗?”

    “那日你说要移植番椒,我在后山上挖了几株,你看要不要先给你种好?”李大海说着把背篓拿了下来。

    叶心一看到番椒,眼睛都亮了,李大海还没见过这样的叶心,一瞬间莫名想再去多挖些番椒。

    “那就麻烦李大哥了。”叶心道。

    这一日李大海跟着叶心一起渡湖,其实上竹筏的时候,李大海还有些紧张,但是见叶心每日来回都不怕,他一个大男子还怕啥,如此一想,李大海也不怕了。

    到达山顶之后,李大海觉得在山顶不适合种番椒,他在后山挖番椒的时候发现,番椒大多都在山脚和半山腰一段的位置,而且日晒充足,周边不潮湿阴冷,所以李大海认为,这番椒的生长习性肯定是温度高,干爽之地。

    叶心道,“那这山上可有适合的地方?”

    李大海道,“我去看看。”刚才来的时候他发现半山腰有几处场地都适合,只不过他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地段。

    到中午的时候,李大海满头大汗的回来了,“山脚上来一点开始,到半山腰适合种植番椒,我这就去把番椒种上。”说着就背着背篓下山去了,山脚本来也适合,只是这边濒临湖水,便不合适了。

    傍晚,叶心要给李大海工钱,李大海说什么也不要,背着空背篓就回去了。

    钟玉成见叶心要在山上种番椒,只以为小孩子喜欢红色,便道,“这靖州有番椒子售卖,若你想种,买子回来更是方便。”

    晚上回去之后,叶心让叶清山去镇上找雷掌柜,请雷掌柜帮忙带番椒子回来。雷掌柜办事利落,三日之后就把番椒子交给了叶清山,至于银钱,雷掌柜也没要。

    叶心知道,肯定是粉条大卖,易云柏交代了什么,叶心大方的收下番椒子,然后请李大海去种了,李大海带着锄头等工具跟着叶心再一次渡湖。

第 33 章() 
不过这一次叶心提前说好了;李大海负责种好;一亩番椒地;若是日后能成活;叶心出一两银钱。李大海说什么特不要;叶心道;“你若不收钱;我便不找你种了。”

    李大海只好同意。

    叶心不大愿意欠着别人,雷掌柜买的番椒子是因为叶心的粉条让他们赚了不少,所以叶心才会收下。李大海不欠叶心什么;她更是不愿让他人义务劳作。

    想到这里,叶心突然忆起,自己似乎还真欠着一个人;便是那位教自己轻功的男子;她的内心是不想再和此人相见,只是她欠对方也是事实。

    时间过的飞快;叶心发现;钟玉成建房子;越建越兴奋;似乎像是在完成一件珍品一样;所以也越建越苛刻;“丫头。”通过一段时日的相处,钟玉成和叶心十分熟稔了,称呼从叶家小娃变成了丫头。

    “玉成叔有何事?”这段时间山上的野物纷纷出动来寻觅食物;这几日众人在山上都抓到了不少;什么野鸡、兔子之类,收获最大的是一小头野猪,叶心都拿来做吃食了。

    “我觉得这房子建独栋最好了,你看那处地段是不是很好?”钟玉成指着不远处一小块地问。

    “嗯。”叶心认同的点点头。

    “叔在这里给你建一个小院,到时你可以一个人住在这里。”钟玉成摩拳擦掌一翻,恨不得现在就去这样建。

    这一小块地单独剔出来,是因为它的风格和整个大院的风格不一样,整个大院是文雅的,而这一块给人的感觉干净利落,却又透着一丝别致。

    “好。”叶心道。

    “那花费又得增多。”钟玉成道。

    “无妨。”这是钟玉成这个月第二次说这话,上一次是想修建一大片荷花池,周围布置抄手走廊以及观景的亭台。

    进入冬月之后,武馆就开始休息了,叶清山无事可做,干脆把牛也给牵到新买的山上,每日放放牛打打野兽,几日之后,这牛竟自己知道在山下找草吃,吃完又回到山顶,牛也不需要放了,叶清山干脆去山上拾柴火,听小妹说,房子盖好之后要打上炕,冬日烧炕最废柴火了,他要多拾一些回来。

    叶清山练完基本功先去了山上,叶心则接着训练引气,昨日丹田之气在接近足下时就散了,叶心摒除杂念,开始运气,丹田之处的气息明显比开始浓了许多,叶心慢慢引起,直接这团气息顺着单挑之处开始慢慢游走,到合阳穴,再到承筋穴,承门穴,昆仑穴,然后足下。

    叶心还来不及高兴,这团气息再一次散去,叶心闭上眼,再来一次,这一次气息引导足下之后没散去,叶心压下心中的欣喜,试着走了两步,结果还真在空中飞了两步。

    叶心将足下的木桶取下,再引气,这一下,叶心足足飞了七尺远!这内功心法修炼起来还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叶心调整气息,这才去山上做饭。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李大海终于将适宜种番椒的地方都撒上了种子,一共二十亩地,叶心给了李大海二十两银钱。

    李大海赶紧道,“这都不一定成活,等番椒成活了,你再给我钱。”说完一溜烟跑了,生怕叶心给他钱似的。

    这一段时日,叶清和每日看会书也会去山上帮叶心打下手,比如洗洗碗,处理下食材,虽然叶心一再表示让叶清和安心在家看书,然而叶清和觉得弟弟和妹妹都在为建新房出力,他也想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叶心便随他去。

    这日,叶心三兄妹从山上回来,刚走进屋,就有人敲门。

    “这么晚是谁啊?”叶清山问道,他白日虽不帮忙做饭,可是他要拾柴啊,家里新建的柴房都快被他堆满了,他还要打野物,这几日众人吃的食材可都是他用弹弓打到的呢,所以一天下来也是很累的。

    “我去看看。”叶清和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余婶和张婶,两人看见叶家之人,有些不好意思,余婶先开口道,“之前你们说盖房子要请帮工,也不知道你们现在还需要吗,我们可以帮忙做些饭。”

    其实一开始她们是想来,奈何湖中水怪的传说实在太可怕,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