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特战先驱 >

第264章

特战先驱-第264章

小说: 特战先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这些“土八路”了!

弹药库的最里面,是一堆堆码放整齐的弹药箱。

雅可夫果然没有骗人,这个弹药库光从门口走到最里面,就需要大半个小时,里面的武器弹药,怕是装备大半个师团也够了!的确当得“大型军火库”的称号!

查看完军火库后,周卫国立刻对赵杰道:“赵杰,回头你带着一营、二营来搬武器,步兵炮和迫击炮都搬6门,重机枪给我弄30挺回去,我的团要成立炮兵营!每个营都要有个重机枪连!武器还是先弄到手我才放心,免得旅长抠门!”

赵杰大声应道:“明白!”

周卫国忍不住呵呵笑道:“这笔财发的可不小!旅长政委就算明知道我们团占了便宜,恐怕也不好意思批评我们了!?”

接下来特战队在附近找到的秘密工厂又让周卫国惊喜不已——那里面摆放的机床和原材料就是建个中型弹药厂也绰绰有余了!这工厂里的东西却不用急着搬,等旅长来了再说吧。

不过周卫国在离开这秘密工厂时还是留下了特战队一个分队负责工厂的保卫工作。

周卫国回到驻地时,一营和二营已经开始了搬运武器弹药的行动,一营的一个班甚至已经拖回了第一门步兵炮,几名没有参与推拉步兵炮的战士也顺带着每人扛了一挺轻机枪回来。

周卫国忍不住笑骂了一句:“暴发户!”

战士们听了,都回以傻笑!

这一晚,在指挥部队搬运了足够的武器弹药之后,周卫国才睡下。

这一觉,周卫国睡得很熟。

※※※

第二天天亮后,警备第三旅的其他三个团在刘远和三营官兵的引导下终于陆续抵达了四团驻地。

在听了周卫国发现日军秘密军火库和秘密工厂的汇报后,邱明的眼睛里立刻冒出了绿光,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命令道:“带路,搬武器弹药!”

其他三个团长听说有武器弹药可补充后,也都是精神一振,要知道,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他们可是把大多数武器都留在了鲁中军区,这一路行来,手中大多没武器,又穿着便装的他们心里别提多别扭了!此时此刻,在他们心目中,给部队补充武器弹药才是头等大事!但联想起走陆路出关的部队在东北那数量少得可怜的补充武器,他们又怕周卫国口中的“军火库”里武器弹药数量有限,所以立刻围在了周卫国身边,想要问个究竟。

一团团长陈永贵和周卫国是老相识,当即狠狠给了周卫国胸口一拳,笑道:“还是你老周有本事!来东北没几天就发财了!说,肉吃完后给兄弟们剩了多少汤?”

周卫国抚着胸口苦笑道:“就算我发了点小财,你老陈也用不着这么对我吧?放心,小鬼子那军火库大得很,装备我们一整个旅都不成问题!”

邱明还有些不放心,催着每个团都派出一个营,又硬拉着周卫国带路,和几位团长带领部队直奔秘密军火库。

进了军火库,邱明一下子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突然仰天大笑,伴随着他因过度疲劳而显得有些沙哑的笑声,是他恶狠狠的声音:“奶奶的,这回真是发财了!”

周卫国忍不住低声对政委吴远山说道:“政委,旅长怎么这德行?”

吴远山笑道:“老邱可是难得说粗话!他这回怕是乐疯了!”

几个团长看见这么多武器弹药也是个个手舞足蹈,喜形于色,忙不迭地指挥部下搬运武器弹药。

周卫国一瞥眼间,突然看见刘远在边上一言不发地看着他,脸上似笑非笑。

周卫国走了过去,低声对刘远道:“阿远,看见这么多武器弹药怎么不见你高兴?”

刘远哼了一声,说:“卫国,你可真行啊!都骗到我头上来了!”

周卫国一听刘远的话,心里立刻“咯”一声,赶紧陪笑道:“你这是什么话?我怎么骗你了?”

刘远淡淡地说道:“拼酒的事情怎么事先不告诉我?”

周卫国脸红了红,说:“原来你已经知道了,我本来准备等你回来就告诉你的。”

刘远皱眉道:“事先为什么不告诉我?”

周卫国老实说道:“我看你和苏联人关系好,怕你抹不开面子,不同意我这么做,所以才决定先瞒着你!”

刘远“呸”了一声,说:“想想你这人是够无耻的,人家苏联红军对我们这么热情,还给我们驻地,你倒好,背地里竟然想着算计人家!真是服了你了!”

周卫国正色道:“阿远,有些话我已经憋了很久了,今天是不吐不快!苏联红军帮我们打鬼子,这没错,我们也的确要感谢人家。可是,东北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这里,苏联红军只是客人,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难道客人给主人住的地方主人还要感恩戴德?再说了,我们来东北是做什么的?是接受日军投降的!可是现在的情况呢?是日本人向我们投降之前就向苏联红军投降了!雅可夫是对我们热情,可是这几天我们问起受降的事情,哪次他不是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大连、旅顺是不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是不是中国军队?可是我们得到的命令却是不能进入大连、旅顺!一个主权国家的军队竟然不能进入自己国家的城市,这难道合理吗?还有,从大处说,你以为苏联出兵我们中国东北的出发点就像他们说的这么光明磊落?恐怕他们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还远多于所谓的反法西斯作战吧!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外蒙是谁分裂出去的?”

周卫国越说到后来神情越是激动,虽然是压低了语声,但脸色却已胀得通红!

刘远听了周卫国的话,沉默半晌,竟是无言以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越是客观地看待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种种做法,他的心情越是矛盾!

周卫国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说:“阿远,这事瞒着你是我不对,但我不觉得这事做错了!这事跟别人无关,你如果一定要处分,就处分我一个好了!”

刘远又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平静地说道:“我就是不明白,你从哪里弄来的酒,连苏联人喝了都赞不绝口?要知道,人家可是喝惯了伏特加这种烈酒的!”

周卫国一愣,随即明白刘远有意将这事轻轻揭过,便微笑道:“其实也很简单。我听说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方法是用土豆或玉米、大麦、黑麦为原料,用精馏法蒸馏出浓度高达96%的酒精液,再让酒精液流过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杂质,每10升蒸馏液要用15公斤木炭连续过滤甚至超过8小时!最后再用蒸馏水稀释成40…50%的酒精浓度而成的。所以我就叫杨大力带人从本地老乡那里买来地瓜烧,和卫生连的医用酒精勾兑后(地瓜烧的酒精浓度大约为40…50%,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0…75%,两者勾兑后酒精度可达60%,俄国根据门捷列夫于1894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中确定的伏特加中酒精与水的最佳比例制定的伏特加酒精度国家标准是40%),再用精炭过滤去除异味和杂质。嘿嘿,我这土法勾兑的酒跟伏特加的制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喝着能不过瘾吗?”

刘远听了不禁菀尔,说:“你这土办法倒真的和他们的制法一样!不过你少了酿造的过程,比他们还省事!”

周卫国立刻心疼地说:“谁说我省了酿造的过程?别说从老乡那里买来的地瓜烧,就是我们卫生连的医用酒精还不是用粮食发酵后蒸馏得来的!要不是一时找不到这么高酒精含量的酒,我怎么舍得用卫生连的酒精?”

刘远笑道:“几罐酒精就换了这么多武器,你知足吧!”

周卫国叹了口气,说:“可惜老毛子太小气,不把他们自己的武器给我!小鬼子的秘密军火库不过是他们借花献佛!再说了,小日本的武器我都用了这么多年了,也没什么好希罕的!”

刘远“呸”了一声,说:“得了便宜还卖乖!就算雅可夫上校把他们的武器送给我们,弹药怎么解决?人家还能一直给你供应吗?你这不是摆明要增加后勤负担吗?”

周卫国刚刚的话其实也是随口一说,见到军火库里的日军武器,尤其是火炮后,他早不在乎苏联红军的精良装备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与其贪图苏联人的武器在后勤上受制于人,还不如用日军的武器,虽然差一点,但却有保障。所以听了刘远的话后,周卫国并没有出声反驳。

刘远突然想起一事,说:“奇怪!”

周卫国笑道:“什么奇怪?”

刘远沉吟着说:“昨晚我接旅长政委他们去了,没看到你们喝酒的样子,但我听战士们说,你们喝酒都是一碗碗干,到最后雅可夫上校带来的人都喝倒了,我们却只有两个战士喝倒!就连你周卫国现在都是好好的!我们的人怎么都这么能喝?别人我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你以前可是滴酒不沾的!”

周卫国笑道:“我在德国军校别的没学会,这个喝酒和烧牛排的本事可是练得到家了!”

刘远摇头道:“拉倒吧!你就算后来到了虎头山,酒量也还是不行!我曾听赵杰说过,你有一次和你那个叫刘志辉的师弟一起喝酒,才喝了三杯就醉倒了,还是人家带人把你抬回来的!”

周卫国脸微微一红,笑骂道:“赵杰这兔崽子竟然连我这种事也跟你说了!”

刘远皱眉道:“不对,你肯定还有事瞒着我!”

刘远说着脸上露出了阴险的表情,嘿嘿冷笑数声说:“你说不说?要不要我在旅长和政委那里……”

周文叹了口气,说:“一看你这表情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想出卖我了!我说还不行吗!”

刘远抚掌,大笑着说:“周大才子果然识趣!”

刘远说完这话后,两人却都沉默了。原来两人都想起了当年在东吴园草地上和现在何其相似的一番对答!只不过当时刘远是邀请还未改名为周卫国的周文和东吴剧社同游虎丘,还说了“今天你如果真敢不跟我们出去,我立刻就去告诉密斯曹你今天没课,以后你也别再想有东吴剧社的人来帮你!”

周卫国是由刘远的话突然想起了和萧雅相识相知相恋的种种,一时想得痴了。

刘远却是想起了那位曾当过自己英文老师,实际却是负责对日情报搜集的军统特工,忍辱负重的曹莹,一时也想得痴了。

不知过了多久,刘远首先反应过来,咳嗽一声后说道:“你还没告诉我事实真相呢!”

周卫国从回忆中醒来,闻言淡淡地说道:“所谓事实真相,说穿了也是一钱不值!我给他们喝的,是周氏密制白酒,我们自己喝的,是精炭过滤后兑了清水的地瓜烧!他们就算是天生豪饮,也永远喝不过我们的!”

刘远失声道:“你竟然……”

刘远瞪大眼,呆了半晌后,突然指着周卫国捧腹大笑。

周卫国静静地看着大笑的刘远,嘴角不禁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邱明等人听见刘远的笑声,都莫名其妙地扭头看向这边。

邱明忍不住喃喃道:“真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啊!跟周疯子久了,连小刘都变成疯子了!”

第六节

警备第三旅抵达后的第二天,作为全旅的先遣部队,周卫国的第四团再次出发,继续北上。只不过根据上级的指示,进入东北的所有部队统一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周卫国团自然没有打出山东军区警备第三旅的旗号。

11月18日上午,已抵达鞍山郊外的周卫国团突然接到旅部急电:加速北上!

周卫国和刘远虽然不明白旅部下这道命令的原因,还是率全团加快了行军步伐,他们自然不知道,11月16日下午,由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的第13军已经攻占东北人民自治军驻守的山海关,打开了通向东北的大门。同时,在美英等国持续施加的压力下,驻东北的苏联红军对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态度急转直下,开始驱逐各大城市的中共人员。

11月26日,驻沈阳的中共东北局被苏联红军赶出了机关所在的原张作霖大帅府。

11月27日下午,暂驻吉林梅河口的周卫国团终于接到旅部的明确命令:“即令你部于本月29日前进抵通岭市。望你部不惜一切代价,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在通岭建立政权。 邱、吴。感”

接到命令的周卫国和刘远在简单商议之后,立刻命令全团开拔,直奔梅河口火车站。梅河口离通岭市将近两百公里,急行军也需要两天时间,要想在29日前抵达通岭市,只有乘坐火车了!

梅河口火车站站长见大批八路军部队(虽然周卫国团对外称“东北人民自治军”,当地人还是习惯于将这支军纪严明,从山东过来,打过鬼子的部队称之为八路军)进入火车站,先是大吃一惊,随后在明白周卫国来意后苦笑着告诉他:“周团长,我们火车站现在只有一个火车头和二十多节闷罐货车车厢,运送这么多部队,恐怕……”

一旁的火车司机也接口道:“周团长,从梅河口到通岭要过两个岭,我们的火车头马力不够,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