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宰辅夫人的荣宠之路 >

第145章

宰辅夫人的荣宠之路-第145章

小说: 宰辅夫人的荣宠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命人将尹鸿押到京师,单独鞫问一番。虽然无人知晓永兴帝究竟问出了什么,但据闻推鞫结束之后,永兴帝面色很是难看。

    萧安将近来的变故看在眼里,禁不住为女婿捏一把汗。卫启沨如今也在都察院,他几回遇见卫启沨,都要忍不住问问女婿有没有给家里捎信说何时回来,但卫启沨只是无奈摇头。

    卫启沨见萧安惶惶不安,劝他不要忧思过甚,陛下那么看重卫启濯,纵然迁怒于他,也会等他回来先查清楚了再说。

    萧安瞧着面前这个轻声缓语的温雅公子,一时倒有些恍惚。当年卫启沨来萧家短暂盘桓时,他就对他颇为欣赏,后来卫启沨还帮过萧家的忙,只是他这些年看下来,发现卫启濯与这个堂兄似乎罅隙颇深。又兼女儿打小就不喜卫启沨,他为免惹得女儿女婿不快,就尽量少跟卫启沨打交道。

    只是对于这三个人之间的弯弯绕,他实在捉摸不透。

    卫启沨见萧安暗暗端量他,微微笑笑。

    如今他在外人面前还是那个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从他眼睁睁看着萧槿跟随卫启濯一道消失在雪地里那日起,他的心性就变了,变得兴许比前世更要偏执。

    至于袁泰攻讦卫启濯的这出大戏,他作壁上观便是。

    不觉间已是五月光景。

    尹鸿的事愈演愈烈,永兴帝暂将之打入刑部大牢,卫承勉为妻兄裂裳裹足奔走,但收效甚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久,又有给事中上奏,这回矛头直指卫启濯,沉痛斥责卫启濯任户部堂官期间,以权谋私,非但为本家亲眷牟利,还为妻族营私,其中为萧家四房幺子萧嵘大肆圈占私田的行径还被田户告到了顺天府衙门。

    永兴帝除却着令顺天府尹细查此事,并无其他的举动。群臣纷纷猜测,此事坐实之后,皇帝要如何处置卫启濯。倒不是圈田本身是多大的罪责,只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加在一起,怎么瞧怎么觉着卫启濯是少年得志忘乎所以,尤其那么些内侍还争先恐后地帮着尹鸿求情,皇帝心里怕是恼得厉害了。

    傅氏也听说了最近朝堂上的风波。对于大房的倒霉事,她都是喜闻乐见的。虽然她不明白为什么一群内侍求情反而求得皇帝大发雷霆,但这些不重要,有好戏看就好。

    只是这几日卫老太太身子骨不大好,她总是要跟段氏一起去侍疾,这一点令她不豫得很,她对段氏这个弟媳是横看竖看都看不顺眼的。

    端午这日,她也不能出去跟别家太太酬酢,只能待在老太太那里伺候着。她总觉得老太太最近身子每况愈下,也不晓得是不是被卫启泓给气得。

    气得归了西才好,省得总是弹压她。

    一旁帮卫老太太剥粽子的萧槿将傅氏的小情绪看在眼里,虽然这个昔日的恶婆婆其实惯会隐藏,但她实在太了解她,她的那点心思她还是看得出的。

    萧槿心下冷笑,面上却声色不露,将剥好的粽子恭恭敬敬地递给卫老太太:“祖母慢着吃。”

    糯米不太好克化,卫老太太这几年端午都是吃一个小小的粽子意思意思,但是萧槿看老太太那神色,似乎连一个小粽子也大不想吃。

    卫老太太隔着粽叶托着那个精巧的小粽子看了半日,遽然道:“别家老太太端午时是不是都不吃粽子?我记得曹国公府的太夫人似乎就不吃,好像不光是粽子,连元宵也不吃。”

    在场的一众媳妇仆妇闻言皆是一愣,不解其意。

    萧槿却是即刻反应了过来,微微倾身笑道:“孙媳听闻大多与您同庚的老太太都是不吃的,因为牙口胃口都不太好。”

    卫老太太一笑,转眸看向萧槿:“那我这身子骨尚算不错。”

    萧槿微笑点头,心里却觉得有些酸涩。或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开始思考自己寿命还剩多少年这个问题。尤其卫老太太去年才大病一场,算是去鬼门关转了一圈。虽然卫老太太是个诸事看得开的,但总也是想要多享几年儿孙福的。

    不过听卫老太太提起曹国公府,萧槿倒是忽然想起了多年前跟着卫老太太一道去曹国公府做客时见过的丰煦。她之前曾在跟卫启沨做交易那次问过丰煦的事,可惜卫启沨不肯多言。

    “这粽子是什么馅儿的?”卫老太太突然问道。

    段氏笑着答道:“回婆母的话,是蜜枣馅儿的,您说了不要弄什么花样,媳妇们便让厨下包个小蜜枣粽,里面只两个小枣子,泡得软软的,没有花生。”

    卫老太太点点头,慢慢吃了一口,道:“去年吃了个带花生的,一个不留神险些把我的牙硌掉。我可得护好我的门牙,不然回头启濯回来,我要问话,岂不是漏风?诶,启濯来信了么?何时回?”

    萧槿心道原来老太太在这里等着呢,赶忙答道:“回祖母的话,夫君前几日来了家书,说是至迟下月初便回。”

    卫老太太吃了半个粽子,平静问道:“朝堂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萧槿一僵,想起卫承勉交代她不要在卫老太太面前提起近来的事,便笑着直道无事。

    卫老太太不以为然地轻哼一声:“不必瞒我,我又不是耳目闭塞。陛下那日将我召入宫,我原以为陛下是不同意让启濯袭爵,但到了地方我才知道,陛下其实是叫我去叙旧的。我卫家祖上便是以辅弼太祖皇帝得的爵位,后辈又多芝兰玉树,世代簪缨,为国朝尽心办事,这才能荣宠不衰,不然你们认为京中权贵多如牛毛,怎就独独显出一个卫家?”

    “树大招风,惹上些麻烦再正常不过,”卫老太太慢慢将那剩下的半个粽子吃完,“家中生齿众多,怎么着也能群策群力,想出应对之策来的。”

    卫老太太说话间,卫承勉忽然过来,见了礼后,表示有话要问萧槿,随即告退而出。

    卫承勉刚一出来,便转头问萧槿卫启濯临行前都与她说过什么,萧槿一怔,忐忑道:“敢问公爹,可是出了何事?”

    “言官昨日又联名上了一道奏章,”卫承勉面色阴沉,“弹劾启濯与朝中多名武将阴伺非常,其中着重点明他从未入仕时就刻意结交刘用章的事情。”

    萧槿攥了攥手。

    这条弹劾如果非要阴谋论的话,那是相当可怕的。刘用章当了好多年的兵部尚书,若说卫启濯当年是有意结交刘用章,那再结合他之后在边功上的表现,就可以塑造出一个城府深沉的野心家形象了。

    之前无论弹劾他以权谋私还是做尹鸿的,其实都是在暗指他如今在朝在野势力都已颇大,一个势力颇大的野心家,会干什么呢?当然是一点点取得皇帝更大的信任,然后改朝换代。而满朝上下都知道,卫启濯足够聪明,一个存着狼子野心的聪明人,不早早除掉,难道还留着过年?元老功勋世家的背景非但救不了他,反而会为他扩大罪状。

    袁泰这是想干一票大的,直接整死卫启濯,这可比当年那封魔幻现实主义的奏章杀伤力大多了。

    看来他已经对于排除异己急不可耐了。也是,他年事已高,而卫启濯春秋正盛,现在不动手,往后就只能化成鬼半夜去梦里吓唬政敌了。

    而这其中最恶毒的招数,无疑是鼓动内侍们去帮尹鸿求情。萧槿都能想见皇帝看着自己身边一群内官极力为卫启濯和尹鸿讨情时的脸色有多难看。

    萧槿努力回忆了一番,几乎将卫启濯走前说过的每个字都复述了一回——某些不可描述的话就略过了,末了宽慰卫承勉道:“公爹宽心,夫君定不会有事的。”

    她知道卫承勉在想什么,她也在想同样的问题。卫启濯既然那样交代她,那应当也想到了袁泰会趁着他不在京中时有所动作,可信是早就递到刘用章府上了,事情还是愈演愈烈,她简直要怀疑那天跟她说话的是个假老公。

    卫承勉长叹一息,正要挥手示意萧槿可以回去了,余光里却瞥见卫老太太在两个儿媳的搀扶下出了屋。

    “莫急莫慌,启濯是个有成算的,”卫老太太看着卫承勉道,“自己的儿子自己还不了解?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最后扣下罪名,卫家还有功臣铁券。”

    萧槿嘴角微抿。卫老太太说的功臣铁券是当年太祖大封功臣时颁下来的,铁券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民间俗称“免死金牌”。

    但问题是,如果皇帝真的偏听偏信,以谋大逆之罪来论处的话,恐怕功臣铁券也不顶用。纵然能免死,前途也已经毁掉。

    萧槿深吸一口气。怎么她前世看着卫启濯晋升晋得易如反掌,如今做了他媳妇就觉得这么揪心呢。

    卫启泓今日再度跑到国公府门外,试图借着过节的名头拜望祖母和父亲,但是又一次被门房拒之门外。

    卫启泓在大门外踯躅不去。他这两三月间不知来了多少趟,但每次都无功而返。门房不仅得了吩咐拦着不准他进去,还不让他看儿子。

    卫启泓暗骂这帮下人势利眼,低头看着自己身上这件再寻常不过的潞绸袍子,又有些丧气。

    这种料子搁在从前他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赏给下人还差不多,如今居然让他穿出来,他套在身上就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卫启泓又等了片刻,见进门无望,方欲离去,就听见身后传来下人行礼的动静,回过头就看到卫启沨轻装简从施施然踱步而来。

    卫启沨客客气气地跟卫启泓叙了礼,旋笑道:“今日竟是这般巧,适逢佳节,不如我与你作杯,如何?”

    卫启泓往昔也不大和卫启沨打交道。卫启沨与他分别是两个房头的嫡长子,骨子里其实也是骄矜的,只是卫启沨的性子没有他性子那么锐,所以人多谓卫二公子谦逊有礼,然而卫启泓能看出卫启沨实则跟他一样要强,否则也不会与晦迹韬光好多年的卫启濯暗暗较劲。

    卫启泓原本想张口推拒,但转念一想,他可以藉由卫启沨知道国公府这阵子的状况,便点头应了下来。

    卫启沨暗笑,卫启泓从前站得太高了,以致于懒得动脑子,认为任何优待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今从云端跌入泥淖,倒也有些开窍的样子,性情瞧着也不似从前那样莽撞了。

    失去了之后才知道珍惜,这是多数人的通病。

    弹劾卫启濯的事不断发酵,永兴帝在被雪片似的奏章围攻了一轮又一轮之后,终于忍无可忍,派人快马加鞭去将卫启濯宣召回京,着工部侍郎去替代他的差事。

第一百五十七章() 
荆襄是个模糊的区域;后世的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四省交界处便是荆襄平原;那里因是多省交界,属于三不管地带,因而四面八方的流民都往那里涌。

    流民问题向来是皇帝的一块心病;因为流民极易暴动;又不好辖制,常常是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的平息下来那边的又冒上来。所以永兴帝一听闻荆襄地震;首先想到的就是流民这个隐患。

    荆襄流民前些年才闹过一场;眼下若是因为受灾;再度闹出什么乱子,那可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据奏报来看;这场地震震动颇大,出了事自然就要赈灾,但这个赈灾的人选就要仔细考量了;因为一个赈不好就变成平叛了。

    既能赈灾又能平叛,兼且还对流民问题有见地的;放眼朝堂,实在寥寥可数。

    永兴帝头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卫启濯。卫启濯头先在山东时两次平定流民;第一次还是在未入仕的情况下;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庠生,就已经能够从旁协助总兵孟元庆平叛了。第二次更是调遣有度;平息了一场跨省的流民暴乱。

    荆襄流民向来都令朝廷头疼;廷议上对于钦差人选问题更是莫衷一是。最终永兴帝拍板表示让现如今正在湖广盘桓的卫启濯来接手这个差事;依旧让工部的人去接替卫启濯目前手头的事。

    众皆哗然。

    皇帝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把这份差事交给卫启濯,就意味着将来兴许还要调兵给他,若是已经不信任卫启濯了,那这做法就有点匪夷所思了。若是还信任卫启濯,为何之前又要将他调回京。

    萧槿也不太明白皇帝的心态。不过她比较关心另一件事,那便是卫启濯恐怕要因此晚归了。她不知道这是否会打乱他的计划,也不知道这件事是否会为他带来什么转机,她就是担心他会重蹈前世的覆辙。

    正是季夏时节,暑气蒸腾,流金铄石。即便已然入夜,仍旧闷热难消。

    卫启濯坐在灯火摇荡的书案前,对着桌上写到一半的家书出神少顷,往圈椅上一靠,将手里的笔按在了砚池里。

    他原以为自己不过出门两三月,尽快办完事就可以回京了,兴许还可能因为袁泰的举动而提早回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