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抢了皇帝的女人 >

第49章

我抢了皇帝的女人-第49章

小说: 我抢了皇帝的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了,去祠堂里将李家的列祖列宗感谢了一番;随后便开始张罗李祈宁的婚事。

    城阳公主和云都王只这么一个儿子,因此李祈宁的婚事也自然极为极为慎重;她当然要为儿子好好张罗一番。

    然而这事情,却是几人欢喜几人忧;崔家和云都王府结亲之事在长安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信王府也听说了。

    李承宏虽知此事是必然的事情;可始终过不了心里头的这道坎,十分不甘心;明明是他先喜欢上的女人,如今却要嫁给别人了;他才是真正的天潢贵胄,可在这长安城中;出尽风头的却是另有其人;他堂堂王爷;在李祈宁面前气势都要矮上一截,这口气他如何能咽的下去。

    但此刻,他的王妃已经定了崔家七娘,信王只得忍气吞声,当夜里喝了几坛子烈酒,大醉了一场,次日便告假没有上朝,甚至一连三日,朝堂上都没有他的踪迹,皇帝担心这个儿子,还专门派人去信王府探望他。

    也不知怎么回事,信王看上崔九娘却无奈去了崔七娘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闻信王此番不上朝,便是因为崔九娘和世子爷定亲之事而伤神了,连政务都荒废了,可见信王对崔九娘用情之深。

    这日正好是腊月二十八,皇上原本是想要在朝中举办庆功宴,为云都王父子庆功,可过两日便是除夕了,各家忙着过新年,皇帝跟云都王提议之后,云都王立马便谢绝了皇上的好意,说自己常年出征在外,不曾好好陪伴家人,除夕夜里想要和家人一起团聚,并且他还写了一封奏章上呈皇帝,弹劾自己,请求皇帝给他降罪。

    那封奏折的内容便是他的侄儿李祁安行凶之事,云都王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尽数跟皇帝老儿说了,最后还说自己管教无方,差点让李祁安坏了两国的邦交友谊,请皇上降罪。

    云都王一腔正气,公正无私的样子,让皇帝有几分心虚,他那个侄儿皇帝老儿见过几次,还利用过他做过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一直以来,李祁安都安然无恙,他便以为李祈宁坠马之事并没有被发现,知道李祁安守口如瓶,这才放了他一马,谁知这小子却依然没有放下心中的贪念,铤而走险,此事若是真怪下来,云都王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倒是个好借口,然而,李潇为秦国立功在先,吐蕃赞普那边又既往不咎,皇帝也担心从前的事情翻出来,云都王跟自己翻脸就不妙了。

    因此皇帝恩威并施,先将云都王斥责了一顿,然后又安抚他,接着又是扼腕叹息将戏做足了,最后让云都王功过相抵,就不在追究了。

    云都王一走,皇上便召集自己私底下培养的死士,去寻找李祁安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原本发出去的庆功宴的帖子也作废了,和这个消息一并传到崔清漪耳朵里的,还有信王为她定亲感伤一事,瑞香平日前院后院跑的最多,消息最灵通,将从角门那儿看守的婆子嘴里听来的消息一股脑儿都告诉崔清漪,崔清漪听罢,愣了一愣,沉默了片刻。

    瑞香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接着又说道

    “也不知道那个混蛋到处散播谣言,娘子都已经定亲了,他还要传出这些话,影响娘子的声名”

    崔清漪微微蹙眉,冷声道“说出这些话的人还能有谁,当然是他自己!”

    信王心中惦记着她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何况依信王的脾气,若是没有得到他的允许,谁敢将这种事情传出去,此人这么做未免太过分了,得不到的就要想尽办法贬损,真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怪不得从一开李祈宁便提醒他,离李承宏远点。

    虽然心中十分不痛快,可新年依旧来临了,府上从腊月二十九就开始布置了,大门上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这府上的春联都是崔老爷子亲自写的,往年崔家的春联只要一贴出去,便有人过来誊抄崔家的春联,将这幅好联也贴到自己家的大门上去。

    崔清漪的婚期定在来年的五月初八,因此这也是她在府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在崔家正堂内,一家子一起吃了团圆饭后,她便随着秦夫人来到玉容院中,母女二人说了许久的话,等崔清漪困倦了,秦夫人这才让她赶紧回房去歇息。

    次日一早,便是大年初一,崔清漪穿着新衣,和崔安知夫妇,以及崔成瑾,崔成珺一起去给崔老太爷和老夫人请安,两位老人看到二房的人来的整整齐齐的,各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心里头十分高兴,一人给了一个准备好的红封,郑老夫人尤爱崔清漪,还特地送了一对玉如意给她,希望自己的小孙女,在新年里面万事如意,崔清漪感动极了,往老夫人的怀里蹭,甜甜的叫了好几声阿婆。

    忙忙碌碌的新年很快便过去了,崔清漪这个新年过的颇为开心,若是有什么不开心之事,便是看到崔清湖那张臭脸了。

    自从信王心慕她的事情在长安城内传来之后,最难受的,便是崔清湖了,崔清湖原本就眼红崔清漪能嫁李祈宁这样的好男儿,自己本来也想要千方百计的嫁给另外一个好男儿李承宏,谁料她那些手段都还没有使出来,这等好运气便给她撞上了,等她嫁给李承宏之后,她便是妥妥当当的王妃,将来有可能母仪天下,谁知却闹出这等幺蛾子出来,自己未来的夫君惦记着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搁在哪个女子身上都要难受了。

    因此,崔清湖见到崔清漪便忍不住冷嘲热讽,没个好脸色看,崔清漪见怪不怪了,反正也不愿意搭理她,若是她说的难听了,自己便怼回去,若是比嘴皮子,崔清湖也没有比她好到哪里去,反正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转眼间,元宵节也过了,朝中便开始准备迎接诸国使臣来朝见天子之事。

    这几日,长安城陆陆续续的有使臣进京,也比往日要热闹了不少,鸿胪寺和礼部已经派出官员来接见各国使臣,这些使臣们都被安排在驿馆歇息。

    等四方使臣都来齐了,皇帝在朝中接受使臣们的朝见,其中个别使臣自以为满腹才华想要跟秦国的官员们斗上一斗,无奈泱泱大国,才华卓绝者数不甚数,尤其是云都王世子,任何刁钻的问题,朝中官员们都答不上来的,都被他聪明又巧妙的解答了,这让各国使臣对他敬佩不已。

    这样一来,云都王世子的光芒就盖过了朝中的皇子,这让皇子们感觉不是滋味。

    接待完使臣之后,晚上,皇帝在太极殿内设宴款待诸国使臣,崔清漪原本是没有机会去的,然而城阳公主想要带着自己的小外甥女一起去赴宴,因此早早的就给崔清漪送了信,让她根子自己一块儿去,崔清漪自然不好推辞,便答应下来。

    到了赴宴那一日,城阳公主坐着马车和李祈宁一块儿亲自过来接她一同进宫。

    夜里的太极殿,如同镶嵌在夜里的明珠一般,满殿的灯火照的四周如同白昼一般,崔清漪紧跟在城阳公主身侧,和李祈宁,三人一起走入太极殿中。

    此时宫中已来了不少人,诸国使臣已经到位了,诸位皇子也在坐上,其余的便是朝中四品以上的文官,武将及其女眷。

    这三个人一起出现,是一道最夺目的风景。

    城阳公主穿着华丽的宫装站在最中间,旁边跟着的是一对年轻的男女,男子一身藏青色金丝回字纹直裰,头戴金冠,面如美玉,俊美不凡,至于旁边的女子,穿着海棠红夹棉短袄及十二幅月华裙,身姿窈窕,满头乌发挽成飞仙髻,肤若凝脂,五官精致绝美,尤其是那一对泛着水光的灵动凤眼,简直让人移不开目光。

    随着她莲步轻移,身上的月华裙随着她的动作流光溢彩,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呆了呆。

    李承宏坐在太子身侧,看到心中魂牵梦绕之人,他一阵动情,可又见她跟着城阳公主一家子进来,那一丝情动又变成了怨恨。

    他的脸色沉了下来。

    城阳公主等人也没有注意众人的目光,径自走入殿内,在指定的位置上坐下,崔清漪挨着城阳公主坐下,犹自未察觉,她已经成了殿中女眷们艳羡的对象。

    这种待遇,便是当朝皇帝最宠爱的公主也是没有的。

第69章 青泥珠() 
霓霞公主本就为李祈宁定亲一事感伤不已;还求过皇上要请旨给她赐婚;皇帝却不肯答应;原因无他;他担心云都王迟早会犯上作乱;届时岂非要连累他的宝贝女儿,所以无论霓霞公主这回怎么使小性子;他就是不肯松口。

    加上前段日子前段日子长安城中流言四起;这让霓霞公主觉得;崔清漪不仅将李祈宁迷得神魂颠倒,也让李承宏为了她失魂落魄的;简直是个四处勾搭男人的狐狸精,今日在宴会上看到她;心中的怨恨不已。

    城阳公主抬起头,看到侄女黑着脸站在眼前;微微蹙眉;她对这个侄女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不是什么善茬,如今外甥女已经和儿子定亲了;霓霞公主就越来越恨崔清漪了。

    霓霞公主一双杏眼怒瞪着崔清漪,还未言语;就听到城阳公主冷声道

    “霓霞,今日太极殿内宴请的是诸国使臣;莫要胡闹让人看笑话;否则丢的可是咱们皇家的颜面”

    听得出来;城阳公主此话分明是在护短,霓霞心中的怒意更盛,可这句话正好戳中了她的软肋,事情若是闹大了,到时候父皇肯定会怪罪下来,她岂非得不偿失,她本想将崔清漪破口大骂一番,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狠狠的瞪着崔清漪,跺着脚道

    “崔清漪,你等着!”

    崔清漪一脸无奈,这位小公主,当真是被宠坏了,自己得不到祁宁哥哥,便朝她来撒火。

    城阳公主见崔清漪沉默不语,便道“阿辞,莫怕,霓霞公主掀不起什么风浪,有舅母护着你,她不敢把你怎么样!”

    崔清漪听到她说话,这才回过神来,她倒并不是怕霓霞公主,舅母倒是多虑了,不过此时也不便解释些什么,她微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诸国的使臣和朝中的臣子们也到齐了,大殿里坐满了人,场面极为盛大,各国使臣们衣着各异,坐在一堆秦国的使臣当中,十分引人注目。

    不多时,皇帝入殿,引起一阵骚动,殿内诸位文武大臣,以及各国使臣皆起身行礼,山呼万岁万万岁。

    待皇帝坐在龙椅上,一番说辞之后,诸国使臣开始进贡礼物,各国都拿出了国中价值连城的珍奇宝贝进献,大部分的使臣都会说秦国话,但是也有少部分语言不通的,便有礼部的官员代为翻译之后传到给圣上听。

    陆陆续续的有不少奇珍异宝抬上殿来,都是在秦国没有见过的,大家都觉得十分新奇,皆赞不绝口,崔清漪也看的眼花缭乱的,来参加一回宴会,也算是长见识了。

    上次李祈宁出征打的是吐蕃人,因此这次崔清漪也尤为留意吐蕃的时辰,这次吐蕃派来的使臣便是上次来隆州城与李祈宁父子和谈的洛桑布,那洛桑布是个满腹才华之人,不仅仅精通诸国语言,还对秦国的风俗文化极为了解。

    诸多使臣当中,就数他最会说话,崔清漪被他吸引住了目光,便将此人多看了几眼,这个洛桑布生的高大黝黑,看起来像个武夫,却没想到却是如此的能说会道,让人意外。

    这次吐蕃进贡的宝贝有两样是世间罕有的,一样是青泥珠,一样是游仙枕,这青泥珠和游仙枕都是吐蕃皇室的至宝,传说在吐蕃国内有一处湖泊,里头有不少珍珠和宝石,但是淤泥很深,这些珍珠宝贝无法捞上来,只要将这青泥珠投进去,淤泥就会变成水,这样珍珠宝贝就可以捞上来了。

    这个故事,崔清漪在一个话本子里看到过,只是这游仙枕的典故,她却是不知道。

    当他奉上这两样宝贝时,殿内便响起一阵吸气声,这两样东西都是只闻其名,谁也没有真的见过,只到这些都是人杜撰出来的,世上并没有此物,今日居然看到真的东西了,岂能不惊讶。

    城阳公主就在她的身侧,崔清漪偏头问她“舅母,你可知道这游仙枕有什么好处?”

    城阳公主笑着摇头道“我倒是不知,或许祁宁知道”

    言罢,她偏头看向儿子,李祈宁坐在她身侧,听得清楚,他偏过头来,笑着说道

    “阿娘,这游仙枕产自龟兹国,龟兹国灭国之后,几经辗转,此物便到了吐蕃皇室手中,传言只要在此枕头上睡上一觉,便可到十洲,三岛,四海,五湖这些仙境当中去”

    虽然是在跟城阳公主说话,可他的眼睛却始终瞧着崔清漪并带着笑意。

    原来如此,崔清漪这才恍然大悟,这个游仙枕通体玛瑙石雕刻而成,温润如玉,做工却极为朴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等神奇之处,她大感惊讶,若是真得了这个枕头,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