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 >

第122章

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第122章

小说: 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海上主力舰,采用省名、省会名、属国名、属国首府名作为命名。如广东号、渤泥号、杭州号等。如此规定主要是何沐平考虑到以自己这种没事就造船的特殊癖好,估计主力舰会造很多,所以多选一些,肯定很快就用完了。当然省名、省会名肯定是有区别的,可以使用在不同类型的主力舰艇上。
    航空母舰,虽然遥遥无期,但是何沐平还是将星座的名称赋予这一个舰种,比如仙后号、猎户号。
    巡洋舰则以任何跟水和海洋有关的事物、词汇命名,如刚刚产生的那个沧溟级,就是皇家海军的巡洋舰舰型。
    驱逐舰,这是一个将来广泛使用的到的舰种,所以仍然有多种方法命名,可以使用著名人名、褒义形容词与名词。比如郑和号、周瑜号、岳飞号,以及在役的敢战号、怜悯号、可畏号等。
    护卫舰,使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名称命名,如宛平号、新会号、越秀号。
    巡逻舰,也是未来才能用得上的舰种,采用动物名称命名,如雪豹号、朱鹮号。
    潜艇,未来舰种,使用历~史朝代名称、古国、古州郡地名名称命名。如宋级、元级、雍州号、关中号。
    后勤舰艇,使用山脉名称,如太行号、昆仑号。
    登陆舰艇,使用河川名称,如黄河号、淮河号。
    何沐平设想短期内,他的皇家海军将会以6000吨沧溟级作为主力战舰,1200吨宛平级作为辅助战斗舰艇为配置编组。而产量有限,没有炮塔的敢战级,何沐平打定主意,只作为少量单位编入舰队。作为自主独~立研发的海上舰艇,敢战级的实验性质比实用性质要大,何沐平最初也只打算少量建造,等待系统派发更合适的舰艇。而敢战级作为他的海军军工第一件作品,虽然并不是十分成功的,但是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对将来继续自主建造新的战舰,有着有利帮助。
    只是他用系统~一查,又不由对于那句生产能力有限的产生了怀疑。因为自前两艘艘敢战号、敢为号下水之后,已经有8艘姊妹舰后续不断下水。分别是敢言号、敢拼号、敢打号、敢胜号、力战号、能战号、罢战号、嗜战号、血战号。海军装备部当初只下了20艘的敢战级的订单,也就是说这张20艘的大订单已经完成了一半。
    何沐平再三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让雷州造船厂及其他国营造船厂完成这张订单。前十艘船,被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分别抢走了5艘,后十艘船中4艘要拿出来编组黄海舰队,剩下的六艘需要配给广阳的太平洋舰队。
    何沐平铁了心要迅速换装铁甲舰舰队,将淘汰下来的木壳舰低~价主力给跑海商的人们。于是乎他仗着手上资金充裕,分别给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买了两艘沧溟级,西溟号、南溟号编入南海舰队,东溟号和北溟号编入东海舰队。沧溟级的首舰沧溟好则编入了第一舰队中。另外南海和东海舰队,又分别配属了8艘宛平级护卫舰,组成了2+8的舰队编制。
    不过换装铁甲舰仍旧有个问题,那就是木壳舰往往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操作,以勇~士号为例,这艘英国海军的第一艘铁甲舰,排水量接近一万吨,但是载员只有705人。相比之下,只有两千多吨的木壳舰,却需要一千~人名水手。同时,铁甲舰时代的海军,将不会继续维持超大规模的舰队,一只舰队十艘左右的军舰就是不少了,而不会继续保持上百艘的木壳舰编制。
    换句话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皇家海军都面~临着大批优秀的水兵的退役。以现有或者将发展的铁甲舰舰队规模,裁员一半都是正常的。
    当然如果一艘战舰变成了军用船舶,那便不需要那么多大炮了,炮手的数量就会减少。何沐平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以退役海军为主的航运公~司。这些海军都是海上搏击风浪的好手,远远比民用商船上不入流的水手要强得多,与其让他们专~业去做别的,不如发挥他们的特长,继续为中~国的海上事业做出贡献。
    何沐平觉得这个法子靠谱,于是拿出了纸张,草草地写了计划,准备交给政务院,让他们去成~立一个这样的大型航运集~团。
    皇家海军在役的木壳舰,总数大约接近两百艘,而且相当一部分体积巨大的主力舰。一部分主力舰可以进行改装,升级成为新的铁甲舰,这些船只可以留下来,经过该装置后继续服役。另外需要裁汰的战舰,完全可以加装蒸汽动力引擎,成为更快速的商船。
    因为商船的主体仍然是木壳舰,而保护航线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一支何沐平基本没怎么关注过的商业护航舰队,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不过何沐平倒是想将其从皇家海军中拿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半商业性质、半官方性质的保安公~司,专门负责海上护航。他们不需要太强的军事设施,小型的风帆护卫舰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商业护航舰队自成~立以来,基本就脱离了皇家海军的系统,如此处置,也是理所当然之举。
    何沐平拿起桌上的地图,看了一会儿,想道:“如今北伐战事已经基本平息了东北地区过不了几天就能拿下了,蒙古、西北地区多少还需要运作一下,但是也无伤大雅。看来我应该继续把精力放回海上了,看看大海对面相隔的那些流氓国~家,是时候收拾他们一下了。”
    美国现在正在厉兵秣马准备武力夺回俄勒冈地区,何沐平也是打定主意奉陪到底。
    而南洋上,除了西班牙缩着脑袋躲在吕宋不敢露头,荷兰至今仍然都没有要跟中~国讲和的意思,即使已经丢~了不少部~队和地盘,荷兰人不知从哪里来的高傲,仍旧让他们梗着脖子跟何沐平吹胡子瞪眼。
    “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这是南洋最后两个荷兰人的落脚点了,看来我得使使劲,将这凉快地方夺下来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蒙古之殇
    何沐平还有很多大计划需要实施,但是北方的尾巴还没有收干净,现在就跳到别处去,显得十分虎头蛇尾,容易留下隐患。!何沐恩的人马已经一路开到了黑龙江,奕经作为黑龙江将军根本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的反抗,在何沐恩刚出辽东之后就夹着尾巴跑到科尔沁去找桂轮去了。外兴安岭在望,平定东北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奈何现在不是在乱开兵衅的时候,不然何沐平真想让他二弟一路开到勘察加半岛。
    蒙古诸王公已经铁了心地抗拒,科尔沁聚集的蒙古骑兵越来越多,他们常年都与俄罗斯人有一定的来往,所以手上也有一部分枪支,但是远远不够装备他们的大军。至于火炮,他们基本就没有。只是数量上已经凑出了近十万人。
    何沐平认为,就瞅着蒙古王公们的后勤能力,如果他们不立即南下开战,过不了几个月,他们自己就会一哄而散。何沐平压根不相信他们能供养得起10万骑兵,兵力怎么部署、调配、指挥都是问题。蒙古各部之间矛盾重重,到了这个时候没有相互见仗已经是皆大欢喜了,还想戮力同心对敌,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虽然看不上所谓的十万蒙古健儿,但是何沐平不是喜欢掉以轻心的人。华北入手之后,他就开始着手组建华北军区,暂时东北地区的开发不足,所以东北地区的防务也是由华北军区管理的。同时华北地区还面临着北面蒙古,西北面西域方面仍在负隅顽抗的清军的威胁。虽然清军已经群龙无首,但是由于蒙古、西域地区实在面积太大、地势崎岖,军队难以迅速出击占领,而且当地的经济情况较差,一旦贸然行动,很可能给自己背上更大的负担。
    根据情安局的消息,西域地区的回部、哈萨克人、和卓人已经听闻了清廷崩塌的消息,他们多数人没有打算继续效力中原王朝的打算,正准备建立什么乱七八糟的哈萨克汗国、和卓汗国之类的东西。虽然他们不喜欢满清,但是一定程度上,他们也不喜欢汉人,但是他们脚下站的土地却是时代由中原王朝统治的,他们的祖祖辈辈也都是中国人,现在想要搞分裂,何沐平怎么能够答应。
    也得亏这两年中亚的浩罕汗国内乱比较严重,原先鼓动张格尔之乱的阿里汗全族因为布拉哈汗国的纳斯鲁拉给灭族了。虽然后来浩罕人又恢复了统治,但是由于血脉和王位问题闹的不可开交。沙俄方面何沐平已经派出了特使前去警告,不要对中亚胡乱伸手。沙俄现在虽然是庞然大物,但是基本上对外战争很少能够取得太好的战果。绝大部分取得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或者欺负一下清政fu这样的可怜虫。
    西域地区怎么打怎么乱何沐平暂时不想管,也管不了,一心迅速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帮助当地居民迅速过上饱食暖衣的生活才是当务之急。不过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政务院在做,何沐平还是那个挥动着马刀,不断向外扩张的那个人。
    华北军区成立后,武清溪被从荆楚军区平调到华北军区,荆楚军区司令由原皇家陆军总参谋部石靖忠接任。同时,从以前的四大军区抽调骑兵师,除了在南方地区少数保留了一个龙骑兵师和一个猎骑兵师之外,其他的6个师骑兵部队全部调入华北军区,作为防备蒙古王公军南寇的基石。
    何沐平还又在华北军区招募了一个炮兵师和4个步兵师,最终将华北军区北部一线的兵力扩充到了近12万人。
    从以前的四大军区再抽调5个步兵师,就驻防在西安,主要防备西北来敌和逐步进入兰州,并筹划建立西北军区。
    乌里雅苏台将军桂轮骑在宝马上,看着这夏日美好的草场风光,却如何都不能提起兴致来,他便这般一个人打马在草原上遛着,也不知道有什么目的,兴许只是为了减轻愁绪。
    他年轻时曾经在平定张格尔之乱中获得过大功,从此平步青云,被清廷所重用。可是现在清廷基本烟消云散了,咸丰皇帝被杀,满清的大小宗室据说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全中国都没有多少姓爱新觉罗的。
    现在的清廷形势,十分的微妙。大家都是群龙无首的局面,但是每一个能跟爱新觉罗家沾亲带故的,都有那么一丁点的幻想。
    前几天黑龙江将军奕经从黑龙江带了一万两千兵马来到了科尔沁,他来之后没干别的,走了他老祖宗的路线,开始四处交好实力强大的蒙古王爷,似乎想要说服他们拥戴自己当皇上。不过这时候,光有血统没有用,必须有足够的军队才行。奕经的一万两千人虽然不是科尔沁的蒙古诸部最多的,但是也算是小有身家了。
    跟他争夺权势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远在新疆的伊犁将军奕山。比起血缘来,奕经要更近一些,他是乾隆帝的曾孙。而奕山的祖上是雍正的兄弟,十四爷胤眩暮蟠A饺讼衷诙际钦票慕巧沂窒露加型蚴寺恚芄还┢淝摺�
    除了他二人,当然还有其他的爱新觉罗家的后代,只不过,血缘即使比他俩更近,也近不到哪里去。咸丰兄弟几个,听说全被蓝衣军给宰了。那么道光直系的基本上就没有了。再往嘉庆那边靠,很不幸,蓝衣军一点不傻,杀完了道光的儿子再去杀嘉庆的儿子,能杀的都杀了,他爱新觉罗家这么皇族一脉,已经没有名正言顺一说了,因为所有名正言顺的人都不在这个世上了。
    蒙古各部也不是傻人,爱新觉罗家都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能有什么利用价值,以前都跟大爷似的满洲八旗们,到现在基本上就没剩下人了。当年康熙下旨清查前明后人,基本上能查到的都宰了,具体人数不知道,但是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沾亲带故全给杀干净了。不过朱明坐江山这么多年,而且有明一代对于藩王宗室的溺爱简直变态,所以即使这么恐怖的屠杀前明宗室,到何沐平穿越之前,还有人能数着祖宗数到朱元璋那里,而且朱家最后还出了一位共和国总理,也算是门楣重振吧。
    这中华帝国杀清朝宗室跟鞑子们不是一个套路,鞑子们都把那些真宗室说成假宗室,然后按一个谋反的罪名,统统杀掉。中华帝国的路子是,说攻进北京的时候,有士兵暴乱,再加上各清朝宗室“心系国家,亲自上阵杀敌”,所以死了好多。另外,还有些被安了一个流放的名头,实际上到底是死是活,鬼才知道。
    满清宗室并不比明朝宗室多,而且跟朱明外藩不一样,清朝一水儿的王爷都住在京城,蓝衣军大军杀到之后,九门一堵,一个都没放出去。苏小美拿着花名册点到一个姓爱新觉罗的绝对没跑,全都是个死字。好歹苏小美这人杀人还算有节制,剩了些没有太大干系的福晋侧福晋们,统统不知道送到哪个海岛支援国家殖民建设了。
    由于杀得果断、杀得雷霆,已经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