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异界王者在地球 >

第89章

异界王者在地球-第89章

小说: 异界王者在地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开的,如果没有只手遮天,翻云覆雨的能量,或者是背后有着泰山一般庞然大物的坚实靠山,根本没门儿!

    可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是目前的张哲宁和方一鸣能够应付的。

    陈云龙看着这俩小兄弟,又瞥了一旁楚楚可怜的小美人儿,叹息道,“温柔乡即英雄琢,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从古至今,但凡成就大事者,哪个都不是儿女情长的货色,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听上去狠了点儿,不过确实颠扑不破的真理。”

    “你俩还年轻,路还很长,未来还有大把的钞票和无数的美女等着你们,路上偶尔的风景固然很美妙,但也不值得为之舍弃大好前程而促足,那是俗人干的事儿,在我眼里,你们两兄弟都不应该是俗人。”

    陈云龙说这番话的时候,运气平静,但表达的却是一个极其狠辣的意思,他是让方一鸣舍弃李慕儿。

    聪明如方一鸣又何尝听不出此番话里的意味?

    这些道理其实方一鸣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懂得,那个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儿女情长算什么?那只不过是凡夫俗子自娱自乐的无奈举动罢了。

    但是当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方一鸣才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终究,其实也只是个凡夫俗子而已。

    然后他缓缓站起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张大嘴巴的举动。

    张哲宁楞了,陈云龙呆了,李慕儿却哭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方一鸣从生下来就不知道跪字怎么写,此时如果是一把枪指着他的脑袋,他也压根儿不会想到这个字。

    然而事实上,他却是是这样做了。

    跪下。

    什么膝下的狗屁黄金,老子不稀罕,我只想我心爱的女人好好的,我只想让她脱离苦海,让她以后不再受半点委屈,我只是个纠结于儿女情长的凡夫俗子,仅此而已。

    跪下的一刹那,方一鸣突然发现,这个在他以前讳莫至深的举动,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艰难,他一点都不感觉难过或者是委屈,倒是显得无比平静。

    他看着陈云龙,一言不发。

    其实也不需要过多的废话,这个举动足以说明一切。

    看着这个少年平静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陈云龙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

    一直秉承着游戏规则的陈云龙,突然狠狠将手里的烟头掐灭,似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丧心病狂般用一种极其诡异的语气恶狠狠爆了一句粗口,“我去你妈的,就当是老子疯了,你俩王八犊子给老子听好了,以后若是敢让我陈云龙为今天的事后悔,说不上把你俩千刀万剐,但是把你们埋进某个工地下边做地基我还是做得到的!”

    说完之后,就怒气冲冲的摔门而去。

    陈云龙为人小心谨慎,为人处世四平八稳,这个性格成就了他今天的地位。

    但是现在,他终于不可理喻的丧心病狂了一次,风险投资这种要么暴富要么万劫不复的事儿,他陈云龙从来不干。

    但是今天他干了,而且一干就是一票大的,他用了一个天大的人情,投资在这两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身上,付出的代价是拉下这张老脸去冲那大人物谄媚的笑,然后再送出一个至少能给他带来上亿资产的天大人情。

    至于投资的回报,陈云龙不敢去想,他也不敢去多想,害怕稍加犹豫他就会后悔。

    最终,方一鸣带走了李慕儿,陈云龙则是在心里狠狠把自己鄙夷了一番,妈的,陈云龙啊陈云龙,你他妈啥时候变成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了,那么大的代价做投资,投资对象竟然是两个目前暂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还是市井小民的年轻人。

    这是陈云龙这辈子干过最愚蠢的事儿,也是最聪明的事儿。

    张哲宁和方一鸣把这个分包工程完成得特别漂亮,无论从哪个方面检测,都没有丝毫瑕疵,甚至在很多地方远远超过了清单和图纸所示的质量要求。

    但凡对工程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像张哲宁和方一鸣这么个干法,就是跟钱过不去,所有钱都投到工程上去了,利润呢?

    然而事实上,这个漂亮的分包工程,张哲宁和方一鸣的确一份钱也没赚着,一个工程干下来,依旧是两手空空。

    在建筑业称得上是老狐狸的陈云龙,其实又何尝看不明白这其中的端倪?

    这个世界哪儿有人会不喜欢钱的,只不过不同的是,大部分人纠结眼前那点蝇头小利,一部分胸中有大格局,有大野心的人就会放眼未来的灿烂辉煌。

    张哲宁和方一鸣这样做,自然不是傻子,他们虽然没有赚到一毛钱,但是他们却赚到了一个比金钱更极具功效的东西,那就是名声。

    这两人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出去了,陈云龙办事儿也算地道,接着互相交流的名义,把东郊这片建筑圈的大小老板全都叫了过来,酒足饭饱之后,邀请他们去自己刚竣工的工地上观摩。

    这些个大小老板,对工程的装饰装修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啧啧称叹,陈云龙就笑着说这是他在东郊的两个小兄弟做的。

    然后就开始有胆子稍微大些的工程老板,主动找到张哲宁和方一鸣,让他们解决一部分分包工程。

    两兄弟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干,不挑剔,不计较利润,不计较造价大小,当然,成本还是要计较的,要是每个工程都向之前不计成本的干,他俩就真成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了。

    又是一个算不得惊艳,但是一丝不苟的分包工程四平八稳的结束,工期提前了两个星期,质量绝对规范,现场工地管理得井井有条,漂漂亮亮的。

    这个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这些个边角料任何一个工程老板都不乐意干,利润小,费时费力,他一高兴之下,除了原来的利润,又多加了十万块钱的奖励,亲自送到这哥俩面前。

    可就在他打算将下一个工程的分包工程让这哥儿俩继续干的时候,办公室里突然来了七八个工程老板,纷纷大骂对方不地道,这么得力的助手,竟然想纳为己用。

    然后张哲宁和方一鸣就像是两个香饽饽一样,开始被人争抢。

    陈云龙为它们提供指导意见,替它们选择利润较高的项目,并且给他二人派了几名手下的技术骨干。

    当初是两兄弟到处找活儿干,现在是人家争抢着让他们干,土鸡飞上鸡头,瞬间成了灿烂的闪着金光的凤凰。

    从一个工程干起,两兄弟开始同时兼做两个,然后就是三个四个

    一年之后,两兄弟买了车,西装革履,资产七八百万,瞬间跻身有钱人的行列。

    发达了,肯定不会忘记一口锅里吃过饭的共患难的弟兄,只要兄弟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需一句话,兄弟两肯定赴汤蹈火。

    至于钱?亲兄弟明算账,就算张哲宁和方一鸣不在乎,刺猬头等几个兄弟在乎,总不能看着自家兄弟发达了就打算一辈子靠着人家大吃大喝做寄生虫吧?

    所以他们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借。

    无息借贷,谁的录像厅想要开分店,谁的服装店想要扩大经营,谁需要一笔资金作为周转,张哲宁和方一鸣这里来拿就是。

    他俩借钱有个习惯,那就是从来不问对方拿钱干嘛,借的数量只要是在他俩承受范围之类,肯定二话不说。

    这就是兄弟,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

    因为两兄弟的率先反击,并且没有忘记一口锅里吃饭的穷苦兄弟,所以这几个兄弟手头有了流动资金,再加上本就不笨的脑袋,他们开始像火箭一样迅速向上攀升。

    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把,彼此照应,就会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张哲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个土鳖终于开始起飞了,速度比火箭还要快,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司() 
于是东郊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破天荒的第一次出现了一家公司,开在一幢在当地相对来说比较“豪华”的三层小楼。

    虽然那间公司是张哲宁和方一鸣以每年五十万管理费,从市区一家半死不活但资质还算过得去的建筑企业分出来的分公司。

    像这类分公司,名义上属于总公司旗下管辖,但除了每年的五十万管理费,以及公司一些管理规定以外,剩下的,都是分公司的负责人说了算。

    方一鸣成了分公司的总经理,张哲宁在分公司没有任何职务,这也是他们两兄弟的策略,建筑这行水特别深,弄不好哪天就栽了,所以保留一个局外人非常有必要。

    他们继续揽着分包工程的同时,也开始用这家分公司的资质干起了“挂靠”的生意。

    所谓“挂靠”,是建筑行业一个隐晦却众所周知的词语,指的是一些工程老板,借用别的公司的资质去投标,中标之后按照工程造价大小给公司交些管理费,所得的利润大部分归项目老板拥有。

    除管理费以外,分公司的利润还来源于资质的借出费用,现在国内的投标,普遍都是一个项目老板用十几家公司的资质去围标,一旦中标,不管花落在哪家公司身上,最后的老板都是他自己。

    当然,这种行为是严重违反建筑法的,但却是国内建筑行业的一种常态。

    方一鸣是个管理天才,公司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李慕儿作为方一鸣的助理,小两口配合默契,一个小小的分公司被他俩管理得比许多大型公司还要规范。

    张哲宁对管理一窍不通,索性从来不过问公司管理的事儿,只负责在大事上拍板决断,然后借着自己的名头四处揽活儿。

    时间久了,他们就不再满足于资质借出和分包工程的那点利润,他们决定自己亲自去参与投标,自己来做项目老板,这才是真正的发展所在。

    点开招投标网站,里边一排排的工程项目招标信息,可是俩兄弟琢磨了一个下午,硬是找不到合适的工程下手。

    这座城市每天都有无数工程开工,但却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工程看似多如牛毛,其实哪个工程归谁来干,早已是内定的事儿。

    两兄弟想好横插一脚,似乎有些困难。

    别看东郊这些项目老板对两兄弟一个个客客气气慈眉善目的,但是你要是敢挡他们财路,让他们伤筋动骨,这些个老油条真正发起威来,肯定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点张哲宁和方一鸣心里十分清楚,就好比是山里的黑瞎子,吃饱喝足的时候憨态可掬,但你若敢和他抢食儿吃,大可尝试一下这些个黑瞎子发怒之后的惊天动地。

    只不过两兄弟眉头不展的琢磨了两个星期,最终还是决定去摸一摸老虎屁股,大风大浪,生死一线,九九八十一难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一回,大不了再拿命去拼一次。

    因为他俩都不是小富即安的人,天生就是不安于现状,赚了一百万直接跳过一千万,就想赚一个亿的角色,满足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可有可无的消遣。

    于是,当从陈云龙那边知道一个不错的东郊项目即将要开始招标的信息时,堪称经典的一顿饭局产生了。

    东郊这片正在搞开发,各种项目如同雨后春笋,天天都在施工,每天都是尘土飞扬和施工的噪音。

    但是翻来覆去,主要也就是那十几号的项目老板在垄断,虽然打着不同旗号建筑公司的幌子,但真正的幕后老板是谁,整个圈内的人心知肚明。

    张哲宁找了个无伤大雅的理由,分别给这十几号建筑大佬发了邀请函,请他们在东门一家算不上豪华,但档次还算可以的新开的酒楼吃顿饭。

    插句题外话,这间新开的酒楼,老板是林萧和安小天,这两个活宝别看每天吊儿郎当的,可却一个比一个猴精,有了足够的启动资金后,立刻把手里的两家录像厅兑出去,在东门市区开了一家酒楼。

    他俩也是几兄弟当中头一个把业务发展到东郊以外,并且进驻市区的人,所以人不可貌相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吊儿郎当,打打闹闹只是他俩的天性,真做起事儿来,肯定不掉链子。

    那天的饭局,张哲宁没有带方一鸣共同前往,因为两兄弟有各自的分工,做事儿尽量分开,就跟前边说的一样,如果一方出事儿,总得保下另一方继续。

    张哲宁叫上了骁勇的樊胜军和沉默寡言如同一只隐藏在石头缝里的响尾蛇阿三。

    他们提前一个小时到酒楼,安小天和林萧在酒楼大门口充当迎宾先生,张哲宁西装笔挺,则站在包房门口。

    项目老板陆陆续续的到来,凡干工程的项目老板,在用车上都有个特征,那就是喜欢出入工地比较方便的越野车,他们或许家财万贯,但特别喜欢用一款日系的普拉多越野车,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