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悠闲嫡女 >

第89章

悠闲嫡女-第89章

小说: 悠闲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氏只能够应了下来,眸色里仍是忧心忡忡,两位的身份贵重,她担心简宝华冲撞了贵人。而柒夏的眼底是兴致勃勃,一双妙目滴溜溜转个不停,她可是见到了郡主与世子,等会能够近身伺候,回去了之后好与哥哥吹嘘。

    “你看这样可好?”赵淮之见着简宝华应下,哄着怀里的周若苒。

    “我要骑烈焰。”周若苒的声音带着哭腔。

    赵淮之的脑袋都有些发涨,看上去有些苦恼。简宝华听得出周若苒显然是有些松动了,只是赵淮之关心则乱,没有听出来,她闷不吭声,眼观鼻鼻观心。

    赵淮之脑中转得飞快,继续想着有什么法子能够让怀里的小姑娘破涕为笑,“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带着你,还有你的朋友一起骑烈焰,我们就这样一路骑到凌云阁,如何?”

    周若苒的手虚虚搭在赵淮之的胸口,什么话都不说。

    赵淮之以为周若苒心中不愿,再接再厉劝说,“你想想,烈焰是难得一见的好马,我带着你还有你的朋友,一路骑到凌云阁,是不是威风极了。”周若苒爱美又爱现,性子张扬,这样的做法,应该能够讨好了小姑娘。

    “也就那样。”周若苒小声咕囔着。小姑娘嘴硬心软,已经想到了那风光的场景,口中仍是不饶,只是语气已经松动了,带着淡淡的憧憬。

    赵淮之这会儿也听出了周若苒的意愿,心中一松,笑道:“我没有带伺候的人,你也不带丫鬟,等会你想喝水了,我便给你斟水,你若是想吃菜,我就给你夹菜。我的好郡主,你看这样可好?”

    “你说的?”周若苒仰着脸,眼眶还有些发红,嫩生生的面颊还挂着泪珠儿。

    “我说的。”赵淮之颔首,他的拇指拂过周若苒细嫩的面颊,擦去了她的泪。

    没曾想见到江宁世子这般温柔的一面,他细心哄着周若苒,十足的好兄长模样。简宝华想到了两位表兄,他们待她也是极好的,惹哭了她的时候,记得像是挠腮猴子一般上蹿下跳,不知所措。

    湖水般的眸子,好似飘落了一片绿叶,打着旋落下,触及到水面上,漾起一圈圈涟漪。

    赵淮之抬眼的时候,便见着简宝华这般的眸子。他挑眉,越发觉得小丫头的这双眼妙不可言,她的眼会说话,说着的却不是孩童稚嫩天真的言语,而是托腮的美人儿,或是笑着或是愁着,说着属于成人的话语。这种天真与成熟相依相生,缠绕攀蔓在一处,恣意舒展绿叶,绽开了灼灼其华的花朵。他有些好奇,这小姑娘长成之后,是怎样的模样了。

    “世子爷!郡主!”周若苒身边伺候的丫鬟的呼声打断了赵淮之的思绪。

    周若苒愿意,她近身伺候的丫鬟是不愿的,连说,“万万不可。”又喊着郡主,见着周若苒看她,她对着周若苒摇头。

    周若苒并不理会丫鬟,抓着赵淮之的衣袖,她红彤彤像是兔子一般的眼睛看着赵淮之,若是赵淮之让丫鬟留下,她便要哭得天昏地暗。

    赵淮之看懂了周若苒的神情,大手放在周若苒的脑袋上,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

    “我的金钗!”周若苒不愿了,孩童的发丝比成人柔软,不好固定发簪,周若苒的丫鬟先用发带绑好之后,再定了金钗,周若苒知道定好发簪不易,此时生怕赵淮之弄乱了她的发型。

    “简宝华。”周若苒喊着简宝华,“乱不乱?我觉得金钗好像要掉了。”她的神情有些紧张。

    金钗的半截露了出来,摇摇欲坠,若是周若苒的动作再大一些,就要甩了下来。简宝华上前,把金钗往里头推了些,想了想,取下了她鬓发上的金摇花,旋着往里一绕,金摇花的大半朵花藏在乌发之中,只露出一丁点的金光,绰绰约约如遮面美人儿,反而让人想要一窥全貌,原先周若苒的发上金光闪闪的发饰,多的有些过了,如此金摇花半藏在乌压压的发丝里,只觑见金光一角,比原先要合适的多。金摇花藏再里头,最妙的是与发簪对卡,金钗就不对下坠。

    “小胖妞的手很巧。”赵淮之见着简宝华的动作,赞叹道,“比你原先还要好看。”

    “真的?”周若苒左顾右盼,只恨自己没有带手镜出来,不能仔细瞧一瞧发饰。

    “等会进城了之后,我送你一个好玩意。别说是发饰了,头发丝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赵淮之说道。

    简宝华一瞬间就明白,赵淮之说得是水晶镜,她的那一块儿水晶手镜就是西洋舶来的,江宁世子现在就接触到了海运?

    “你少哄我。”周若苒哼了一声,“我那里的铜镜,打磨已经是最勤快的了,光亮的很,也照不清头发丝,你若是再哄骗我,我就咬你。”

    “我怎敢哄你?等会你见了就知道了。”赵淮之摸了摸小姑娘的面颊,直起身子对着丫鬟说道:“你回去如实禀了姑母就是,等会吃过了饭,我自会带着郡主回去。”

    “这是简宝华。”周若苒说道,“表哥,我新认识的朋友。”

    “世子爷。”简宝华行了一礼,身后跟着的何氏也赶了过来,对着赵淮之行礼。

    赵淮之懒洋洋点头,并不下马,也不理会几人。只是对着周若苒伸出一只手,“你既然来了,我就应你,上马罢。”

    赵淮之的声音如同他的样貌,也带着迤逦的慵懒,不过抵不过十年后的他,磁性的声音好似一把小钩,钩得女子为他犯了痴病。

    周若苒兴致勃勃的样子,就想要上前,谁知道,赵淮之的坐骑见到周若苒上前,像是有些不耐,抬起了前蹄,打了一个响鸣。简宝华注意到,这是赵淮之藏在马匹鬃毛之中的手指打了一个响指,指使烈焰做得。赵淮之与周若苒有了约定,但赵淮之显然并不想让周若苒骑马。

第129章 医治和妃(下)() 
购买比例不够50%的;订阅后满50%即可见

    红烧肉的颜色红艳艳的,肉皮下脂方只有薄薄一层;好似焖肉的时候;肥油都闷到了下层的梅干菜里。

    她小时候确实喜欢吃红烧肉,但嫁了人之后;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红烧肉对她就有些腻了。

    简宝华看向了何氏,她眼角的细纹里也盛着笑意。

    不忍拂了何氏的好意;简宝华夹了红烧肉吃了起来。

    原本是硬着头皮的;谁知道吃了之后,便觉得美味至极。红烧肉被闷得极烂,肉皮却还有些筋道;最下面的瘦肉也是有嚼劲。越吃就越觉得香;简宝华选了小时候最爱的肉食吃了下去。

    她做了许久的老者;这般大块吃着肉,口腹满足心中也是满足。简宝华吃到七分饱的时候就放慢了筷;慢慢等着外祖母和何氏吃过了之后,才停下了筷。

    见着老夫人用完;身后的大丫鬟兰草上前,手里稳稳捧着托盘,给老夫人漱口。

    齐老夫人并不急着端起缠枝如意纹瓷杯;而是对简宝华说道:“是做得不和口味,还是身上没有好;你吃的比往常少。”

    少时的她吃饭是十二分饱;所以才有了圆润的脸;和胖乎乎的手。通晓人事的她,如今断然不会如此,“我看书中说,要吃七八分饱就够了。”

    齐老夫人没有料到简宝华这般说,眉头皱起,“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怎能吃七八分饱?”

    外祖母本就是不苟言笑之人,现下板着脸,看上去更是不好亲近。

    她小时候确实有些害怕外祖母,简宝华忍不住想到了过去,如果不是后来,她恐怕一直会对外祖母敬而远之。

    何氏见简宝华不说话,以为她被齐老夫人的语气吓到了,连忙说道:“老夫人是关心你,好不容易病好了,再饿病了怎么办?”

    简宝华一笑,露出米粒一般的白牙,璀璨的眸子弯了起来,“我不饿。”拍了拍肚子,声音软糯,“以前都是吃撑,不好的。我吃的比七八分多一点。”对外祖母也一笑,“外祖母,我吃的九分饱哩。”

    孩子的笑容比春花还要灿烂,落英缤纷,她见过简宝华怯生生的笑,想哭而不敢哭的笑,如今的笑容是第一遭见到。

    有些不自在地端起茶盏,清了清嗓子说道,“那就好。”

    染春也端了茶盏递给了简宝华,端起了杯盏,自然而然呷了一口,漱过口过,以手掩口,吐了出来。

    齐老夫人见着简宝华的动作,手上一停,她的动作如行云如流水,寻常的动作带着独特的韵味和美感,这样的举止,她只在宫里头的人身上见过。

    简宝华用帕子沾了沾唇,何氏见着简宝华不动,诧异挑眉,稀奇道:“宝丫头如今也沉得住起了。两个哥哥要回来,还风雨不动的坐着。”

    简宝华虽然摸清楚了如今大概的时候,具体的日子还不分明,听到了何氏的这一番话,模模糊糊想起来了这段往事,过往的浓雾被拂开,留着如薄纱一般的轻雾。外祖父回来前的那一次休沐日,何氏答应带她外出,可以去书院接两位表兄。

    她因为贪睡,没有过来请安,等到磨磨蹭蹭起来了之后,就听说舅母一早的时候,已经出门。因为这个,她还掉了几滴泪,幸而有染春哄她,给她做了竹蜻蜓,才让她破涕为笑。

    简宝华点头,“什么时候出发?”先太祖定了章程,亲自在京都设立了书院与武院,而当时的帝后则设立了女院,供女子学经史子集及琴棋书画,以陶冶情操。简宝华被父亲送入到外祖家生活,也有此中的考量,约莫六七岁的时候,就可以入女院进学。

    这三院,女院的制度宽松,每五日可休一日,女院更是坐落于城东一带,每个休沐日可以回去,寻常同教长说一声,也可以回去休息。书院与武院则要严得多,每十日可休半日,吃住都是在院中不得擅自离开,每月的月末可以连休两天,这两日也是有水分的,第一天的上午,须得做了早课才能离开。这两院位于京郊飞鹤山,从最西边的西华门出去,还要行小半个时辰的路,才到山下,书院位于半山腰,武院则是在山顶,从山上下来,还需要至少一刻钟。

    “老夫人。”何氏看向了齐老夫人,“我带着宝丫头去逛逛,正好去买些料子,给三个孩子做身衣服。”

    齐老夫人自然是点头,“你看着办就是。”

    先要采买,再去书院,时间有些紧,何氏不耽搁,当即让人备车,带简宝华出了门。

    坐着马车,简宝华就出了齐府大门,撩起了帷幕,回头看那齐府两字,黑底鎏金字,在已经升起的太阳下,亮的几乎要晃了人的眼,亮的几乎让人落泪。

    简宝华要放下帷幕,何氏就笑着说道:“放下做什么?瞧瞧街上多热闹。”

    简宝华一愣,蓦地想起不是隆钦帝当政,作为一个女子,撩起车的帷幕往外看没什么不体统可言。

    “好。”简宝华甜甜一笑,从窗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铁打的京都流水的人,现在与过去,过去与将来,都没什么不同。宽敞的路上,最多的就是行人,偶有青帷马车行过。沿街的叫卖声不断,汉子的叫卖声是粗犷的,若是女子的叫卖声,则是婉约如同歌一般,悠悠荡荡一曲三折入了人的耳,入了人的心。

    她干脆双臂搁在棱处,继续看着。齐府的马车并不算好,行在水磨石的地面上,微微晃晃,若是她还是老人家,可真是受不住,她现在年纪小,精神头仍是十足。

    齐府位于京都的西南角,京都四个方位之中,皇城位于北端,其他四个方位,离皇城越近,就越贵,齐府位于西南一隅,不好也不坏。不过这个方位最妙就是离西市不大远,西市是京都之中最为热闹的所在。

    东西两市,东市为贵,西市则为平,据说还有远道而来的杂戏班子在西市里表演,可惜她去西市的时候,从未见过。

    简宝华眯了眯眼,她的爹爹在沿海,给海上行商的混乱局面整顿一新,拟定了章程,当地繁华不说,日后更是有少见的海外玩意到京都里买卖。那时候的东西两市,比如今还要热闹一倍有余。

    在简宝华看来,现在的西市的人并不多,但何氏显然并不这样认为,抓着简宝华的手,“这里人多,莫要淘气。”

    简宝华点头应下。

    何氏仍不放心,又和丫鬟们交代了一番,拉着简宝华的手,往里走。

    简宝华原本是有些兴致的,没过多久就懒得张望。毕竟她身量矮小,西市里的人又多,从她的角度,只看得到人的下半身,各式的衣裙间或一两件衣帛飘飘,有什么好看的。

    何氏很快就选了布料,见着一路简宝华都乖巧,特地买了一包山楂球塞到简宝华的手中。

    简宝华看着山楂球,山楂裹着糖霜,白色的霜衣可见红彤彤的山楂,煞是好看,可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