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悠闲嫡女 >

第38章

悠闲嫡女-第38章

小说: 悠闲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辞一番后接下,简宝华接过了玉,玉质细腻不说,颜色通透,最为难得便是一块儿暖玉了。

    “我也有一块儿。”周若苒笑着说道,“你回去让人打一个同我一般的璎珞。”生怕简宝华不知道样式,从衣里掏出了璎珞,让简宝华仔细瞧着,照着样式去打。

    简宝华心中默默记着,极好了之后,对着周若苒点头。

    和越公主对着赵淮之说道,“苒儿淘气,世子费心了。”

    赵淮之原本任务就是送周若苒和简宝华,和长公主论说了几句,便要离开。

    “母亲,一起去看猫儿好不好?”周若苒央着母亲,“元宵和汤圆,生的好看。”

    “元宵?”和越公主和周若苒一齐走着,“起的这样狭促名字。”

    “这样才特别。”周若苒笑盈盈的,一个劲儿的说道,“等回见到了你就知道,这名字起得贴切。”

    简宝华落后两人两步,周若苒仰着头与母亲说话,长公主待女儿也是耐着性子。心中有淡淡的艳羡,她并无母亲,曾经的后半辈子,生下孩子,也与她并不亲近。

    “你还脚疼,所以走得慢?”周若苒忽的转过头,同简宝华说道。

    “我没事。”简宝华摇摇头。

    长公主也放慢了脚步,“你说了宝丫头的一大堆的好处,还没有说,你们怎么认识的。”

    “我们是在城郊的亭子里”周若苒同母亲开始说起如何与简宝华相识。小嘴儿张张合合,都没有停下的时候,一直到了自个儿的院子。

    简宝华见到了周若苒的院子里的陈设,便知道周若苒确实是公主与驸马两人的掌上明珠,墙壁上贴着的是琴瑟,悬着的是前朝名家的书画,有前朝马原合的奔雷图气势万千,有工笔画的仕女图婉约动人,有米舜的草书意气风发,有赵留聚的瘦金金戈铁马。

    简宝华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走向了赵留聚的满江红,仰着头细细看着。

    和越公主见着简宝华的样子,心中暗暗点头,对简宝华又高看了一分,小丫头读过书不说,与同龄人相较而言,也读的深。谈吐不卑不亢,礼仪这一块儿更是让她啧啧称奇,行走时候每一步如同丈量过一般,步伐有秩,坐立时候双膝并拢,背脊挺直如松。

    简宝华的礼仪甚至让和越心中暗想,是不是待周若苒太宽松了些,仪姿与简宝华相比,差的有些多了。

    “娘。”

    像是献宝一样,捧着属于她的元宵,到母亲的面前,小猫儿团成一团,“元宵这名字,也是贴切了。”

    “就是。”周若苒笑得是神采飞扬。

    和越陪着周若苒说了一会儿说,让周若苒好生招待简宝华,逶迤离开。

    “我娘亲好看不好看?”周若苒的手指戳在简宝华腰间的软肉上。

    “长公主生得美。”简宝华点头,十年后的长公主青春不再,韶华逝去韵味却不减,如菊般优雅。

    “我也要如同娘亲这般。”周若苒对着简宝华小声说道。

    两只猫儿初到生地,不肯吃东西,只是在准备好的盆里尿了一回,就挤在一处,窝在软垫上。用老六教给她们的法子,用细绳拴住羽毛,荡在猫儿的眼前。

    元宵的性子比汤圆要活泼些,带着些跃跃欲试,伸出小爪儿挠向选在它鼻尖的羽毛。肉爪怎能固定得住轻飘飘的羽毛?把羽毛荡得擦过它的鼻尖,瘙痒的感觉让猫儿打了一个喷嚏。

    周若苒笑得肩头耸动,羽毛也是上下翻飞。

    打了喷嚏之后,元宵彻底精神了,俯在地上,异色的双眸盯着羽毛,寻个它觉得最好的时机,去逮那羽毛。

    元宵相较而言活泼,汤圆仍是有些怕生,元宵跑来跑去跑了小半个时辰,它才加入这追寻羽毛的游戏。

    周若苒显然是从未这般快活过,晚上见着母亲,撒娇说着脸都笑得有些发疼。

    长公主伸出手,手心揉在女儿的面颊上,见女儿与简宝华投缘,便想要多留简宝华一震。“吃过了饭,不如在这里留着。”长公主说道,“等会听曲儿。我心中是有些好奇的,按照苒儿所说,这曲子不似人间似的。”

第54章 身孕() 
购买比例不够50%的,订阅后满50%即可见

    “现在这样也挺好的。”简琦说道;牵着小姑娘的手;她说话带着江南女子的婉约;带着吴语的媚好。

    与简琦的声音相比;她的容貌就算不得起眼了,她有些消瘦,容色略显得寡淡。没见过简琦的;总以为宋文清的妻子定然是才貌双全;若是见了简琦,恐怕会大所失望。

    这般容貌寡淡的女子;如何能配得上宋文清?简宝华是知道答案的。

    姑母与宋文清在一场诗会上相识,初次相识,彼此只留下淡淡的痕迹,一次上香的意外事故,让两人有了交集。宋文清并不是在意颜色之人;简琦吸引他的,是她的才情,是她身上的韧性,两人相知相恋,加上宋家并不大看重所谓的高门大宅;简琦的兄长也就是简宝华的父亲简延恩在京都里也是初露锋芒,只等着春闱大放异彩。宋文清的父亲见过简延恩;对他的品性赞叹;宋母心中有一小点儿的不愿;但最终宋家定了简琦。简延恩高中之后,宋文清也娶了简琦。

    这一婚事,为京都之人赞叹。

    “姑母亲自来接我,真是受不住。”简宝华说道,“外祖父说昨个儿见到你了,说想要知道我的身子状况,那我也应当去拜访,而不是让姑母亲自过来接我。”

    简琦听到了简宝华的话,便笑了,“宝丫头也长大了,不过与你姑母,哪里有这么多的讲究?”

    简琦拉着简宝华上了马车,两人便往东市行去。“听说琉璃巷里又有新的好玩意,我们去瞧瞧,若是你瞧着累了,就到茶楼里坐着等我。”

    东市的东南方向又一株巨大的榆树,绕过枝叶繁茂的榆树,就是一条极其热闹的巷子,叫做琉璃巷。最早的时候,这里的商户都是买卖琉璃饰品,等到后来多了玉石与珠宝,再然后又有了笔墨纸砚古玩之物。

    读过书有些文化,又不至于囊中羞涩之人,才常去这里。简琦便十分喜欢这条巷子,简宝华小时候是不爱这里的,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新鲜,孩童时候少了些耐性,总是沉不住,等到大了,后来又入了宫,更是不曾踏足这里。

    “许久没有见到柒夏那丫头了。”

    “她耐不住性子。”柒夏耐不住性子,一听要去拜会宋府,就推脱了。

    简琦觉得好笑,简宝华也是坐不住的,不过到底要比柒夏强一点。笑着摇摇头,也随着简宝华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今个儿在黄历上是宜娶嫁的好日子,敲锣打鼓,有穿着红衣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要娶妻。

    简宝华的目光有些失神,上辈子最大的憾事莫过于未曾光风霁月嫁人,简家虽然家底不丰,她到底是嫡女,父亲将她视若掌上明珠,她却只是一顶青衣小轿抬入了九皇子的府邸,做了九皇子的妾。

    就算是最后登上了高位又如何?她还记得父亲后来见到她,他心疼与懊恼的眼。一生之中,她只见过父亲落过一次泪,便是见到她以九皇子的侧妃回去时候的那一次。

    原本被秋风吹着,见着热闹的街景,简宝华的心中是快活的,想到了父亲的眼,便低沉了起来。

    “怎么了?”简琦的性子最是敏感,温柔地同简宝华说话。

    “我想爹爹了。”简宝华说道,她原本就很是思念简延恩,说出这句话之后,郁结于心的思念之情喷薄而出,让她克制不住,红了眼圈。从理智上,她当然知道,不需要一个月的世间,她就会见到父亲,从情感上,从前世到今生,她与父亲已经隔了一世。

    这些日子,她一直克制自己不去想父亲,却偶然从路上见着的迎亲的队伍,想到了父亲来。

    简琦见着简宝华的模样,只等她安安静静地冷静下来,小姑娘红了眼圈,却抿着唇不肯让眼泪落下,那模样懂事的让人心疼。前些日子生了一场病,病中身子不舒服,父亲不在身边,心里头恐怕更是难受,身心的两重疼,简琦自然怜惜简宝华。

    兄长虽说过些日子就要回京,简琦想到他兄长这次会带那个叫做刘珍珠的小姑娘来,便有些头疼,原本是想今日里告诉简宝华刘珍珠的事情,如此只好缓缓了。

    简延恩在前些日子救了一人,便是肖氏。肖氏是许过刘姓的人家,她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但父亲却性情古板,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肖氏识字,将她养的性子怯懦。家道中落后,肖氏匆忙嫁了人,她的丈夫还算是怜惜她,但娘老子实在是个不好想予的人家。一条街的人大半都见过肖氏的夫家打骂肖氏,若是旁人劝说几句,刘母就骂肖氏与那人勾搭,怀疑她的妇道。如此以来,谁敢相帮?简延恩忙着政事,也曾见过一两次肖氏,她身上大半是带着伤的,见着男子便低垂着头,如临大敌一般,怀中抱着木盆匆匆走过。

    肖氏的身子不大好,只有一女,唤作刘珍珠,前些日子丈夫去了后,肖氏的婆婆就要卖了肖氏。肖氏知道这个消息,如同五雷轰顶,哭得跟泪人似的表示要守节。

    肖氏的婆婆是个性子武断的,不喜欢肖氏,刘珍珠也是个小丫头,可以舍了。便要把刘珍珠交给人牙子,另外也让人牙子做线,寻个人把肖氏卖了,做个富贵人家的妾室,或是娶不上媳妇的老实汉子都可。只要钱给的足,就把肖氏这般“嫁”出去。

    肖氏无家可归,决绝之下,竟是要自尽,刘珍珠央着娘亲,要一块儿死。两人抱着投了湖。

    简延恩正与人在湖中小舟商议海运之事,因为朝廷是禁海运,船上只有简延恩与那商人,并两个仆人。肖氏与刘珍珠投湖的地方是桥的正中,阴天下雨没有旁人,恰巧船上只有简延恩会水,他便毫不犹豫跳入湖中救了母女两人。

    简琦看到这里,已经猜到了大概,兄长大约是要娶肖氏为继室了。当时一叹,继续往下看,果然应了她的猜测,兄长在心中表示,他要娶肖氏为妻。这桩事的始末也已经修书一封告知了齐府,这一次上京是述职,也要同齐家请罪。

    刘珍珠虽然不是他的血脉,他也会当做亲生的一般对待,名字已经改做了简宝珍。这次上京特地带上简宝珍,想让简宝华先见见简宝珍,信中称赞简宝珍的才学品性都是上佳,让简琦把这桩事缓缓告诉简宝华,让她不要对简宝珍有了偏见。信中最后写到,让简琦莫怪他的决定,他实在不忍见着两人在他面前自戮,若是齐氏在天有灵,也当会理解他的行为。

    简琦看着简宝华,她面上消瘦了一些,就与嫂嫂越靠近一分。简琦在遇上齐氏之前,平生最佩服只有娘亲一人,再遇上了齐氏之后,就又多了嫂嫂一人。

第55章 入学(二)() 
购买比例不够50%的;订阅后满50%即可见简宝华的怀里揣着锦囊,锦囊里装着的是爹爹留给她的银票,不顾染春欲言又止的神情,她把所有的银钱都放在了身上。

    “怎么没让柒夏跟着?”舅母见着简宝华的身边跟着的是染春;便问道。

    柒夏是个爱热闹的,过往时候,若是只带一个丫鬟,简宝华素来带着的是柒夏;而不是染春。

    “佛门净地,柒夏家是信道的。还是让染春去好些。”简宝华说道。前世的时候;柒夏相当于她的半个玩伴,性子开朗活泼,柒夏留给简宝华的都是美好的回忆;而现在她这皮囊内里是苍老的灵魂;再见柒夏;便觉得吵闹的有些受不住了。这一次不让柒夏去礼佛;柒夏便生了气;跑了回去。幸而简宝华还记得柒夏的娘老子是信道的;现在编排出这个理由。

    何氏原本没有想到,仔细一想果真是如此;“染春去也好,她性子沉稳;在外也能够护你周全。”

    染春的性子沉稳简宝华是这段时日一来最深的感触;她吩咐什么事情;染春做得又快又好,对她的决定,就算是不赞同,也不会多嘴。简宝华便点点头。

    何氏一笑,“你这一病,性子倒是比先前稳重了许多。”

    “我长大了。”简宝华说道。

    何氏瞧着觉得好笑,摸了摸简宝华的发旋,“好,我们宝丫头也是大姑娘了。很快就可以进学了。”

    说了一会儿话,简宝华就撩开了马车的帷幕,看着热闹的街景,这景她百看不厌。她今个儿梳着的是双丫髻,用水粉色的发带系着,被风吹的微微扬起,发带的末端绣的是玉兔捣药的绣案,原本还坠着两粒银铃,走路时候叮咚作响,简宝华让染春剪去了。

    浩然寺位于东郊,出了东直门,先要经过弯弯曲曲的护城河,继而是一大片的湖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