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屌丝重生咸丰帝 >

第103章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103章

小说: 屌丝重生咸丰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万,其中曾国藩手里有三万余跟随石达开南征北战的精锐,这些人不用可惜了,用了又怕一个不好再次反水,那就后患无穷了。李鸿章手里有几万,同样是追随过陈玉诚与李秀成的精锐,胡林翼就更别提了手里握着十几万天军战俘。

    几位大人在官衙内转思了多日,最终决定将天军集中起来编制,让各地在读的讲武堂士官们提前毕业担任其中的中下层指挥官,加强战俘的训练以及思想工作。整顿军纪。这样一来方便了管理,又能确实快速地掌握到战俘的动态,默化太平军战俘的思想观念。

    胡雪岩积极地走在南京各地,带一群苏州名医为百姓诊治,收埋无人埋葬的尸体。他这行径受到了几大总督与各地官府的好评。现在官府缺的就是人手和银两,而胡雪岩却是自愿自动地无偿为百姓疗病收埋,让官府省去了不少了心思和人力、物力。

    而胡雪岩之所以如此积极,一方面是为了报达咸丰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一方面也是为了结交江南各地的官绅为自己将实行的计划做好铺奠。胡雪岩当年受到咸丰的赞赏,先后将武卫军与两江的军需物资的调度权力给予了胡雪岩,让胡雪岩这个在苏州还只个小跑堂的人一夜之间成为苏州商界的新贵,让胡雪岩效力的于姓钱肆快速掘起。

    于老板对于这个小跑街在北京走了一趟就让整个这族挤入苏州商界,对他的欣更加高,便将爱女指于胡雪岩为妻,将生意都交由胡雪岩打理了。后来咸丰将胡雪岩交待接济过的好友王友龄升为苏州知府,凭借着好友的帮助,胡雪岩更是如虎添翼,在苏州做的风声水起,除于姓钱肆之外,又开办了胡庆馀堂,经营生丝,草药,棉花等项目

    胡雪岩又发现,中国的工商业起步太晚了,从中国出口到国外的生丝与棉花等原料由于长时间价格竟争,被洋人压得很低,于是便开始走访苏州的商界名流,希望联合苏州商团创办商会,抵制恶性地竟争,将国内的生丝与棉花的价格提高。历史胡雪岩也这么干过,不过当时他只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国内外的商团财伐,最终闹得个家财散尽,被慈禧抄家的结局。

    而如今却大不相同了,胡雪岩代理着武卫军的军需物资,是红顶子官商,而全大清有谁人不知道武卫军是皇上一手带出来的天子门生军队,别的红顶子官商可能不好说,可是胡雪岩这顶红顶子却带着点黄色,直接与皇家挂钩了,想要动他的人也得先掂量下自己的本事。而且胡雪岩本人急公好义,在苏州是出了名的,他所做的事情又对商家们有好处,自然无不应承。

    得到大家的应承,胡雪岩便开始在官府活动,此次前来南京便是有这个意思,如果有这了官府的方便那么事情便可以水动渠成了。胡雪岩的无偿奉献带动的效果就是其他苏州财团也加入到了这场安抚民心的运动来了,一时间官府的压力大减,胡雪岩也得到的以李鸿章为首的地方大员的赞赏与认同,往来密切,称兄道弟。

    等到如此一来,胡雪岩才将自己要联合苏州商家屯积生丝,棉花等这些出口原材料,借以抬高生丝与棉花等物的出口价格,更可以借此以稳定国内的生丝与棉花等物的价格。众人一听,觉得这事有利大清,有利于民,便答案等到胡雪岩开始实施的时候帮忙给予最大的方便,并且会帮助他上书向朝廷解释清楚,让胡雪岩进一步得到皇上的肯定。

    因这胡雪岩这事,说的好了是为了百姓,稳定国内市场,说的坏点,按以前的说法就是哄抬物价,蓄意作乱的大罪,这要是有些跟胡雪岩不对付的人这么模棱两可地给朝廷上上这么一道奏折,胡雪岩想不吃不了兜着走都难。

    胡雪岩得到了几位总督大人的应承自是满意而归,大战的创伤几乎到处都是一片废虚,胡雪岩几乎耗尽了近年来所得的利益,尽心竭力地为安抚百姓做着事情,无偿赠医施药,无偿收埋无主的尸体,为这些人立坟交竖碑。

    胡雪岩的身影几乎走遍了整个南京以及周边地区,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百姓的感恩之心,甚至民间都开始流传着胡雪岩是前朝沈万三大财神再世,见百姓受战乱之苦而派来搭救他们的,一时间胡雪岩便被说成了财神,画像被许多百姓供进家里。

    安排了这些事情,胡雪岩便急不可待地北上中原之地了,今天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中原地区大获丰收,棉花生丝都比往年高产了许多,而如今也正是收获的季节,百姓正等着将辛苦一年的成果变成银钱,如不出意外今天虽然丰收了,但是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却可能会降下来,百姓依旧获利极少。

    胡雪岩要抢在洋人前面将河南山东等地的棉花与生丝高价收购进来屯积起来,到时再与洋人谈价格,稳定一个今后棉花生丝出口价格,从而消除国内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胡雪岩此举在他自己心里不知道,但是无形之中完成了中国国内的第一次资本的累积过程,为萌芽的资经济起到了带头做用。

    大战方息,接下来的除了安抚战场之地的百姓外就是对于作战有功将士的封赏了。时间渐进入冬季,在胡雪岩的带动之下,有地方财团的帮助,这个冬天,南京城以及南京周边的百姓将不会因饥寒交迫而过得太艰难了。

    在南京曾经的两江总督府,后来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里,两江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曾国藩、两广总督左宗棠、闵浙总督英桂以及安徽巡抚刘铭传、湖北巡抚胡林翼等一众参于了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地方大员齐集一堂,互相满面欣喜之色地见礼,谈论着。几乎整个长江南北地方可跺跺脚就能振动一方的方面大员集齐在此里是因为皇上对这次平叛封赏的圣旨将要到达了。

    众人都在纷纷猜测皇上将给予这些几经大战的将士以及官员们怎么样的封赏。如今天下初步平定,而由于地方团练的兴起,致使地方势力过大,皇上会不会因此而名正言顺地将地方的势力一一削减呢?对于此,以聂士成为首的武卫军将领完全当做是与他们无关的事情看待,在他们心中,皇上就是至高无尚的存在,任何有威胁到皇上地位的人或势出现,他们都第一时间将其扑灭。

    几大总督是最为担心的,因为几大总督之下的团练势力最大,每个人手中的力量都足够再次兴起一翻血雨腥风来。两湖的湘军人数达到了十三万多人,而两广的新军人数也在十万左右,两江也不逊色,李鸿章与左宗棠财力最盛,都讲究兵不在多而在精,因此对于新军的创建不遗余力,其精锐程度与武卫军相当。如果皇上对他们起了猜忌之心,不难借此封赏佳奖的时机削其军权调入京城任个闲职。

    地方各大小由民间办起的来的团练首领的代表也有些坎坷,他们之所以起军为的都是名利,或者保住自己的财产不受到太平军的迫害而已。可是如今天手上也有了一些实力,各地或几千,或万余人马,也算是一方的土霸王了,这些人尝到了掌握生死的大权的滋味之后,不免生出要保全势的心思出来。

    如果皇上要削他们的权,他们该怎么办?推脱不交是不可能的了,看看现场的几大总督和那些眼高于顶的天子门生们吧。任何一方的实力就有瞬间将他们踩灭好几次的能力了。可是交了,自己辛辛苦苦了几年时间能换回什么东西?

    一时间现在又变成了两江总督府的曾经的天王府里,人心不一,各有心思。正在众人都心照不暄地想着自己的心事的时候,一名李鸿章麾下的亲兵小跑进来报道,天使已经离城不过十里地了,正在往南京城赶来。众人顿时停止了谈论,整顿了一下衣冠依次出了官衙出城五里迎接传旨的钦差。

第145章 未雨绸缪() 
这次旨意比较正式,咸丰让一个身边的小太监奉着圣旨千里迢迢地赶来了南京,一见面众人寒暄了一阵便让那传旨的小太监的车架走在前头,众人都跨马跟随在后头缓缓进城。一进了,小太监也废话些什么,便将一卷黄娟展开朗朗道来:

    自朕以来,发贼祸乱,幸有诸卿,倾力剿贼,撕杀沙场,劳苦功高,朕心甚慰。而今发贼即灭,众将士劳苦,朕当嘉奖以慰之。各府道官兵凡做战有功者,着录其功迹上禀朝廷,论功行,各兵校一律官升一级,赏银若干,御酒三坛;因战其亡者,一律赏银若干,追封爵禄。牌位入英烈祠享万世香火,世人敬拜。其家属父母由官府拨银善待,子女由官府抚养成人,优先入学,优先推荐工作。

    各地方团练乡绅,资助官府有功,加官进爵,以为嘉奖。若有仍愿从军者,着收整人马,归入各总督麾下,仍为朝廷效力。

    两广总督左宗棠剿匪有功,进伯爵,赏黄马褂,金质金龙勋章,仍任两广总督,节制两广军政,大力推行新政,不得有务;两江总督李鸿章剿匪有功,进伯爵,赏穿黄马褂,金质金龙勋章,仍任两江总督职,节制两江,推行新政,不得有务;湖广总督曾国藩剿匪有功,进伯爵,赏穿黄马褂,金质金龙勋章,推行新政于两湖,仍任湖广总督职,节制两湖。安徽巡抚刘铭传剿匪有功,封为台湾总督,节制台湾军政,推行新政,编练新军。进子爵,赏穿黄马褂。武汉总兵冯子材剿匪有功,迁四川提督,编练川军,进子爵。武卫军四师,五师师长张宗禹、聂士成剿匪有功,进中将衔,着即日回师京城助练新军。

    广西提督察尔汉剿匪失职,着削去官职,进京听参。迁广西官兵千总刘永福为广西提督编练黑旗军。

    。钦此!

    小太监一通不停息的念着,众人对于皇上的封赏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皇上并没有削除几大总督职权,说明皇上并未因地方势力过大而起猜忌,顿时放下心来。他们不知道的是,如今太平天国刚刚平定,地方仍是一片混乱,咸丰需要这些威望高涨的总督暂时压制不安的因素。之所以先从小股地方团练削起,也是见于总督麾下人强马壮,削了小股地方势力于他们无碍,又可借助他们弹压,一举两得。

    旨意念完,聂士成与张宗禹首先表态,敬礼应诺,闪到一旁“虎视眈眈”,他们也知道地方团练强大,皇上削除了一部分小股团练,肯定会有人不满,如果有人出现反对,他们半毫不犹豫地挥军扫平。

    李鸿章做为地主,待小太监念完圣旨毕,便客客气气地冲着小太监道:“天使远来辛苦,还请后堂休息。”说着便将一张银票塞往小太监手里。这里惯例,一般朝廷里来了传旨的太监,地方上都会用些银两打点。

    “唉哟,李大人,您可别这样儿。这要是被人知道了,小的小命就不保了。皇上这几年对事可是上心着呢。小的也快回家了,宫里头皇上说了,再不用我们这些奴才侍候了,打算过几年就打发我们回家。呵呵。说实话,小的这些年也存了些银子,正想着待出了宫回家享几年清福呢。”小太监苦巴着脸,略略讪笑着道。咸丰对于收受贿赂的人的处置手段他们这些整天在宫里混的哪有不清楚的,因此不敢收李鸿章的银票。

    李鸿章迟顿了一下,打了个哈哈道:“公公尽心为皇上办事,真是我等之楷模啊。既然如此,那就请公公入内堂休息吧,请请请。”

    小太监转动无须白净的脸道:“皇上还有口喻呢!”一见众人听说还有口喻,如临大敌的样子,忙笑着接道:“这口喻就不用这么正式了。皇上说了,如今天朝廷里哪都缺银子,封赏太溥,怕寒了将士们的心,还要请诸位大人理解朝廷的苦处,等他日大清富强起来了,皇上定当加倍赏赐。”

    众人忙道不敢,朝廷缺银子,大家都知道,不然也不用将地方财政权都给了几大总督了。对于咸丰的封赏他们也大致满意。那些赏下的名爵虽然没有权力,但却是荣誉的像征,位比宗亲的存在,而且可以世袭,至于手下将士,到时候自己也能格再加奖励,反正咸丰没有削去他们的权力,给手下封个官职什么的也容易。

    地方代表虽然被削去权力,遣散了手上的实力,但是如今天下太平了,他们也不好再加闹事,而且皇上也对他们加官进爵了,自己的地位一下从乡绅变为官府贵族了,还是皆大欢喜的了。至于手下那些兵将,就丢给几大总督去烦恼吧。

    一时间满堂齐乐融融,小太监千里迢迢地来到南京也确实挺苦的了。起先还好,北方正大力整休公路呢。道路硬化了,走起来也舒服,只是到了南方道路就崎岖了,要不是这种新形式的马车安装了减振装置,还真有可能把他的一把骨头给巅散了。喧完了圣旨,他也算大功告成了,向众人道了一声罪,便随着李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