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24章

一个人的甲午-第24章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着手的机会。没想到林启兆居然想到了由将来大清的银行来做这件事情,这简直绝妙之极。

    但是真正让李鸿章惊叹动心的,还是林启兆提出的第二条,由朝廷明发旨意,将全国各地解往京师的京饷兵饷统一由将来的大清银行负责办理汇兑。李鸿章从筹办淮军开始,就离不开粮饷二字,对其中的名堂清楚的很。朝廷每年的收入有八千万两左右,刨开河海漕运那部分粮食以及其它的实物,其余的银两大都是通过钱庄和票号来办理汇兑,总不能每年运一大堆银子进京吧。

    所以倘若将来由大清的银行来办理汇兑业务,单单只是其中的汇费一项,就足以让银行狠狠的赚上一笔,由此必将把钱庄和票号的存款都吸引过来,再加上银行本身的存贷收益,这办理银行这步棋就算是彻底活了,朝廷和北洋也能真正松口大气。

    待到盛宣怀看完条陈,也是满脸的惊诧和赞赏之情,拍着手说道,“精当妥帖,这两条都直指我大清财政的弊端,中堂大人,倘若照此办理,不出三年,我大清的财政就可摆脱眼前窘迫的困境,于我北洋也是受益匪浅啊。”

    “就照这个条陈,你们回去后再细细商议一下,拟出个具体的章程,过几日我就进京面呈太后和皇上。”李鸿章站起身来,用长者那般温和的目光望着林启兆又说道,“这办理银行的具体事务就拜托子华多多费心了,过几日也随我一同进京吧。”

    这话就算是正式让林启兆接手银行的事情了,方才李鸿章一直没有明确的意思,也是有些拿不准这个年轻人是不是有真本事,心里多少有些犹豫不决,此刻却再也没有什么顾虑了。有这样深远精当的见识,难怪唐杰臣会竭力向自己举荐。

    林启兆也慌忙站起来一辑到底说道,“中堂大人吩咐,晚侄敢不从命,只是……”

    他抬起头,一脸的沉静神色,只是眉头微微皱着,像是有些心事。

    “这里都是自家人,子华有什么难处想法尽管开口。”李鸿章此刻的心情算是真正舒畅了,压在心里这么些天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还收获了这么一个人才。眼下更加是要好好笼络住这个林启兆,将来才好真正为北洋做事。

    “晚侄并没有什么难处,晚侄担心的是这和洋人合办银行一事恐怕眼下根本行不通。”林启兆犹豫了一下,断然说道。

    此语一出,石破天惊。刚刚还满堂笑意顿时冷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林启兆。

    唐杰臣站在旁边急的直咬牙,怎么也没想到林启兆这时候会忽然来这么一出。这银行是从洋人那里引来的新鲜事物,办起来自然困难重重,可像林启兆这么一句话就说死了,连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他实在想不明白林启兆究竟是怎么个想法。要是不愿意,又何必辛苦跟着自己赶到津门,还特意写了份折子,要是愿意,刚才又为何浇下这一头的冷水。

    想着这些便暗暗的冲林启兆使眼色。林启兆却似没有看到一样,默默的望着李鸿章。

    “为何?”李鸿章目光一沉,直直的盯着林启兆。

    林启兆微微避开李鸿章那份锐利的目光,收起几分慌乱的心情,徐徐说道。“晚侄以为今日我大清,无论朝廷上下,还是世间百姓,有几人真正知道银行为何物,为什么非要办银行,又是做什么用的?更何况任何事情但凡沾着洋人二字,必定会招致非议,甚至被斥责为卖国,所以朝廷未必会同意合办银行的事情。其二,以前我大清只有英国人的银行,后来法国人德国人纷纷开办,到现在就连俄国人日本人也一拥而入,看中的正是这其中天大的利益。中堂大人和美国人合办银行,要是其他各国纷纷阻挠,要求我大清与他们合办,又将如何?”

    李鸿章心里一惊,目光深沉的注视着林启兆竟是半天没有说话。刚刚舒展开的心绪顿时又像一团乱麻般搅在一起,生生的搅得他心里一阵阵发慌。

    他如何不明白林启兆话里的意思,除了洋人那一条,自己没有想的那么周全外,其他的何尝不是自己心中最深的隐忧。那日在戒台寺,恭亲王也是力劝他暂时退后一步,再等等,不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只是,眼下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法子,终于可以让朝廷和北洋喘一口气,他实在不甘心就此罢手,不甘心他二十多年心血打造的北洋,被一个钱字压垮了。大清这一口气要是哪一天真就接不上来了,是要亡国的啊!

    他忽然间想到紫禁城中的皇上,心神一收,缓缓的坐下来,吐了一口胸中的浊气,自失一笑说道,“子华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天下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当年北洋不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不可为未必不能为。”

    “中堂大人明鉴,眼下并非是开办银行的最好时机,晚侄担心此折一上,必定引起朝野震动,举国反对,更加上洋人从中作梗,到时候中堂大人恐怕也会成为千夫所指……”林启兆不无忧虑的提醒道。

    李鸿章摆了摆手,冷冷的笑道,“千军万马都过来了,还怕他千夫所指?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头再细细的商议一下,刚才子华说的洋人那条倒是要注意了,这事情没有做成之前,千万不要透出风声出去。等真的办成了,那些洋人再怎么闹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至于朝廷嘛……”

    他抬起头,望了望屋外些微的夜色阑珊,暗自在心里叹了口气,“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老夫老了,可锐气还没有消磨干净,你们都还年轻,更应该振作精神,大清的国运气数还要靠你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林启兆三人心中一凛,默默的站起身来,向着李鸿章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

    昨天太累了,今天补上。

    ——

    

第二十二章 相识不如偶遇() 
林启兆是七月二十七日跟着李鸿章进京的,因为贤良寺距离皇宫较近,所以他和李鸿章暂住在贤良寺,随时准备着蒙皇上的召见。

    考虑到林启兆是布衣的身份,按照规矩是不能见皇上的,所以李鸿章还特意给林启兆捐了一个道台的三品头衔,明面上让他在北洋帮着盛宣怀协管招商局的事务。

    这两天李鸿章都在忙着和户部打官司,今年应解往北洋的海防协款到现在连两成还不到,听也一同进京的盛宣怀私下里说,中堂大人在户部都拍桌子骂娘了,可临了还是被户部推了个一干二净,让李鸿章找各省督抚要钱去。

    “这一说到钱,北洋就成了中堂大人自己的了。”盛宣怀也是一脸的无奈和沮丧,却也是半分办法没有。

    就这么一直到今天,才从宫里传来消息,太后和皇上召李鸿章进宫奏对,商议和洋人合办银行的事情。

    林启兆对合办银行的事情原本就有自己的想法,并不像李鸿章看得那么重,他之所以认为合办银行的事情不可能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是留过洋回来的,看过了外面那片日新月异的世界,再目睹着举国上下一片昏昏然的情状,心里面对大清的洋务不免充满了失望。

    看得开了,反倒没有了那份患得患失的心情,整日里在京城里面闲逛游玩,毕竟是第一次到京城里面来,心中多少还是有着说不出的好奇。

    这日晚间,左右也是无事,林启兆独自一人离开贤良寺,来到京城的街道上闲逛起来。

    深秋的京城,在瑟瑟的秋风中随处可见拎着鸟笼的旗人,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流连在茶馆酒肆间。

    满大街都是糖葫芦、炸糕的叫卖声,在来往行人穿梭中好不热闹。

    林启兆原本是想到琉璃厂那边去看看,找寻点孤本、字画什么的回去拿给老爷子。可走着走着,抬头看到一家布庄,忽然间想到了老爷子曾经多次提到的,想购买洋人的织布机器开办织布工厂的事情。

    目前,市面上洋人的机制纱布所占份额已经快接近7成,江南原本手工纺织的土布在洋布冲击下,由于产量低,售价高,质量也比不上洋布,已经渐渐失去了竞争力。林家其实早有购买洋人的纺织机器,开办纺织工厂的想法,只是迫于所谓“十年专利”,一时之间无法着手实施。

    “十年专利”指的是光绪初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业――上海织布局,并以保护专利的理由,在光绪八年经由李鸿章向朝廷奏准,明令规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要新办织布业的话,十年之内只能以入股的形式和上海织布局合办,绝不允许私人开办。

    眼下,十年之期已经快要到了。在上海,不仅林家,也很有些人在盯着机器织布这块肥肉。这次林老爷子同意唐廷枢之请,让林启兆出面帮助李鸿章主持银行的事务,多少也有着放一些手面在这里,为将来林家进入机器织布业打点基础的心思。

    此刻看到布庄的幌子,林启兆心里也不觉微微一动,想看看京城里面布匹的销售情况,便信步走了进去。

    大约是天色已晚的缘故,布庄已经准备打烊了,店里面并没有多少顾客,只有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和掌柜攀谈着,一个仆人侍立在一旁。

    林启兆也不在意,只是随意打量着柜台后面码放的布匹,看了一会儿,又叫过柜台里的伙计,详细询问起洋布和土布之间的优劣以及销售情况。

    那伙计倒也口齿伶俐,三言两语便将这洋布和土布的优劣说的一清二楚。原因无他,第一洋布是用机器织出来的,产量大所以价格就便宜,第二洋布比土布耐用,颜色比土布多不说,色彩鲜艳还不掉色。现在京城里的官绅百姓,大多是购买洋布,而土布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来买了。言罢,还竭力向林启兆推荐几种刚刚到货的洋布。

    这些道理对来自上海的林启兆来说,并不算什么特别的,他感到微微有些意外的,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洋布在京城就已经占据了市场,可想而知,照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多久大清的土布将会被挤压的无立锥之地。

    看来,老爷子认为的机器织布势在必行的事情,确实是有很大道理的。再不着手做这件事情,将来市场都被洋人的洋布占据了,再想实施就困难重重了。

    林启兆正低头沉思,那边两位年轻书生似乎也被刚刚伙计的那番话吸引了,其中看起来年少的那位走过来,颇为好奇的问道,“既然机器织布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大清的土布还是用手工纺织呢?”

    那个伙计张了张嘴却是回答不出来了,这其中的道理又哪里是他一个打杂的伙计知道的。

    林启兆闻言,抬起头看了那位年少书生一眼,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公子有所不知,我大清在上海有一家官商督办的上海织布局,所以朝廷有保护专利的规定,自光绪八年起,十年内不准私人开办机器织布业。”

    “保护专利?”那位年少书生满脸都是惊诧之色,愣了一下,神情变得阴沉下来,嘴里吐出了两个字;“荒唐!”

    林启兆顿时一愣,看这位年少书生年纪不过二十岁上下,说话却是如此的这般坦率和无所顾忌,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好感。于是好意提醒道,“朝廷的国策自然有朝廷的道理,还是需慎言,不要被旁人听了去,惹出些是非出来。”

    那位年少书生却毫不在意的一笑说道,“岂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便是说说又有何妨?”

    说罢,很是认真的看了林启兆几眼,微一拱手道,“听这位兄台方才一席话,对我大清的工商业颇有研究,常言道,相识不如偶遇,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想邀兄台寻一个清静的去处,聆听兄台的高论,不知道兄台是否有意把酒夜话一番?”

    林启兆本来也是无聊之极一个人出来闲逛,刚刚听这位年少书生的话似乎颇有见识,便很爽快的回答道,“那就却之不恭了。在下林启兆,字子华,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楚越,字更生,这位是我的好友杜怀川。”那位年少书生微笑着拉过身旁那位稍许年长的书生说道。

    更生,不过是“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意思罢了,只是把自己前世的名字带了出来,也是心中那一点点的怀念,一点点的不甘心而已。

    ……

    今天中午把欠大家的一章补回来,晚上还有一更。

    请大家多多投票收藏,今天面条在榜上看了一下,局面不乐观啊,下周面条准备坚决冲榜了,大家多支持一下,面条努力更新,更新是王道,以王道求推荐收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