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226章

一个人的甲午-第226章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方面的要求无非是因为清国正在野心勃勃的重建海军,而希望明年财政预算能够加大拨款力度,购买新式军舰以保持对于清国海军压倒性的优势。陆军内部以立见尚文为主的强硬派希望的是帝国增兵朝鲜,进而一举拿下整个朝鲜,以挽回帝国陆军在甲午中的声誉。至于国民,他们忍饥挨饿,渴望胜利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眼前的局面,帝国如果不能拿出一个较为强硬的姿态出来,对于国民是无法交代的。我刚刚和大山岩首相商议过了,增兵朝鲜和向海军拨款都没有问题,外交上面也要保持强硬的姿态,向清国施加压力。当然战争,是断然不会被允许发生的勺等事件平息下来后,我会把立见尚文这个混蛋调回国内,帝国的大政方针绝不允许由这样的人来任意动摇!”

    听到这里,陆奥宗光起初忐忑的心方才稍许的安稳下来,但是随即又有些不安的问道。

    “增兵朝鲜会不会刺激清国?山县阁下应该清楚,清国那位皇帝是异常好战的,对于帝国的态度向来也是强硬无比

    陆奥宗光的话还未说完,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大山岩忽然开口说道。

    “陆奥君多虑了,朝鲜不会有战争。否则清国摆弄出那些朝鲜马匪出来干什么呢?不过是为了有一个双方都能下台的台阶而已。况且帝国也并非不能一战,以现在帝国所拥有的制海权,倾尽全力拿下朝鲜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拿下朝鲜之后外面应该怎么办?我们的力量最多可以攻下朝鲜,进攻清国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到了那行,时候,帝国就将陷入到一场无望而漫长的消耗战中,被清国拖垮拖死

    还是当初伊藤首相说的对啊。清国终究是一斤,庞然大物,对于这样一个对手,帝国只能一击毙命,拼国力拼消耗,帝国是拼不过清国的。立见尚文所做的也并非全然就是错的,帝国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一点。帝国现在和清国拼的只有两个字。时间!只有抢在清国强大起来前。把这个衰老帝国的自强之梦抚杀在摇篮中,帝国有能获得新生!,”

    此时此刻,陆奥宗光有终于明白了,大山岩和山县有朋在这个帝国国运微妙的时刻坐在一起,所达成的协议是什么,他原本的担心也在这一刻化为乌有,正色说道。

    “我明白了,外交方面我会尽力去斡旋,必要的时候,可以请英国方面出面调解,即便是仅仅考虑到俄国方面势力的介入,英国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内阁和议会方面就拜托二个了,海军方面,我会去和西乡从道谈的。这个时间是伊藤阁下为我们争取回来的,可惜留给帝国的时间不多了,”山县有朋镇定自若的表情上面,忽然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望着窗外的天空静静说道。

    

第四十八章 万里悲秋(五)() 
当日军一个大队在朝鲜惨败的消息传出后,日本国内顿时一片哗然。要求出兵朝鲜与清国开战的呼声尘嚣其上,再加上各种势力的推波助澜,一时之间是越演越烈。而日本政府面对国内和国际舆论,却出人意料的没有立刻表态,反而表现出让人费解的迟钝和沉默。

    事实上,这也是日本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体现。自从伊藤博文遇刺身亡后,日本政局便缺少了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的强硬人物。此时的日本政局内部,海军与陆军为争夺战争资源而日益严峻的矛盾。长洲藩和萨摩藩由来已久的争端,没有在甲午中获得预期红利的各个财阀集团,以及曾经对日本战胜清国报以巨大希望,可现在却不得不忍受生活贫困不堪重负的日本国民,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利益争端和矛盾都一股脑的冒了出来。

    直到朝鲜事件爆发三天后,经过山县有朋、大山岩和陆奥宗光这三今日本政坛的三驾马车,在台前幕后的强力施压,不惜采用各种平衡手段。甚至大山岩和山县有朋还专程觐见了天皇陛下,获得了天皇的支持。日本政局各方才终于正式就朝鲜事件达成了一致。日本政府向大清递交了措辞严厉的照会,表示如果朝鲜事件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日本政府将不排除诉诸武力的可能,并进而宣布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驻防朝鲜。

    与此同时,大清外务部的对外表态倒是中规中距,首先就日军擅自进入朝鲜大清驻军区域照会日本,要求日本政府就此作出鞘释,并严正声明日本军队遭遇的打击与大清无关。针对日本增兵朝鲜的挑衅举动,大清紧接着也宣布暂时终止与日本的一切经济贸易。

    时之间,随着日本增兵朝鲜和大清的毫不退让的姿态,东亚局势忽然陷入了剑拔弩张的状态,看起来似乎稍微一点小火星,都会立刻引发东亚这两个国家的一场大战。

    然而身处东亚的各国公使们。在经过数日的等待后,却忽然在充满尖药味的气息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朝鲜事件发生后,原本西方各国都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就各国而言。中日这两个国家,说穿了不过是两个贫穷弱小的东亚小国,谁赢谁输对于东亚的利益格局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也很难触及到各国在东亚的实际利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各国都是乐于见到中日之间打的你死我活,正像中国的那句古话。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少不了还是要由这些长袖善舞的各国公使们居中调停,为本国在其中谋取最大程度的利益。

    但走出乎各国公使们意料的是。事情的进展却并非他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当他们漫不经心的周旋于各种社交场合,颇有些闲庭信步的等待着中日双方大打出手,为自己在东亚的外交生涯增添一些闪光亮相的机会时,朝鲜事件却出人意料的变得有些琢磨不透起来。

    先是日本方面所谓的增兵朝鲜,到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日军一斤,师团的兵力倒是陆陆续续的征调到了朝鲜,但是从目前的局势发展来看。日军兵力更多的是用以巩固日本在朝鲜南部的地个,根据各国驻汉城公使馆发回的电报,日军主要目标是围剿朝鲜南部反对日本的各种势力。反而在中日对峙的一线,吃了暗亏的日军并没有表现出急于复仇的

    势。

    至于外交上面的折冲交涉,倒是闹腾的热火朝天,日本驻清国公使小村寿太郎频繁与大清外务部交涉,除了态度一如既往的强硬外,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而从大清这方面看,短期内也并没有增兵朝鲜,与日本大打出手的迹象,其强硬态度也仅仅是停留在外交交涉上。至于其宣布的终止与日本方面的经济贸易,事实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大清与日本的经贸往来。主要是以日本购买大清的原材料等生产物质为主。现在日本失去了购买渠道,但是各国商船却没有限制。依旧可以将物资运往日本销售。当然日本方面肯定要吃点亏,额外增加一些贸易成本,然而这和此前各国判断的中日之间的剧烈冲突似乎差距太远了。

    这就好比两个人甩开膀子打算在街头大干一场,围观的人群都饶有兴趣的做好了看场好戏的准备。

    可是左等右等,这两个人除了气势汹汹架子拉的很大外,就是打不起来。

    失望、困惑和难以言喻的怀疑。迅速在西方各国派驻东亚的公使们中间弥漫开来,似乎到了这个时候,各国公使们才有些明过神来,眼前东亚的局势看起来并非他们想象当中那样。在满腹的猜疑当中,西方各国也只有带着几分举棋不定的心情。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明朗。

    直到光绪二十一年深秋的最后一个周末,按照惯例在法国公使馆里举办的下午茶开始时,各国公使们才忽然注意到人群当中似乎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而这个身影恰恰是眼前的局面必不可少的重要背景。

    这个离开的身影正是英国公使欧格讷,当各国公使们都兴致勃勃的等待着中日开启战端的时候,他已经悄然由津门乘坐英国商船凯尔号,启程前往上海。

    “亚对于此次中日之间的这场争端,或许也只有老于东亚事务的欧格讷看得最为清楚透彻。虽然直到现在。他也仍然不明白日本方面明明没有实力,为何还要做出这样毫无道理的挑衅举动,但是从一开始他就看的很清楚,中日经过甲午之战后,彼此都已经是精疲力竭国力贫瘾。根本无力发动一场大的战事,换句话说即便双方真想要打,恐怕也没有财力作为支撑。

    所以欧格讷干脆就不指望这场争端会带给自己什么惊喜,抛开京城里面那些纷乱不堪的局面,先赶到津门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会晤通商事宜,然后从津门坐船前往上海。在他的行程安排中,此行的目的就是北洋和两江。

    他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有着非常深亥的想法的。从和大清签订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后,大英帝国的技术、机器、资本就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大清,触手可及的利益以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让人心动不已的前景,此时已经深深吸引了国内的目光。虽然此时大英帝国的主要精力并不在东亚,但是面对大清忽然打开国门后,带给大英帝国的那个巨大的馅饼,整个大英帝国已经表现出了无比的欣喜和激动。商人、政客纷纷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这里。争论着如何在这个东方古老帝国的身体上面,牲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但是这个时候,欧格讷反而冷静下来,整斤,大英帝国,或许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大清,当大清的国门在他手里徐徐打开的时候,他也忽然间发现了一个此前忽视了的现实。

    大清正在拼命的建设自己的经济基础,利用西方和自己国内的资本。在两江和北洋大力发展实业。从蝶炭、钢铁、造船、铁路一直到军工制造,各种实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大清还已经建立了第一家国有银行大清银行,对大清国内混乱脆弱的金融体系进行改良。虽然步履蹒跚,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其着力构建近代金融体系的步子,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斤小帝国。

    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两江和北洋。这两个此前大清最具实力。也初步奠定了一定近代经济实业基础的地方,此时就如同大清的两个引擎,在拉动着大清这个衰弱庞大的躯体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狂奔。所以,此次欧格讷专门到津门和上海,就是要实地看看大清正在发生的变化,为大英帝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寻找正确的切入点。

    在欧格讷眼中,一个逐渐复苏并且日益强大的大清,并不符合大英帝国的东亚利益,虽然眼下这个国家百弊丛生,内部矛盾重重,即便再有十到二十年的时间,恐怕也根本无法动摇到失英帝国的地个。但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以后呢?毕竟大清不同于其他别的殖民地,他太过于庞大。其内在的潜力也很难去估计和判断,毕竟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领先西方很多年,这一点尤为可怕。

    这些都还是更为长远的事情,或许已经是欧格讷任期之外的事情了。可是即便暂时忽略未来的变数。此时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却是迫在眉梢。

    眼前大清已经用庞大的资源和市场将西方各国吸引了过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看做是捆绑在了一起,而大清和日本经过甲午一战后。已经是誓不两立的生死冤家,随时都可能重启战端。

    哪怕抛开日本方面的态度不谈。从大清那个皇帝陛下对于日本一贯强硬的态度,和他亲政后大力发展军备的举措来看,中日之战都再所难免

    而真要走到了那个时候,大英帝国出于经济方面的巨大利益或者说是顾虑,很难说国内的政策舆论会不会倾向于大清。甚至就在此时,大英帝国内部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表达着,要扶持大清去牵制一直在暗中蠢蠢欲动,企图染指东亚的俄国。

    牵制俄国熊当然是英国东亚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在将来大清彻底打败了日本,大清身边就缺少了一个足以牵制他的对手,而到了那个时候,大清还会不会乖乖的按照大英帝国的轨道前行呢?

    外交终归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有了实力的大清又会不会甘心听任英国的指挥棒呢?大英帝国现在要面对的世界局势已经足够复杂了,在聪州有德国的崛起,在非洲有英国殖民地的利益,东亚只能算作大英帝国并不太重要的一部分,当现实决定了无法在东亚投注太多注意力后。未来的形势又将发展成怎样呢?,,

    想到这些,坐在凯尔号头等舱内的欧格讷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些太过长远和深刻的考虑,已经超出了他此时的判断能力,他也无法预见到未来的事情,只是内心深处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