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150章

一个人的甲午-第150章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我以为对金州我们应该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首要之处就是调集重兵切断金州与大连湾的后勤运输,只要日军敢于出击,我们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他如果缩在金州不出来,我们就一直围下去,围到他弹尽粮绝之时。到了那时候,日军必定军心大乱,我军再全力突击,一鼓作气拿下金州……”冯国璋指着金州与大连湾的那条通路,断然说道。

    陈卓颇为欣赏的点了点头,无论是作为参谋长运筹帷幄,还是统军死战,冯国璋都是自己身边的一把好手,此前,陈卓也曾经向皇上透露过让冯国璋统领新建陆军第二镇,只是不知为何,皇上似乎只是想将冯国璋放在参谋长的位置上。

    “围困金州是此战的关键,能不能把日军困死在这里,关系着整个战局的胜败,可是目前要集中兵力应付日军从大连湾的出击,金州这里最多只能摆5000人,你们说说看,谁来率军啊?”陈卓环顾着身边众人跃跃欲试的神情,目光却不经意的投到了新建陆军第二镇那些北洋旧部身上。

    毫无疑问,新建陆军第一镇是此刻他手中最能打的部队,这把锐利的刀只有用在歼灭日军有生力量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他心中,围困金州的重任必须由第二镇来担当,只是由谁来统军,他却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大帅,刘盛休愿意担此重任!”还没等众人说话,刘盛休已经往前迈了一大步,目光中充满了一份说不出来的凝重。

    刘盛休?陈卓有些迟疑的沉吟着,北洋旧部的那几个人他都在心里掂量了许久,一直拿不定主意,也是因为这几个人带兵打仗的本事都差不多,可似乎都缺少一种杜振武身上的狠辣之气。

    见陈卓有些犹豫不决的样子,刘盛休猛然间单膝跪地,拔出身上那边皇上赐的短剑大声说道,“大帅,出征前皇上就说过,刘盛休已经是个死人了,刘盛休也是堂堂七尺男儿,可杀不可辱,难道要永远当一个死人?!恳请大帅给刘盛休一个活过来的机会,今日刘盛休对天盟誓,此战如果守不住,不用大帅动手,刘盛休就用这把剑自行了断!”

    着,刘盛休举起手中的短剑一挥,硬生生的削去了左手的一根手指,竟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刹那间,众人都被刘盛休脸上那股子凶悍的神情给镇住了。

    错愕之间,陈卓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皇上赦免刘盛休以安军心,他多少还是能够体会的,却没想到皇上出征前的一席话,居然能如此激发了眼前这个屡次败退之人的血性,皇上心思手段……

    沉默片刻,陈卓看着刘盛休肃然说道,“知耻而后勇,大将本色矣!辽南全军之安危,就系于你一人身上了,记住一点,日军往哪个方向突围都不怕,就是不能退往大连湾。”

    接着又挥动着手中的马鞭指着地图说道,“全军主力立刻向金州和大连湾之间的南关岭集结,切断两部日军之间的联系。冯国璋,你即刻率部向大连湾发起骚扰性攻击,将大连湾的日军吸引到南关岭一带,要让南关岭成为辽南的草河堡!”

    “大帅,攻打大连湾还是让我去吧。”一直没有捞到作战计划的杜振武再也忍不住大声喊道。

    “什么时候把你身上那股骄气磨没了,什么时候再来见我。”陈卓看也不看杜振武,转身大步而去。

    ……………

    广岛战时大本营

    原本攻掠清国辽东、辽南后的那种喜气已经荡然无存,此刻所有人都是一脸的凝重,一言不发的忙碌着。

    日军征清第一军和第二军相继失利,退守清国辽南

    一传回日本国内,整个日本都像是一瞬间被惊呆了一ttt提灯游行庆祝消失了,社会各界交相庆祝的酒会也取消了,就连那些叫嚣着要扫平清国的浪人团体也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有些不知所措。

    而整个日本媒体在度过了短暂的失声后,都将矛头指向了陆军和伊藤博文的责任内阁,议会中弹劾伊藤博文内阁的呼声也是日渐高涨。议会前不久才在伊藤博文的强烈要求下,通过了追加三千万国债的议案,此刻陆军在辽河一线的失利,无疑让原本略微平息下来的矛盾顿时爆发出来。

    整个国家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而战争又陷入失利的僵局,国民的埋怨和愤怒可想而知,再加上国内各种派阀之间的争斗,尤其是代表海军和陆军的长洲藩和萨摩藩之间的矛盾,都因为这次突入其来的失利,变得分外的尖锐起来。

    海军方面,此时是有太多的理由嘲笑陆军的无能了,帝国出动了近四个师团的兵力,却在清**队的阻击下伤亡惨重,还败退到了辽南一线,连旅顺都丢给了清国。陆军的无能,已经成为了重创北洋舰队的海军方面最大的笑柄。为海军寻求更多更大战争资源的呼声,也在国内日渐高涨起来。

    而此时,伊藤博文却悄悄从东京来到了广岛战时大本营。此前,帝**队一路高歌猛进,伊藤博文脸上总是一副神情严峻的样子,而传来陆军失利的消息后,他反倒露出了很少看见的笑容,频繁接见各方面的人物,竭尽所能的安抚各种矛盾,努力用自己的从容来帮助帝国应对眼前的危机。

    “伊藤阁下,陆军的失利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帝国很早就注意到了清国的那支新建陆军,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撑,作为帝国参谋部参谋次长,我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还请阁下继续给予帝国陆军以信任!”川上操六笔直的站在伊藤博文身前,脸上的表情痛苦的抽搐着。

    为了查明清国那支新建陆军的情况,川上操六也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也获得了一些可贵的情报,却万万没有料到帝国陆军最后还是败在了清国的这支军队手中,一想到此,川上操六心中便是一阵剧烈的创痛。

    “此刻不是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伊藤博文断然的摆了摆手,明显有些精力透支而显得苍白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丝无比坚毅的神情。“征清第三军明日就要出发了,此战关系帝国生死存亡,关系着帝国的气运。川上君,你的精力要全部放在对清国山东半岛的战役上面,而不是停留在过去。

    ”

    川上操六却是沉默着,征清第三军出征之所以一直没有最后决定,原因就在于此刻陆军内部都希望能够将征清第三军投入到辽南,一举击败清**队主力,彻底洗刷陆军的耻辱,而海军方面却坚持按照原定计划攻掠清国山东半岛。

    海军方面希望能够攻陷清国的威海,消灭清国北洋舰队,彻底解除帝国海上的威胁,这一点川上操六心中非常清楚,但是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刻,伊藤博文首相却断然采取了支持海军的决定,让本已经在失利面前抬不起的陆军,更加感到沮丧和尴尬。

    “作出这个决定和海军方面无关。”似乎是看透了川上操六此时的想法,伊藤博文有些疲惫的叹了口气,目光沉沉的望着窗外的海港说道,“与清国这个庞然大物相比,帝国终究还是显得那么弱小和贫瘠,帝国的财力已经无法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了。川上君,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吗?如果征清第三军也陷入辽南这个泥沼中,帝国还能够拿出什么力量去征服清国……”

    “可是……”川上操六挣扎着,想要最后一次说服伊藤博文,却被伊藤博文那份让人窒息的目光打断了。

    “清国内部,此时正处在一个异常微妙的时刻,清国的朝政大权向来都掌握在清国皇太后手中,而此时清国的皇帝却率军在辽南作战。川上君,对帝国而言,这何尝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清国最善战的新建陆军主力都集中在了辽南,如果帝**队能够在这个时候攻陷清国山东半岛,消灭清国北洋舰队,扫荡登州、莱州,威胁清国的京城,对于扭转整个战局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当清国在直隶平原附近已经没有兵力可以阻挡帝**队前进的时候,当清国朝廷在被击溃掉最后抵抗的勇气后,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清国皇太后只能选择妥协,也唯有此,帝国才能真正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伊藤博文的声音骤然变得急促而高昂,脸色铁青的盯着川上操六。良久后,又默然的叹息了一声。

    “相比帝国的国运,即便帝国此刻在辽南的军队全军覆没,我也在所不惜!川上君,我们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注定了要为我们这个贫弱的国家去奋力一搏,为了能改变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国运,帝国陆军的地位,个人的命运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片死一般的静默后,川上操六默默的向伊藤博文敬礼,嘴唇颤抖了片刻,转身大步离去。

    空旷的房间里面,伊藤博文的身影忽然显得无比的瘦削和憔悴,连日来的奔波操劳似乎在这一刻,将他在众人面前努力挣扎着的坚强外壳,轻轻的撕开了一个缺口,整个身子猛地摇晃了一下,几乎就要站立不住了。

    多少年以来,伊藤博文都以清国的李鸿章为自己平生最大的对手,仰慕之并且誓言击败之。当传来击败李鸿章的北洋时,内心中的喜悦曾经让他一度无法自控,却万万没有想到,这次战争的延续,却忽然冒出了一群他从未想到过的对手。

    清国那个不惜一死而亲征田庄台的皇帝,还有他身边那样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回师田庄台重创帝国陆军主力的陈卓、千里奔袭旅顺的刑天,还有清国那支强悍的新建陆军………此刻,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迫在他胸口。

    “帝国的国运,帝国的国运……”伊藤博文喃喃自语着,忽然发现对于这场战事,心中一片空白。

    帝国与清国的这次生死劫,胜负之数究竟会在何处呢?

    —————————————————————

    不能再说抱歉的话了,因为缺少欠了很多。今天九千字的二合一章节,算是弥补一点,算是一个态度吧。以前从未有过这样断更的情况,因为国庆要到了,面条的工作太过繁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过了这个月会好起来,一定会!

    

第六十四章 风云百年劫(十)() 
鸿章那间摆满西洋家具的会客室,对袁世凯来说是再t7了。西式沙发、法兰西咖啡、从意大利国进口的精美的玻璃器皿,还有放在屋角的那具留声机,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向众人昭示着,大清这位致力于推行洋务运动的中堂大人,对于日新月异的外间世界的热情。然而此刻坐在这里,袁世凯心中却不免有着一份惴惴不安的心情。

    辽河一战,袁世凯手刃丰升阿,收拢北洋各部血战营口,以赫赫战功向天下人显示了他曾经一举平定朝鲜内乱时的那份手段,也无疑在同时,摆明车马站到了皇上那边。虽然于国家大义上讲,他这样做并没有多少错,甚至还是有功于江山社稷。但是他毕竟出身北洋,一生的功名前程都是从北洋,从李中堂的栽培中开始的,在这个无比敏感和微妙的时刻,选择从朝局的一头站到朝局的另一头,且不说天下人会如何议论,单单只是此刻,中堂大人心中会如想呢?

    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摆在明面上的大道理和深藏于时局背后的私情,通常都是纠缠不清的,所谓私心公论,其实说穿了就是一张纸,捅破了无非只有两个字:利害。此时,天下大势已经初显端倪,自己此举究竟是利多还是害多,袁世凯心中还是有数的,但对于一直提拔栽培自己的李中堂,他心中却难免有种说不分明的感觉。

    正在袁世凯心绪万端的时候,一阵缓慢的脚步声从屋外传来,李鸿章在张佩纶的陪同下,迈着方步从外间走了进来。袁世凯慌忙起身上前,一个千跪在地上说道,“袁世凯参加中堂大人!”

    “起来,起来说话……”李鸿章虚抬了一下手,缓步走到会客室中间的沙发上坐下,目光在袁世凯身上看了片刻,轻笑着说道,“慰庭穿上这身新建陆军的军服,看起来倒是蛮精神的嘛,呵呵……”

    听到中堂大人如此一番开场白,袁世凯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苦笑。

    今日来拜见李鸿章之前,为了身上这身衣服他也是为难了许久。从北洋站队站到了皇上那边,袁世凯原本并不想穿这身有些显眼的新建陆军军服拜见中堂大人,无端的让人觉出几分轻狂和张扬。然而此刻头上的辫子已经剪掉了,无论是穿大清的官服还是平常的长衫,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再则李中堂是何许人也,过分的刻意做作,反倒透出一股子虚饰矫情出来。左思右想之下,袁世凯也是把心一横,与其躲躲闪闪失了身份,倒不如坦坦荡荡前来,横竖都是眼前这个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