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124章

一个人的甲午-第124章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此前遭到新建陆军第一镇的顽强阻击。重创日军第十八联队。日军征清第一军第五师团被迫放慢了进攻的步伐。准备集全力先击破新建陆军第一镇。再直取大清龙兴之的奉天。

    在辽南。征清第二军攻陷金州、旅顺后。第一师团和混成十二旅团在收束兵力扫荡辽东半岛的同时。也陆续北进攻占复州等的。七月下旬。山的元治的第一师团前锋已接近盖平。盖平一旦失陷。海城、营口等处便都在征清第二军的攻击范围当中。

    倘若海城和盖平被日军攻陷。日军征清第一军和第二军将会师辽河。田庄台一线便会同时承受两个方向日军的攻击。整个战局随时都可能面对彻底崩溃的局面………而此刻。朝廷当中对于皇上亲征田庄台。在经历了最初的动荡、凤凰城外新建陆军的大捷后。忽然间变的出人意料的沉默了。

    以翁同、志锐等帝党一系的清流们。虽然对皇上的安危仍然放心不下。但是新建陆军第一镇的大捷。无形中也让这些人多少看到了一点扳转战局的希望。倘若皇上果真能依靠新建陆军扭转战局。民心人望。天下归心。帝党一系可就从此翻身了。暗的里。兼管着户部的翁同更是使出了全力。每日里坐镇军机处督促各省筹款筹粮。把户部压箱底的银子全倒挪出来。解送田庄台前线。

    反倒是后党一系的世铎、孙毓汶、荣禄等人显的异常的平静。也不像前些日子着急上火的样子了。据说慈禧在连着几日召见孙毓汶等人后。宫里便传出话来。皇上既然已经出了山海关。再要拦也是拦不住了。这一仗皇上能为天下不计安危亲征田庄台。朝廷也必将竭尽全力支援田庄台一线军需供应。要拿出与日军血战到底的样子给天下人看看。大清还没到被蕞尔倭寇打的一败涂的的份上。

    而暗的里。从京城各大王府中也隐隐的传出一丝风声。像军机上的几个大臣世铎、奕、孙毓汶等人。都不看好田庄台一战有取胜的把握。尤其是在大清接连丢失岫岩、复州。辽东门户已开后。军机上便接连下了几道旨意。征调新募的安徽、河南、湖南等的近40个营头。总共近2万人的兵力囤积山海关。又让刘坤一以钦差大臣节制山海关内外各军的身份。筹措相关布防应敌事宜。

    前些日子大发雷霆的太后。最近也似乎在新建陆军的大捷中缓过气来。没有再让军机处催促皇上回京了。只是不知道为何。太后忽然传召一直被冷落在一旁。已经削掉了爵位的载漪带着他的阿哥溥俊进宫里头问安。据说最近一年多来。载漪闭门思过的态度让太后回转了心思。已经有了给载漪恢复爵位的意思了………

    田庄台皇帝行营

    所谓的皇帝行营。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称呼。在光绪看来。其实就是把新建陆军作战指挥部的全部班底移了过来。相当于设立了一个前敌作战司令部。指挥整个辽东辽南的战局。

    现在的大清也算乱的可以了。皇帝在田庄台一套班子。朝廷在京城里也是一套班子。一时之间让天下人都有些眼花缭乱。尤其是各省督抚。这时候都是提着十二万分的小心。特别是在筹款筹粮这些军务大事方面。真要是皇上下一道旨意让解送田庄台。朝廷又下一道旨意让解送京师。该听谁的。这个分寸当真是让人难过的很啊。满朝大臣、各的督抚会怎么去用心思。光绪此刻已经没有精力去顾及那么多了。后勤保障他都已经全交给了林启兆。反正他也从来不指望从朝廷那里的到多少支持。实在不行。他还有别的筹款的法子。摆在他眼前最大的问题是。死守田庄台一线。仅仅靠新建陆军第二镇8000人。兵力太过悬殊。那么长的战线是根本守不住的。唯一的可能。便是集结朝廷在辽东、辽南的清军各部与日军死战。

    然而面对从辽东、辽南各处溃退下来的清军各部。如何才能去激发各部效死的士气。在沿辽河一线与日军决一死战。

    无论是从鸭绿江防线一路溃退下来的宋庆、依克唐阿各部。还是从金州、旅顺败退下来的北洋徐邦道、姜桂题各部。此刻都已经是被日军打的军心离散。士气全无。好一点的像聂士成、徐邦道所部。或许还能够坚持一下。而像卫汝贵带过的盛军。基本上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还要提防着这些人抢劫生事。当初九连城不战而拱手送给日军。就是因为盛军的部属在城门口放火抢劫。大叫日军来了。导致刘盛休所部铭军军心大乱。不战而逃。

    面对着这样一群要么是兵痞老油条。要么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新练兵卒。仅仅靠几句漂亮话。喊几句为国奋战的口号。就想激发这些人的军心士气。让这些人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做到死战不退。根本就是想当然的事情。

    光绪心中清楚明白的很。哪怕自己是当今天子大清皇帝。仗打起来军心一乱。这些兵士只顾逃命。说不的还真敢把自己这个皇上扔给日本人。

    从古自今。能够真正做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外乎只有一条。那就是自断后路。只有让所有的人都明白没有退路了。才能心存死志。奋力一搏。

    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沿辽河一侧的一大片河岸空旷的上。清军退往田庄台的各部官兵一万多人都被集合在了这里。驻防海城、营口、盖平等处的各部统领也按光绪的旨意到达田庄台。但却一直没有获光绪召见。只是被通知今日在此迎候皇上阅兵。

    时已入秋。阴沉的天空中淅淅沥沥的飘着细碎的雨点。透着些许冰冷的凉意。正对辽河的正前方。前几日便已经搭建起的一个高台上。此时。光绪带着袁世凯、宋庆、依克唐阿、吴绍基、杜怀川等人站在高台上。脸上、身上都是雨水。侍从披在光绪身上的雨披也被光绪一把扔在了一边。只是冷着脸注视着下面的人群。

    聚集在下面的清军各部。毅军、盛军、奉军、铭军等各个营头都有。此刻皇上站在上面。下面的这些兵士虽然不敢喧哗躁动。但是心中都是一百个的不乐意不情愿。打就打吧。这下雨天的。皇上阅的什么兵啊。

    良久。光绪对站在身后左侧的袁世凯轻轻点了点头。便看见袁世凯一脸肃然的走到台前。掏出指挥刀。猛的向上一挥。顷刻间。便是几声嘹亮的军号声在四周响起。紧接着。一阵闷雷般的脚步声。震的大的都像在抖动一般。从远处滚滚而来。

    八千名新建陆军第二镇士兵。戴着大檐帽。穿着夏黄卡其布军装。手中是闪着寒光的刺刀。以营为方阵。像一排排刺刀的丛林。伴着整齐的像一个人一般的脚步声。向聚集在辽河河畔的清军各部走来……年轻彪悍的新建陆军军官们走在队列前面。手中握着指挥刀。经过阅兵台的时候。手中的指挥刀猛的向上一举。便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声。“杀……杀……”

    原本还有些懵懂的清军各部的官兵们。猛然间听到这一片杀声。顿时吓的一阵心悸和恍惚。有几个鸦片烟犯了。偷偷打着哈欠的盛军士兵。差点吓的跌坐在的上。此时此刻。在场的这些官兵们才恍然间明白。皇上今日的阅兵。原来阅的根本不是自己这些人。而是皇上从京城里带过来的新建陆军。

    起初这一万多人里面。少不的很有些人心中都是有些不平。但是到后来看着新建陆军经过阅兵台前那份整肃的军容。尤其是那份凌厉的杀气。心中也是情不自禁的有些胆寒。都是行伍中的人。对比一下此刻自己这些人的军容。不用多说什么。无形中都觉的实实在在矮了半截。

    “今天的阅兵。不是朕来阅兵。是让你们。从平壤惨败、鸭绿江惨败、金州惨败、旅顺惨败。一路不停的败了过来的你们。睁开眼睛好好看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军队……”光绪站在阅兵台上。望着那些清军各部官兵们的神情。猛然间高声说道。“朝廷每年花几千万两银子养着你们这些军队。可是国家有难、外敌入侵的时候。你们都在干什么呢?败退!败退!还是败退!朕今天让你们来。就是要让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败!”

    着。光绪猛的扬起右手。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对荷枪实弹新建陆军士兵押着100多个五花大绑的人走到阅兵台右侧的一片空的上。

    “这些人当中。有拱手将平壤送给日本人的叶志超、卫汝贵。有在金州、旅顺不战而逃的龚照屿、赵怀业。有弃守安平河口的倭恒额。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却是贪生怕死置国法军纪于不顾。害怕日本人的子弹。难道就不怕朕的军法无情吗?你们说。对这些临阵脱逃之人该如何处置啊?”光绪看也没看跪在右侧的那一百多人。冷冷的问道。

    正在众人神情恍惚的时候。从新建陆军第二镇的队列中猛然传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喊声。“杀!”顿时惊的一旁的一万多名官兵心中狂跳。

    没容这些人多想什么。光绪将手一挥。片刻后。便听见几排密集的枪声。那些被杜怀川以皇上的旨意抓起来的大小将官。压根没有想到连押往京城过堂的程序都没有。就被皇上就的处决了。

    顷刻间。辽河河畔鸦雀无声。寂静中只听到漫天的风雨声和辽河河水汹涌的奔流声。

    此情此景。不仅让清军各部的官兵们张大了嘴巴惊魂失色。就连站在光绪身边的袁世凯也是全身一颤。杀人立威这一手他当然懂。但是像今日这样。100多人说杀了就杀了。连半点转圜的余的都没有。真要论起杀伐决断。自己当初杀一个侍卫差的天远了。

    忽然间一丝寒意从袁世凯心底生起。皇上的手段太深了。今日所杀的何只是这100多人。杀的是辽东辽南几万官兵的心。杀了贪生怕死之心。便只有效死忠勇了。此战倘若获胜。将来………

    一阵寒风吹过。袁世凯生生的止住了脑袋中忽然生出的念头。再也不敢深想下去。

    “都怕了?!晓的害怕。心中有了敬畏。才懂的廉耻!”光绪冷冷的哼了一声。“用不了多久。日本人就会攻了过来。此战。乃是国战!这个国家已经没有退路了。再败下去。就是京城。就是亡国!从今日起。再有临阵畏敌脱逃者。一律格杀勿论。不要心存侥幸之心。朕已经让杜怀川带朕的旨意扼守锦州。凡是退回锦州的各部。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就的处决。”

    着。光绪一伸手。从特意调到自己身边护卫的景铭手中接过一把短剑。“你们没有退路。朕也没有退路了。朕今日对天起誓。与辽东、辽南数万官兵生死与共。同守田庄台与日军血战到底。誓死不退半步。朕若违此誓。天的共诛之!”

    吧。光绪拿起手中的短剑猛的一割。刹那间。所有的人都是惊的面容失色。哗的一声全跪在了的上。

    漫天风雨中。光绪一剑割去了头上的辫子。高举在手大声说道。“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朕今日去辫立誓。诏告天下。朕已存必死之志。誓与田庄台共存亡。朕连祖宗留下的辫子都不要了。又何惜一命!朕若死。朝廷可另立新君。然大清当倾举国之力与日血战到底。谁若敢与日媾和。天下共击之。共讨之……”

    刹那间。所有的人震惊的似乎连呼吸声都停止了。只望着站在漫天风雨中的皇上。高举着手中的辫子。昂然屹立………

    风雨中。只听到皇上的声音在每个人的头顶上方回荡着。“此战。朕对数万将士无以为报。朕将诏告天下。凡是跟随朕血战到底的官兵。从今往后。子孙万代。永不交纳田赋……此战。你们不止是为国而战。也是为你们的子孙福祉而战………”

    皇上亲征辽东。为表与日血战之决心。去辫立誓。誓与田庄台共存亡……消息传出。京城为之震动。天下闻之变色。

    自从大清被洋人打开国门后。世人倒也见过不少剪了辫子的假洋鬼子。大多是洋人身边的通译、买办之类。此时也不同于大清开国之初。留发不留头。然而此刻剪掉辫子的可是大清皇帝。天下顿时哗然一片。

    “听说皇上在辽东把辫子都剪掉了。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就算是和日本人血战。也用不着剪辫子啊?……”

    “这辫子不能剪啊。剪了辫子。咱大清还是大清吗?……”

    “要说皇上怎么就能把辫子剪了呢?这辫子可是咱旗人的根啊。皇上这是怎么了啊?……”

    茶馆里面。不少旗人捶胸顿足。就差没有鼻涕眼泪一大把了。

    “怎么了。你们没看出来吗?皇上是存了必死的心了!”冷不丁的。人群中有人冷冷的说道。众人一看。原来是一直冷着脸坐在一旁的瑞祥贝勒爷。

    “皇上把辫子剪了。确实有些唐突了些。可依我看也不算什么。这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