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71章

战国霸天下-第171章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见其人,却闻其声,随着演兵岭一带回荡着张仪的声音,年轻的邹衍转动这眼眸,再而面朝演兵岭一拜,道:“慕名而来!”

    “哈哈,小小年纪,颇有机变之才,进来吧。”

    邹衍闻此一言心中大喜,顿时再而一拜礼,便是入得演兵岭,见到一华发之人盘卧在屋檐之下。

    这便是传说中的鬼谷子?

    邹衍心中大感好奇,张仪之名,显赫于世,但邹衍知其名亦是如雷贯耳,却是不知其人,自然不知道而今眼中的鬼谷子便是那个谈之一言便可使国之兴亡逆势的张子。

    “见过鬼谷先生。”邹衍小小年纪,却也礼数周全。

    张子悠悠然的说道:“鬼谷一门,有六韬三略、有纵横之术,亦且有阴阳衣钵,兵谋之道,小家伙意欲习得哪门学术。”

    “鬼谷先生愿收邹衍为徒?”邹衍惊喜万分,忍不住的说道。

    “齐国人……小小年纪不远千里,定是求学而来,心犹坚毅,倒也可以做我弟子。”张子如是说。

    便见邹衍拱手一拜,道:“邹衍愿学阴阳学术!”

    “魏人魏缭,拜见鬼谷先生!”演兵岭之下,赫然又有一人,正是昔日卫峥所见的年轻俊杰魏缭,也是尉缭。昔日卫峥并未接见他,让魏缭倍受打击,深思熟悉才知道心性不足,而今竟是意欲入鬼谷门修心觉己以觉他。

    ……

    确说天下时势,卫峥把张仪接回卫国之后并没有闲下手来,邦交角力还得前行,这一次还是派出了苏代为使者出使齐国。

    显然是为了张仪的事情,历史上的张仪回到魏国做了一年相邦之后便驾鹤西去,而今历史悄然改变,有卫峥鼓励他继承鬼谷门一派的掌门人,张仪也有了新的寄托于希望,心不死身便能长存。

    齐宣王听说张仪在卫国,新仇旧恨、加上近邻威胁,齐国终于找到了发兵攻卫弱其国的借口。

    临淄。

    “敢问大王,齐国何故突发兵攻打盟国?”正殿之上,为卫国使者的苏代的面朝齐王质问道。

    大争之世,苏代此话的确好笑,不过齐宣王到底还是要顾忌名声,便说道:“张仪,天下的倾危之士,反复无定,出卖家国以图谋国君恩宠之人,祸我齐国也。”

    说着,齐王看向了苏代,又道:“卫王若是交出张仪,寡人便鸣金收兵,绝不攻卫。”

    显然,这天底下谁不知道张仪与当今卫国之主是为同门师兄弟,而今张子投奔卫国,卫王若是把人交出去了,名声就从此给败坏了,这样的君主当政,今后还有谁敢入卫佐士?

    齐王就是料定卫峥不会把张仪叫出来,所以才有此条件。

    苏代却是说道:“齐王恨张子,虽然如此,可齐王若行此举便正中张子计谋,他在秦国有所依托了,张子若是再入秦国,齐国攻秦否?”

    “此话何意?”齐王疑惑不解,道:“寡人怎么就成了张仪这厮的依托?”

    苏代一笑,解释道:“大王或有所不知,张仪离秦时,便与秦王约定:如今齐国之主恨张仪不能万段,于是心生一计献于秦王,是故张子若在哪国,齐王定会派兵攻打其国。所以张子来到了卫国,齐王亦知晓我王万万不会交出张仪,于是乎给了齐国伐卫的借口,明面上看是秦国给了齐国一个顺水人情,齐王或要感激秦王,实则居心叵测啊。”

    ……

第060章:坑秦的“猪队友”齐国() 
——

    “卫国而今国力强盛,虽与秦国、齐国这些强国相比底蕴稍显不足,却也不是任人宰割。”苏代自信的说道,的确如此,单从综合国力对比,而今卫国的确还是与齐国有着差距,阳山大战一役的胜利,不代表卫国就已经比秦国、齐国强了。

    齐宣王一语不发,片刻之后,苏代又说道:“大王,卫齐两国若生刀兵,万万不可能速战速决,坚持消耗势必因战拖累两国,不论哪国胜利,都是赢了战争,输了家底啊,而张子便献策于秦王,让秦国利用此间隙攻打韩国,打通三川要道,临二周之境,取周天子九鼎神器,于是乎秦国便从此挟天子以号令群雄,掌握天下地图户籍。故秦王为张子备以三十车厚礼,送其回卫国。如今张子已经在卫国,大王若是果真发兵迫境,攻打卫国,这就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立邦交之国,于天下间树以众敌,祸患殃及自身不说,反而让张仪得到秦国信任。”

    齐王一听顿感惊疑不定,苏代又道:“大王若行此举,得秦国信任的张仪势必再而左右逢源,实不相瞒,齐国若是攻我,我王早已与张子商议好对策。”

    “哦?贵使这是在威胁寡人么?”齐王淡淡的说道,面色虽然不喜,但耳朵却也竖直了听。

    苏代不卑不亢的说道:“既如此,外臣便开门见山的说罢。齐国若是兵踏卫境而来,我王便与秦国重修盟好,合三晋与秦四国之兵,推举秦国为合纵长攻打齐国,届时齐国能敌否?”

    苏代又问:“外臣置身卫国使者身份之外说一句,敢问齐王,弱卫国与弱强齐,与秦而言哪个利更大?弱卫国与弱秦国,与齐而言哪个利更大?”

    好你个张仪,如此歹毒的计谋,果然是国倾危之士,要不是卫国为求自保,寡人险些就中了你的毒计!齐宣王心中如是想。

    齐宣王把孟尝君田文唤到书内商议,田文见齐王问计,想了想拱手说道:“禀王上,苏代虽为卫国使者,但所言却不无道理,这就是卫国的阳谋之计以求自保,卫王便是告诉我,齐国若攻我,便转投秦国怀抱。王上,方今天下之时局,秦、楚两国皆因战而弱国,齐国暂为天下首强,若是广竖众敌,实属不智。张仪虽为倾危之士,然其谋之连横大策确是令人侧目,大国长策也,齐国而今应当效仿昔日之秦国行连横大策。”

    孟尝君一番进言说辞顿时让齐宣王改弦更张,重回正殿之后,竟是反而把苏代以国宾之礼接待,这让齐国群臣大跌眼球。

    齐国也不傻,尤其是这个国向来热衷做无本买卖,显然,齐王此举反其道而行之,倒坑了一把秦国,列国各怀异心,转眼间便大打出手,转瞬间又能从剑拔弩张之际握手言和,这便是战国。

    齐国图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住卫峥的眼睛,实际上这一切都在算计当中的结果,齐国此举无非就是想要继续做他的无本之利。

    突然不打卫国了,秦伐韩国,卫国难道要坐视不理?没有了齐国之患,卫国便会有精力发兵援助唇亡齿寒的韩国。

    如此一来,齐国又能坐山观虎斗,可谓不损一兵一卒就能同时弱强秦和后起之秀的卫国,齐宣王这是打的好一手如意算盘呢。

    天下列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卫峥同样有自己的算计,唇亡齿寒的道理是古训不假,但当世人以为卫国会发兵助韩时,卫峥却是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同样也让天下大跌眼镜。

    一时间,谁也摸不透卫峥的意图了,卫国难道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甘茂率领秦军猛攻宜阳之际,韩王派出了使者入朝歌求援,也向赵国求援,但卫峥却以卫国阳山大战大损国力唯有,俱不驰援,赵武灵王同样如此。

    且不说朝秦暮楚的韩国不值得投资,秦国攻打韩国却不可能灭其国,韩国仍旧是卫国西境的缓冲,真要到了韩国快要灭国之日,卫峥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赵武灵王也不会坐视不理,显然,秦国便是把整个韩国搅得不得安宁,却也不敢灭其国。

    值得一提的是,卫峥同样也有顾忌,若是出兵,齐王乘机突然从背后抄底怎么办?这种赔本买卖可万万做不到,说到底,齐国就喜欢干这种事情,秦楚之战的时候,齐国乘机夺回了楚占的淮泗之地就是近期的例子,这样的邻居不得不防啊。

    上一次与秦阳山大战,卫国兵出国境之外,敢于果断用兵也是出使各路邦交周旋,齐国这个邻居同时也在谋求淮泗之地,这样的局势下卫峥才敢果断用兵,但现在的齐国腾出手来了,若是贸然出兵援韩,后院被齐国闹的鸡飞狗跳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昏招。

    说到底,这天下列国犬牙交错的局势下,列国之间虽常有盟约,却也如潮汐反复,从来没有把后背交给对方一说,有这样的举动的比如苴国便把后背交给了秦国,结果惨遭国灭。

    这就是战国局势。

    确说卫国倾吞济南之地后,不但得到了中原沃土,更是人口激增百万,这还是不算大梁城周围五十里地,光是这一座城池就拥有将近四十万人口,要知道大梁城号称天下一城,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称霸中原的诸侯,坐拥人口最稠密的中原之地,百年底蕴,虽然破败,而今卫国继承了这个烂摊子,但有句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卫国不出兵,齐国也绝对不会冒然攻卫,至于秦国,就让那个秦武王去折腾好了,让韩王去活受罪好了,而卫国也得趁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的与民休养一段时间,把济南之地的元气恢复起来,张弛有度方才是图强之谋。

    卫峥亲自把张仪从秦国接回来之后,回到了朝歌城便开始玩起了小发明,这一度还让剧辛等臣子大感不解,一国之主谋国图强才是正道,瞎搞什么……

    这段时间,卫峥下令在宫中扩建了一群新的建筑。

    根据史料最早记载石灰的《周礼》当中,石灰是用牡蛎燔烧的,也就是类似贝壳之物,而今列国所用的石灰也确实由贝壳等物燔烧成石灰,但石灰岩、白云石等碳酸钙高含量产物且量大,容易寻得,藉此为原料显然容易取得更多的石灰。

    卫峥之所以在宫中鼓捣这些,是因为石灰是造纸的一大关键环节,在这个纸不知为何物的战国时代,纸的出现势必会让天下士子为之震动,为之倾动。

    同时也是一大垄断敛财的不二法宝,用通俗的话来说,纸是白菜价的成本,却能卖出金银般的高价。

    ……

第061章:祖先智慧() 
——

    初夏时节,春风在淇水河畔迟迟不肯离去。

    王城朝歌的扩建已经完成,自从卫国迁回旧都之后,这座古都的发展速度便是一年胜过一年,卫峥掌国以来,朝歌古城至今从未受到过任何威胁,没有战乱是繁荣的基础。

    朝歌城从被遗忘的古都到如今的繁荣和誉满天下正是映衬着卫国由弱而强的最真实写照,而曾经的天下第一城大梁正在逐渐暗淡,长此以往朝歌取代大梁城成为天下第一都城只不过是世间的问题罢了。

    剧辛等一干臣工发现近来国君都在宫中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虽然一国之君干那些再臣工眼里不是国君该干的事情,但卫峥并未因此荒废朝纲,又不是只顾着鼓捣怪事而不问政事,臣子也就不好说什么,便是谏言也得有理由不是,也许这就是卫峥的个人癖好。

    臣子不理解,但没有阻止,也没有过问。

    确说卫国自太行之地的孟门高调称王之后,很快就歇火了,秦国想要挑起卫国与齐国的战争最终没有得逞,卫峥不但把张仪接回了卫国,让这位不世之才成为新一任的鬼谷子,也有了一个善终的结果,同时也通过邦交手段遏制了卫齐一触即发的战争。

    现在的七雄战国,楚国折腾的够惨列,楚怀王便是想要继续折腾楚国国力也不允许了,齐国现在虽为首强,但却少了秦国的一份魄力,豪夺天下不敢,却未窃取邻邦寸土之地沾沾自喜,比如收复了淮泗之地,齐宣王便高兴了好一阵子,齐国吸取曾经魏国四面树敌的教训,肚子有坏水却也偷偷摸摸的干。

    中原再次重归了安宁,然而战争却从来没有在整个天下间真正止息过,这里停止了战争,另一地却又爆发了新的纷乱,战国天下,这样的世道几乎天天都在打仗,不是这一国便是那一国,总有一国,总有一地在互生刀兵。

    现在卫国止戈了,但置身事外十数年的赵国终于不安生了,而赵雍这位雄主也初次显露出了他的雄心与野心,卫国称王之期,赵雍与卫峥便达成了一个共识,卫国支持赵灭中山国,非但如此,还认可赵雍将来吞并中山国。

    有了卫国这个中原强国的支持,加上此刻秦国正在猛攻宜阳,赵国西境暂时不会有秦国乘机起兵作乱之患,如此一来,赵雍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整备军伍,伐中山国。

    中山国身在赵国腹地,匍匐在赵国北方,始终对赵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又是外族人建立的国,赵雍每时每刻不再想着如何灭了中山国,去掉赵国最大的隐患。

    当今赵国之主是少有的能被卫峥予以重视的国君,可见其雄略,赵雍知道灭中山国非一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