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史通俗演义 >

第50章

清史通俗演义-第50章

小说: 清史通俗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隆帝又命将功臣图像,方亲制功臣图像赞,镇日里咬文嚼字,忽接两广总督孙士毅奏报,略称:“安南内乱,国王黎维祁出亡,遗臣阮辉宿,奉王族二百多人,叩关乞援”等语。

    这安南国在暹罗东边,明时尝服属中国,嗣分为大越、广南两部,黎氏主大越,阮氏主广南。清顺治未年,吴三桂等定云南,大越王黎维,曾遣使劳军。康熙五年,嗣王黎维禧,又奉表入贡,受清册封。后来黎氏渐衰,摄政郑栋,阴图篡立,恐广南王干涉,乃阴嗾广南土酋阮文岳,举兵作乱,自为外援。文岳与弟文惠、文虑,乘此发难,转战十数年,竟将广南王攻灭,分北部三州与郑栋。文惠自称泰德王,郑栋也自称郑靖王。隔了几年,郑栋死了,栋子两人,一名宗,一名干,争夺父位。文惠引岳趋入,阳称排解,诱杀宗、干两兄弟,遂进至大越。大越王黎维,惊慌的了不得,忙与他议和,给他两郡,又把娇娇滴滴的爱女,送与文惠,畀他受用。文惠总算罢休,在大越称臣拜相。越年,黎维卒,嗣孙黎维祁立。文惠载了许多珍宝,及驯象百头,还归广南,留郑氏遗臣贡整镇守都城。贡整想扶黎抗阮,夺回象五十头。文惠大怒,发广南兵攻大越,贡整战死,维祁出走。文惠攻入黎京,尽毁王宫,把宫内妃嫔,及金银财宝,搜括而去。(一个爱女尚且不足,又添了许多妃嫔,许多金帛,大越总算晦气。)高平府督阮辉宿,挈了黎氏宗族两百口,遁至广西求救。

    乾隆帝览了孙士毅奏章,暗想黎氏守藩奉贡,理应保护,遂命孙士毅安抚黎氏家属,发兵代黎氏复仇。这旨一下,孙士毅立即调兵,与提督许世亨出镇南关,至谅山分路而进,沿途得土民欢迎,进薄富良江。阮文惠派兵扼住南岸,据险列炮,阻截清军。许世亨见江势缭曲,望不及远,遂令军土佯运竹木,筑桥待渡,他自己率兵两千,恰绕道潜渡。南岸守卒,只防对岸的清兵,用炮轰击,不料世亨绕出背后,登高大呼,声震山谷。是夕,天色黑暗,广南兵陡闻喊声,只道清兵大至,霎时溃退。黎明,清兵毕济,整队至大越国都,城中百姓,都来迎接,跪伏道旁。孙士毅、许世亨入城宣慰,见宫室拆毁殆尽,已半成瓦砾场,不便留驻,仍出城还营。黎维祁避匿民村,到夜间方敢出来,诣营见孙士毅,九顿首谢援。

    先是乾隆帝因安南道远,奏报需时,特豫撰册封,邮寄军前,令孙士毅便宜从事。士毅遂宣诏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且驰报广西,归黎家属。捷奏到京,乾隆帝促令班师。士毅以阮氏未俘,还想深入广南,执渠立功。(贪心不足。)阮文惠暗筹军备,阳言乞降,士毅信以为真,悬军黎城,专待降人。(痴心妄想。)

    乾隆五十四年元旦,士毅令军士饮酒张乐,庆祝新年。大帅逍遥,万人醺醉,自旦至暮,筵席始散。众人正要就寝,营外炮声震天,阮兵蜂拥而至。士毅即率兵出营,火光中见前面排着象阵,蹀躞而来,士毅知是厉害,急令军士退走。黑夜间不辨彼此,自相践踏,当下抛戈弃甲,奔至富良江。士毅一马当先,逾桥径渡,随着的兵士,三停中只过一停,士毅回顾,对岸追兵,奋勇杀来,忙命军士将桥拆去。是时许世亨等尚未逾桥,弄得进退无路,那边追兵上前围攻,许世亨等都战死。官兵夫役万余人,一半被杀,一半落水,逃还镇南关的残兵,只剩了三千名。士毅上疏自劾,(你要保全性命,还装出什么矫情?)乾隆帝恰说他变出意外,罪有可原,这正是特别殊恩,令人莫测。

    福康安时适督闽,奉旨调任两广,代孙士毅。福康安方到任,阮文惠已遣兄子光显,奉表请降。他的降表上改名光平,略言:“世守广南,与安南乃是敌国,并没有君臣名分。(文惠曾在大越摄政,尚得谓非君臣么?)且只蛮触自争,非敢抗衡上国,请来年亲觐京师,并愿立庙国中,祀中国死绥将士。”福康安得了降表,遂奏请阮光平恭顺输诚,不必用兵。乾隆帝准奏,只责他两件事情:第一件,因次年八旬万寿,饬光平来京祝嘏;第二件,饬他在安南地方,为许世亨等立祠。(他已自己情愿。何用复饬?)光平一一应允。遂赐光平敕印,封安南国王。黎维祁的家属,光平算不去灭他,由他投入广西。乾隆帝以天厌黎氏,不堪扶植,(天何言哉?)命他挈属来京,编入汉军旗籍。

    次年,乾隆帝八旬万寿,举行庆典,礼部定出祝嘏仪注,比从前万寿圣节,格外繁华,格外郑重。届了诞辰,阮光平遵旨入觐,先行到京,暹罗、缅甸、朝鲜、琉球及西藏两喇嘛,蒙古各盟旗,西域各部落,俱遣使表祝。乾隆帝御太和殿,受庆贺礼。八荒环叩,万众嵩呼。礼毕入宫,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依次舞彩,称祝如仪。宫廷内外,大宴三日,特旨普免天下钱粮,表示普天同庆的意思。(真是千载一时,可惜极盛难继。)

    只西藏虽遣使祝厘,境内恰非常扰乱,驻藏大臣保泰,专务蒙蔽,经藏使来京详陈,始悉藏境情状。西藏自康熙晚年,服属中国,不侵不叛。雍正初,复设驻藏大臣,监察政治,达赖、班禅两喇嘛,不能自由行动,因此安静了数十年。

    乾隆帝七旬万寿时,第六世班禅喇嘛,曾至京祝寿,内廷赏赐,及王公大臣布施,约数十万金,还有许多珍品宝物。班禅欣喜过望,方拟西还,忽病痘而死。随从僧侣,奉骸骨归藏,所有遗资,统行带回。班禅兄仲巴胡土克图,向为班禅管理内库,得了这种意外财帛,一古脑儿收入私囊,不但没有布施寺院,分给将士,连自己的阿弟,也分文不与。(知利己不知利人,世人皆然,无怪仲巴。)他的阿弟玛尔巴,愤懑的了不得,遂南入廓尔喀,诱使入寇。(阿兄原是无情,阿弟也是不义。)

    廓尔喀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与藏境毗连。向系蛮民杂居,分叶楞、布颜、库木三部,嗣为西境酋长布拉吞并,合为一国,称廓尔喀。廓酋因玛尔巴的请,遂兴兵犯藏边。驻藏大臣保泰,檄问廓酋起衅的缘故,他却借商税增额,食盐糅土等事,作为话柄。保泰尚未奏闻,只欲与廓酋议和。会藏使在京祝嘏,奏陈一切,乾隆帝始命保泰据实陈奏,一面令侍卫巴忠,将军鄂辉、成德等,援藏征廓。过了数月,巴忠等奏称廓酋畏罪投诚,愿入贡乞封。乾隆帝览奏,疑是真话,召还巴忠。留鄂辉为四川总督,成德为四川将军。

    次年,廓人又大举入藏,保泰奏称敌势浩大,请移班禅至前藏。班禅亦飞章告急,略说:“仲巴胡土克图,已挈资遁去。后藏被廓人骚扰,有日夕待援”等语。是时乾隆帝在热河行围,连接警报,大加惊疑,适巴忠正在扈驾,忙召入讯问。巴忠言语支吾,只说前时办理不善,愿驰赴藏地,效力赎罪。乾隆帝严加申斥,巴忠即投水寻死。乾隆帝越加怀疑,飞饬鄂辉、成德,明白复奏。鄂辉、成德不敢隐瞒,始将前时办理隐情,和盘托出,惟只称于己无与,都推在死人巴忠身上。原来巴忠、鄂辉、成德三人,前时到藏,按兵不战,只与廓酋调停构和,阳嘱廓酋奉表入贺,阴令西藏许给岁币五千金,廓人乃退。达赖、班禅尚在梦里。后来廓酋索交岁币,杳无回音,因再举深入,大掠后藏。乾隆帝既悉此情,方知鄂辉、成德,也是靠不住的人物,遂命嘉勇公福康安为将军,超勇公海兰察为参赞,调索伦满兵,及屯练士兵进讨。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福康安等由青海入后藏。廓人已饱掠财帛,陆续运回,只留千余人驻守,探得清兵入剿,退至铁索桥,断桥相拒。福康安与敌相持,海兰察潜由上游结筏,渡河登山,绕出敌营后面。廓兵见前后受敌,自然窜去。福康安等直入廓境,廓酋遣使乞和,福康安不许,三路进兵,六战六捷,逾大山两重,先后杀敌数千,入敌境七百多里。将近廓尔喀都城,两面皆山,中隔一河,廓兵分扎山上,互为犄角。福康安采悉南岸山后,即廓尔喀国都,拟渡河直攻南山。海兰察请扼河立营,阻住北岸廓兵。福康安仗着锐气,渡过南岸,冒雨登山。山上木石雨下,隔河隔山的敌兵,又三路来犯。福康安不能支,且战且却。亏得海兰察率着后队,未曾前进,当即奋力杀敌,救还福康安。(福康安的功劳,纯是海兰察帮他造成,富察氏实有天幸。)

    廓人赴印度乞援,印度已为英吉利属国,设有总督,允他出兵,无如待久不至。廓人恐清军复攻,再遣使卑词请和。福康安乃与订和议,令献还所掠财宝,定五年一贡例。随即班师回藏,留番兵三千名,汉、蒙兵一千名,驻守藏境,余师凯旋。乾隆帝复赏福康安世袭一等轻车都尉,海兰察旧系二等公爵,晋封为一等公,随征将士,交部议叙。又因达赖、班禅的嗣续法,积久生弊,兄弟子姓,相继擅权,弄出仲巴兄弟,慢藏诲盗的祸祟来,此时惩前毖后,立了一个掣签的法子,将藏俗所称达赖、班禅的化身,书名签上,插入瓶中,等到前绝后继,掣签为定。这瓶供在西藏大招寺,叫作金奔巴瓶,无非是神道设教,笼络藏民的政策。乾隆帝遂自称十全老人,御制十全记,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刊碑立石,留作乾隆朝的大纪念。什么叫做十全?小子有杜撰的歌词道:

    清高宗,六十年,为了准噶尔,两次征边。定回疆,再定金川,靖台湾,服安南、缅甸,紫光阁上竞凌烟。又有那廓尔喀,先后乞怜。功也全,福也全,这才算十样完全。

    一年一年的过去,乾隆帝已六十年了。乾隆帝年已八十五岁,想出一个内禅的计议来,欲知内禅情事,请俟下回披露。

    本回为福康安立传,平台湾,曰福康安之功;平安南,曰福康安之功;平廓尔喀,曰福康安之功。其实福康安亦安得谓有功者,台湾一役,赖海兰察奋勇争先,一战破敌,即日解诸罗围,叛党夺气,大乱以平。至若廓尔喀之战,福康安冒险轻进,微海兰察在后援应,彼且无生还之望,遑能平敌耶?最可恨者,柴大纪忠勇绝伦,第以不执革建礼,必欲置诸死地,良将风度,断不若是。高宗极加宠眷,无怪后世以龙种疑之。读本回,可以知福康安之为人,可以知清高宗之驭将。

第42章 太和殿受禅承帝统白莲教倡乱酿兵灾() 
却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多福多寿多男子,把人生荣华富贵的际遇,没一事不做到,没一件不享到。他的武功,上文已经略叙。他的文事,亦非常讲究。即位的第一年,就开博学鸿词科;第二年又令末曾预考各生,一律补试。十四年,特旨命大学士九卿督抚保举经儒,授任国子监司业。南巡数次,经过的地方,尝召诸生试诗赋,举人进士中书等头衔,赏了不少。又编造巨籍,上自经注史乘,下至音乐方术语学,约有数十种,比康熙时还要加倍。三十六年,开四库全书馆,把古今已刊未刊的书籍,统行编校,汇刻一部,命河间才子纪昀,做了总裁。

    纪昀字晓岚,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乾隆帝特别眷遇,别样事情,讲不胜讲,只据“老头子”三字的解释,便见纪昀的辩才。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坐。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未免焦躁起来。听得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校)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道:“你真是个淳于髡后身,朕便赦你起来罢。”纪昀谢恩而起。自此乾隆帝越加优待。等四库全书告竣,连番擢用,任总宪三次,长礼部亦三次。此外如沈德潜、彭元瑞诸人,也蒙乾隆帝恩遇,然总不及纪昀的信任。

    只是乾隆帝虽优礼文士,心中恰也时常防备。内阁学士胡中藻著《坚磨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