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186章

三国新马超-第186章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畋耄圆嚏呶讨校歧就剑畋胛究铡!

    李儒口中那些人,马超虽未见过,但他们的名气在当时可是如日中天:荀爽是荀彧的叔父,是颖川郡的望族,早年弃官隐居汉水之滨,著书立说,号为硕儒。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博学有才独步士林,自不用多说。黄琬是前司徒黄琼的孙子,身出名门。杨彪更不得了,从曾祖父时代开始,杨氏一门“四世四公”,与袁绍一门的“四世五公”不相上下,并为东汉朝廷的两大政治世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若是真如李儒所言,那朝堂之上,简直一时之间便士人名流纷列高位,朝廷气象为之一新。而事实上,马超仔细回想一下董卓后期残暴虐杀士人之时,也确实有过这些人的影子。而在灵帝执政期间,这些人都隐居不出,以言论抨击当时朝政。由此推断,董卓当时竟真的实现了一个盛焰清明的朝廷!

    “是时,董卓欣喜若狂。与士人合作的心情简直可以用迫不及待、推心置腹来形容。譬如征蔡邕为官,那老小子托病不来,董卓相当不高兴,就以武力威胁,蔡邕惧怕,只得就任。自然,董卓也没亏待他,三日内与他三次擢升官籍。再如他征荀爽为官,虽然荀爽也是因为惧怕就任,但董卓在他前往朝廷的路上就封他为九卿之一的光禄勋,他到任后的第三天,就擢升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在此期间,董卓为表示和士人合作的诚意,还实现了士人集团长久以来的两个愿望:一是在宦官全被诛杀后,以公卿子弟为郎官补宦官之缺,侍奉于宫内。二是率领三公等大臣上书,请求重新审理陈蕃、窦武以及党人的案件,一律恢复爵位,派使者去祭悼他们的坟墓,并擢用他们的子孙为官。”

    这两件事儿,马超似乎在网上看到过,模糊有些印象:第一件事儿,是东汉一六八年,士人首领窦武、陈蕃谋诛宦官时士人就渴望的目标,由于窦武失败,成为泡影;一八九年袁绍劝何进谋诛宦官时,再一次提出了这样的想法,由于何进被杀,又没实现。而历时二十一年后,却由武人董卓实现了,不知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作何感想。而为蒙冤的窦武、陈蕃以及被禁锢的党人平反,这也是士人长期奋斗的目标,现在也由董卓实现了。

    历史真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这两件事儿,对马超影响不大,他也就是听听而已。只能所,董卓做到这个份儿上,算真的巴心巴肺了。

    而听到这里之后,马超内心其实已经震撼莫名、无话可说了:做到这个份上,这董卓,哪里是什么祸国殃民的恶贼,简直比周朝的伊尹都有过之而不及啊!

    武人阶级的董卓与士人的名望如此相亲相爱,何止是如李儒所说的美好时期?说是蜜月期都不为过!

    可武人董卓和士人阶级已然如此这般如胶似漆,那后来为何还会换得关东群雄的起兵讨董?难道,是自己对那些士人的认识还不够?他们的无耻还能更下贱一些,如中国男足一般,彻底打垮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线?

第339章 布了一盘很大的棋?() 
“在征召名士入朝之后,周毖、伍琼等又建议董卓‘京官外任’,以控制四方,董卓大喜,以为和士人的合作还是卓有成效的。而儒当时也认为,让由这些士人出任地方长官,皇权势力就可以逐渐渗透到全国,如此,结束大汉分崩离析的局面、重归一统指日可待!”

    “于是在周毖、伍琼的操作下,在京的士人尚书韩馥出任冀州牧,侍中刘岱出任兖州刺史,孔伷出任豫州刺史,张邈出任陈留太守,张咨出任南阳太守,许靖出任巴郡太守。”

    马超暗忖之后,发觉这个策略,可行性还是蛮高的。当时董卓麾下已有十万大军,兵势滔天。而大汉十三州却在遭受黄巾之乱后,生灵涂炭。若是下放一些有才能的干才,苦心谋划,收拢民心,恢复民生,说不定,大汉江山,真的会重归一统。而董卓,也会成为如霍光、伊尹一般的名臣!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则就能将历史这个小姑娘压在身下好好蹂躏一番。只可惜,董卓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他没有将历史那位小姑娘推倒,反而是那小姑娘猛然化身母老虎,狠咬了董卓一口。

    “至此期间,董卓与士人走得过近,还导致了属下将官的不满。然董卓知道自己的那些武人不是当官的料,又处于对笼络士人的考虑,硬是抵住了将官反叛的压力,没有给自己的部下很高的官职,均只是将校而已。”

    这个,马超也知晓一些,后汉书董卓传里也记载: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尔。不过,知道不代表马超会相信,他想了想之后,才打断李儒,开口说道:

    “董卓入京掌权之前,必对部下有所许诺,否则将校不会用命。然事后没有兑现,将官不满,兵权有暴动之嫌,而董卓以武立足,焉能与部下离心离德?”说完这句,马超还眨了眨眼:李儒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些,算是自己主动露出了马脚。

    果然,这句话的确又问道了李儒的痛脚,只见李儒那老橘子脸又一次红了,低声回道:“的确如此,是时将官忿怨,士兵暴动,兵权有倒悬之危。董卓自然不敢小觑,然他并无处理此事的经验,只得放纵士兵抢掠,充作军功,以补兵士不满。”

    听到这里,马超艰难地笑了笑,忍住了没有说话。可心中,却是喟叹不已: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可以说,作为外来人,武力是董卓权力的根基,士大夫的利益自然要放在其次。在董卓看来,只得如此所为,才能保证他的武力根基。因为经验决定思想,他的错误,就是将草原上那套野蛮劫掠的方式带到了繁华如梦的文明社会,使得百年煊赫的洛阳,一朝之间,人人生活在恐惧当中。

    想必,那个时候,那些士大夫也根本没有管董卓的暴行。因为从扶风的经历来看,那些士人,纵然再高谈论阔,但治理一方的能力还是有的。扶风新政的很多事项,马超都是简单提出一个想法,他手下的那些贫寒士人便拿出了详细且可行性很高的方案。而殿堂之上的那些名硕大儒,纵然有远离民间疾苦的可能,但若是说道治国理政,绝对绰绰有余!

    可是,他们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醒董卓!甚至,日后还拿这点作为董卓暴政的证据!直至此时,马超才算看透了这些政治家的嘴脸:只要一朝得势,哪怕死后洪水滔天!区区贱民生死,与我何干?!

    “而董卓行此暴政,虽有伤天和,但对于整个大汉江山来说,也算是瑕不掩瑜、功大于过。那个时候,武人掌兵权、士人谋天下,大汉中兴指日可待然之后却是何种缘故,导致关东群雄起兵反叛?”马超已经完全沉醉在李儒所言的构想当中,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嗓子甚至因为震惊而干涩。

    因为,他未想到过,而历史上也从未记载过一言半语来告诉他,在董卓时期,大汉江山居然有一统之望!在那个被描写的最黑暗的时代,居然是一片如锦云灿烂般的黎明!

    直至事过千年之后,当历史已经淡化至只留冷酷评论的地步时,所有的历史资料当中,也极少有为董卓翻案的。最多的,也就讲明董卓时代是武人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冲突。说董卓在一千八百多年中被人骂了无数遍,并非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

    那时历史的叹息,已经无从考究。因为留下的资料,全是由那些读书人写的。终有一些跳出这个怪圈儿的现代高人,指出同样是废皇帝,尹、霍却被人推崇。被蒙古铁蹄毁灭的城市和被残杀的百姓的数量绝对比凉州军毁、杀的更多,但却很少听人骂铁木真。

    假设如果董卓消灭了关东军统一了中原,那么可以肯定,历史对他的评价会决然不同。那个时候,自然会有大批的读书人为他歌功颂德。可惜董卓只是一介武夫。他在政治斗争和耍阴谋诡计方面比读书人差多了,对于他这样一个失败者,他的所有功绩被一笔抹杀。

    成者王侯,败者寇——自古始然。

    “何种缘故?哼,根本没有缘故!从始至终,这些全是士人们的阴谋罢了!”李儒已经无力控诉那些读书人的手段伎俩,闭上眼睛,痛苦说道:“士人当初在迎诸侯入京、打算诛杀宦官的时候,其实就是选择了他们眼中粗鄙的武人为替罪羊。后来关东群雄出兵,不过是要将已经被泼了一身脏水的董卓诛杀掉,好名正言顺执掌大权罢了。”

    此番话落,马超的心也一瞬间跌入了谷底:将所有所有的事情串联起来,蓦然发现,士人集团居然用了几年的大好时间,布了一盘很大的棋?

    先是依附外戚何进,开始依靠外戚的力量对抗宦官;随后便引董卓入京,除去皇权的根基;然后就示敌以弱,假意与董卓联合,实现士人集团的中兴;最后再来一招卸磨杀驴,干掉董卓,如此一来,外有豪强兵势、内有文臣主政,这大汉天下,岂不是士人天下?

    回想当初,袁绍建议何进引外官诛杀宦官之时,曹操还鄙视这些士人,说杀几个宦官还大张旗鼓,引狼入室,后世众人皆认为曹操果敢有谋

    有谋个屁!

    现在看来,曹操当时不过是政治场上一个可怜的菜鸟罢了:不引董卓入京,如何废立皇帝;不瓦解皇权的所有势力,如何实现士人们的掌权?哼果然是成王败寇,日后他成为魏王,便连当初的很傻很天真,也成了果敢有谋。历史,果真不可轻信。

    之后的事情,已经不过多谈了。当董卓发现自己被欺骗了以后,他开始由合作转向以恐怖统治使朝中士大夫们屈服,开始了对士大夫们残酷的报复。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介武人,虽然蒙上天的恩赐得以窃取政权,却无法把它保持下去,于是他逐渐走向反面。

    董卓的武人专政,埋葬了腐朽的东汉政权,打开了群雄割据、改朝换代的大门,但董卓没有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因为武人专政在当时是不能被接受的,也就是此时,已经到了士人除掉董卓这个替罪羊的时候了。

    而李儒身为董卓手下第一谋士,经历其中,终于一朝看透了本质。加之如今董卓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再对他言听计从;且军势上失秦关、政事上失大统、人事上失民心,已然是破舟将沉、无可救药

    此刻,李儒的一腔抱负还为实现,而董卓身死之后,可以预料,他的结局会更加凄惨。皇族与士人都容不得他,唯有投向仍是武人的马超,才可能存活下去。更何况,马超这个武人,还跟董卓根本不一样。

    想通这些,马超对李儒的投靠理智上,觉得是合情合理的。但从情感上来讲,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这一切,太突然,也太片面。马超还需权衡一阵子,幸好,接下来,与王允的摊牌,就是验证李儒这些话的机会!

    “文优,我明白你此时的心理。而你的才智和资源,也是马家翘首以盼的。不过,此事,我还需细细斟酌这样说,你懂我的意思吗?”

    “属下明白,日久见人心。不过,此时风云变化之机,更会见人心。若主公有所差遣,儒愿效犬马之劳!”深鞠一躬之后,李儒挥一挥手,没带走一片云彩,反身而退。

    而马超,心中却已然激荡起来:来吧!就让我马孟起看看,这长安,除了极品胖子、妖孽皇帝、腹黑士人之外,还有啥妖魔鬼怪吧!

第340章 将军请自重!() 
“蝉儿,接下来之事,你已经知道如何做了吧?”王允伸出那有些干枯的手,挑动了一下熏炉里的熏香,带着一种貂蝉难以理解的语气说道。

    “义父,那马超已经失去了秦关,纵然能率兵来长安,恐怕也不会神不知鬼不觉。更不会及时突然赶到,对于震慑长安大乱,丝毫没有帮助。您为何还要”貂蝉附立在王允身侧,单是一袭侧影,也足有让百花失色、秋色回暖。

    王允仔细看了一眼貂蝉,不由得有些失神,悲苦的笑了笑低声说道:“恨自己不晚生几十年啊如此尤物,也只能作为一个政治工具来使用了。可惜,实在太可惜了”

    “义父?”貂蝉蹙眉,更增一分明媚的忧愁:“您刚才再说什么?可惜?有何可惜之处?”

    “哦无他,蝉儿,你以为,我跟马超联合,是为了利用他镇压长安的叛乱?”王允突然惊醒,手指也略微被熏炉烫了一下,但他掩饰地很好,一如这些年他在朝廷上的虚与委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