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杀日王牌 >

第186章

杀日王牌-第186章

小说: 杀日王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蒋总统不一样,他心里不大舒服,毕竟国府还是中国的正牌政府,这日本人不找国府谈判,反而退而求其次的找别动军谈,明显是不把国府放在眼里,而叶苏没有反对,似乎也自己默认中国第一把手的位置,这置国府于何地。而且,日本人现在所占的地区,几乎都是中国富庶的地方,一下子全部交给别动军,那不是让他们发展得更快吗?政府的地位将置于何地?
    叶苏知道蒋总统的心里肯定有想法,也有些意见,但没办法,这些利益真的不能让。目前的中国,发展最快的无疑将是别动军,一个国家只有军队强大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叶苏会抓住一切可以快速发展的机会,所以,他不准备把华北和东北等日占区让给谁,这对中国并不一定是好处,万一**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发展也很快,蒋总统又不死心,说不定会对别动军下手,这可不是叶苏想看到的。只有让别动军和**之间的差距拉开,才能让蒋总统慢慢自主去掉不切实际的图谋。

第三三三章 《中日停战协定》(下)

    》“虽然日占区归别动军所有,但毕竟都是中国人的地盘,全中国人都可以在各地进驻当然,为了保证各地方的治安和不必要的冲突,军事力量还是不要互相驻扎在对方地盘上,至于其他非军事力量,别动军方面完全允许各方进驻各大城镇,甚至可以到别动军控制的区域进行招兵或者建立各企业等等……”叶苏没打算完全将别动军控制的区域封闭,而是除了直接驻军以外,其他条件几乎都可以互通有无,当然,如果两党也答应,别动军并不吃亏,因为他们照样可以到两党控制的区域去
    随着日本人可能的退出中国,中国将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貌似三国的形势,但又有一些不同,最强的别动军对另外两方并没有表示出多强势,反而在一些问题上主动退让了而稍显弱势的国工两党的关系,却远远没有三国时吴蜀两国那么好,双方联合起来对抗别动军的情况几乎很难出现可是,两党也知道,别动军现在是如日中天,如果全中国都互相开放,别动军无疑是影响力最足的,只要叶苏高喊一句要招兵,恐怕很多青壮年都去了,谁叫别动军打的胜仗多,而且待遇又好,在国际上的声望也不小但是,大家又一想,别动军控制的区域都是中国发达的区域,与这些地方交流,才能够快拉动他们控制的穷困地区的发展……总之这件事情既有利又有弊
    “我们赞同别动军方面的意见……”工党方面经过内部的交流,率先同意了叶苏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别动军的影响力已经遍及全国,并不因你不让他们涉入,他们就影响不到你所控制的区域打个比方,叶苏公开吼一声要招兵,重庆或者延安的一些青壮年要去,还能拦着不成?这不是明白着和别动军对着干吗?吃力不讨好,而且这种事情压制久了老百姓都会暴动的
    “美国人承诺给予**的援助已经批复,如果走沿海港口进入中国,别动军允不允许?”国府方面,没有急着答应而是问出了各种问题,毕竟他们的底蕴不是现在的工党能比的
    “完全可以,不管什么物资,都可以从别动军控制的区域通过,而且不会被扣留不过,有一点别动军是万不能答应的,我们不允许任何国外成建制的部队进驻中国,除非得到我们三方一致的同意……”
    蒋总统想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同意”
    最后三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让整个庞大的中国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
    叶苏这边的事情搞定,山本五十六一行也秘密的来到了上海,这次的目的就是和中国签定停战协定的其实对日本来说,他们主要是和别动军签停战协定,但以叶苏的意思,别动军代表不了整个中国,所以,协定还是以中国的名义来签日本人的用意是耍这些小阴谋来破坏中国内部的平衡,让中国几方势力产生各种矛盾以致暴发内战可既然叶苏有这种要求,他们也不好拒绝,所以答应以中国的名义签署
    1941年3月28日,《中日停战协定》正式签署,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自签定协定之日起,中日双方的一切军事行动暂停;
    第二日军一切军事机构和部队将于5月中旬全部撤出中国境内,所有撤离的领地,皆归中国所有,撤离期间,日方人员不得掠夺中国的物资,不允许夹带中国文物等中国瑰宝;
    第三,日本不得庇护一切被中国政府和人民认定为汉奸和民族罪人的中国人;
    第四,日本承认中国中立国的身份,不针对带着中国标记的各种目标,双方可以进行平等贸易,港口等对非军事机构互相开放;
    第五,中国对正与日本交战的各国,不提供任何带军事性质的援助;
    ……
    附议:鉴于台湾是从清政府手中获得,日本在台各机构错综复杂,因此,将延后至6月中旬将各机构和军队撤出
    首先,叶苏代表别动军在协定上签字,而山本五十六自然代表着日本方面,随即,叶苏再把原稿带到重庆和延安,让两党领导人过目,两党先前已经知道此事,大概看了一下停战协定,便双双签上了名字至此,中国方面已经同日本方面全面停止战争
    30日,《中日停战协定》向全世界公布,《中央日报》《华日报》《大别山日报》等代表着中国主流报纸的报社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刊登,同时,还附上了一段话:“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日双方交战近十载,日本不能够战胜中国,而中国,也不能够战胜日本,战争对双方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沉痛的伤害无休止的战争已经不利于中日任何一方,因此双方一致决定,停止战争,归于两国和平的意愿中国,是一个苦难的国家,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一切的战争都归于外敌入侵和干涉,所以,中国人民厌恶战争,痛恨战争,我们只想要一个和平、安定、自主的环境所以,这得之不易的和平,中国人民非常珍惜,不希望再卷入任何性质的战争中,在此,中国人民正式声明,中国将以中立国的身份屹立在东方,不参与任何第三方的战争之中,希望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消息一公布,世界舆论顿时一片哗然日本人的动作也不慢,他们也公开了《中日停战协定》的签署信息,并第一个承认中国的中立国身份,而接着,受日本人鼓动的德国和意大利,同样公开承认中国的中立国身份,随着这三个轴心国的承认,跟随着他们的一切傀儡政权和同阵营的国家,先后承认中国中立国的身份这一切的举动,无疑是火上浇油,往同盟国阵营的伤口上不停的撒盐哪
    丘吉尔首相拿着《泰晤士报》看了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良久之后,才喃喃自语,“中国人,抛弃我们了?”
    腾的一声,丘吉尔首相又一下子从座椅上站立而起,愤怒的把报纸揉成一团,咆哮着吼道:“中国人太不讲信用,他们怎能单方面同日本人签定停战协议,他们承诺给我们的援军呢?这是背叛,他们将受到报应、惩罚……”(未完待续)

第三三四章 中国成为中立国

    罗斯福总统拿到报纸时,心情也是很沉重,他一直想把中国当成是抗日主战场之一,所以才不停的提供各种援助,就是希望以他们的物,以中国的人,来消耗日本人的实力,来牵制日本人的力量可现在看来,罗斯福总统的计划落空了,中国人没有根据他的安排来行事,不愿意拿人钱财、********,他们和敌人握手言和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罗斯福总统此时要比丘吉尔首相冷静一点,心里虽然对这件事的发生很痛心,但又在不停的纠结着一个重要问题,“日本人在中国纠缠了几十年,中国一直是他们图谋的第一目标,怎么突然说退,就退了呢?日本人就是一群苍蝇,哪里有腥味,就会往哪里钻,他们什么险都敢冒,什么样的敌人都敢去撩拨一下,日本占领的中国地区,是那么的富饶和广阔,不发一枪一弹,就甘愿让出来,日本人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善心肯定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不得不这般决定,那,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叶苏吗?”
    罗斯福总统第一个怀疑的目标便是叶苏,因为在整个中国,只有这个年轻人的底牌最多,最难让人看透,说不定真是他有什么东西,让日本人投鼠忌器,才不得不做出如此决定
    不过,任罗斯福总统再厉害,还不可能猜到一些未知的东西头上,比如导弹,现在连这个名词都没有他想象力再丰富能想得出来吗?当然,日本人现在知道导弹这个名词,也知道别动军的一些底牌,不过,他们可不会说出来,不然,对方就会有防范了日本人还想着,把这些讯息隐瞒起来,让盟军方面现在不用太忌惮别动军,说不定会恼羞成怒的制裁中国就让他们和中国死磕去,最好把叶苏惹『毛』了最好,一通导弹轰过去,把那帮自高自傲的白种人炸翻那日本人就爽了
    按理说,日本人撤出中国,斯大林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对他们最具威胁的关东军要滚蛋了可是,斯大林却高兴不起来,关东军是要走了,可别动军,却要来了呀,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是下一个关东军,所以斯大林并没有让远东军『乱』动,不敢随便抽走一兵一卒,对苏联来说,东部就是大后方,拆东墙补西墙,只会把两堵墙都整垮,只要东方没有稳定下来,他就不能从这里调走一人
    克林姆林宫内,斯大林含着大烟斗一口一口的抽着,浓密的眉头蹙成一团心里在翻滚不已,“这中国人,不废一枪一弹,就让百万日本人主动撤出,似乎比日本人还厉害呀……”
    斯大林深知蒙古现在还在被苏军控制着,而中国『政府』到目前还没有承认蒙古的独立『性』这就是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还不小,这可是涉及到主权问题
    “走了虎,来了狼……”斯大林知道以后最大的对手应该是别动军,对于叶苏的脾气,他可是知晓一二,当初日苏边境战争的时候,苏军正因为这事还和别动军闹过不愉快呢,前去谈判的代表也说叶苏太过狂傲,并不拿苏军当多大回事
    斯大林当时只把叶苏当成张学良之流,以为有点实力就敢跟苏军叫嚣,可现在不那么认为了,别动军的实力可不是当初东北军可以比的,连强势的日军,都吃了不少大亏,这是个值得苏军重视的对手
    “先静观其变……”现在苏联的最大敌人是德国,这点轻重,斯大林还是分得清楚的
    斯大林表态了,暂时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而美英两国,则先后派出代表赴中国询问具体原因,美国人的态度温和不少,而英国人,似乎受了丘吉尔火爆脾气的影响,强硬了不少
    “中国人似乎忘记了仇恨,也似乎忘记了信义……”这是英国人的原话,当然,这些话是对蒋总统说的,毕竟,别动军方面几乎不跟英国人交集,双方在几年前就闹得很不愉快了
    “日本人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是不会减的,如今退出中国势力,不过是以退为进,企图打败美国和英国之后,然后再消灭中国,这是日本人狡诈的地方,他们是在分化盟国中国想要换得永久和平,只有联合盟国一起,彻底打败日本……”这是美国代表的言论
    可协定签定不久,怎么可能因为这三两句话而改变呢,对于英国人的质问,蒋总统表示了歉意,“『政府』不能背离全国人民的旨意,所以才与日本人签定了停战协定,至于曾经承诺对外派遣的援军,自然是不能再派了至于说到中国人的信义,可不能因此而否定,英国可也是承诺过给予我们的援助,可到现在,依旧迟迟不到位,这是不是说英国人没有信义呢?”
    英国代表听到脸『色』一变,随即强辩道:“那是因为中**队没有派出的原因,只要你们的军队抵达东南亚,大英帝国承诺的物资,自然会马上运抵中国……”
    “哼,好像是你们先承诺的援助,而后我方才承诺出兵,要违反,也是你们先违反不过,现在谈论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中国是不会派出远征军的……”蒋总统知道英国人的援助是不可能再会有的了,所以也懒得跟他们胡搅蛮缠
    对英国人可以稍微不客气一点,但蒋总统对美国人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所以说话也客气不少,“此次停战,非我乃所愿,乃日本人先找别动军方面签署协定,等木已成舟,『政府』不赞同,那是违背全国人民意志所以,此次停战事宜,实乃无奈之举,不过,中国『政府』可以保证,美国在中国,可以享受最高待遇,海关税率可以最低,其他方面同样可以得到优惠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一如继往的友好……”
    美方代表虽然不能改变现状,但也从蒋总统这里获知,果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