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人间正道是沧桑 >

第58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第58章

小说: 人间正道是沧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走,真有点忐忑不安,主席来重庆的安全……”立青不放心。

“你们在那边干得越漂亮,主席在重庆也就越安全。放心地去吧,立青!”穆震方说罢,又有力地拍了拍立青的肩膀。

立青临离开重庆前,特意赶到立华家,向父亲告别。一进门,立青吃了一惊。只见全家长幼有序地坐在那儿,老老小小的,阵势吓人。正中央太师椅上坐着的杨廷鹤用手一指:“青儿,那儿坐吧。”

立青坐到空出的位置上。

杨廷鹤又转脸对梅姨:“我让你印的《家谱》,都备了吗?”

梅姨回答:“备了,找了西泠印社印的,版本太老,没法找到古装宣纸,西泠印社东西印得好,价钱也好,费了十块现大洋。”

杨廷鹤取一本在手上翻着:“我看值,谋大事岂能算小费,一会儿给他们每人一册,祖宗都在这上头呢,一共多少代了?”

“原先入册二十四代,又新添了立字辈,捎带费明,共二十六代。”

“修订《家谱》是我的主意,官有正史,民有《家谱》。家的上头是家族,家族的上头是民族,民族之上就是苍天了。得知道自个儿从哪来,到哪去,跑哪儿都跑不出这本册子呢!”杨廷鹤神情严肃庄重。说罢,用眼光特意扫向立青和立仁。“我杨廷鹤傲气了一辈子,治家勉强及格,治国一无所知,也只能是重整山河待后生,靠你们,靠杨家后来子孙,听懂了吗,立仁?”

—文;—“懂了,爹。”立仁回答。

—人;—“懂了就好,你呢,立青?”

—书;—立青看向立华:“是不是得先问姐姐呀?”

—屋;—“嗨,还不明白呀,家谱排序,次子在长女前头呢!”立华说。

“真的,让我瞧瞧。”立青调皮地要看《家谱》。

杨廷鹤厉声地:“立青!你老子在等你!”

立青吓了一跳,转而说:“爹,你说的我都明白。在这里,我得谢谢立仁,谢谢姐姐,我的那一份孝道,都是他俩帮着做了。在外头这么多年,虽说看不见咱家的烟囱,可我想看见,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想吃咱姨腌的老汤腊肉,想听到父亲您老的咳嗽……”

杨廷鹤把目光转了过去,眼神温和:“好了,别再说了。”对梅姨吩咐:“把《家谱》分给他们每个人,要说的话都在那上头,扶我回里屋……”他艰难地拄杖站起,在梅姨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往里屋。

立青在背后看了心酸,本来是要来向父亲告别的,看到父亲这副样子,又把告别的话咽了回去。心想,等有机会再说吧,免得让他老人家听了伤心。

门厅外,立青和立仁都在穿外套,准备离开立华家,回到各自的岗位。

立仁说:“你一穿衣服我就发慌,别又赶着出去给我下套。”

“哥,军统跟在后头呢,还真没机会下套。”

“找上司要慰赏去吧,我为你还背了一口大黑锅呢!”立仁所指,自然是毛泽东来重庆的事。在他认为,所有那些他派往延安的潜伏小组发回的不实情报,都是立青从中捣的鬼,害得他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楚材那里被动极了。

“你们俩,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像个兄弟……”立华无可奈何地。

“我对他够宽仁的了,这次毛泽东来重庆,我只要随便弄次车祸出来,他就没那么神气!”立仁向立青威胁地。

“两方的首脑就要见面了,你在这个时候说这么恶毒的话,你要负责任!哥,我劝你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立青本来要发火的,又怕让老爷子听见,便压低声音,狠狠地教训立仁一顿。

“你倒教训起我来了,你还不够格呢!”立仁差点咆哮起来。

“哥,咱也别吵了,也吵不了了,我明天就回延安。本想跟爹告别的,可看他那副伤感样子,我不敢开口……”立青眼睛一热,别转脸,“拜托你们替我照顾他吧,我走了……”

林娥帮立青整理行装,忽然看到立青带回的《家谱》,拿在手上翻翻,最后一页上,林娥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由两行泪珠滚滚而下。立青走了进来,发现林娥伤心的样子,不由一怔。林娥抹去泪水,无声地将《家谱》放进了立青的行囊。

“我们怕是要分开一段日子了,你得照顾好自己。值班晚了,一定要吃点东西。最好备一两颗糖果在身上,血糖低了顶一顶。蹲下去站起也别太猛,会昏厥的……”立青忽然变得有点婆婆妈妈起来。

“我知道,你也得注意。”林娥柔声说。

“分开了,我们彼此也许会想念对方的,真的委屈你了,其实,我心里也很不好受……”

“慢慢想吧,不论你想多久,我都会等你……”林娥难过地看着立青的眼睛。

立青努力笑笑,拎上背囊,正要出门,迎面碰上赶来送行的穆震方和瞿霞。穆震方上前接过立青手里的行囊:“瞧瞧瞧,还没缠绵够呢,知足吧,立青!”穆震方说罢看向林娥,“新娘子不送送?”

“噢,一会儿她得去电台值班。”立青腼腆地。

穆震方听说林娥去不了,便对瞿霞说:“瞿霞你送送,那些大老美就认你,你不去,说不定不让立青登机呢!”

在由办事处开往机场的美式吉普车上,开车的司机是十四航空队的一名士兵。立青与瞿霞坐在汽车后座。司机同瞿霞熟悉,一路上不断扭回头与瞿霞说话,十分开心。两人说的都是英语,立青听不懂。

“瞿霞,我发现你一说英语就满面阳光,为什么?”抽着空,立青问瞿霞。

“每一种语言,都会有不同的表情,语言的感受不一样。”瞿霞对立青说。

“是吗?那以后咱俩改说英语吧。”

瞿霞盯着立青,不知道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英语里‘天’怎么说?”立青问。

瞿霞用英语:“天!”

“‘细细的一条线’怎么说?”

瞿霞用英语:“细细的一条线。”

“我的天哪,你的表情又开始像教师了!”立青又好像回到广州时期,瞿霞给他补课。嘴里喃喃地:“还是中国话好,我听英语没感觉……”

汤慕禹的国民党新一军三十三师,按照蒋介石的指令,开到东北山海关。山海关的山野隐蔽处,停了一辆敞篷美制军用吉普车,师长汤慕禹手拿美式望远镜,朝着山海关观察。

“好一个‘天下第一关’!”师参谋长在一旁啧啧称赞,对山海关的雄伟壮丽,惊叹不己。

汤慕禹不屑地:“哼,老子的天下第一军,打的就是他‘天下第一关’。命令师属炮群开炮,给我轰开关内关外的咽喉要道!”

参谋长向车上示意,车上的无线电台开始喊话。很快,尖利的道弹音“瞿瞿”从头顶划过,接二连三地在远天炸响。“师座,共军胃口好大呀,像是要死守山海关,从而达到独占东北的目的。”

汤慕禹倨傲地:“这个世界是强者的世界,不是靠雄心,而是靠实力。嘴大喉咙小没用,得靠火炮的口径和钢铁的拥有量。炮火可以再猛烈点,团属炮群也加入进来!给我轰!”地动天摇,一片火炮发射声。

立青从重庆飞往延安,又从延安辗转到了沈阳。一到沈阳,便直奔东北联军总部。路上遇到不少从各地来的军队和地方的领导干部,有认识立青的,叫什么的都有。

“嘿,老杨,你也到了!”

“呀,杨教官,敬礼!”

“杨司令,给了新差事没有啊!”

“立青,你跟首长说说,到我们三纵来……”

立青同他们一路微笑着,握握手,拍拍肩膀,打着招呼。

来到东北联军总部指挥室,首长正在量血压,脸上气色好像有点不大好。“立青,你别闲着,先看看地图,熟悉一下情况,我这里一会儿就完。”首长对立青说。

立青走到墙上的大幅地图前站着审看。一名参谋把最新发生的变化在图上标定出来。

“怎么,山海关被突破了?”立青感到震惊。

“敌人出关兵团来势很猛,已经连续攻陷绥中、兴城、锦西、葫芦岛,正在逼近锦州。”参谋介绍说。立青从参谋那里了解到,汤慕禹的新一军三十三师和吴融的新六军十八师,都已气势汹汹地一路杀来。“果然兵锋犀利,锐不可当。”

“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吃了不少的亏。”参谋说。

首长量完了血压,服完了药,叫道:“过来吧,立青!”

立青过去,行标准军礼:“你好,老首长!”

“你杨立青是个将才,一直打你的主意,总不凑巧。不是优先东北,还找不来你呢!”首长笑眯眯地看着立青,“你自己有什么打算没有?”

“派我去打三十三师吧,打十八师也可以。这两个师的指挥官,我都熟,知己知彼。”

“打仗你得找林总,他全权主管军事。我是主持后指的,负责巩固后方、整训部队、提供物资和兵源。”首长看到立青若有所失的样子,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便对立青说,“林总已在前线做出决断,放弃与敌出关兵团在锦州决战,避免在不利形势下与敌优势兵力硬拼。所以,你就是去了他那儿,你那两个目标暂时也实现不了。东北战争恐怕要做较长时间的准备,立青!”

立青点点头。

“要做长期准备,后指的工作就凸显出来,举足轻重呢!”

首长给立青安排的职务是,东北联军后指特别部部长。并且告诉立青,这个特别部类似不管部,“不管就是哪个部门都管,哪儿有漏洞,就给我去哪儿管理。你立青就给我做这个事吧!”

立青回答“是!”

山海关防御战,使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见识了国民党飞机加大炮的美械装备的威力。很显然,仅仅依靠“小米加步枪”是不行了。要打大规模运动战、防御战、城市攻坚战,就需要自己的重装火器。一方面,可以从敌人手上缴获,另方面要利用现有的工业条件,修理装配那些捡来的枪炮子弹,乃至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投入军工生产。

首长命令立青:“你明天就出发,到各地转转,调查各地军工的现有情况,现场办公,随时随地解决问题!”

立青在调查中了解到,满洲里有一个苏军仓库,里面装满了报废的日军重装武器,都是缴获关东军的,拆得七零八落,苏军准备运回去炼钢铁。得知这一信息后,立青立即带人,前往满洲里苏军仓库。

仓库站岗的苏联红军士兵见到立青乘载的吉普车开来,端起冲锋枪大叫(俄语):“开走!马上开走!否则我们要开枪了!”

立青下车,笑嘻嘻地:“达瓦里西亚!哈那哨!哈那哨——达瓦里西亚!”(俄语“同志”“好!”)

听到哨兵的喊声,仓库里赶过来一名红军少校问(俄语):“你们是什么人?”

“达瓦里西亚!我们要见你们,卡瓦洛夫!”立青面带微笑。立青在延安抗大时,曾经跟苏联教官有过接触,学会几句俄语,现在派上了用场。

卡瓦洛夫是苏联红军驻满洲里全权代表,带着翻译,来到军事仓库看了看立青:“你是什么人?”

“我是东北联军的特别部部长。”立青友好地回答。

“我是卡瓦洛夫,你有什么事吗?”

“卡瓦洛夫同志,我听说,你们仓库里有大量的废旧钢铁?是不是可以发扬一下国际主义?”立青说。

卡瓦洛夫摇摇头:“部长同志,那不是废旧钢铁,那是我们缴获的日本关东军重武器装备,尽管已经报废,但它还是武器。我国政府和蒋介石是签了条约的,如果我们把武器给了你们,不仅国民党会找我们麻烦,美国英国也会找我们。”

“可是卡瓦洛夫同志,这并不是条约禁止的武器,而是一批废旧钢铁。”立青辩白说。

卡瓦洛夫笑了:“聪明,部长同志你着实很聪明。不过,你这聪明主意想出来太晚了点儿。我们的运输列车已经在朝这边开来,三天之内,我们将运走这里的一切。我想你应该体谅,我的国家也刚打完仗,也急需钢铁。”

说完,带着翻译扬长而去。

第三十章

…30…

卡瓦洛夫说到做到,还真的从苏联那里开过来三趟货运列车,要把这批废弃的武器拉走。立青一听这消息火了:“不能让他们拉走,这批武器是中国人民用八年的鲜血生命换来的,不能落在他们的手上,就成了他们的,没这个道理!”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立青派了一个连的战士,把苏军仓库专用铁路铁轨撬掉一截,困住了货运列车。

见货运列车被困满洲里,卡瓦洛夫急了,来找立青:“部长同志,你的人扒掉了我们的铁路专用线,使我们的三趟军列无法开入仓库!”

“噢,有这样的事?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对待苏联同志,马上查一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立青故作不知。又十分客气地请卡瓦洛夫坐下,喝上一杯。

“部长同志,我有我的任务,请你下命令立刻恢复铁路专用线,否则我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