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蜀汉的复兴 >

第254章

蜀汉的复兴-第254章

小说: 蜀汉的复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军不要乱!贼军并不算太多!”

    “后寨人员全部从营寨边缘撤到中军,中军士兵就地组织、结阵!”

    “前军第一至第八校后转!”

    虽然此时的司马骏已经面如土色,惶惶不知所以。但是晋军的其他军官还是迅速的做出了反应。

    可惜,反应是迅速的,相关指令也很正确。但问题在于执行。

    此时的晋军队伍里,荆州军、扬州军、洛阳中军,彼此磨合时间并不太长。尤其是洛阳中军,各地里来的新兵数量太多,导致队伍里很多时候语言都不相通(以前洛阳中军传承有序的时候,会洛阳官话的老兵是占了绝大多数,少数新兵只需要跟着老兵行动即可)。这样的队伍,一开始围住敌方城池,慢慢组织好了再行动是没问题的。但是现在?

    很快的,姜维麾下的军队以乱打乱,已经突破了后寨,向着中军挺近。而此时晋军后寨里的大量民夫和部分新兵却乱哄哄的冲击。

    “混蛋!都让他们从营寨两侧进入中军了,来人啊,传令!敢冲撞我中军阵列者,无论敌我,一律射杀!”

    可是这边的传令兵还没有来得及答应,晋军营寨的另一个方向却又发出一阵阵嘈杂的呼喊。

    被围困了几个月之久的罗宪,居然在第一时间就率军冲杀出来了!

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转(一)() 
?    时间进入西元270年的四月,整个关中平原,果然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连续第三年大旱。

    对于这样的局面,关中的百姓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慌乱:最近一百年来,关中地区的旱灾那是频繁出现。连续三年都大旱确实极端了一点,但就算自己没见过,可以前父辈、祖辈什么的都是碰到过的。和以前政府只是简单的发放赈灾粮或者根本不闻不问比起来。现在掌控关中的季汉政府已经做得很好了。

    对于实际掌控季汉国政的大司马府来说,面对第三年的大旱,也没什么好惊慌的:前年是最窘迫的,去年情况就好了很多。至于今年,呵呵,这一年全国三州的土豆产量更多,新稻推广面积更大不说。雍凉二州大部分区域可是种植的冬小麦啊!这东西的收获面积哪怕和去年紧急补种的春小麦一样多,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所以,大旱是有的,但旱灾这个东西,却仅限于局部少量郡县。总之,今年的收成是有保证的。

    不过嘛,关大司马现在手里的权势简直滔天,这就自然让季汉政府内从上到下有了一批羡慕嫉妒恨的反对党。而大司马上位以来,完全没有曹魏、孙吴那几个权臣那样的凶残,很少杀人。所以,在有些人或明或暗的挑动下,有些官员就在朝堂上对着关彝发难了。

    四月初十,长安,大朝会。

    “陛下旨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尚书右选郎王佑有本奏!”

    王佑的父亲是王甫。这个王甫,先是跟随刘璋,后来归降刘备,被刘备派到荆州辅佐关羽。关羽被孙家斩首后又逃回成都跟随刘备东征,最后在猇亭阵亡。王家作为广汉大族,是少有的忠于刘氏的益州世家之一。而且王家和关家也极有渊源,因此这位老先生出来开第一炮,确实可见对方是煞费苦心。

    “右选郎有何事啊?”

    “臣弹劾大司马关子丰利欲熏心,为了区区上庸三郡,不惜背弃我大汉多年来坚持的立国原则,承认逆贼子孙曹悌的魏王之位。弹劾大司马妄启边衅,断绝与我大汉结盟多年吴国之友谊。以致于我大汉与晋吴两国同时兵戎相见。进而危及社稷!”

    坐在皇位上软软的半躺着,做出一副昏昏欲睡表情的刘禅,这时候微微张了张他那浮肿的眼皮:“大司马,你有什么说的吗?”

    对刘禅的询问,关彝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开什么玩笑?右选郎这个职位确实很重要,但到底也是个不足千石的中级官员。这样官员的质询关彝都要亲自作答的话,大司马一天还做不做正事了?

    “右选郎此言大谬!”关彝这边站出来的是司闻令吕雅:“陛下,诸位上官。臣掌管司闻曹,对各国情报比较熟悉。据臣了解到的情况,今年一月,吴狗偷袭我巴东郡永安宫。同月,交州的吴狗发兵我南中的兴古郡。这两起行动,吴狗事先没有跟我大汉有任何交涉,战前连文书来往都没有。这到底是谁妄启边衅?总不成为了维护多年盟友关系,那盟友对我大汉动手,我大汉将士连还击都不行吧?”

    “至于说承认曹悌的魏王之位,乃是陛下亲自用了玉玺盖印的。右选郎此言,岂不是说连陛下也要被你弹劾?”

    “这……”

    这老匹夫,真是昏了头了,居然被对方抓住这么大个漏洞。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朕的玉玺使用权真的不在朕的手里啊。这个关子丰,完全跟以前的诸葛村夫一个样。直接用掌玺官就控制了朕的玉玺。

    “臣光禄郎中主事李旦启奏陛下,关中连续三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主持赈灾的大司马府应当为此担责。同时,上天持续降下大灾,朝廷是否应有重臣为此负责?”

    如果说刚才王佑的发言对于关彝来说还能忍的话。这位李旦的话那就完全不能忍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关彝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王八蛋:事情是不做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是近似于无。就是一张嘴到处开炮。

    具体到这三年的关中大旱来说,不管关彝和他的手下们付出多少努力,也只能是保证大部分百姓的生计。饿死的,因为田亩减产不得已投身世家庄园的,这些情况总是有的。

    这个李旦的发言,已经有了一点后世明末腐儒的味道:你做了多少工作我不管,只要不是绝对完美,那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不是荒唐嘛?一个人要想不犯错,那就只能是不做事。做的事情越多,自然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种风气一旦抬头,必须绝不留情的残酷镇压下去。绝不能让这种人吃到任何甜头。否则,以后整个国家还有谁肯做事?还有谁能做事?

    所以,关彝隐蔽的朝身后的手下摆摆手,自己站了出来。

    “敢问李主事,你可知最近两年来,大司马府为了赈灾发了多少粮食出去?”

    “呃……下官不是负责此事的官员,当然不知。但是……”

    “这么说你是不知道了?嗯!”

    从关彝亲自站出来开始,李旦的双脚就开始发抖:这位大司马确实不喜欢杀人。但到底这些年这么多战功在那里摆着。简而言之,威望是足够的。所以,他的气场足够强大。

    怎么这样啊?我不过一个六百石的中低级官员,用得着你这样的万石高官亲自来怼嘛?

    “你不知道大司马府发了多少赈济粮是吧?那你知不知道大司马府这些年为了抗旱新修了多少里的水渠?这些水渠新增灌溉的田地有多少亩?知不知道为了预防蝗灾,这些年大司马府累计收了多少跳蝻、虫卵……。啊?你什么都不知道也敢站出来质问本官?是谁给你的胆子?!嗯!”

    很是霸气的扫视了一遍朝堂君臣后,关彝朗声说道:“本官赖陛下信任,出任大司马,开府,录尚书事,掌管一国国政。这样的工作,事务繁多,有所纰漏在所难免。所以本官并不反对各位同僚对本官做得不对的地方提出指正。但是你们也要搞清楚一点,大司马府上上下下几千官员,为了这个国家那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这些人的辛勤付出,本官决不允许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凭着一副空口白牙就能随意污蔑和诋毁!所以,要提意见,可以,拿出支撑数据来!拿出真凭实据来!像今天这样想当然的胡乱开口,本官绝不能容忍!”

    “说到这里。”关彝转过身来对着李旦微微一笑:“李主事不是说我大汉雍凉二州连续三年大旱,朝廷需要重臣为此担责。嗯,先不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之类的老话。便是要担责,像本官这样只会做事却拙于言语的人是不太好意思去跟上天沟通的。倒是像李主事这样空口白牙,满口雌黄的人挺合适的。要不,我们把你给烧成一道青烟,让你上天向天神说说好话,让他降下甘霖来?”

    “呃……大司马说笑了,下官其实笨嘴笨舌,实在是不能担此重任。再说了,刚才大司马说得很有道理,这天地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便是祷告上天,估计也是无用的。”

    “呵呵。”很是厌恶的看了一眼瑟瑟发抖的李旦,关彝转过身来:“茂通,此人出仕公职期间,是否廉洁奉公,你要好好查一查。家里有没有什么隐户,也要好好的查一查。”

    “诺!下官领命。”

    “本官在这里再强调一次,自孝闵皇帝(刘协,献帝是曹魏给的谥号)被迫禅位以来,我大汉为了复兴,自先帝、丞相开始,讲求的就是实干。要实干,难免做错事,得罪人。难免被那些什么事情都不做,自然什么错都不会犯的闲人说风凉话。对这些人,先帝是什么态度呢?‘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这句话,丞相践行之。本官,亦践行之!惟其如此,方能保证我大汉的官风中有一股实干的正气!惟其如此,才能保证汉室的安全与真正的复兴!”

    粗粗的喘了一口气。关彝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皇帝、诸多大臣都不再言语。一时之间朝会冷了场。关彝也觉得有点尴尬:“那个,诸位大臣,还有什么要奏报陛下的,请继续。”

    B的你在朝堂上公开的要求廉政公署对某一个官员进行定向反腐,我们还敢说什么啊?

    “好吧,你们都没什么事了吧?那本官这里还有几份军情需要通报一下。”

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转(二)() 
?    “南中太守王颀奏报,炎兴八年(西元270年)二月初十,王师与东吴之交州军展开会战。得南中各寨寨主、广大义民相助。当晚一夜鏖战,共计斩首东吴八千三百余级,俘虏东吴士兵一万五千余人。阵斩东吴大将修则,俘虏东吴伪帝之弟孙谦,东吴江北都督钟会之侄钟邕等人。东吴交州刺史薛珝等人率领七千余人趁乱突围……外围的吴军,在吾彦的率领下约有一万三千余人走脱。

    当日一战,我军战兵累计战死两千五百余人,受伤三千余人。助战的各寨土著和义民累计阵亡三千八百余人,受伤五千余人。入侵我大汉南中之吴军,至此已经不复存在!南中,安矣。”

    关彝念完这段战报,整个季汉朝堂内,大司马府这边的属员还好。其他机构的官员们人人面色都显得有些古怪。

    南中长安,相隔数千里。加之地形崎岖,消息传递困难。所以南中到长安的奏报,往返超过两个月是正常的。但是,那是往返一次啊!王颀的单面奏报,你关彝早在一个月前就拿到手了吧?这还是人的速度,要是算上飞鸽传书,恐怕速度更快!

    可是你居然一直藏着不拿出来。你是故意的吧?你一定是故意的!

    可是不等朝堂诸人说话,关彝一抖手,又翻出来一张战报:“南中太守王颀奏报,炎兴八年二月十三日,王师追击东吴败军进入交州。得交州义士吴佳、全吴、吕翔等人之协助,连续三战击败吾彦统帅的吴军,累计斩首七千余级。三月初五,王师已经全取东吴之交趾郡。交趾之南,九真、日南两郡太守已经递交降书。王师正在交趾北部,原前汉修建的雍鸡关(今友谊关)处加固关卡,准备应对东吴可能的二次进犯。”

    (吐个槽:谁把赫赫凶名的镇南关给改成了友谊关啊?)

    听闻本方在南中的兵团,不但打退了敌人的大军进犯,还成功进攻到敌人的地盘,一刀切下了三个郡的消息。季汉朝堂之上的官员们,绝大多数都满脸红光,个个显得兴奋异常。

    关彝也不等这些家伙发话,自顾自的念了下去:“另,我大汉在南中的司闻曹得到消息,二月十日退入深山的那支吴军,已经从我大汉兴古郡的东侧辗转到了东吴的郁林郡。不过七千余人只走出来了不到四千人。交州刺史薛珝在路途中也已经病发身亡了。”

    “王都督威武!”

    “大汉威武!”

    关彝念完南中的战报后,朝堂之上,一些当值的年轻郎官们已经按耐不住,急切切的跳了起来,喊出了各种各样的口号。

    “肃静!诸君,切莫君前失仪。”

    朝堂上的宦官声嘶力竭的大吼,加上关彝微笑着把双手轻轻往下压了压,总算是让这群热血的年轻人安静了下来。

    抖抖袖子,关彝又从宽大的官袍里摸出一份奏表:“大汉中领军关索奏报。炎兴八年二月十八日,王师得武陵义民相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