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幽灵 >

第229章

铁血幽灵-第229章

小说: 铁血幽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三十多岁墩厚强悍的部民,他们骑着当地的矮脚骡子,与林柱民、阿卜杜拉两名尖兵一起,行走在队列的最前面约百十米处。

    萨布西丁和刘国栋断后,他们抱着枪,走在队列的最后边百十米处。

    这里位于开伯尔山脉之中,河道两岸,很多地方都是悬崖。骡队不时要顺着小路,翻越一个又一个的山头。骡子耐力强,适宜于登山。登山时,队员们会下来牵着骡子,减少它们的体力消耗。同时,步行登山,也是为了取暖。

    只有小地主,懒得不想动弹。头蜷在腹下,不管白驹是上山还是下山,它都稳如磐石,睡得很安稳。这一路上,它就在不停地睡。

    天亮时,驼队在河道尽头的一个山谷中扎下营寨,让骡子进食草料,队伍都在帐蓬内暂歇。刘国栋在帐蓬中用木炭点起炭火,开始煮奶茶。喝着热腾腾的奶茶,队员们围坐在炭火旁,开始进早餐。小地主也和大家一样,安然进餐。

    毛虫和谢尔娜做的玉米面发面饼子,小菜是中国的榨菜和罗卜干、托尔哈姆部族的烟熏腊牛肉,虽然都是凉的,但别说多香了。小队白天休息,晚上行动。山下就是一个大部族村落,但一整个白天,小队并未暴露。

    傍晚时分,正在值勤的拉扎克用对讲机发出报警信号,虞松远和林涛、哈提卜迅速进入观察哨。拉扎克卧在岩石旁边,而小地主则忠实地蹲在岩石积雪上,聚精会神地盯着山下。“队长,刚才远处高空中有直升机声音,从北向南。云太厚了,用望远镜观察不到,听声音象是两架飞机。”

    “继续观察。”

    虞松远等人观察了一会,便回到帐蓬。众人对着地图大为欣喜,果然与先前的判断完全一致。“这两架飞机,肯定是被称为‘雌鹿’的最新型米-24P。它性能优异,现在出发,就是为夜里攻击喀布河谷里的运输商队。”林涛说。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小队进餐后,骡子也已经进料完毕,开始出发。悄悄越过脚下的部族村落,穿越公路,进入希拉曼河谷。然后顺着河谷边的公路,加速前进。这里都是部族居住区,山中沙石公路两边都是一个一个部族村落。

    第三天凌晨以前,小队到达吉特尔部族住地。吉特尔部族不大,只有三四千人,都居住在喀布尔河边的寨子里,这个寨子,由于有大量的驻军,其实就是个小镇。后面就是大山,寨子在山下的高地。夏天大水季节,喀布尔河河水暴涨时,河水能淹到村子边缘的石坡下。

    此刻,大量的平底船都挤在河滩边。这里已经成为繁忙的中转小港湾,从白沙瓦逆流而上,大量军火被转运到这里,从这里被装上驼队,进入喀布尔河右侧。然后从两国边境线,有数十条路可以进入山人***共和国境内,北极熊根本防不胜防。

    这里离边境线有十几公里,是河防重镇,驻着一个清真之国陆军高射炮营,配备一个手持式**连,负责河道防空。但是,顺着喀布尔河上行,两边多是高山峡谷,仍不时有斯贝茨纳兹乘坐直升机,在崇山峻岭中出没,隔三差五,就会有平底船队或驼队遭殃,伤亡损失惨重。

    从战术角度看,斯贝茨纳兹这样选择完全是对的。与其在边境数十条小路上埋伏赌运气,不如直接深入喀布尔河谷,绝不会空手而归。

    在村落边缘,一个废弃的院落,被选做落脚地。院落很完整,与其它住宅一样,就是一个白白的石头堡垒。刘国栋在院子里的旧水井里打上水,化验了一下,完全可以饮用。他在室内点起篝火,让大家取暖、休息,萨布西丁则已经将厨房收拾了出来,开始烧水。

    比拉勒、阿卜杜拉骑着骡子到小镇的巴扎去了一会,买来了早餐、平底铁锅、塑料水桶、粮食、草料等。而林柱民和拉扎克,则带着两个部民,很快就在院子一边,用帆布搭成了马厩,给骡子喂上草料。

    上午,小地主值班,小队钻进睡袋,集体补觉。

    skbshge

第三章 异想天开() 
午饭时,两个部民做了一顿巴餐,不管是“贾巴地”,还是“马沙拉”,都比毛虫做的要正宗、可口、地道多了。晚上,刚补充完食物、水,准备出发时,努尔。汗发来了敌情通报,“咋夜谷地遇袭,直升机两架。”

    情报证实了虞松远的判断,咋天飞过的两架直升机,正是奔袭喀布河谷。

    冬季来临,高原上生存困难。斯贝茨纳兹渗透进入谷地的人员,已经撤回贾拉拉巴德老巢。代之以利用米-24P的强悍性能,进行远程奔袭,让清真之国陆军四处防范,找不到规律。要封锁白沙瓦的战略通道,只要封锁开伯尔山口峡谷和喀布尔河谷地两地,就可以达成战略目标。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虞松远一刻也不停留,命令小队迅速行动。

    留下两个部民看家护院,照料骡队。小队开始顺着喀布尔河谷,一路向南进发。当天晚上,就宿在山洞里。夜里两点,营地南部,又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和枪声,很短的时间内,四野又归于沉寂。小队昼伏夜行,第三天凌晨,进入喀布尔河道较狭窄、艰险段。

    这里河道两侧削壁千仞,异常险峻,河床里河水喘急。越过大山,河道突然变宽,河水变缓。下面河谷边的雪地上,仍是一片狼籍,几具东倒西歪的尸体,躺在水边,一群豺狗正在撕咬着尸体。十几只秃鹫,正在豺狗群旁边的积雪上跃跃欲试。不用说,这里就是咋晚的战场。

    小队停止前进,此时天已大亮,小地主突然站在山巅呜呜地狼嚎一声,河边那些肮脏的豺狗刹时一哄而散,通体乌黑的秃鹫们一拥而上,开始大块朵颐。刘国栋和萨布西丁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记下数据,在纸上画了一会,就确定了攻击出发地。

    “老大,这里山太高,不可能是攻击发地。根据这里的山势,前方两座山的中间,应该有适合他们机降的地方。同时也要有路可以直接到达河边,才便于攻击河道内的船队。”刘国栋说。

    小队搜索前进,爬过一座大山,果然发现山顶间有一个高山顶上的小山坳。山坳是自然形成的,也就百十多平方米,已经完全被积雪覆盖。而从山巅远远看去,山坳内有山路可以直接通到河边。“这里应该就是攻击出发地,可以停两架直升机。”刘国栋说。

    “老大,我们应该到对面山头上,夜里刮北风,便于我们隐蔽。”林涛指着对面的高山说。虞松远点点头,小队越过山坳,悄悄向对面的山头搜索而去。虞松远和刘国栋简单检查了一下平台,平台边缘的积雪下层,有明显的扎帐蓬的痕迹。

    林涛、林柱民等突击队员,接近对面的山头时,小地主突然嗓子眼里发出呜呜的警报声,队员们迅速成作战队形,隐蔽接近前面的崖壁。

    这里地形绝佳,可以鸟瞰山坳内的平台。视野也开阔,右下侧的喀布尔河谷,尽收眼底。山的背后,就是喀布尔河的支流帕哈里河谷地。

    虞松远做了一个手势,崖壁受风化影响,上面有无数石穴,北风吹过,发出呜呜的鸣叫声。小地主既然发出警报,说明这里肯定有敌情。林柱民和拉扎克两个突击手率先接近底部最大的洞穴。

    砰砰!

    人还未隐蔽好,里面AKS-74突击步枪的枪声就响了。

    林柱民和拉扎克迅速隐蔽好,躲避攻击。虞松远在耳麦里命令,“抓活的!”众人隐蔽在岩石后,里边人停止了射击。虞松远做了个手势,林涛和阿卜杜拉悄悄接近另一洞穴,里边枪声又响了。

    砰地一声,枪声打在林涛脚边。队员们都明白了,洞是连通的。不能给他们通风报信的时间,虞松远向刘国栋示意了一下,刘国栋迅速向底层的洞穴,发射了一颗枪**,轰地一声爆炸后,林柱民和拉扎克冲进销烟弥漫的洞穴。

    林涛向旁边的洞穴掷进一颗**,轰地一声爆炸后,他和阿卜杜拉也交替掩护着,冲了进去。林柱民刚进去,就受到突击步枪的狙击,让他无法进入上一层洞穴。而林涛的**爆炸时,对方开始回防另一洞穴。林柱民抓住机会,跃了过去,嗖嗖掷出两刀,将两名清真之国男人持枪的手臂,同时贯穿。

    此时,林涛也冲了进来,甩手一枪,击中另一名惊惶失措的男人的胳膊。这名男子怀里的突击步枪还是响了,砰砰砰几枪打在林涛身后的岩石上,阿卜杜拉跟上一枪,击中其左臂,枪声才停歇。

    小队全部进入山洞内,林涛和林柱民率领阿卜杜拉、拉扎克已经深入洞穴,向里搜索、检查,老半天才回来。这个洞穴,是完全自然形成的。表层洞穴里面,还有一个稍大的洞穴,从里面的装备和卫生情况看,斯贝茨纳兹的突击队宁可在平台上扎帐蓬,也不会进入这个肮脏的山洞。

    洞穴仅是这三人生活、休息的地方,里面粮食、饮用水、卧具等物品齐全,这三人明显是准备长期在这里隐藏着的。

    三名俘虏有二名是清真之国人,一名是山人***共和国人。林柱民只是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俘虏就分别交待了情况。且三人独自说的,都能合得到一处。

    原来,这里是斯贝茨纳兹在喀布尔河谷中四处备降场之一,这三名俘虏均是山人***共和国国家安全局特工,负责为斯贝茨纳兹控制备降场,提供情报支持等。

    每天,他们要通过电台,向驻贾拉拉巴德的斯贝茨纳兹独立第154分队,通报喀布尔河道内平底运输船队的运行情况。咋天的袭击,就是他们提供的情报支持,使一个三十多条大船组成的大平底船队,被摧毁殆尽,人员无一生还。

    三名俘虏已经被制服,脑袋上都裹着渗着血的纱布。他们的耳朵,已经在审训中受伤。其中的电报员,按照虞松远拟的电报,发了出去。“河道未受袭击影响,上午有大平底船队通过。”刘国栋根据缴获的密码,确定俘虏发的完全正确。

    此刻,外面的喀布尔河道上,恰有一个大平底船队在河水宽缓处排队,等待通过前面的险滩。“老大,我们不会害了这个平底船队的吧?”林柱民担忧地说。

    “我们就是不报,另外三个潜伏哨也肯定报。不能有异常,队长的处置,是正确的。”哈提卜支持虞松远的决定。

    斯贝茨纳兹独立第154分队并没有回电,队员们清理了里面的山洞,在里面建立了基地,准备午餐。夜晚即将来临,虞松远、林涛、哈提卜、刘国栋、林柱民则围着地图,快速决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见虞松远迟迟不下决心,且一直盯着贾拉拉巴德,林涛有点心惊肉跳,他提醒说,“老大,大帅可是严禁我们越境袭击啊!”

    虞松远沉呤半晌,咬紧牙关,一拳砸在地图上,“将在外,不必顾忌这些小节。他们能越境,我们也能。战机千载难逢,稍纵即逝。争取缴获米-24P,袭击贾拉拉巴德斯贝茨纳兹老巢,打掉他的腿,逼他收敛一点!”此言一出,举坐皆惊。

    “袭击贾拉拉巴德?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林柱民惊问。

    缴获两架米-24P,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两架米-24P,携带二十四名斯贝茨纳兹突击队员,以他们的攻击能力,兄弟小队只有九名队员,第十名队员是小地主,还不会开枪。唯一的成功机会,是寄希望于直升机降落后,斯贝茨纳兹突击队员会迅速进入河谷设伏。

    为确保歼灭突击队,虞松远的计划是,以隐秘袭击并突然攻击,歼灭突击队为主。如果无法夺取直升机,则取消奔袭贾拉拉巴德计划。

    根据三名山人***共和国特工交代,斯贝茨纳兹突击队机降后,队员们会迅速全部进入河谷设伏。而三名特工则会帮助飞行员搭帐逢。然后,飞行员在帐蓬内休息,三名特工则会控制河道整整一个夜晚。

    有时,一个夜晚能消灭几只平底船队,战果辉煌。只到第二天凌晨时,他们才会在天明前,饮完热热的奶茶,再乘机满载而归。

    林涛思索了一下,兴奋地说,“我的天,这可是个系统工程啊,太庞大了。要紧急筹备,需要后方送重武器,需要ISI提供驻贾拉拉巴德第159摩步团、独立第335直升机团、斯贝茨纳兹独立第154分队的驻地详图,需要隐秘输送战斗人员进入这里设伏。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功亏一篑。”

    “如果他们只是一部分进入河谷,另一部分仍停留在直升机平台,怎么办?他们的突击能力,并不比我们差啊,我们会不会受到夹击?夺取直升机的计划会不会落空?另外,他们会不会有进场识别口令或识别信号,我们一无所知!”林柱民看着地图担忧地说。

    林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