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小文豪 >

第9章

唐朝小文豪-第9章

小说: 唐朝小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会豪宴,美食佳酿必不可少,李耀桀坐在一旁,大快朵颐。

    “姑爷……”小萱觉得好丢人……

    “想什么呢?民以食为天,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率性一点。”李耀桀满不在乎地说,也毫不在乎周围的目光。

    杜蔓婉远远看了他一眼,哭笑不得。

    李耀桀打量着周围,看到了几个熟人,前日在杜家门外见到的程道林,陈义,以及马文才。

    只是这个诗会藏龙卧虎,很多京城权贵,他们也收起了当时的那份傲气。

    “是你?”马文才看到李耀桀,走了过来。

    李耀桀喝了一口酒,“马公子。”

    “还没请教阁下贵姓大名。”马文才那日也知道李耀桀是腹有诗书,不再傲然。

    “李夕。”

    ……

    日上三竿,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这就是有请帖的好处,可以知道来了多少人。

    “感谢诸位才子佳人的前来,在下墨江……”

    众人入席之后,诗会的负责人开始讲话,李耀桀无奈笑了笑,原来古时候也是这么玩的。

    “小萱,这个墨江是什么人?”

    “朝中一位尚书大人的公子。”

    地位很高啊。李耀桀看了一眼人群中的墨江。

    “今日主题,便咏以夏日之物,或感于夏日之时。诸位可临场发挥,亦可出往日佳作……”

    咏物?李耀桀沉思,以前他很少写咏物之类的作品,“只能想想有没有抒情的了。”

    看了一眼四周,绝大部分都在冥思苦想,就算是已有作品的,也要假装思考,假装是临场发挥,这样的作品会加分很多。

    马文才那几个人也开始落笔,杜蔓婉也卷袖行笔。

    “小萱,帮我。”李耀桀想起了他原先写过的一首。

    挥笔泼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

    半个小时之后,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写好停笔,三五成群,相互交谈。来这里的人必定是良莠不齐,所有人公开讨论的话会让那些才华尚浅的,或者是诗作不佳的人很难堪。

    “公子。”杜蔓婉拿着写有诗句的宣纸,走到李耀桀面前,“我前些日子写了一首律诗,敢请公子指点一二。”

    “律诗?”

    周围的人惊呼。

    “律诗?”作为这次诗会的负责人的墨江,听闻杜蔓婉写了一首律诗,也是快步走过来,“杜小姐作了一首律诗?”

    “正是!”

    墨江看了一眼李耀桀,并不认识,长安城里有名的才子,他都认识,朝李耀桀作揖:“这位兄台,敢问贵姓?”

    李耀桀起身同样还礼,“免贵姓李,名李夕。”李耀桀同样自称李夕。

    “李夕?他就是那个在艺香楼写了一首律诗的李夕?”

    “是他了。”

    ……

    现场有人听说过李耀桀和刘茂比斗之事,也包括墨江,“原来是李公子,在下失敬了。”

    “不敢当。”

    墨江微微一笑,“杜小姐,不知道可否让我也见识一下你所作的律诗?”

    “墨江兄,你们几个是头号才子,不如就一起展示一下吧,让我们这些人也开开眼。”同为家世背景深厚的一个男子走上前,开口。

    “孙兄所言极是。”墨江笑着开口。

    “在下孙怀,见过李公子。”

    李耀桀被他吓了一跳,“孙公子如此大礼,在下不敢当。”

    “哈哈,我佩服公子才华,无妨。有机会,我倒想邀请李兄一同聚乐!”

    ……

    “姑爷,他父亲是东宫的高官。”李耀桀在拿诗作的时候,小萱在他耳边轻轻说。

    东宫?太子?李建成?我靠!李耀桀心颤,“他父亲是太子殿下的人?”

    “是的。”小萱点头。

    妈呀,明年这个时候,太子就死翘翘了,李耀桀可不想被连累。今天过后,再不要和这人有交集。还有,尽量搞清楚哪些人是李建成的部下,然后,有多远离多远。

    ……

    “我来先献丑了。”一个看起来年纪未到18岁的少年上前,脸庞还显得十分稚嫩,但他的才华在长安已经是小有名气。

    “是上官公子?”

    《咏蝉》

    溶溶夏日目中晴,

    百万大军十万城。

    我若临高开口唱,

    世间何处可无声?

    ……

    这少年的诗,辞藻并不华丽,像极了打油诗,但韵味十足,将夏日里蝉的鸣叫写得动人,最后一句“天下何处可无声”又将他的壮志和年少气盛表达得淋漓尽致……

    “上官公子这首诗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又不失意境,乃佳作也。”

    “他叫什么名字?”李耀桀听到上官这个姓氏,脑海里闪过了些什么。

    “好像是上官仪。”小萱不知道,墨江为他解释

    我靠!上官仪?李耀桀十分震惊,看他的眼神已经变得炽热。要知道,上官仪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官至宰相,在诗歌方面是开创了“上官体”的牛人。虽然上官体并未能成为潮流,后世对这种诗体的了解也很少。但这种诗体风格对于唐诗的定型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李耀桀对他有了解是因为,他的孙女叫上官婉儿,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才女……

    不对啊,我之前看过他的资料,他是贞观初年才来长安赶考的,为何现在就在长安了?难道是历史变了?还是史料有误?李耀桀在心中思绪万千。“墨江兄,这个上官仪是什么来头?”

    “他是来长安游玩的,写了不少文章,在长安的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上官公子,后年,记得一定要来长安赶考,你的人生会很精彩的。”李耀桀见上官走过来,笑着说。兄弟,你未来发达了别忘了会“神机妙算”的我呀。

    “那就借公子吉言了。”

    ……

    ……

第17章 望月吟() 
上官仪年纪的面容尽是平静,又带有自信,借着咏蝉之诗表达了他的志向。众人一时间,都被他的豪情壮志震撼到了。

    是不是每个成才的人,都是志向高远,年少轻狂的?李耀桀想,又想自己,我怎么是一副咸鱼的模样呢?

    不对,谁说我没志向的?我的志向是成为初唐第一文豪,然后,后宫佳丽三千!

    李耀桀想到此,突然觉得自己十分伟岸,是一个五好的有志青年。

    ……

    在上官仪开头之后,一些有名气的才子纷纷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包括自视甚高的马文才。初唐时代,唐诗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李渊武德到李世民的贞观年间,诗作主要还是汉乐府题材。尤其是一些杂言诗。

    不过,李耀桀认真看过之后,觉得还是有些人写得很好的,但总感觉比不上上官仪的。有些词藻过于华丽,却思想空洞。

    “公子,你今日写了什么?”杜蔓婉低声问。

    “你猜!”

    杜蔓婉:“……”

    小萱:“……”

    “公子是不愿意和我分享吗?”杜蔓婉幽幽开口。

    “不是,我是准备等你给我看过了之后,我再考虑要不要给你看?”李耀桀笑了笑。

    “为何?”

    “如果你的比我好,那我就不在你面前丢人了,如果没我的好,那就拿出来炫耀。哈哈!”

    杜蔓婉:“……”

    小萱:“……”

    ……

    半个小时之后,已经没人展示自己的作品,那些不愿意展示的,无非是觉得自己的太差,免得贻笑大方。

    墨江见没人了,站起来开口:“那就到我献丑了吧,然后让杜小姐和李公子的律诗压轴,再让大家足够的时间欣赏。”墨江客气地说。随后便让书童展开他写着诗句的宣纸。

    《咏柳》

    暴雨无情断我腰,

    残躯寂寂两分高。

    长根但使深埋土,

    几日青芽已俊娇。

    喜闻乐见的咏柳题材,但墨江的咏柳诗,不像李耀桀看过的那些,咏叹柳树的婀娜多姿。而是描述柳树被风雨摧折之后,重新发芽,展现了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别具一格。

    “墨公子好文采!”有人高喊。

    “铮铮铁骨,不死尤生,墨公子写的是柳,赞的是人!”

    ……

    “多谢诸位不吝赞词!”墨江对众人的赞扬一一回应。

    李耀桀笑了笑,抱拳说道:“此诗体为绝句,填作之人少有,墨江公子果真才华斐然。”

    “绝句?”其他人经李耀桀提醒,也是纷纷重新观读,随后皆是感叹:“我们愚昧,方才没看到……”

    绝句起源于汉魏乐府,在南北朝已经定型,但隋唐之前都极少人作,初唐时期也鲜有绝句作品。现代熟知的绝句都是中唐诗仙李白之后的了。

    绝句和律诗类似,对于格律、押韵有着严格要求,但只有四句,也不必对仗。但作起来的难度也很大。

    “墨公子才华横溢,真是我辈楷模。”杜蔓婉感叹。

    “墨兄才学在下佩服,我认输了。”上官仪笑了笑。

    “以诗会友,并非沽名钓誉,我也是一首拙作,大家不必客气。”墨江微笑回应。不愧是名门才子,学识、性格、谈吐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比起那些所谓的公子,比如刘茂,马文才之流真是德才具秀。

    “杜小姐,是时候让我们见识一下了吧?”墨江笑着说。

    杜蔓婉欠身,和丫鬟张开宣纸,工整清秀的正楷字迹缓缓现于众人眼前……

    《望月吟》

    碧玉银钩次第来,

    霜华散入阁楼西。

    广寒宫里清宵雪,

    桂树根前正午熹。

    萤火生时争日月,

    莲花秋后是尘埃。

    双飞彩蝶惜悲曲,

    才凤求凰应入怀。

    孤独,无奈,伤感,期待……一个常年深居幽窗的女子看着月亮,通过一首诗,表达出她的万千愁绪。她的孤独,正如嫦娥仙子,独自幽禁在广寒宫里,感受着夜晚的冷和无人陪伴的寂寞;不断挥着斧子的吴刚,永远砍不断这颗桂树,千百万年,酷暑寒冬,都只能困在月球上,又苦又累。

    杜蔓婉很美,才华很出众,是京城有名的大家闺秀,但是韶华易逝,再美的女子,青春年华都只有几年。萤火之光,敢和日月争辉,但也只有几年光阴可争;莲花美,清雅芳香,但秋天过后,凋零入泥,最后也是化作尘埃。

    最美的青春年华,杜蔓婉好像错过了,如今她年近二十,早已是大龄剩女,青春的光阴已经所剩无几,她只能用诗,来抒发她的伤感。

    同时她也期待,爱情是人类最向往的美好之一。杜蔓婉期待爱情,期待一个真心相爱的男子可以伴她一生。她不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悲剧结局,她喜欢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般,轰轰烈烈,不在乎穷苦和世俗目光,不惧父辈阻拦,恩恩爱爱,相伴一生。

    现场的不少人也看得出来,包括李耀桀,墨江等人,不少女子,都闻者落泪。他们都知道杜蔓婉的遭遇,同情,却帮不上忙。

    ……

    “拙作碍眼,让大家见笑了。”杜蔓婉微微一笑。

    “杜小姐,不必谦虚,此等佳作,我等无法相提并论……但愿,杜小姐心愿等得以实现。”墨江说道。

    杜蔓婉欠身,“多谢墨公子吉言。”心愿实现,谈何容易?杜蔓婉内心苦笑,却突然想到李耀桀,那个在招亲现场,成功解答的男人,可惜……

    “小萱,杜蔓婉遇到什么事了?”

    “听说是她父亲顾虑太多,又不愿意让她婚事自己做主,所以就一直拖着……”

    唉!李耀桀叹气,古代女子又有多少人能活得自由呢?封建思想的压迫,女子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罢了,哪怕思想前卫的第五瑶,最终同样按照父母的意思来。

    “那她那日为何搞个招亲?”

    “姑爷……很显然是她自作主张,要是真的,你早就被抓去了……”

    “……”

    “李公子,我们听闻你对律诗同样有心得,不知今日,你是否也有律诗问世,让我们一睹为快。”

    李耀桀却是摇了摇头,“没有。”

    众人惋惜,难道他当时的诗是靠运气写出来的?还是今日的主题不适合他?李耀桀却话锋一转,“我带了新的东西。”

    “哦?新的?难道又是新的诗体?”

    众人随着宣纸的展开,定眼望去……

第18章 词() 
“这是什么诗?”

    “句子长短不一,韵脚用仄声,怎么这么奇怪?”

    众人看到李耀桀的诗后,都傻眼了。他们完全没见过这样形式的诗。

    杜蔓婉也看不懂,倒是墨江,思绪片刻后,震惊地看着李耀桀:“这是曲子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