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小文豪 >

第13章

唐朝小文豪-第13章

小说: 唐朝小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不会!”我喜欢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罪呢?“那就这样说定了,你可以找来你的好友,或者是清韵诗会的同伴,最好是女子,心思细腻的……”

    男的一边去!

    杜蔓婉点头,“好。公子,那日长青亭诗会众人的佳作,应该可以用于第一次印发。还有,公子的诗文上佳,想必诗词的来源不必担忧。”

    “看吧,我都说了,你的能力绝对没问题的。”

    “公子说笑了。”杜蔓婉谦虚回道。

    “利用你在清韵诗会的号召力,以及在长安城的名气,应该有大量才子会给我们寄来作品,你筛选完了之后,刻印的事刻印交给我。”

    以他的财力,找几个雕刻的工匠简直不要太简单。

    等报纸形成了风潮之后,就可以开始计划如何赚钱了,李耀桀虽然有钱,但金山都会被搬空,何况是财产,他也不愿意用自己钱做赔钱的买卖。赚钱是生产的保证,买纸印刷,编辑人工都需要支出,最重要的一点,文人才子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流传,但也需要生活;愿意无偿投稿的人有,但不稳定,只有通过稿费作为吸引,才会有源源不断地作品寄来。

    接下来,可以通过诗会聚会,或者征稿比赛之类的活动,吸引才子,赚足名气。

    通过质量,活动等方式,吸引作者和读者,形成一个品牌效应。这样一来,就不怕其他竞争者了。报纸这个行业并不需要什么技术活,质量才是第一关键要素。而保证质量,就需要大量的才子佳人了。

    最后一步,第五文博的商铺不止在长安有,他的一些产业在很多州府都有分号,到时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迅速地扩张到全国。那时候,他的名气肯定会一飞冲天。

第24章 萧琴和苏月赎身() 
报纸的初步规划李耀桀完成得差不多了。

    “公子,这报纸是否需要一个名字?”

    李耀桀笑了笑,“当然了。我暂时想到一个,叫花月期报。”

    花和月是文人诗词常用的意象,李白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也是他比较喜欢的句子。期报的意思按期出版的报纸。

    “但此名字不直接点明报纸内容。”杜蔓婉皱着眉说,“我觉得,最好能直接让人知道我们做的是诗歌报文。”

    “那就花月诗报吧。”

    ……

    谈完了所有相关的事宜,李耀桀恋恋不舍地站起来,打算回去,转身的时候,假装不经意地问,“为何你家宅这么大,却如此冷清?”

    “家中目前就我一人。”

    “一人?”李耀桀不解,“你……爹娘与兄弟呢?”

    “爹娘多年已经离开京师,家弟也同往。”杜蔓婉微笑着解释。

    “你就是这个原因无法出嫁的吗?”

    杜蔓婉低垂着眼睑,点点头,却又摇头。

    “你平日里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吗?”

    “家父主上与好友时有接济。”

    “昨日从你家中离开的?”

    杜蔓婉点点头,“他是家父主上,秦王。”

    我靠!李耀桀被吓一哆嗦,秦王李世民?杜蔓婉她老爸的老大是李世民?那她老爹就是……杜如晦?没开玩笑吧?

    “你爹,令尊的名讳是如晦?”李耀桀声音有些发抖。

    “公子认识我爹爹?”杜蔓婉惊讶。

    “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李耀桀苦笑。杜如晦和房玄龄、长孙无忌一样,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是李世民征战四方、发动政变、治理国家的心腹之一,凌烟阁功臣之一。

    他大爷的!这等大人物的女儿,我还怎么撩?杜如晦要是知道李耀桀想拐走他女儿为妾,估计会提着刀来满世界追着他砍。就算杜如晦不敢砍,李世民估计也会帮他砍……

    麻蛋!李耀桀内心憋屈,小老百姓遇到权贵就是无奈。却是咬牙,心想: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杜如晦的女儿我照撩不误!

    “杜小姐,既然我们有幸为邻里街坊,你有什么困难和需要的话,大可随时找我,我们今后也算是合伙人了。”

    “如果必要的话,我不会客气的,如果李夫人不介怀的话。”

    “没事,她很喜欢你!”娘子,为了你老公的幸福,委屈你一下……

    ……

    得知昨晚出现在杜蔓婉家中的男子是李世民之后,他半喜半忧,喜的是杜蔓婉他还有机会去泡;忧的是,这难度有点高啊,杜如晦肯定不愿意女儿当小妾,关键也不知道李世民会杜蔓婉会不会有什么龌龊想法,要是有,李耀桀肯定争不过的。明年这个时候,李世民就是皇帝了,所以,“老子必须抓紧时间了。”

    走出杜家,李耀桀并没有回家,而是在街上乱逛,但不是毫无目的地乱走,而是,再找房子,手稿,编辑,印刷报纸都需要作坊,李耀桀不能设在家里,在第五瑶的眼皮子底下,他可不敢造次。最好的办法就是再买一个房子,租也行,作为他藏娇的金屋,哦不对,赚钱的作坊。

    找到了,长安县下的嘉会坊里,正有一所一厅四室的房子出售,价格为一万贯,看到这价格,李耀桀傻眼了,一间房子折合一万两白银?“看来买房子的苦恼不止现代人有啊,一所房子一万多两,粗略换算,也是现在差不多两千万,这普通百姓十辈子都赚不到吧?古代人看不起商人,但只有商人可以和皇亲国戚那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李耀桀摇了摇头,叹气。这也难怪,李白一生居无定所,白居易50岁才买得起一间小房子。

    幸好现在是唐朝伊始,一些政策还没这么严格,李耀桀有钱就能买下房子,唐朝后来对于人们买房子作出很大的限制,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得了的。

    唐朝的货币有开元通宝,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上经常看到的铜钱,以及一些绢帛。没有钞票之类的东西,这一万两,起码要用车拉来吧?不过李耀桀也有黄金,回家取来一千两黄金,直接买下这间房子。

    敲定了房子知乎,李耀桀前往一个好地方——艺香楼。

    ……

    ……

    “李公子?”李耀桀的名号,当然,是李夕这个名字,还是挺有名的,刚进入艺香楼不久,就被认出来了,当然了,被认出来,主要是因为这顶大唐帽子。李耀桀进入一个包厢之后,却是召来老鸨。“萧琴和苏月两女是否是歌妓?”

    老鸨点头。

    “那是否是完璧之身?”

    年近五十的老鸨早已是个人精,自然想到李耀桀的心思,笑着回答,“公子放心,她们是我们这里的头牌歌妓,自然没有经人事。”

    “替她们赎身要多少钱?”

    老鸨笑而不语,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贯铜钱?”李耀桀试探性地问。

    老鸨摇头。

    “两千?”

    老鸨依旧摇头。

    “开门见山吧。”李耀桀没耐心和她扯皮。买一所房子才一万贯,赎两个风尘女子还要更多?

    “李公子。萧琴和苏月都是我们的头牌,她们走了,我们的客人会少一半。”

    “老妈妈,开个价吧。”

    “一人两千。”

    靠!取下身后的包袱,取出四块金光闪闪的金锭。

    “四百两黄金。叫她们过来。”

    “多谢李公子!”老鸨两眼放光,手疾眼快地抱起金锭,生怕李耀桀反悔似的,美滋滋地出去了。

    妈的,血亏!要是被第五瑶知道,他拿四百两黄金赎两个青楼女子,绝逼会拿剑戳死我。李耀桀在心中想着。

    未几。萧琴抱着琴,和苏月进入包厢,“萧琴苏月见过公子。”

    她们行的,不是万福礼,而是跪拜礼!这个男人为她们一掷千金,把她们带出苦海,区区跪拜,又怎能表达心中感恩呢?

    “不必客气。”李耀桀扶她们起来,两人脸上还有泪痕,“我赎你们出来,是有事要你们帮忙的。”

    “妾身承蒙公子搭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没这么严重,一些繁琐事而已。”

    李耀桀带着两女,来到新买的房子,“以后你们就住在此,过几日就有事情需要你们帮忙了。”

    “多谢公子恩赐。”萧琴和苏月鼻子发酸,这么大的房子,价格必然不菲,她们不敢想象,李耀桀会为她们做到这般地步。心中无比感动,也暗暗决定,此生尽心尽力侍奉李耀桀。

    “这是什么?”两女在整理行礼的时候,李耀桀看到几张纸,原来是他之前写的词牌格律。

    “这是琴姐姐依公子所定格律所填之词。”苏月却误会了。

    李耀桀听到,翻了翻,果然找到了这首词。

    “真受不了你们这么客气。”

第25章 如梦令与花月诗报() 
不醉闻歌断漏,短柱长弦尘厚。窗倚不言人,墙蔓相看依旧。红豆,红豆,何苦幽隅枯瘦?

    一首小令《如梦令》,写尽相思苦。透过这像是带着泪写成的词,李耀桀仿佛能看到,一个不幸的女子,在深夜了依旧吵闹的楼中,无心再弹琴,因为心上人不在。独自倚在窗台,和生长在角落里的相思豆无言对视,内心在问:这相思豆,何苦要在这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苦苦相思,孤独枯萎?

    她在问红豆,其实是问自己。一个沦落风尘的女子,何苦单思一个与她两方世界的人呢?

    李耀桀叹了口气,桃花来得太快,他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他现在要做的,先是驯服第五瑶,免得后宫起火,然后攻略杜蔓婉,免得她擦肩而过,另外,他也不能确保,当萧琴和苏月知道他就是李耀桀的时候,还愿不愿意跟随左右……

    萧琴看到李耀桀拿出她写的词观看,神情不自然,“公子,妾身拙作,难登大雅之堂……”

    “写得很好。”在这个词刚出现的时代,萧琴写得很好,看来把她赎出来是对的。

    素然典雅的萧琴,心思被李耀桀看到,此时红着脸,翡翠般的眼眸柔情无限,又带着一丝妩媚。

    ……

    ……

    三日过后,长安城最热闹的西市,第五文博名下的一家专售文房四宝的店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李耀桀筹划了几天的《花月诗报》正式出版了第一期报纸,第五明作为合伙商,全权负责此次的开业活动。

    这家店铺门外立着巨大的广告牌,直达二楼,写着:《花月诗报》,诚意发售,清韵诗会,李耀桀,李夕等文人才子独家授权,呕心佳作。

    下面还有一段小字,解释了报纸这个新事物。店铺门前,围观的人群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议论纷纷。

    这是李耀桀的主意,广告什么的,能最快达到人人皆知的效果了。先前几日,李耀桀已经联系过墨江等人,他们都表示,愿意让李耀桀刊登他们的作品。

    “第五公子,这份报纸上印刷的真的是李夕公子他们的诗作吗?”有人问。

    第五明站在垫板上,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微笑着说:“是的,不仅包括李夕公子,我姐夫李耀桀,杜蔓婉小姐,墨江公子等长安城里,才华横溢之人的佳作,也包括众多名不经传的才子佳人的诗文。而且都是他们直接送来印发的,绝对不存在错误。比起你们口口相传的更准确,更权威!”

    “真的假的?”

    “那样的话,我们就不用苦苦去找了。”

    “对啊,而且还是第一手的,不会有假有错。”

    “……”

    这就是李耀桀要宣扬的报纸的效果,人们最害怕什么?就是在他人面前丢脸。能拿到最准确的版本去谈论,传播,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谁都不想在自己侃侃而谈的时候,旁边的人说了一句:你说的这句是错的,杜小姐不是这样写的。

    因此,准确是十分关键的。

    另外。

    “另外,我们报社,会定期发售,暂定为三日发一次,都是各个才子最新的诗词。”第五明接着说。

    这是媒体的实时性,能最快传播最新发生的信息,对于吃瓜群众来说最关键,谁都不想,外界都吵翻天了,自己还毫不知情。

    “那太好了,每三日都能看到他们新的诗作!”

    “这报纸太好了……”

    杜蔓婉、墨江等人在长安城的文人圈子里,名气很大,因此,关注他们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恨不得就住在他们隔壁,能时时刻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还有,由于这些才子佳人不可能每日都是佳作问世,其他人也会有不输于他们的文章,所以,我们的报纸会向所有人征集诗词文章,一旦刊登,都奖励两贯铜钱!”

    两贯铜钱足够普通人家一个月的开支了,这一篇诗文,就能得到?围观的人都傻了。

    李耀桀就是要这样,激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