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57章

大宋权臣-第57章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笑不得。

    王曾却道:“此乃先世积德。”

    王璇顿时无语,半天才灿灿笑道:“状元公过谦,下官见识比起状元公远远不及。”

    王曾却正色道:“不然,大人诗词歌赋冠绝汴京,胸有决策千里之才,试问谁人能待敌三月,斩六万酋。”

    “这都是天子之德。”王璇心下暗喜,能留给王曾不错的印象,今后有机会合作,必然会事半功倍,当年功夫没白费。

    闻喜宴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王璇心情愉快,与王曾交谈甚欢。

    几天后王曾回乡省亲,然后被外放济州通判,专门与王璇告辞。

    而王璇无外乎朝堂、公厅、别院教书。

    王钦若那点破事,比起十月发生一场香艳,简直入得眼。

    事因,右领军卫将军薛惟吉病故,遗孀柴氏却闹出了改嫁和遗产风波。

    背后,寇准推波助澜,柴氏敲响了登闻鼓,一下子牵扯出张齐贤和向敏中两位大佬,令人张口结舌。

    柴氏要嫁张齐贤,向敏中看上了薛家的宅子,先是以种种手段贱价买了去,然后更打起了柴氏的主意,要娶她过门,一位前宰相、一位现任宰相,争夺一个寡妇,这乐子可大了。

    整个开封城顿时沸腾,甚至连边关不利的消息,都让人们失去兴趣,王钦若的日子好过多了,大家一起去看寡妇与宰相不得不说的故事。

    对这些鸟事,王璇一点也不关心,他又不是御史,犯不着沾一身骚。

    不过,朝局的变化却让他品味再三,私下对明秀道:“不过是两位相公贪寡妇家业,人之常情,柴婆子敲登闻鼓,事却有蹊跷,恐怕寇公要重入宣德门了!”

    一个寡妇、两个宰相,本是一地狗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几贯骚铜外加裤裆里那点事,寡妇改嫁也很正常。

    坏就坏在有人推波助澜,而且还是手段高明的寇准。对付宰相,一次打击可不成,在寇准‘好意’劝解下,柴氏再一次敲了登闻鼓,赵恒没有办法,只好把事交给了御史台。

    这位寇老西,寇大官人,总算是坐下来,边品茶边看戏,顺便算计日后。

    御史台这帮人不是吃干饭的,简直就是百官克星,一个贵妇、两位宰相,比王钦若那几百贯钱的事更吸引眼球,端的香艳无比。

    赵昌言没有搞倒王钦若,正一肚子闷气,选拔精悍御史,赤膊上阵。

    御史如疯狗,乌台大狱可就是地狱了,宰相不可能进去,一个贵妇就不同了。这年头,少有郡君诰命贵妇下狱,那群变态牢子们一通子皮肉买卖,柴氏终究招架不住。

    原来,向敏中见柴氏属意张齐贤,于是教唆薛惟吉的两个庶子反对她,简直就是蓄意报复!

    朝野上下顿时哗然,到了这份上,向敏中撑不住劲了,不得不承认用五百贯的价钱买了薛家老宅。

    本来也无可厚非,要命的是被能挖人三代祖坟的御史,扒出了陈年旧账,太宗皇帝赐给薛居正府邸时,曾经御批宅子永世为薛家所有,不得转卖他人,向敏中算撞到铁板上了。

    张齐贤的屁股也不干净,他的长子,太子中舍张宗诲在背后唆使柴氏,对向敏中进行政治打,意图谋取老父的上位,他这个公子能水涨船高。

    全乱套了,名相之间的龌龊事曝光天下,不仅开封大街小巷议论纷纷,连契丹人也看起了笑话,赵恒的脸丢大发了。

    墙倒众人推,盐铁使王嗣上奏,言向敏中在夫人死后,要娶驸马都尉王承衍妹妹,双方已经密约,就差定下黄道吉日了。

    真是一浪又一浪,没完没了,整个朝廷乌烟瘴气、群魔乱舞,赵恒亲自询问,果然有此事,向敏中也不得不承认。

    即要娶驸马的妹子,又要取柴氏,这不是变相的欺瞒他吗?怎么说王承衍也是赵恒的姐夫,他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直接罢免了向敏中,连宰相也不再说话。

    也该向敏中倒血霉,负责草拟制书的是翰林院学士承旨宋白。当年,就为了十贯钱,这位内相问向敏中借这两钱没成,今个可算抓住机会,可劲的报复,直接来个落井下石。

    大笔一挥八个字:“对朕食言,为臣自昧”,把向敏中一生彻底给否定了。

    据外界传言,向敏中接诏时,嚎啕大哭,昏晕了三次。

    结果很简单,向敏中罢为户部侍郎,永兴军节度使,知永兴军事。

    张齐贤责授太常卿,分司西京,张宗诲被贬为海州别驾,薛安上因为违诏卖房宅,被打了一百杀威棒回家了,好在是分成三天打的,不然小命可就交代了。

    不过,卖掉的房宅让他们赎了回去,还吩咐御史台、开封府随时监督,房产不得转卖。

    至于柴氏,自不能再嫁张齐贤,还被罚款铜八斤,且赎回薛氏旧宅的钱。就是用她两万贯私房钱,可谓“赔了丈夫又折金”。

    整个事群魔乱舞,让人眼花缭乱,王璇算是彻底服气了,两位宰相都是当时俊杰,可真长见识了。

    红颜祸水,这话一点不错,一个女人把两个宰相搞了下去,还连带着一批官员被贬,放到他来的那个时代,绝对的牛叉女。

    他甚至对柴氏很感兴趣,想看看这个女人除了钱之外,长的到底是什么样子,无论怎样,两位宰相能看上的,不会差到哪去。

    还有那群文官,真他妈精彩无比,直接扑上去咬的,背后阴人的,还有直接下刀子的,不想服都不行,这就是大宋风骨铮铮的文人啊!

    ‘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不如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为今日一时侥幸,使日后天下不得安宁,才非仁者所为。”

    赵恒忍不住长叹,李沆的空城之言,王璇的失去灵州、陕西不宁之言,无不应验,他很后悔,不该放弃灵州,即便放弃也该听李沆之言,把军民撤干净。

    天下没有后悔药可吃,打落牙齿往肚里吞,那个难受啊!如今朝廷中又出了那么大的丑闻,三相成了两相。

    “官家。”刘娥知道赵恒心情不好,这阵子内忧外患,把赵恒给折腾坏了。

    赵恒叹了口气,沉声说道:“没想到这次真应了王家五哥的话,灵州丢失,全盘被动,早知道。哎、”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官家,自从机速司建立后,对契丹、党项、吐蕃的官塘,精准了许多。”刘娥轻轻一叹,为王璇说了句话,却又隐隐有责备赵恒的意思。

    赵恒并没对刘娥的责备在意,他慢慢站起身来,背着手度了两步,忽然说道:“宣王璇觐见。”

第112章 制度() 
景影的病一直没有好,按照风俗和礼法,身染疾病的女子是不能成婚的,若是订婚,女子的病长期不好,男方甚至可以退婚。

    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不算太低,可以改嫁,可以贴花出游,但毕竟是男人主宰的世界,女人处于被动地位。

    王旦却非常敬重景慕,一直没有退婚,王璇隐隐有种纷乱的感觉,每次想要借机退婚,却犹豫不决。

    “景家的六姐病了大半年,昨日景思远捎信过来,已有避让的意思。”王旦在回府的路上遇到王璇,一起回来后还没换官服,就沉重地说道:“你自己有何看法?”

    “小侄一切全听伯父安排。”王璇心念一动,当他听出王旦的犹豫后,果断地又把球给踢了回去。

    王旦不满地看了看王璇,无可奈何地道:“若元旦之后,景家六姐病情不愈,那就任由你处置。”

    很显然,王旦已开始考虑退一步了,虽很敬重景慕,但堂侄不能等候一个病妇,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大臣,还在独身,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王璇一阵沉默,也不知自己在想些什么,心中好像有一种意识在左右他,他虽极力的挣扎,却无法摆脱意识的迷茫。

    沉吟半响之后,才决然道:“伯父,礼法虽有七出五不,但小侄既定了景家小娘子,就绝不反悔,非她不娶。”

    王旦目光很复杂,同时又多了些欣慰,久久注视着王璇,忽然叹道:“也罢,既然你如此坚决,老夫也不勉强。”

    “待景家小娘子病愈,小侄再正式迎娶。”王璇回答的非常坚决,在迷茫之后,他果断地采取最有利的措施。

    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借口,现在他认为自己就是这种心情。

    王旦一怔,看着王璇的目光更加复杂,却没有再说话。

    正当陷入沉默,却见王府大管家陪着王保进来,王保匆匆给王旦行了个礼,才对王璇说道:“公子,有中使到,说官家要召见公子。”

    王璇有些愕然,却不敢怠慢,连忙告退回去换衣,用最快的速度去宫中。

    还以为这次召见是什么大事,却跟着内侍来到了瑞仙宫,却见赵恒一脸轻松地坐在榻上,刘娥却坐在一旁,搞不明白赵恒要干什么,不会是又要让他为刘娥赋诗一首吧!想想,他的额头满是黑线。

    “今日召见卿家,没有别的事情,只是想问机速司在河北事务。”赵恒犹豫一下,脸色平静地看着王璇。

    王璇却感觉不对,这些日子内外交困,党项人虽主动撤退,但毕竟对陕西要地发动强势进攻。

    契丹人更绝,对保州来了一次突袭,虽然规模仅仅限制在两万人,却把杨延昭、杨嗣两位名将打的灰头土脸,差一点就被发配了。

    王钦若的科场案,张齐贤、向敏中的寡妇争夺战,把朝廷脸面都丢到姥姥家去了,赵恒竟然一脸平静,绝对不正常。

    稍稍犹豫后,他果断地答话道:“一切都按部就班,如一切顺利,不过。”

    对于王璇的犹豫不语,赵恒稍有诧异,说道:“不过什么?卿家但讲无妨。”

    王璇没有再看赵恒,在心中盘算一下,又说道:“北面机速局统率对契丹刺探,但在调度上,还得河北守臣支持。”

    赵恒一笑,知王璇意思,不过是要守臣配合,小事一桩,道:“既然是机速司的事情,卿家与枢府商量一下便可。”

    这点小事的确不值得赵恒费心,王璇尴尬地一笑,又说道:“陛下,如今北面机速使臣已梳理完毕,在契丹境内也划分出山南、山北、上京等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大使臣负责统率,全部采取单线联络,即便一个点被破获,也不影响到其他使臣安全,倒是佛院很难打入。”

    “佛院?”赵恒微微一厄,旋即呵呵笑道:“你胆子不小,竟敢打起佛门的主意,到时要小心因果。”

    王璇见赵恒并无不悦之色,显然认可自己的筹划,胆子壮了壮,亦是舔着脸,笑道:“契丹崇佛,尤其是山南、山北的大族,能够借用佛陀办事,自然事半功倍。再说陛下是天子,臣为陛下做事,自然不沾因果。”

    “好一张刁嘴。”赵恒被王璇打趣逗乐了,心情也好了一些,连刘娥亦是抿嘴轻笑。

    王璇可没打算继续这份轻松的幽默,他正色道:“短短不到一年,北面使臣就有二十六人阵亡,三人失踪,可以说每一次行动,几乎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阵亡而不是被杀,在王璇心中,这些使臣们提着脑袋在敌国活动,本质上比战场正面杀敌还要危险。

    如果有人因公殉职,用被杀是不足以表彰他们的功绩,用阵亡来形容,是对这些殉职使臣的肯定。

    赵恒脸色顿时凝重,他知道契丹突袭保州的军情传来,也随即呈送五名殉职使臣名单,按惯例是要抚恤的。

    这几人无不被用最残酷的死法,在幽州被当众处死,但这份用鲜血换回来的重要军情,竟然被他的犹豫浪费,造成仓促应战,伤亡惨重的败局。

    王璇的话中,甚至有一抹淡淡的责备,他黯然说道:“这些使臣为国殉身,赏赐的确有些少了!朕的意思是要再。”

    “陛下。”王璇毫不客气地打断赵恒的话,朗声道:“朝廷制定的赏罚,并非针对某人,使臣殉职亦是天份,一旦另行优赏,将会破坏功赏制度。如陛下垂怜,可在赏格中加重,断不可制外加恩。”

    赵恒不想王璇会打断他的话,更不要求他的封赏,按照常理,每个官员都会尽力为部下争取最大的好处,哪怕是破坏制度。

    想想王璇秉公的态度,心中暗付无论怎样讲,王璇还是一个秉公办事的人。

    气氛有些沉重,刘娥忽然轻轻推了一把赵恒,低声说道:“官家。”

    赵恒这才想起什么,马上换了张脸面,温和地道:“朕今日召见,却又一件事情,关系到卿家。”

    王璇愕然,心中咯噔一下,却不知又会有何事。

第113章 赐婚() 
赵恒看了一眼刘娥,心情再次放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