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37章

大宋权臣-第37章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上次让你跑了,这次、这次。。”周立成不想又见到王璇,暗叫自己倒霉,脸上顿时精彩至极。

    不是说一屋子外地商贾嘛!竟然碰上这尊神,想要嘴硬却没底气。

第73章 戏耍() 
“不就是跑了嘛!来、来、来,相逢就是缘,既然来了那就进来坐坐,顺便赏你一杯水酒。”王璇笑的非常邪恶,语气透着玩味的诙谐。

    听着不对味啊!前后两句自相矛盾,欧阳颖诧异地看着王璇,秋雁亦是如此,却发觉王璇也有戏耍的一面。

    吕从简却高声笑道:“既然子正邀请,那就请吧。”

    冯立也是个损货,站起身不怀好意地道:“来个倒酒的,还真不错,耀祖,过去看看。”

    “你们自去戏耍,干我何事?”石贻孙不满地瞪了冯立一眼,暗想这家伙发神经,拉上我干嘛。

    王璇却转身笑道:“当然干你的事,开封周家不是与驸马府上有几分交情吗?”

    周立成在转瞬间注意到了石贻孙,脸色顿时变的煞白这会算真正栽到家了。

    周家能有今天的成就,无非是靠上了石保吉这棵大树,不然早就被别人把骨头啃光了。

    时下,碰到老爹见了都要点头哈腰的主,更离谱的是自己竟然在这位爷面前耍横,这不是没事找死嘛!

    正当众人错愕之时,周立成疾步走到石贻孙面前,深深作揖,说道:“小。小人。小人,见过。见过大人。”

    石贻孙眼看二人玩味的脸色,忽然明白他二人故意戏弄,心下不爽;又看与依附老爹的家族子弟竟如此横行,岂不是给老爹惹祸,脸色一沉,也不说话。

    胖子见石贻孙脸色不善,越加惶恐起来,浑身肥肉不断地颤抖,牙也不断地打颤,磕打、磕打的,让众人一阵好笑。

    冯立打趣道:“耀祖,这位周二公子端地不凡,前日在路上欺男霸女,竟然围攻子正,进了开封府衙门跟自家无二,今日越发的豪情,竟然当面踹门而入。”

    字字诛心,吕夷简、欧阳颖二人虽然不悦,但冯立火上浇油,石贻孙下不了台,却让他们有些难堪。

    石贻孙感觉脸都丢尽了,冯立的话更让他难堪不已,半响才沉声问道:“你是何人?”

    胖子闻言,急忙回答道:“大人,小人周立成,家父周明。”

    “周三家的。”石贻孙脸色很不好看,周明乃周家家主周思源季子。却没想到这个周立成竟然如此猖狂,听冯立口气,这厮竟在开封府也有几分面子。

    “小人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恕罪。”周立成不断作揖。

    没有驸马家的势力,周家也不过是一块无骨的肥肉。

    石贻孙眼看周立成如此不堪,面子上被别人看轻,火气更胜了几分,霍地站起身来,怒目直视,厉声道:“滚出去,要是让我在看到你为非作歹,定然将你仗死。”

    周立成如获大敕,慌慌张张的起身就要出去。

    冯立却伸手拦住周立成,玩味地笑道:“既然来了,还不给在座的各位斟上一杯酒,吃上一杯再走。”

    王璇挑了挑眉头,笑了笑,暗付这小子还真是人才。

    周立成偷眼看石贻孙,却见石贻孙脸色铁青,既然这群人能在石贻孙面前玩笑,身份必然不低,自己可真够倒霉的。

    事到如今不能不忍下来,他哆哆嗦嗦的给各方桌上的酒杯里斟上酒,心里那个恨啊!但又有什么办法,人家是皇亲国戚,在场的恐怕没有凡人,再愤恨又有何办法。

    “滚,滚出去。”石贻孙在周立成倒完酒不知所措之际,恶狠狠地呵斥。

    周立成慌的连滚带爬,情形相当的狼狈不堪,惹的吕从简、陈尧咨哈哈大笑。

    “没想到周家出了这种败类,却让各位见笑了。”石贻孙深深咽了口气,今天面子丢大了,

    王璇看着好笑,对于石贻孙的怒气,也没有在意,酒席到了此时才算有点小气氛,他回到座位上后,笑吟吟地道:“各位何必站着,请秋雁行首备齐笔墨,在下要为行首亲题小词一曲,权当临别留念。”

    秋雁脸蛋微红,在旁边歌姬异样的目光下,去准备笔墨,王璇能够亲自提笔,算是很大的面子了。

    据外界传言,也就是瑞仙宫的那位,才让王璇提笔写了小词,凡是在潘家酒楼首唱的词,都是他口述的,不能不让别的歌姬们艳羡不已。

    秋雁似乎意识到有问题,在准备纸笔之时,一阵恍惚,暗道是不是自己误会了王璇,人家给内宫献词也不一定是献媚,再说不曾听说是主动献上。

    “公子,奴家方才失礼,慢待了公子,还望公子恕罪。”秋雁向王璇赔了不是。

    王璇丝毫没有放在心上,风淡云轻地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权当封笔之作罢了。”

    秋雁一下就愣住了,感情是自作多情,怨恨王璇献媚瑞仙宫,却不曾想到人家压根没有在意她的不满,自己仅仅是一个过客而已,想想,嘴角溢出一抹苦笑。

    “封笔之作,子正这是。。”欧阳颖眉头微蹙,似乎有不解之处,想说却又不知如何说下去。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当秋雁读到这里,王璇却放下了笔,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淡然说道:“秋雁,再谈一曲吧!”

    王璇坐下后,高举玉杯一饮而尽,没有在意取辛弃疾诗词,他已决定这是最后一次借用诗词了,他的目的早就达到,不需要在诗词上花费心思,博取名声,“封笔”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此时此刻,他的心完全飞到遂城。

第74章 临战谋划() 
两天后,王璇离开汴梁城,这次他走的非常突然,作为知县却直接辞陛,谁也没有知会,当天就启程,完全出乎别人意料,连每天往他府邸跑的王霞,也始料不及。

    在辞陛之时,赵恒并没有允诺给他监军之职,小小的挫折感还是存在的,没想到自己拥有时超越时代的知识,天人一般的预知力,想改变大势还是那么难。

    可见历史并非完全他所知的历史,细节亦是书中无法找到的,历史名臣既然能够名垂青史,并非浪得其名。

    不安和挫折,他并不在乎,在必胜之仗中有他的存在,必然会增添新的变数。

    明秀到底是跟随他北上,按照明秀的意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们带着张克用、青蝉快马加鞭,专拣最近的道路北上。

    八月十六日,到达了遂城后,王璇当即闭门谢客,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整整五天,几乎没有出门,饮食由孙寡妇送进去。

    直到第五天,他拿出了整套作战计划,关键点有三个;不惜代价、囤积粮草;大军坚持、决不后退;隐瞒实力、分散部署。

    “和上,现在你明白我的用心了吗?”王璇在五天后,第一次把明秀请了进来,让他仔细看自己五天的所得。

    自己出去沐浴更衣,回来之后一袭宽松的布袍,长长地头发用一根青色丝带束上,刚坐下品了口茶就问心得。

    “很细致,各方面都考虑到位。”明秀禁不住由衷赞叹,但他又沉下脸来,直视王璇说道:“朝廷一向将出中御,凡与契丹对阵必然布列大阵御敌,你这种布阵法,朝廷必然不会同意。”

    王璇深以为然,明秀果然机敏,立即指出最大的难处。

    的确,他一反常规,把十万步军分成三个部分,六万人背靠遂城列阵,两万人埋伏羊山,两万人在两军之间结寨固守,前阵两万骑兵,策先锋阵5千步骑兵,都围绕六万人的军阵设置,其余一万五千骑兵,按照历史的布局设定。

    “事情不争取,永远不可能做成。”毕竟王璇还有一丝侥幸,他不相信自己改变不了历史轨迹。

    明秀淡淡一笑,说道:“那就看子正的坚持了!”

    “后天都部署行营莅临,我倒要会会他。”

    杨延昭率先来到遂城,住进了张昭远的营寨,王璇立即到营寨中拜访,并把一张列阵图拿给他看。

    对于王璇在京城的活动,他也略知一二,却没想到王璇手笔如此之大,甚至可以说惊世骇俗。

    他也看出精妙之处,围绕着遂城、羊山两个点,一正一奇,马军为绳、步军为网的歼灭战打法。

    “明日,我准备向三路都部署上陈,再发往枢密院。”王璇说出自己的目的,他需要争取前方领兵大将的支持。

    杨延昭又岂能不知王璇的意思,他的确很欣赏王璇的部署,完全颠覆了太宗皇帝的将出中御阵图。

    这才是真正的机动作战和防御的结合,大纵深防御的缩小版。他忍不住一阵迫切,说道:“此事还需计较,我定会支持。”

    王璇得到杨延昭的许诺,心中一阵感激,虽然这些沙场宿将经验丰富,对朝廷束手束脚的战法很反感,但国策如刃,他们不敢违抗。

    能够旗帜鲜明地表态,足以说明杨延昭的胆气,更表明其为人公心坦荡。

    秦臻对王璇的到来也很高兴,军中也无好差招待,倒是被王璇拉着指挥使张昭远和他一同出去吃了个酒。

    虽然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却还没有达到城外驻军警戒的程度,张昭远也挺关心王璇入京的情况,所以应约而来。

    酒楼就在军营不远处,一场酒喝的皆大欢喜,席间王璇把自己对军事的看法,大概的讲述。

    由于是来自后世的很多新颖观点,引的张昭远、秦臻等人惊叹不已。

    谈到了大纵深战略,张昭远、秦臻虽然受时代局限,但也看出攻守转化的精妙所在,尤其是作为骑兵将校,他们看出大纵深防御与朝廷三道纵深单纯防御微妙不同,那就是步军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最大限度发挥骑兵作用。

    作为马军部队出身的骑兵将校,他们当然希望自己所在的部队成为战场主角,那份心思、那份豪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张昭远的目光变的炙热。

    “如能实施,就是四万马军,亦能抵消契丹十万铁骑。”张昭远猛饮一杯,畅想着大宋骑兵即将和契丹对抗,肾上腺激素激增,忍不住有些失态。

    王璇仅仅一笑了之,对于他而言,张昭远的血性代表一批马军将校,却无法改变朝廷对骑兵使用的指导。

    一场酒痛快地散场,张昭远给王璇使了个好,让秦臻陪同王璇回到衙门。

    遂城并不大,酒楼外大街直通衙门,本不需要送,但王璇明白自己的见解,让张昭远对他的态度更加友善。

    在送走张昭远一行后,王璇让张克用和衙门的公人骑马回去,自己和秦臻沿着大街回县衙。

    “大人,这次进京如何?”憋了大半天,在没有旁人的时候,秦臻终于能询问心中疑惑。

    王璇背着手,慢慢度步,摇了摇头。

    秦臻默然,却没有再问下去,他知道再往下不是作为低等将校该问的,有些话王璇也不便多说。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向前走着,彼此间偶尔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走到一个铺子前,王璇眼尖,看到远远地一队禁军,忽然说道:“哎,这不是江云江从龙吗?”

    秦臻一怔,顺着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五六名禁军走了过来,由于都穿着绯红色的军袍。

    “是不是江从龙?”王璇很兴奋地吆喝一声。

    江云正与军中兄弟们有说有笑,忽然听到有人喊他表字,诧异地顺着喊声望去,却惊喜地看到王璇和秦臻二人,他立即给旁边的交代几句,快步迎了过来,躬身作揖喊道:“哎呀,王、见过王大人。”

    王璇笑呵呵地扶起江云,眯着眼睛打量着说道:“一年不见,从龙还是那么英姿飒爽。”

    秦臻在旁亦是笑道:“大人,这位是?”

    “广锐军江云江从龙,自我们分开后,遇到从龙将军,才化险为夷。哦,这位是。。”王璇大概地介绍一下。

    秦臻和江云长相都很英俊,尤其是江云更像一名俊俏书生,王璇忽然想起了狄青,那位在几十年后,身披重甲,面带青铜獠牙面具的名将,江云披挂面具上阵,是怎样一种情形。

    “从龙,段指使到了?”王璇才段守辙,毕竟当年受人家的恩惠。

    “段大人前几天就到了。”

    王璇细看之下,笑道:“看来从龙又有升迁?”

    “有劳大人挂念,在下被叙功转三班借职,担任将虞候,前些日子奉命进驻威虏军,若不是今日带着军卒进城采办蔬菜,就与大人擦肩而过了。”江云把大概一说,忽然疑惑地问道:“大人如何来到威虏军?”

    王璇看了秦臻一眼,笑了笑没有回答。

    秦臻却笑道:“王大人如今是知遂城县,管勾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