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50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50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章 路在何方

“可是我们能去哪里?”

这声音很平静,平静的让人觉得根本和质问、责问没有任何联系,而像是自己在给自己提问题。

张海诺再次将目光转向这里除他之外唯一的贵族,同时也是这群军官中年纪最小的人,而奥托·冯·格伦布考的双眼正好也望着张海诺。

四目很平静的对视着。

“欧洲岛屿最多的海是哪片海?”张海诺的答案是用问句的形式说出来的。

原本安排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埃德文,但奥托却想都不想的开口了:

“爱琴海!”

干净利落的回答让张海诺再一次佩服起这位巴登贵族的渊博知识来,在之前的交流中,他就已经发现奥托在各方面的知识都非常丰富。很难想象,一个刚刚20岁的人知识面竟有如此之广,囊括天文、地理以及欧洲各国的人文历史,甚至还有近百年来的军事理论、战例。

一个由真正贵族家庭调教出来的人就是这样的吗?

张海诺有些汗颜,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除了对历史的“超前认知”和经济学知识,在学识方面实在无法和奥托相比。

“没错,我们的敌人根本不会想到我们会从威廉港长途跋涉前往爱琴海,更何况等他们从海军部拿到我们的舰艇名册时,U148早已被划除了!”

这一点是张海诺思虑已久并且颇为得意的“大作”,他的第一目的将这艘先进的远洋潜艇保留下来,再加上赫森那艘U21,两条漏网之鱼将隐藏在岛屿众多的爱琴岛海域,这对于即将失去全部主力舰和潜艇的德国海军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火种。

当然,仅仅将潜艇保留下来只是第一步,张海诺的第二个目标是将赫森的沉船打捞计划结合起来,通过发掘沉船上的贵重物品来获取宝贵的资金。他已经想过了,只要有资金,他们就能从土耳其购买到燃油和食物。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阵营的土耳其虽然也必须承受战败带来的损失,但民众和政党多年来的亲德倾向却不会一下子就消失掉。

“从威廉港前往爱琴海的距离是大约4500海里!”作为航海官,德雷克·李曼只用心算便能提供这个数据。

“虽然去美国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但我们在爱琴海能够更轻易的找到藏身之所,随后还会有另外一艘德国潜艇与我们会合!我想你们都听过海上疯子的大名吧!”

“海上疯子?赫森和他的U21?”

枪炮长扬克几乎是脱口而出,看来赫森在德国海军界的威名还真是深入人心。

张海诺点点头。

“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避开协约国舰只,这些都不难!可是,上尉先生,我们靠什么来维系生存呢?”

奥托的话不多,每次都像在自己问自己,但每次都能问到点子上,张海诺忽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精明的家伙了。

“沉船!赫森上尉和他的U21自从1915年秋天开始就在地中海区域作战了,他详细记录了每一个战果的取得地点,那些沉船的保险柜就是我们的绝佳目标!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能拿到希腊或者土耳其去换来我们需要的物品,食物、燃油甚至金币!此外,赫森上尉还找好了一个绝佳的藏身之所!”

张海诺和盘托出这些之后,众人的脸色显然都舒缓了许多,这不仅仅是一次逃亡之旅,听起来似乎还有非常美妙的前景。

“有了金币,我们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等德国国内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再带着这些财富回去!”

张海诺的初衷,是利用这些金钱回到德国去干一番事业,或是直接回归海军,他相信以自己的“超前知识”,一定能够为接下来的那场战争做些有效的贡献。

看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他趁热打铁的说道: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意见的话,尽可以说出来!”

西蒙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举手说道:“上尉,您的计划堪称完美,但如果我们没能从海底打捞到财宝呢?还有,如果我们的潜艇出现故障怎么办?”

张海诺笑了,他不得不用这个笑容来安抚众人,因为这些可能性的确存在。之前在与赫森讨论的时候,两人就考虑到了这种问题,但是在经济学上,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比例的,这个世界并不总存在一本万利的事情。人们常说战争就是一次赌博,而如今张海诺所选择的这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赌博——就算最终真的一无所获,那也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潜艇被协约国拖走来的好。

也许,是U148用自己出色的性能征服了这个来自近百年后的年轻人,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冒险意识激发了这个“灵感”,但不管怎样,既然人已上路,他就不打算再回头了。

“如果我们什么也没有找到,那我海诺·冯·芬肯施泰因将捐出全部家产分给大家!如果两艘潜艇中有一艘出现故障,我们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双手和周围的伙伴了!我真心的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就算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替德国保留下这艘宝贵的潜艇!”

张海诺的泰然和大义终于打消了军官们心里最后的疑虑,就连奥托也没有再提出什么“一针见血”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我们现在进行投票,支持这个计划的请举手!”

在说出这一句话之后,张海诺给予大家的,仍是刚才那个坚定而充满自信的目光。

埃德文最先举手,随后是扬克、西蒙和吉瑟尔,稍作考虑之后,德雷克·李曼也举手了,这时支持者已经超过一半,剩下三个人举不举手都将少数服从多数。

让张海诺感到欣慰的是,仿佛陷入沉思状态的奥托缓缓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紧接着,通讯官罗茨和军医官凯斯也举手了。

“好!”张海诺终于松了一大口气,取得了这些军官的支持,艇员们也就基本不成问题了,他随即说道:

“今天是10月22日,不出20天局势就会明朗!罗茨,你负责接收来自本土的电报,我们大家每天晚上8点在这里集中,有任何意见或是建议都可以提出来,罗茨也会将每天最新的信息传达给大家!现在,让我们去将这个消息向艇员们宣布吧!”

第3章 危险旅程

就在U148发出“沉没”电报后的第三天,德国海军部下令公海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的沉没”。

然而,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

与此同时,在德国的西部战线上,协约国依然在稳步向前推进,美国军队在阿尔贡森林的表现让世人惊讶,德国统帅部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部队,但这一切都已经无力回天了!

在浩瀚的南大西洋东部海域,U148以每天200到220海里的速度缓慢前行。几天前张海诺宣布军官团队的共同决定时,艇员们无不惊讶万分,但对自己艇长以及军官团队的信任和尊敬让他们很快镇定下来,没有人闹也没有出现哪怕一丁点混乱。

张海诺对此非常满意,他随即向艇员们解释了自己的“爱琴海计划”。意料之中的,那些年龄不大、没有什么家庭负担的年轻艇员很快接受了这个大胆而充满挑战性的计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为此而感到兴奋。

相较之下,已经结婚的或是需要担负养家重任的艇员看起来则多少有些担忧,虽然这个一夜暴富的机会十分诱人,但至少在最近一段时期,他们是无法再向家里汇钱了!

张海诺看出了这些人的忧虑,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利用工作之余找了艇长的每一位成员进行单独交谈。对于那些家庭确有困难的艇员,他告诉他们自己会让管家及时接济其家人。

张海诺平日里的直爽大方、说一不二的性格以及他的男爵身份平日里就给艇员们留下了好印象,看着他将自己的家庭地址认真记录下来,这些人的心绪也就安定了许多。

战后的德国虽然会出现物价飞涨,但张海诺让哈斯汀存起来的那些金银币还是有相当购买力的,少说也能维系这些艇员家人大半年的生活之用。艇上搭载了两个月的口粮、淡水和生活用品,大家短时间内也不用为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而担忧。

在此期间,德国的战争形势仍在迅速恶化,而基尔水兵起义这根导致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的导火索也因为水兵被捕事件而被点燃。

11月3日下午,U148的电台收到了来自基尔港起义水兵组织的全国通电,电文中革命的气息已经非常强烈了!

这个时候,张海诺不禁要为自己的英明决定感到庆幸——如果U148此时还呆在威廉港,那么艇员们迟早会受到这种革命情绪的影响,军港很快将会陷入瘫痪,到时候再想离开就难了!

一天之后,基尔水兵起义蔓延到整个基尔以及城市周边,工人们积极响应并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轰轰烈烈的德国十一月革命正式拉开帷幕。在短短几天之内,德国各主要城市都爆发了武装起义,通电的电文如雪片般飞来,这样的形势让U148上的每一位军官都不得不佩服起张海诺的“高瞻远瞩”,这一点在奥托的目光里同样存在。

好在U148已经远离了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央,当张海诺每天轻描淡写的向艇员们转达国内形势的最新进展时,这些以年轻人为主的艇员群体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看到U148上众心齐,张海诺挑战这个漫长航程中最艰难的一关——直布罗陀海峡的信心也就足了很多。

自1704年被英军占领以来,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的直布罗陀山就被逐渐建设成为一个大型要塞,任何船只要想从这条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经过,都得问问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国大炮和驻泊在直布罗陀港的英国军舰。

要按照计划前往爱琴海,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就必须穿过这条由英国人严密封锁的海峡,别无它路可选!

1915年夏天的时候,赫森的U21和另外一些德国潜艇曾成功的穿越这条海峡进入地中海,但前辈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张海诺和他的U148就能轻松通过那道海上关卡。当张海诺还在U21上任职的时候,赫森就曾跟他讲起过自己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经历,在张海诺看来,那真是需要集勇气、智慧和运气于一身才能完成的冒险之旅!

11月9日,经过16天的航行之后,U148的艇员们终于遥遥望见直布罗陀海峡了。然而就在这一天,迫于国内的政治形势,在首相马克西米利安和军队将领的劝谕下,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在收到这一消息之后,张海诺立即召集军官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除了张海诺之外,每一个人都对这个消息感到失望甚至是痛心。看得出来,这些拥有良好素质的海军尉官和士官们对于皇室还是非常尊崇的,然而他们也都是明白人,凭他们的力量不要说去保护皇室,一回德国便会被汹涌的革命浪潮所吞没!

不过为了避免艇员们的士气和状态受到不利影响,张海诺提议在成功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后再将向艇员们宣布,军官们对此一致赞成。

随着同盟国阵营的分崩离析,协约国舰船在地中海所受到的威胁在最近两个月锐减,但驻守在直布罗陀的英国军队和舰只出于两百多年来的传统仍时刻保持着戒备,张海诺也没有贸然行事,而是一直让U148在远离航线的地方转悠。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他才小心翼翼的指挥潜艇进入这条处于英军严密控制下的海峡。

作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天然通道,直布罗陀海峡全长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约43公里,最窄处仅13公里,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这些在中学地理课上就曾教授的知识,张海诺却早早的还给了老师。此时他手里也没有任何一份和直布罗陀海峡海底地形有关的地图,最有价值的资料来自于先行者赫森,他告诉张海诺,英国人的警戒封锁线在靠摩洛哥一侧相对薄弱,他当年就是从那一侧以潜航的方式通过的,然而在这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英国人是否加强了那里的警戒措施,他就不得而知了!

第4章 大胆的穿越

“两艘巡逻舰之间的间隔可能是2分钟,也可能是15分钟!难道英国人的巡逻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吗?”

盯着潜望镜的观察口,张海诺喃喃自语着。

U148在这海峡最西端潜伏已经有两个多小时了,张海诺一直都在观察这周围的环境。众所周知,直布罗陀海峡就像是一个平放古代计时用的大沙漏——自西向东缓缓变窄,而真正能有效封锁这条海峡的,就是英占直布罗陀山和摩洛哥阿尔霍山之间那最窄的一段,部署在直布罗陀要塞的重炮足以封锁这道仅13公里宽的海峡出口!

毫无疑问,潜艇想要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通过这里,黑夜要比大白天更有优势,而今天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