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378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78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同样的设计理念下,建造于巴西的1936年B级驱逐舰只能达到34节的最大航速,这比1936年级原型慢了整整6节,但在搭载600吨燃油的情况下能够以15节的巡航速度行驶5200海里,完全能够承担为主力舰队远距离护航的任务!

在偌大的港湾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要属那两艘自建成之后参加了多次海战并且屡立战功的重型航空母舰,由于德国的地缘战略和海军作战思路,齐柏林级航空母舰从一开始就走着重视生存能力的路线,因而和英国的光辉级一样配备了厚重的装甲并且拥有巡洋舰水平的航速,这样的设计自然是以牺牲载机量作为代价的。相比之下,美国现役的主力航母则能够搭载数量惊人的舰载机,其攻击力之强大,亦令日本海军在开战之初就将其列为重点攻击目标,然而天不遂人愿,珍珠港遭到偷袭之时,两艘美国航母偏偏不在港内,这也为太平洋战争的曲折经历埋下了伏笔。

熟悉的舰艇固然让张海诺亲切感倍增,但自从抵达圣纳泽尔之后,他就感觉这里的气氛异常的肃穆。这里的大街小巷充斥着德军士兵的皮靴声,即便是在海军指挥部周围的树林中也能看见穿着黑色风衣的秘密警察,党卫队官兵更是无处不在,整个港口俨然成了“人肉堡垒”。

不过,在阿道夫·希特勒是否会在情人节当天到来的问题上,张海诺仍然是心存疑虑的,且不说独裁者会不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出行,不久前才遭到炸弹袭击,疑心病重的人既担心飞机出现故障,又忧虑铁路遭到破坏,因此而取消计划也未可知。

虽然一切都还处于待定状态,但神通广大的刺杀组织还是再第一时间联络上了这位处于关键位置的海军元帅,而张海诺也如实遵守了与秘密组织之间的约定,将自己所获得的最新情报透漏给了这些意图不轨者。

第二天,雷德尔按照原定计划搭乘另一列专车抵达圣纳泽尔,这位海军总司令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预先视察安全工作以及舰队的准备情况,他还给张海诺带来了一条新命令:元首已经最终决定于2月13日也就是情人节的前一天在圣纳泽尔检阅舰队,而“警号”行动的开始时间则从2月14日夜里提前到当天的凌晨——原因无他,元首已经没有耐心再继续等下去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美国政府在巨大的两线压力面前向德国妥协,按照元首的设想,只要美国同意中断对英国和苏俄的援助,德国可以与美国签订一份秘密协议,以大西洋为界划分双方的势力范围,德国即便战胜苏联也绝不越过界限一步!

想想慕尼黑协定,看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美国人还会相信阿道夫·希特勒的承诺吗?

张海诺突然觉得元首的想法有时深奥有时却幼稚得可笑,如果德国舰队能够以完整而强大的阵容出征西大西洋,并让美国政府看清眼前的形势,扰乱美国的军事部署可能是这次行动能够直接起到的唯一作用——两线作战且均面对强敌绝不是一个明智政府所愿意看到的,但背信弃义恐怕比和强敌抗争更加糟糕。德国在西线停战唯一的现实途径,恐怕就是让战争的罪魁祸首阿道夫·希特勒离开统治者的位置,以便德国接触与日本甚至意大利之间的盟约,以此为前提,德国与英美政府展开谈判,在双方都愿意接受的条件下和平结束西线战事。

当然,这些话不能对一个传统且忠于领袖的海军将领讲,张海诺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于是他一面悄悄把消息“泄露”出去,一面陪着雷德尔预先视察了几艘主要战舰。尽管并不清楚此行的真正目的地,但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官兵们依然士气高昂,出于保密和安全考虑,海军司令部并没有预先通知官兵们是元首亲临舰队视察,而只是向各舰下达了做好迎接视察准备的命令,而当雷德尔和张海诺登舰时,每艘战舰都已经被清理一新,舰员们甚至连夜粉刷了舰桥和舰体,军容也前所未有的整洁。

第14章 炸了?炸了!

1942年2月13日,阴。

乌云笼罩着世界,北风一个劲的吹着,不把人刮走不罢休似地。位于法国西部海岸的圣纳泽尔港警戒已经升到了最高等级,城内五步一岗、事不宜哨,码头附近更是早早清理了几遍,不要说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就连海军官兵也要严格查验身份。这时候,人们渐渐意识到,这次前来视察的绝不是两位海军元帅那么简单!

距离港口十分钟车程的火车站,俨然成了整个圣纳泽尔守备最森严的地方,穿着黑色制服的党卫队士兵衣装光鲜而且人高马大,步枪上的刺刀泛着暗暗的寒光,装备MP系列冲锋枪的士兵比例甚至比第一线的陆军部队还要高。

月台上,焦急等待的军官们大体分为三群:深蓝色显而易见的是这里的主色调,二三十名海军将领站在一起构成了将星璀璨的局面,尽管德国是路上强国这一基调并没有改变,但在不断挑战英国传统海上霸权的同时,德国也在逐步迈向属于自己的多元化;在深蓝色的旁边,是为数不多的老鼠灰——亦称德国灰,在如今的法国,德国陆军部队主要承担沿海防御和主要城市的防卫工作,随着英国海军的没落,他们正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向东线,维持在圣纳泽尔附近区域的驻军也不过是一个陆军团的规模,且以防空高炮部队为主;最后一群,颜色有些混杂,黑色和浅灰色放在一起并不协调,可是在有万字旗飘扬地方,这两种颜色几乎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凶悍的党卫队已经成为德国本土及各占领区的主要治安力量,而德国空军正享受着对大半个欧洲及沿海空域的统治权,在英伦三岛的失意也已在入侵苏联的巨大胜利面前被多数人所刻意遗忘。

“还没到吗?”

那是海军司令部的劳布·卡尔隆少将在低声询问自己的同伴,张海诺算不上耳朵特别灵敏的那种,但两米之外的人说话还是能够听清的。现年五十一岁的卡尔隆,德皇时期曾在公海舰队的“国王”号战列舰上担任炮长,后来成为一名专职的海军火炮专家,但这样的人才在德国海军中并不稀奇,因而后来也没有太好的晋升机会。

“别急,差不多也应该到了!我觉得元首总不至于午饭后才来参观吧!”另一个人说是不急,但口气却不是完全吻合的。

是的,由于不知道元首专列的抵达时间,确切的说,是最高统帅部有意保密,他们这一大群人从早上7点就开始在这里等着,眼看着3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铁轨延伸的地方却没有一点儿动静。

张海诺不经意的转身活动了一下,雷德尔就站在他前方一米多的地方,正和他的参谋长赫尔穆特·海耶亲密交谈着。时光如梭,当初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雷德尔还是个身强力壮的中年军官,现在却已经是满头银丝,稍一愣神,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与张海诺年龄相仿的海耶,曾经是他最有共同语言的朋友,但友情在人类自身的欲望面前终究显得脆弱而不堪一击,在筹划了一系列成功的行动之后,如今已经没有人还会怀疑这位参谋长的能力,许多人都认为这将是雷德尔退休后接任海军总司令职务的一个理想人选,当然,按照功绩以及其人在官兵心目中的地位,他恐怕还无法和鼎鼎大名的“海上之狐”比肩——到目前为止,不论英国人还是俄国人,都没有给海耶冠以任何一个“雅称”,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些东西。

“这样的天气真让人觉得难受啊!我还以为法国海岸一年十二个月都如春天般温暖!”

海军的军需总监霍夫曼将军是个瘦瘦高高的中年军官,这样的身材无疑可以省去很多的烦心,至少不用在和别人见面的时候听到关于损公肥私之类的玩笑。在和平时期,任何一个军种的军需总监都是人人向往的肥缺,因为军队的预算终究有限,而能够提供一种材料或是武器的军火商往往不止一个,竞争和贿赂便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潜规则。战争时期,情况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国家的每一个工厂都全力以赴的生产各种军需物资,以军工产品的不菲利润,任何一位军火商都不用担心自己的钱包,无法及时完成硬指标反倒成了他们的苦恼,那不仅仅意味着信誉,遭到暴怒的独裁者惩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

“法国南部好一些,这里还有北部……啧啧,跟德国没有多大的差别!”被重新划分为重巡洋舰的德意志级“吕佐夫”号现任舰长鲁道夫·恩斯特准将在地理气候方面显然要比后勤部门的军官们丰富一些,不过他指挥的战舰虽然状况良好,但并未编入“警号”作战行动的出征序列。原因其实很简单,这艘具备足够续航力的水面舰艇只能维持26节的最高航速,这势必在危急时刻拖延整个舰队的步伐——在所有被列入出征计划的舰艇中,“俾斯麦”号已经算是最慢的一艘了。

“将军,您着实应该多备点衣服!要是感冒了,那可是帝国的损失啊!”口气有些嘲讽意味的,便是“沙恩霍斯特”号的指挥官齐里格将军,这在德国已经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他的名字则是刚猛顽强的代名词,在多次战斗中,他所指挥的战舰都奋勇当先,在不利境况下亦毫无畏惧。

张海诺知道,齐里格和霍夫曼不但是老相识,两人之间还是一对欢喜亲家,齐里格的小女儿安亚薇去年刚刚嫁给了霍夫曼的大儿子亨克,而这恰也是护士与海军军官的结合。

这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话题可聊,倒是裹着厚实外衣的张海诺显得有些孤单,他时不时的朝铁轨尽头瞅上一眼,脸上平静的很,但内心的忐忑恐怕不逊于在场的任何一个人。

“元帅,明天这一启航,我们就该有好几个月在海上漂泊了吧!”舒伯特,死党级别的人物,从前的小跟班如今已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他不论资历威望还是心计都远不及比他大两岁的海耶,张海诺前往地中海指挥马耳他战役期间,原本寄希望于他和齐里格能够合力稳住主力舰队的局面——“俾斯麦”号和“格奈森瑙”号入坞维修,他们要掌控的其实就是“沙恩霍斯特”号和为数不多的轻型舰艇,没想到还是被老谋深算竞争者钻到了空子。若不是最后关头吕特晏斯中了“头彩”,如今便只能站在这里看着别人接受元首检阅了。

“嗯?现在也还说不清,一来一回,没准有半个月就够了!谁知道呢?”张海诺尽管有心遮掩,但心不在焉的口气骗不过所有人。

舒伯特继续小声说:“也不知道我们面对的是究竟是几艘美国战列舰,没想到宣战之后华盛顿政府竟然把情报封锁得如此严密。元帅,您说当面向元首提建议的话,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是啊,真该死!看元首心情吧,如果他心情不错的话,可能还有余地,否则……”张海诺摇摇头,历史没有告诉他美国人1942年初的时候会在自己的东海岸保留几艘战列舰,因为那时候德国海军仍然被英国人死死压制着,美国海军只需要维护大西洋航线,而不需要调配主力舰跟德国舰队死磕,而他所在的这个世界,美国海军在珍珠港事件时的布置是三艘新墨西哥级、两艘北卡罗来纳级和正好半打旧式战列舰,也就是说,德国舰队最多可能要面对11艘美国战列舰——听起来十分可怕,但六艘旧式战列舰在吨位以及防御上都不足为惧,真正有战斗力的是经过了现代化改装的新墨西哥级和1941年才服役的北卡罗来纳级,前者虽然舰龄较大,但在防御力方面较为出色,可以看作是与英国纳尔逊级相当的战舰,后者标准排水量虽然只有3。5万吨,但装备9门16英寸舰炮,由于采用了最新技术的动力系统,使得其最高航速达到27节,15节巡航速度下的续航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万海里,是德国俾斯麦级两倍!

虽然在战前就对几个潜在对手进行了细致的情报收集,但对德国海军颇为不利的一点,便是将领们对美国海军普遍缺乏了解,许多人甚至连美国的主要军港在什么位置都不清楚,搞不清楚南卡罗来纳级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有何区别的更是不在少数。

经过亲身接触,张海诺发现作为德国的统治者,阿道夫·希特勒同样不十分了解这个新对手,他手边上甚至只有一份美国地图和这个国家在1938年时的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事实上,当欧亚非三大洲均笼罩在战火之下时,那个综合国力强大的“中立国”一点也没有闲着!

张海诺正为这些事情而感到踌躇的时候,站台上突然出现了轻微的躁动,他放眼一望,异常情形最先出现在了黑色和浅灰色相杂的人群,然后有个党卫队的军官走过来,张海诺连忙走到雷德尔旁边,只听得那家伙小声但紧张的说道:“元首的专列似乎出了些问题!”

“什么问题?”雷德尔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