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362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62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和更早开工伊丽莎白女王级颇为相似,只是在动力装置上有所改进,而战舰尺寸、吨位和装甲等技术指标均只是略低于伊丽莎白女王级,因而常常被看作是伊丽莎白女王级的缩小版本。不过尽管保留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主要火力——8门15英寸的MK…I型42倍径主炮,但这种战舰各方面的指标,包括23节的最高航速、51…330毫米厚度的装甲以及陈旧的隔舱设计,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

夜战的场面看似混乱,但训练有序的舰员们都在严格遵照旗舰的命令行动。击沉第一个目标之后,“提尔皮茨”号的信号灯在闪烁中传递出了重要的命令:集中火力攻击第二目标!

如今排在英国舰队最前列的,变成了悬挂海军少将旗的分舰队旗舰“君权”号。当年波澜壮阔的日德兰大海战爆发之时,“君权”号刚刚完工,那时意气风发的新锐战舰,经过了25年又6个月的风风雨雨之后,是老骥伏枥还是老态龙钟,战斗是最好的标准!

经过最初的战斗,英国指挥官也意识到了自己对面的德国舰群中,有一艘是性能甚过于任何一艘现役英国战舰的俾斯麦级,但他们并没有就此退却,而是稍稍调整了他们的战斗斜纵队,以保证各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并集中攻击德国舰队中威胁最大的战舰,同时派出己方的驱逐舰分队从两翼迂回进行鱼雷攻击——在欧海之战结束后,英国海军内部并非没有进行战斗总结,但人们普遍认为托维的致命失误在于过早消耗了本方的舰载航空兵力,从而使得主力战列舰在后期作战时因为德国舰载机的攻击而陷入被动,至于炮战中的战术选择,人们除了更加肯定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强大防御力之外,却没有再纯粹的队列上作深入的讨论。

接下来的战斗进程,几乎和欧海之战的高潮部分如出一辙,尽管“提尔皮茨”号因为先前遭到俄国潜艇的雷击而元气受损,但它依然顽强的承受住了英国舰队的炮火考验,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也再一次证明,一艘高射速的重巡洋舰是对抗驱逐舰雷击战术的上佳选择!

第51章 转角命运线

“感觉怎么样?”

“呃……很好,非常好,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太好了!”

德国北方舰队旗舰“提尔皮茨”号的舰长室内,张海诺和舰长冯·林格相对而坐,小茶几上摆着一壶热腾腾的咖啡,两人也都端着杯子,享受这寒冷之地难得的热度。

“呵呵,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确实是一场精彩的战斗。将军,你和你的士兵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素质,在我来看,你们的综合能力和‘俾斯麦’号全体处于相同的水平上——要知道,他们训练磨合的时间已经超过15个月,而你和你的舰员们在一起才半年!”张海诺毫无做作之情的说到。

这时的林格,和战斗之前那个紧张而忐忑的家伙仿佛是两个人,他一脸抑制不住兴奋的说:“感谢您,尊敬的元帅!我现在不得不承认,一场关键胜利对于信心的提升作用实在太大了!在这之前,我一直很担心‘提尔皮茨’号会在战斗中遭到致命的创伤,尤其是被俄国人的鱼雷击伤之后,我几乎没有了战斗下去的勇气。感谢您,让我不至于坠入深渊!”

张海诺以肯定的口吻说:“确实,信心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在我的从军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发生在1916年的日德兰大海战,那时我在‘塞德利茨’号,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不沉之舰上担任鱼雷指挥官,由于岗位的关系,我没能目睹战斗的全过程,但‘塞德利茨’号的顽强让我对德国海军的前景充满信心。尽管那场战争我们最终失败了,但蛰伏二十多年后,我们重新崛起了!”

最后一句话显然唤起了林格的民族荣誉感,他无比赞同的说:“是的,我们重新崛起了!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

“将军,这是我们第一次合作赢得一场胜利,前路还很漫长!”张海诺好意提醒自己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同僚,“我们接下来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俄国人,英国人,甚至是美国人!”

“是的,我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挑战的心理准备!只是,元帅,请恕我好奇,您为什么那么肯定美国政府会再次参战呢?据我所知,美国国内目前反战的呼声很高,他们的人民和军队都不想跟强大的德国为敌,尤其是那些有德国血统的人!”

张海诺嘴角微微上翘,这个笑容并不彻底,甚至有些无奈的意思。在如今的德国,上至元首下至士兵平民,绝大部分人都渴望更多的朋友、更少的敌人,尤其是像美国这种军事潜力巨大的国家,也许是期盼过重的关系,人们更加倾向于看到报纸、广播之类的媒体声言美国中立、德美合作,而有意回避英美已经站在同一阵营的事实。可是一个潜在的事件即将撕去这些虚假的表象——也难怪历史上德国人会被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以及德国对美宣战这一系列事件感到手足无措,就连阿道夫·希特勒本人,也对自己东方盟国的妄自行径大为光火。

咚咚咚……

舱门被轻轻敲响了,在得到允许之后,参谋长梅克上校走了进来,他拿着一份清单向张海诺报告说:

“元帅,各舰已完成统计。我方在战斗中阵亡152人、伤461人,损失驱逐舰‘科勒纳’号和鱼雷艇T…15号。除‘提尔皮茨’号外,其余各舰亦有损伤,其中以驱逐舰‘海德坎普’号最为严重,它被4枚中等口径的舰炮击中,目前只能维持20节的航速,如果半小时之内漏损情况无法得到控制,它可能被迫放弃;舍尔海军上将号中弹两发,其中一枚估计为15英寸舰炮发射的穿甲弹,二号主炮塔已经损坏,好在火势已经得到控制;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中弹七发,由于均为小口径炮弹,所以伤势较轻。”

梅克的报告,并没有让自己的舰队指挥官或是旗舰的直接指挥者表现出诧异或是悲观的神态,毕竟在这样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双方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若不是德国舰队拥有一位超级将领和一艘超级战舰,恐怕也不会凭借战术上的轻微优势和小部分运气因素取得胜利。相比之下,英国人的损失则较为惨重:旗舰“君权”号和重巡洋舰“康沃尔”号爆炸沉没,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受伤撤退,数量庞大的驱逐舰分队亦有四艘战沉、多艘受损,按照正常情况推算,英军一方伤亡不下2000人——他们又一次完败于德国海军将领冯·分肯施泰因之手,而这位年轻的传奇人物也在延续着自己的传奇!

“来吧,坐下!”张海诺从旁边拉过来一张椅子,示意梅克在他身旁坐下来,而林格也已经主动给梅克摆好杯子,三个首次共事的军官,这时候已经成了老伙伴。

“我们刚刚在谈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英国人刚刚挨了一记重拳,也许会老实一段时间,但也可能对我们进行疯狂的报复,这都很难讲!我现在有些担心俄国人那边,随着天气转好,他们很可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和火炮进行反击,而我们舰队虽然实力犹存,但各舰弹药都所剩无几,对岸支援只能是一种摆设!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经过这么一系列作战行动,舍尔海军上将号的主炮管快到损耗的极限了,就算能够进行海上补给,也难以进行长时间的持续炮击了!”

梅克一愣,然后答道:“是的,元帅!我记得舍尔海军上将号确实存在这么个情况,好在提尔皮茨号才刚刚入役,炮管磨损还没那么快吧!”

林格轻闭眼睛摇摇头,“以这样的作战强度,我可能需要向海军司令部打一份报告,建议提前储备好至少8对炮管!”

“雷德尔元帅还好,卡特将军看到账单后一定会晕倒的!”张海诺的玩笑其实只有一半,因为德国海军的15英寸炮工艺精细、耗时耗料斗相当惊人,这造价自然也不低,但战争容不得凑合,俾斯麦号主炮几仗下来已接近设计的损耗极限,海军后勤部只好咬牙为这艘元首钟爱的战舰更换了炮管等关键部件——也好在它在法国养了半年伤,克虏伯兵工厂的工人加班加点,终于赶在它重新出击之前将新造的炮管运抵圣纳泽尔,而更换炮管连带试射校调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周!

“也是!”或许是觉得话题超出了自己的管辖范围,梅克转而说道:“元帅,那么我们现在还是直接返回莫托夫斯基湾吧!”

“当然!”张海诺直接说道:“我们这次出击的最终目的是夺下摩尔曼斯克,刚才那支英国舰队只算是意外的收获!如果各支运输船队都能顺利抵达的话,一周之内我们将可以在登陆场集结起超过3万人的部队,加上迪特尔将军的新一轮攻势,我们击退苏军并攻入摩尔曼斯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说这话的时候,张海诺对迪特尔山地军的期待还是很大的,毕竟在应对德军登陆部队的同时,苏军不可能派出太多部队去抵御来自陆地的攻击,而由德国第2、第3山地步兵师组成的山地步兵军又是德国国防军中的精锐!

“如果这场艰难的战役能够像我们之前的战斗那样轻松顺利,那该有多好啊!”梅克上校突然憧憬说。

张海诺笑道:“如果整个战争都这样顺利,就像是上个世纪发生在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我们就都用不着如此操劳了!”

这一刻,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怀念起奥托·冯·俾斯麦,拥有高明手腕、精通政治的铁血宰相,要是如今的德国统治者能够有他一多半的精明,恐怕也不会让德国重新陷于两线作战且盟友不力的糟糕境地。

经过6个多小时的航行,得胜而归的德国北方舰队重新驶抵莫托夫斯基湾口,这时集结在附近海域的德国潜艇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8艘,由于水面补给船的存在,这些潜艇能够在海上停留更多的时间,会对艇员们身心造成困扰的,大概就是北方寒冷的天气和相对寂寞的时光了!

凭借护航舰艇的英勇表现而逃过一劫之后,从纳尔维克转航而来的德国运输船队直接驶入莫托夫斯基湾并将数千名战斗人员以及大量的装备卸下——经过登陆部队和北方舰队的努力,如今已有5条栈桥矗立在东岸近海出,这使得船队装卸人员物资的速度大为提升,而颇为让人费解的一点,是俄军先前幸而有效的超远程炮击在天气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就嘎然而止,直到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人才在苏军的秘密档案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1941年12月7日,有两门305毫米铁道炮被运往乌拉尔山区的兵工厂进行修理,其中一门在更换药室和炮管后重新投入战斗,另一门则由于缺乏备用零部件而被搁置……

第52章 前进,水兵!

嘘……嘘……

尖锐的哨子声打破了夜的平静,尽管已经到了上午9点,可位于北极圈之内的寒冷之地仍处于黑暗的统治之下。地上,白色的积雪厚可及膝,行走且相当艰难,跑步就更不用想了!

“冷天使人堕落!妈的,真不想离开睡袋!”

营帐里,一个已经穿上了全套衣装的年轻士兵正往自己的身上系弹药袋,但即便在这个时候,他还不忘怀念一下留有余温的大睡袋。

冷天不仅让人懒惰,似乎也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经,使得他们变得容易发怒,旁边背起了步枪的一等兵看样子已经受够了同伴自起床后就没怎么停下来过的抱怨,“嘿,别那么多废话!就算不打仗的时候,你冬天就能睡懒觉了?嗯?”

前面那位不怒不躁,依然随性的说:“那时候我是得起来工作,可天气也没有这么糟糕啊!”

“随你怎么想!我现在只想早点打赢这场仗,然后回去和家人团聚!”一等兵用力将自己的脖子和脸都裹进厚实的毛绒围巾里,这之后他说的话虽然有些模糊,但旁人至少还能够揣摩出内容。

“谁不想呢?”之前那位,同样是一等兵军衔,表情却没有同伴那么深沉。

等他们走出营帐的时候,只见数以千计的士兵已经离开这些几乎排成阅兵阵列的营帐中并开始在前方的空地中列队,几个营帐之间便有一个的篝火堆几乎是这里唯一的光源,借着这些跳跃的光,庞大的进攻部队正在集结。

“俄国人进攻,还是我们进攻?”好事者不忘继续大声嘀咕着。

他的同伴眼尖的找到了自己的下士班长,并且快步走了过去,只丢下一句:“你很快就会知道的!”

“进攻吧!进攻吧!没有进攻,战争怎么会结束呢?”好事者不紧不慢的跟着,而他喋喋不休的姿态,几乎要令同伴抓狂了。

不远处,一位年纪约莫有四十岁的少尉在催促众官兵们:“快快快!各班、排加快速度,完成集合的立即清点人数,快快快!”

好事者刚刚走进队列,健壮如牛的下士便喊道:“二连二排二班报数!”

“一、二、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