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231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31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前途远大的上校并不知道,防御出色且航速不俗的德国重型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此时正在四艘德国驱逐舰的保护下和和巨舰“俾斯麦”号结伴航行在平静的波罗的海深处,“俾斯麦”号全体舰员将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接受极为严格的训练,包括海战、防空以及损管练习面面俱到。正是这个原因让连续两次冒死对德国港口进行侦察的英国航空部队未能发现“格拉夫·齐柏林”号的踪影,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已经进入大西洋,但还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忧虑。不过相比于那两艘没有踪影的大型战舰,他们眼下更为关心的应该是那些可能潜伏在附近但他们又没有十足把握对付的德国潜艇。

准将再一次抬手看了看他那名贵的手表,“嗯,应该快了!”

在相同的位置上,老上校的想法则要简单很多:“但愿他们成功干掉那艘落单的德国袭击舰,但愿这万恶的战争早日结束!”

万恶的战争注定不会那么快结束,但过了十来分钟,迟归的机群还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只是当初整齐的编队此时变得零落不堪,有一两架飞机甚至像醉汉一般摇摇晃晃。见此情景,“光荣”号立即调整航向接收这些舰载机。待第一批飞机降落之后,人们从飞行员那里得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那艘德国袖珍战列舰虽然规避了所有的鱼雷,却吃了两颗炸弹和若干近失弹,它的上层建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整艘战舰有一半都被黑色的浓烟所笼罩,由此看来它的伤势不轻;坏消息则是由于领航飞机在战斗中不幸为德军炮火所击落,攻击机群在返航途中弄错了位置,以至于浪费了半个多小时寻找母舰,现在有些飞机油料已经接近耗尽,还有几架箭鱼愚蠢的掉了队,现在它们还完全不见踪影。

消息很快传到了护航舰队旗舰“皇权”号上,指挥官们在紧急商议后决定派遣未参与进攻的8架箭鱼前去攻击那艘受伤的德国战舰,刚刚返航的飞机抓紧时间检修,情况良好的补充燃料和弹药后作为后续梯队参加第三波空袭。

接下来“光荣”号无疑是整个护航舰队中最为忙碌的,机勤人员一边忙着接收返航的飞机,一边又为准备出击的8架箭鱼做最后的检查以及腾出飞行甲板,在这过程中还有一架贼鸥因为燃料耗尽而赶不及降落便坠入大海,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慌乱,一部分人不得不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人仰马翻的忙碌了好一阵子,所有的事情终于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返航的飞机除迷路和坠落的均已降落到航空母舰上,落水飞行员幸而获救,8架挂载航空鱼雷的箭鱼也匆匆前往攻击那艘已经逃窜到至少120海里以外位置的德国袖珍战列舰。

这时候,在英国船队以北大约5海里的海面下,不久前还疲于奔命的德国潜艇U…178号又重新回到了靠近海面的位置,这样大胆的命令或许非沃夫冈·鲁斯上尉这样非常有魄力的指挥官不能作出。在三个多星期之前的那次海战中,他和他的艇员们用6枚鱼雷给了“拉米利斯”号致命的攻击,前后还收拾了另外5艘英国货轮,堪称那场战斗的明星,而个人战绩的飙升让他迅速成为德国海军最炙手可热的王牌艇长,但他没有立即戴着荣誉光环返回本土。由于前一批预定进入大西洋的潜艇延长了在船厂进行技术性改装的时间,海军潜艇司令部要求U…178以及另外几艘潜艇延长在大西洋上停留的时间,并决定从法国港口调派补给船运送鱼雷和油料前去同它们会合。

不知是天气恶劣导致补给船迷航还是它们直接遭遇不幸的关系,鲁斯一直没有等来自己的补给船,好在艇上的食物和油料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只是仅有的3枚鱼雷感觉让人无法展开手脚,如果是一般的艇长,或许就不会选择和如此强大的敌手继续周旋,但从在雷达上看到英国船队庞大规模的那一刻起,雷斯就作出了一个和常人不同的决定——他不但要将有关这支船队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回海军司令部,还准备伺机给英国佬一点颜色瞧瞧。

当然,正在这片海域活动的不仅有鲁斯和他的U…178号,参加了先前屠杀英国船队的5艘潜艇中还有2艘因为不久前才从本土出发且尚存有部分弹药而继续留在这附近寻找目标,在收到来自海军潜艇司令部的命令之后,它们也正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标海域前进。

第24章 简单而复杂的战术

盛夏的黄昏,海风徐徐,一轮残阳正向海平面沉去,鲜艳的晚霞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个晴朗的夜晚,然而在这片远离大陆的海面上,非自然界的灰黑色烟尘在一定的区域内几成遮天蔽日之势!从空中居高临下看去,那就像是有人故意在一块巨大的蓝色画布上泼下的脏墨。

早在上一场战争中,发烟剂就已经被各主要交战国广泛运用在陆地和海上军事行动中,英德海军两次重量级的交手中德国海军都曾利用大量的烟雾作为掩护,尤其是举世瞩目的日德兰大海战,若不是德国指挥官及时下令施放烟雾,占据有利位置的英国主力舰队很有可能在第一天下午的战斗中就重创德国公海舰队。

在烟尘形成的雾团边缘,几架箭鱼式鱼雷攻击机正想方设法找寻目标的踪迹,在它们敞开的座舱内,驾驶员、观察员以及通讯兼机枪手都戴起了防风眼镜,弥漫在空气中的怪味道虽然被海风稀释到了一个常人能够接受的程度,但让这些英国飞行员感到不快的是,这些灰黑色的烟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视线,此时不要说搜寻海面上的目标,就算正常的编队飞行也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可恶,那儿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想它就在里面!”

其中一架箭鱼式飞机中座位置上的观察员非常郁闷的冲前座的同伴嚷嚷着,被排除在第一波攻击阵容之外原本就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泄气了,执行攻击受伤敌舰这样相对轻松的任务竟又受到烟雾的阻碍,这些情况结合在一起确实很难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雾气不影响声音的传播,唯有发动机的粗鲁噪音对飞行员们的交流构成一些阻碍。听到后座观察员的抱怨之后,这架鱼雷机的驾驶员侧过头来大声说:“我降低高度,你们注意观察!”

这个“你们”自然是指观察员以及后座机枪手,不过两个人的力量加起来似乎还不足以对抗自然界的规律,另外几架箭鱼也试着通过降低高度来搜寻那艘受伤的敌舰,然而仅仅在雾团边缘盘旋根本没有效果——也许那艘德国战舰失去控制的火势引燃了包括发烟剂容器在内的一切,或者德军有意通过施放烟雾来逃避攻击,总之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们无法从外部穿透烟雾寻找到它的踪迹,尽管那不规则的雾团宽度充其量也就1海里左右。

“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驾驶员再一次侧过头来问他的伙伴们。

观察员和机枪手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没有!”

“它也许不能动了,我们得进去看看!”

这样的提议基本上不会得到否定的回答,驾驶员随机拉高了飞行高度,以免在雾中飞行时直接装上目标的桅杆——这至少得40米,然而过高的话又会影响到观察,所以这种飞行员的胆量以及技术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飞机义无反顾的钻入烟团,周围的雾气变得愈来愈浓,刺鼻的气味也在迅速增强,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飞行员们耳边仍只有飞机发动机沉重的喘息。越是靠近雾团中央,视线就越是糟糕,在四五十米的高度已经完全分辨不出烟尘和海面,人们期待着发现那艘深灰色的战舰,但直到穿过烟团中央最终重新回到明朗的世界,他们什么也没有找到。

“真不敢相信!”少尉军衔的驾驶员自言自语到,他很快拉起飞机并在空中盘旋一圈,那团烟雾仍旧没有飘散开来的迹象,于是他朝着后面喊道:

“我们再来一次!”

观察员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笨拙的箭鱼再一次勇敢的钻入烟雾之中,驾驶员有意走了一条S型的曲线,但直到飞机重新钻出雾团,瞪大双眼的飞行员们仍旧没有发现期待中的德国战舰——它仿佛被那团浓雾完全吞没了一般。

接下来,另外几架箭鱼也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其中一架甚至冒险飞近到距离海平面仅有十多米的高度,但他们仍旧一无所获。英国人料定偌大的战舰就藏在这篇烟雾之中的某个角落,因为这原本就是前一批飞机攻击德舰的地方,殊不知那艘德国袖珍战列舰完全可以利用这之间的一个多小时溜到超过三十海里以外的地方去——继续留在这里散发烟雾的,不过是两艘搭载大量发烟容器的交通艇和一架受损后遭弃的Ar…196水上飞机,“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并没有在先前的战斗中如英国飞行员报告的那样严重受损,而只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套路假装遭到重创罢了!

不过到现在为止,英国人至少猜对了一点,真正的主角不是战斗力有限的袖珍战列舰,“格奈森瑙”号与“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组成的双舰编队在航速和火力上显然更具有攻击性。当夜幕逐渐降临之时,它们已经逼近了自己的目标,但不是那支受到重兵保护的大型船队。在大西洋东南部距离法国波尔多大约1200海里的海面上,一支由英属西南非开来的小型船队还茫然不知步步逼近的危险。

自英德互相宣战以来,德国海军的袭击舰和潜艇虽屡有侵入西非沿海甚至是印度洋边缘,但他们终究是以欧洲海域和大西洋作为海上主战场,在非洲沿海的袭击行动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战果,更多的是从心理上对英国殖民地形成威慑。因此在大西洋之战进入最关键阶段、地中海形势因为意大利参战而变得扑朔迷离之时,英国的海外航线中仅有西非和西南非至本土间的航线相对较为通畅,不过法国的沦陷给了德国军队诸多毗邻大西洋的港口和机场,为了躲避德军鱼雷艇和轰炸机的攻击,往来于非洲和欧洲之间的英国商船队被迫选择更加远离法国海岸的航线,虽然航程大大增加了,但至少可以在英国本土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候运来宝贵的战略物资——当然,这些船只在最终抵达英伦三岛之前还必须在英国西南部海域接受德国潜艇群的考验,为此英国海军不仅在这些船队中多配有轻型护航舰只,还在直布罗陀和本土港口之间建立了短程驱逐舰固定接应和不定期巡航体制。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这些措施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随着德国空袭强度的不断增加,活动在法国以西海域的德国轰炸机在数量和频率上大为减少,英国商船队在这条航线上的损失也相应减小了许多。

最后一抹夕阳最终消失在天际,海面上的光线也逐渐黯淡下来,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浓雾终于在海风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渐渐消散,来袭的又一波机群恰好抵达,只是看到烟雾的来源时,飞行员们大都还感到茫然不解。四天的时间足以让英国护航舰队做好迎接一切战斗的准备,也可以让两艘德国袭击舰航行近2000海里抵达这片大洋的另一端,当整个英军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及前线官兵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北大西洋时,战斗却在南大西洋爆发了。

发生在两艘总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德国大型舰艇与六艘单舰排水量不超过两千吨的英国小型战舰之间的战斗,纸面上看起来就是毫无悬念的,缺乏雷达设备的英国驱逐舰、扫雷艇以及猎潜舰在对付少量德国轰炸机和潜艇时还勉强可以应付,但它们发射的照明弹却只能让自己更加清晰的暴露在拥有初级火控雷达和先进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的德国主力舰艇面前。

平静的矗立在拥有厚重装甲保护的指挥室内,看着双方的炮火不断映亮海面,看着双方的炮弹如流萤一般在黑色的夜空飞逝而过,张海诺惬意享受着计划顺利实施的快意。对面的敌人不论实力还是数量都不足为患,这点从双方炮火的声势和威力就能完全看出。这边战场已无悬念,他现在最担心的莫过于负责吸引英军注意力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作为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第三艘,其火力和装甲均是该级战舰中最强的,但它毕竟是一艘排水量还不足两万吨、以远洋破交为目的设计的战舰,不仅无法和英国海军任何一艘主力舰对抗,现有技术下加强到近乎极致的防空火力更不可能长时间抵挡敌方机群攻击,这才制定出颇为冒险的“诈伤战术”。因为无线电静默,他此刻还不知道朗斯多夫已经出色的完成了预定任务,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本身也只是受了一点轻伤,只是干净光洁的舰体将因为“纵火自燃”而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

强弱分明的战斗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结果已然揭晓。弱小的护航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