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724章

明朝小侯爷-第724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负来这儿走一遭,终究换了个人间!张知节伸了个懒腰,笑道:“回吧!”

    白玉兰见过张知节笑过很多次,但是总觉得这次有些不一样的意味,像是多了一丝洒脱。

    大半夜的登上了煤山,在黑漆漆的煤山坐到了天亮就走了,这到底是干啥来了?

    有守卫小声在副千户旁问道:“大人,这,透露着古怪啊!国公爷这到底是干嘛来了?”

    副千户打量了一下这棵老槐树,沉吟道:“以我之见,国公爷是喜欢这棵老槐树!待会儿你带人来将这棵老槐树挖出来,咱们送到国公府去!小心点,前往别把树给弄坏了!”

    晨风吹的老槐树哗啦啦作响,若是老槐树有灵的话一定气蒙了,刚刚不是还说的好好的要见证这片土地的繁华吗?怎么转眼就要把树挖走了!

    “哎,哎,赶紧开船,把地方让出来!”一位市舶司的小吏上前斥道。

    “为什么?我交了税的,我这货物还没有装完呢?这位大人,您行行好,再有一刻钟就好了!”金发碧眼的洋人低头哈腰的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陪笑道。

    “休得啰嗦!赶紧开船让开!迟了把货物给你扣了!听明白了没有?!”市舶司的小吏不为所动的训斥道。

    金发碧眼的洋人听了不敢再做声,低声叽里呱啦的谩骂了几句赶紧纷纷水手准备挪开地方。

    小吏将洋人赶开了之后便开始眺望海面,正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出现在海面上,有位大人物要来了!

    庞大的海船靠了岸,从船上走下了一行倭国武士,随后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走下船来,身边伴着一个风韵犹存的少妇。

    “母亲大人,这就是大明啊?”少年脆声问道。

    少妇眼圈有些发红,感慨道:“是啊,这就是大明!一别十数年了,没想到还有一天能回来!”

    这时一行官员走上前来行礼道:“礼部侍郎范文程参见王爷,参见夫人,下官奉皇上旨意来迎接王爷入京。”

    话刚说完,码头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位十五六岁英武少年带着一行彪悍的侍卫弛来。

    到了跟前少年跳下马来笑道:“哎呀,差点来迟了!范侍郎,就不劳你们礼部大驾了!王爷和夫人一行由府上招待,不信你去宫里问皇上去!”

    皇上可没这么说,要不然也不会让礼部来接待!礼部侍郎闻言有些尴尬,谁都知道扶桑王和昌国公的关系,现在小公爷要来接手他们还真不敢说个不字!

    (本章完)

第1529章 周游世界() 
?    俗话说的好,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国公府和皇帝的事还是不要掺和进去的好,礼部侍郎打了个哈哈就带着人撤了。反正回去之后实话实说就是了,皇帝肯定不会怪罪。

    礼部的人走了,少年这才笑嘻嘻的上前见礼:“见过雪姨!好久没有见到您了,这一路可安泰?”

    立花知雪正是心潮起伏的时候,看着已经有些玉树临风模样的少年,感慨道:“这才几年的功夫,你都已经长这么高了!”

    立花道远上前一步叫道:“大哥!”

    天赐打量着立花道远笑道:“不错,道远也长大了,有几分王爷的威严了。”

    前几年徐光平带着殊兰回倭国探亲,天赐嚷着要跟着,张知节便同意了。所以天赐就跟着去了倭国,和立花道远这个弟弟也熟悉了。

    立花知雪疑惑道:“怎么是礼部的人来接?国公呢?”

    天赐闻言立即就苦着小脸道:“唉,雪姨你不知道,爹爹和皇上正闹腾着呢!”

    立花知雪闻言不解道:“闹腾?闹腾什么?”

    天赐听了发愁道:“爹爹上书致仕,皇上不准,还下旨斥责了爹爹一通,爹爹就在府上装病杠上了!”

    立花知雪闻言吃惊道:“致仕?怎么就致仕了?”

    天赐带着一丝激动道:“爹爹打算去周游世界去!”

    立花知雪通过海上贸易也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要周游世界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立花知雪无奈道:“你爹爹也真是,周游世界至少要好几年的时间,他就扔下这一大家子不管了?”

    天赐激动道:“爹爹说了,都跟着去周游世界呢!我长这么大还只去过倭国呢!咱们家在美洲有数不尽的土地,我都还没去看过呢!还有西方,我听很多人说起过,可有意思了!”

    “上次西洋人还送了一个公主来,想要嫁给太子呢。那公主生的金发碧眼,皇后娘娘见了吓了一跳,说这金发碧眼的晚上关了灯能吓死人,就给推了!”

    说到最后天赐自己都笑了,立花道远也咯咯笑了起来。立花知雪听了有些向往,不过,她却不能跟着张知节一同周游世界。

    虽然现在倭国十分安稳,但是道远毕竟还小无法处理政事,她必须要留在倭国辅佐道远。

    立花知雪还没说什么,立花道远已经两眼冒星星道:“母亲大人,我也想跟着父亲大人周游世界,可不可以啊?”

    立花知雪无奈道:“道远,你是一国之君,你怎么能丢下你的臣民呢?你要学着处理朝政啊!”

    天赐笑着宽慰道:“这也只是爹爹的打算,还不见得能成行。这些日子御医都快踩破门槛了,家里乱哄哄的,父亲的意思是让雪姨暂住到宁姨那里。”

    立花知雪母子入京极为随意,并没有按照礼部的规矩来,所有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秘密早已不是秘密。

    立花知雪在京里盘桓数月,受到了皇家还有勋贵之家的热情招待,当他们离京的时候,张知节也准备动身了。

    他上书致仕的奏折被留中了,张知节也不去管,入宫和正德皇帝恳切的谈了谈,正德皇帝全程黑着脸。

    张知节带着妻妾孩子们离京了,商行的船队已经北上到达了天津,他会陪着立花知雪前往倭国,在倭国盘桓之后前往吕宋,然后去美洲,开启自己周游世界之旅。

    一行人登上了船,安置完之后,不理会孩子们大呼小叫的兴奋声,张知节站在船上回首天津眉头微蹙,周游世界是他很早就提出来的,正德皇帝不应该反应这么大才是。

    海船扬帆缓缓离开了码头,这时码头上突然出现了浩荡的骑兵,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是张知节知道,那是正德皇帝来送行了。

    张知节释怀的笑了笑,看来皇帝还是心中有气啊,等周游世界回来几年过去了,再大的气也该消了,到时候再请罪吧!

    正德皇帝站在码头上望着渐渐驶离的船队,脸上阴晴不定。张永小心道:“皇上,昌国公周游世界,虽然要好几年,但如今咱们大明水师称霸世界,势力触及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国公爷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

    正德皇帝闻言微微颔首,但是面色却并没有多少好转,他的心里却在想着,等张知节周游世界回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自己最后一面。

    张永看不到正德皇帝的手在微微发抖,脸色有些苍白,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正德皇帝才才缓过来。

    “回宫吧!”正德皇帝微微喘息道。

    立花山城已经受益于海贸变得更加繁荣了,张知节船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立花山城。徐佳颖等人对这里也最为好奇,见识过了大海的辽阔,再见到立花山城的一番美景,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不虚此行。

    特别是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徐佳颖等人,见识到了真正的不同大明的风景,这让他们赶到由衷的赞叹。

    当然了,这只是周游世界的开始,一路远行,真正去认识这个世界,见识这个世界的精彩,远比听说的更要精彩。

    他们见识了吕宋的安宁平和,见识了美洲的广袤寂寥,终于开始浩浩荡荡的前往西方。

    张知节的名声早就传遍了西方世界,他的到来也受到了西方世界的热切欢迎。

    张知节和徐佳颖笑着作别了英格兰女王的陪同,刚刚回到临时住所,以为来自大明的商人求见。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毕竟远离大明能见到老乡也感到亲切,所以张知节只要方便都会见一见。

    这位商人带来了一封信,他在伦敦等候了很久就是为了转交一封信,一封来自锦衣卫的信。

    张知节十分疑惑,为何会千里迢迢送来一封信?拆开信来,张知节越看脸色越是难看,信上说的极为隐晦,但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让张知节十分心惊。

    合上信来,张知节的双手都还有发抖,他都忘了那商人是怎么离开的。直到徐佳颖等了很久不见动静,关切的进来才发现张知节脸色苍白的呆坐那里。

    “怎么了?”徐佳颖柔声问道。

    “皇上龙体欠安!”张知节喃喃道。

    (本章完)

第1530章 天色将沉() 
?    人活着生个病其实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自己周游世界要获得大明信息十分困难,就在这样的情形下,锦衣卫却派人万里迢迢来到伦敦候着自己,送上这样一份消息。

    所以张知节拿着这封有些含糊的信感到十分沉重,他宁愿正德皇帝只是偶感风寒,但是他却知道绝不是。

    徐佳颖也反应了过来,脸色微微发白道:“皇上正值壮年,一向身体康健,怎么会……”

    张知节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他知道前世的正德皇帝就是英年早逝。自己为他扫除了障碍,难道也只是让他多活了几年吗?

    当初自己执意离京周游世界的时候,正德皇帝就一直不允,是不是正德皇帝已经早有预感了?

    大意了!张知节有些乏力的叹道:“让他们连夜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就起程返回大明!”

    收到消息的张知节不得不结束了周游世界的打算,提前返回大明,原本一直兴致高涨的张知节心中也变得沉重起来。

    乾清宫里,正德皇帝已经下不得床了。其实在张知节离京数月之后,正德皇帝就已经骑不得马了,一次在召见群臣的时候突然咳血,消息终于爆发了出来,随后正德皇帝便卧病在床。

    太医院的御医全都脸色沉重的退了下去,皇后坐在一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正德皇帝面色苍白,有些无力的笑了笑,道:“当初父皇撒手人寰,最不放心的就是年幼的我,怕我打理不好江山。”

    “如今,朕的江山已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疆域超越了历朝历代,再无边患,繁荣昌盛,想必父皇一定十分欣慰。”

    皇后哭着笑道:“是的,父皇一定会十分欣慰的,皇上养好身子,大明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正德皇帝缓缓摇头道:“朕知道自己是不行了。朕也不过比寻常人聪明一些,大明之所以能有今天,全赖知节的功劳。有知节在,朕就放心了。”

    皇后终于忍不住了,眼泪扑簌扑簌落下来,哭道:“皇上不要这样说,皇上一定会龙体转安的!”

    正德皇帝笑道:“想想朕这一生,千古一帝做了,得一平生知己,幸遇红颜相守,朕这一身也算不虚了。”

    “还是有些遗憾啊,知节远在海外,怕不是不能见最后一面了。其实朕这些日子卧病在床,回顾朕这一生,突然有些疑惑,很想问问知节,可惜啊!”

    说到最后正德皇帝有些寥落,皇后劝慰道:“皇上,其实锦衣卫已经将消息送往西方了,昌国公应该早已经回返了,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原本有些寥落的正德皇帝眼睛微微亮了起来,喃喃道:“那倒是一定要等到他回来。”

    整天皇帝每天都要问张知节回来了没有,锦衣卫的缇骑每隔半个时辰就有一波疾驰入京报信。

    但是仍然全无消息,直到正德皇帝已经陷入了昏迷,整个皇宫中一片愁云惨雾。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是真的不行了,只凭一口气在吊着。

    宫里的后妃哭的就跟泪人一般,最难受的莫过于太后。这时的皇后是最盼着张知节回来的,她不想正德皇帝仍然留有遗憾。

    天阴沉的可怕,海上雾蒙蒙的,一支庞大的船队终于从雾中显现,向着码头笔直的冲来。

    原本一直等在码头上的锦衣卫立即紧张的张望起来,张知节大步流星的走下了海船,这才发现码头上聚集着不少锦衣卫。

    还没等张知节开口,又一队锦衣卫疾驰而来,来人正是高勇。只见他跳下马来急声道:“国公爷终于回来了,请国公爷速速回京!”

    张知节沉声道:“皇上呢?皇上龙体可安好?”

    高勇沉重道:“皇上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了!”

    有那么多御医守着,正德皇帝竟然都昏迷了一天一夜!张知节听了心里更加沉重,立即翻身上马道:“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