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655章

明朝小侯爷-第655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佳颖笑道:“这封赏来的还真是时候,府上正在给光平议亲呢!”

    这事张知节也知道,笑道:“这倒是喜上加喜了。光平平安归来,立功得了封赏,如今又要娶亲,你们也算放心了,这可算是皆大欢喜了!”

    皆大欢喜?还真算不上。这家长里短的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徐佳颖坐在那里出神就是因为有些烦心。

    因为她大嫂随着她大哥和徐光平一起来,在她面前对徐光平获得丰厚封赏十分艳羡。

    如今徐光延已经入了五军都督府,官位比徐光平的千户高多了,也要清贵的多。她大嫂羡慕的是徐光平副千户的袭职。

    在她看来虽然徐光延比徐光平的官位要高,但是徐光平还年轻啊,靠着张知节这棵大树,官位早晚会升上来的。

    但是要想得个袭职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徐光平副千户的袭职就让她十分艳羡,毕竟这是子子孙孙的事。

    所以她今天来看望徐佳颖的时候,说起徐光平的封赏就十分艳羡。而且不时的提及徐光延才是嫡长子。

    所有这些都让徐佳颖有些心烦,她大嫂隐约透露出来的话就是让她趁着有身孕在身,让她在张知节面前吹吹枕头风。

    徐佳颖自然不会对张知节提这个,她只是心烦等到徐光平娶了媳妇以后可能会家宅不宁。毕竟如今徐府为徐光平议亲眼光自然要比当初给徐光延议亲的时候要高。

    也就是说徐光平的媳妇出身门第一定会比她大嫂要高出许多,而且徐光平身上还有副千户的袭职。

    想想徐佳颖也有些头疼,所以徐佳颖才嘱咐过她母亲,徐光平的媳妇最好要性子温和一些。

    当然了,所有这些徐佳颖都不会和张知节说,听了张知节的话,徐佳颖笑道:“确实是皆大欢喜了,光平出去了这一次也能收心了,如今小小年纪既有官位也有袭职,等他娶了媳妇就该好生过日子了。”

    虽然徐光平不是个安生的主儿,心里对京里的富贵生活有些厌倦,但是如今徐佳颖是这个态度,想必徐夫人也是这个态度,徐光平确实得老老实实待在京里了。

    这样也好,张知节也安泰,免得两面为难,笑道:“那可得给他娶个好媳妇,让他好好收收心。”

    徐佳颖笑道:“那是自然,模样、门第、人品自然都是极好的!”

    张知节点头,转过话头道:“皇上让人来传话了,让明日带着孩子入宫去,若是你身子爽利的话,不妨也去宫里转转,散散心。”

    虽然皇帝没说入宫是干什么,但是徐佳颖已经猜到了,肯定是去听戏无疑。徐佳颖摇头道:“妾身这两天觉得有些乏了,二爷带着孩子入宫吧,替妾身向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告罪。哦,让一叶跟着二爷入宫吧”

    徐佳颖有孕在身,张知节也不好勉强,点头道:“行,那就让一叶跟着吧!你在家好好歇歇。”

    张知节也知道徐佳颖是怕他照顾不好孩子,所以让一叶跟着稳妥。虽然一叶是妾,但是她和皇后娘娘交好,也是有诰命在身的,随着张知节入宫自然没问题。

    徐佳颖笑道:“那二爷今儿就歇到一叶房里吧,明儿也好一切入宫,有什么要交代的二爷好交代她!”

    翌日倒是个好天气,虽然天气冷了些,但却是是无风的大晴天。天赐极为兴奋,张知节倒是有些意兴阑珊,因为他知道入宫是去听戏。

    听四喜班的戏,这就已经让张知节没什么兴致了,毕竟他曾经连着听了半个月,更别提是去宫里听戏了。虽然他和正德皇帝关系铁,比别人更随意一些,但是怎么也没有自己在宫外听戏来的自在。

    自张知节回京,昨日还是他第一次歇在一叶房里。昨夜只顾着缠绵了,所以一叶现在才想起来,今儿入宫是为何啊?

    “知节,皇上怎么突然让带着孩子入宫啊?”一叶好奇的问道,虽然已经入府几年了,但是私下里一叶还是习惯了直接喊张知节名字。

    张知节似笑非笑道:“怎么?现在才想起来问啊?”

    一叶顿时脸色绯红,小声嗔道:“你还说,那还不是因为你,又要这样,又要那样的,也没见你这么折腾娟儿她们!”

    张知节理所当然道:“娟儿她们不比你和紫衣武艺高强,很多她们都做不来的。你也不能白费了自己苦练的好身手不是。”

    一叶听着张知节说的越来越没谱了,红着脸丢了个白眼给他。虽然天赐被奶妈抱着坐在后面的马车里,她还是不敢接话了,生怕张知节再说出更多没羞没臊的话。

    “你还没说呢,到底是为何进宫?还要带着孩子。”张知节入宫不奇怪,但是张知节带着孩子入宫就比较少见了。

    张知节笑呵呵道:“虽然皇上没有明说,但我想应该是入宫去听戏!”

    (本章完)

第1381章 惊喜() 
?    上次入宫听戏的时候一叶就去了,对于令张知节沉迷的抚顺四喜班,一叶还真不敢恭维。一叶是在南方长大的,对于这种辽东口音的戏更是欣赏不了。

    上次听戏的时候一叶还能觉得有点新鲜,但是也一次就够了,这次听到还是入宫去听戏,当即张大了樱桃小嘴小嘴问道:“听戏?难道还是四喜班的戏吗?”

    见到一叶张大了樱桃小嘴惊讶的样子,张知节一边坏笑着将手指伸进了她的嘴里,一边点头笑道:“估计应该是!”

    一叶直接被张知节突然伸进来的手指惊呆了,下意识的舔了舔这才反应过来,脸色一下子变得艳若桃李。

    她突然想起来这是在马车上,还是在入宫的马车上,一叶小银牙一下子咬在了张知节的手指上。盯着张知节的眼神中仿佛在说,你还敢不敢?

    张知节嘿嘿笑道:“情不自禁,情不自禁!”说罢就要将手指缩回来。侠女就是性子辣啊,这要是翠墨的话,把手指伸到她嘴里她肯定就乖乖的。。。。。。

    一叶咬着嘴唇妩媚的白了一眼张知节,嗔道:“这就要入宫了,还这么不正经!”顿了顿接着道:“什么叫应该啊?到底是不是听四喜班唱大戏啊?”

    张知节摊手道:“这也不知道啊,我刚回京的时候皇上曾经说要给我个惊喜,如今召我带着孩子入宫,我估计皇上以为我爱听四喜班的戏,让我入宫听四喜班唱大戏呢!”

    一叶敏锐的觉察到了张知节的话,疑惑道:“皇上以为你喜欢四喜班的戏?知节你的意思是你也不喜欢四喜班的戏?”

    张知节耸肩道:“谈不上喜不喜欢。”

    一叶诧异道:“那怎么都说你在抚顺沉迷于四喜班的戏中不可自拔?”

    张知节无奈的再次解释道:“那四喜班已经是抚顺最好的戏班子,那时候我闲得无聊实在无事可做就只能听戏,那不听四喜班听谁的?”

    一叶听了顿时哭笑不得,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几天她心里还一直琢磨这事儿呢,还以为自己和张知节的品味已经差的那么远了呢。

    入了宫,张知节抱着天赐,一叶陪在身边,两人快步在宫里走着,前面出现了几道人影,还有一个小姑娘穿着大红的斗篷跟着。

    张知节眼前一亮,这不是清宁郡主吗,身边是她就是小红豆还有随从的嬷嬷。

    一叶也认出来了,抿嘴笑道:“前面好像是郡主。”

    张知节点头大声喊道:“郡主,等等!”

    在宫里敢这么大喊的绝无仅有,清宁郡主诧异的回头,可不就是刚刚回京的冤家吗?

    清宁郡主拉着红豆驻足,等张知节抱着天赐赶了上来。清宁郡主还没来得及说话,小红豆已经甜笑道:“爹爹,我可想你了!”

    张知节顿时心都化了,将天赐放下一把将小红豆抱了起来,使劲亲了一口笑道:“爹爹也想小红豆呢!”

    如今天赐也和自己姐姐混顺了,抬头拉着小红豆的手叫道:“姐姐,姐姐,我也想你。”

    张知节笑着将小红豆放下了,让他们姐弟玩,打量着清宁郡主笑道:“今儿还真巧。”

    清宁郡主本就冰雪聪明,此时见到张知节带着天赐入宫,顿时就明了了,笑道:“不是真巧,这是托国公爷的福入宫听戏来了。”

    张知节笑道:“那你可有耳福了!”

    清宁郡主打量着张知节,见他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不由有些狐疑,难道张知节还是真喜欢四喜班的戏?

    一叶咯咯笑道:“郡主听他说呢,他哪里是喜欢,他那是在抚顺的时候实在是闲的无聊才听戏,也没别的选择就只能听四喜班。”

    大殿里正在忙活着,如今这天气自然不适合在室外听戏。正德皇帝亲自坐镇指挥,皇后娘娘抱着太子坐在那里看着。

    张知节和清宁郡主一行人说说笑笑到了,大殿里也没有别的什么人,除了宫女太监就只有正德皇帝、皇后和太子。

    张知节等人上前行了礼,正德皇帝指着四喜班得意洋洋道:“看,你最爱的四喜班!被朕请到京里来了,怎么样?知节,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知道真相的清宁郡主和一叶差点笑喷了,不过还是艰难的忍住了。面对得意洋洋的正德皇帝,张知节还能说什么?

    张知节只能打着哈哈点头道:“意外,相当意外!惊喜,相当惊喜!”

    四喜班的班主也一溜烟的跑过来了,恭恭敬敬的给张知节行礼,激动道:“小的参见国公爷,多谢国公爷赏识,小人们才能有今天!小人等叩谢国公爷的大恩!”

    张知节呵呵笑道:“什么大恩不恩的,当不得。呵呵,这跟本督没有关系,这都是源自你们自己的努力。”

    正德皇帝笑道:“当得,当得,如今四喜班名噪京城,可不就是因为你的赏识!”

    名噪京城?他们都在探究我的品味独特呢!张知节还能说什么,顾左右而言他道:“皇上,太后娘娘呢?”

    正德皇帝有些不自然的笑道:“母后啊,母后身子有些乏,今儿就不来听戏了。”

    皇后娘娘听了掩嘴轻笑,她是知道的,太后娘娘不是乏了。其实太后娘娘久居宫里,对听戏还是极为感兴趣的,只是这四喜班的辽东腔,太后委实听不来,所以干脆就不来听了。

    张知节点头道:“那臣该去给太后娘娘问安才是。”

    正德皇帝笑道:“不急,先听戏,听完戏着不迟!”

    于是好戏开锣,张知节和正德皇帝坐在正中央听戏,皇后娘娘、清宁郡主还有一叶则带着孩子在一边,一边听着戏,一边小声说笑着。

    既然是正德皇帝准备的惊喜,还是特地大老远的从抚顺请来的四喜班,张知节自然要好好听。所以哪怕是他已经听的快要吐了,仍然是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的听着。

    正德皇帝听了一会儿戏,侧头打量着张知节,见张知节聚精会神的听着,好像真的沉迷了进去一样,不由摸了摸下巴,心里思索开来,这四喜班的戏到底是好在哪里呢?

    (本章完)

第1382章 假装() 
?    因为张知节聚精会神的听着,正德皇帝便琢磨这四喜班唱的到底好在哪里,所以也是聚精会神的听着。

    张知节眼神微微瞥了一眼,见到正德皇帝也在聚精会神的听着,不由心里嘀咕,莫非正德皇帝的欣赏口味这么独特,竟是真的喜欢上了这辽东腔?

    于是两人就坐在这里仔细听着四喜班唱大戏,四喜班的人见到皇帝和昌国公竟然听的如此津津有味,不由愈发的卖力起来。

    过了一会儿,正德皇帝侧头低声道:“怎么样?唱的好听吗?”

    正德皇帝听的如此认真如此投入,张知节能怎么说?不能嘲笑正德皇帝的口味啊,张知节点头认真道:“好听,十分好听!”

    嘶,竟然真这么好听?正德皇帝仔细打量着张知节的表情,不似作伪,低声问道:“你觉得好在哪里?”

    这个问题可就有难度了,张知节沉吟良久,这四喜班和京中的戏班子最大的差别就是口音了,想必正德皇上是爱上这一口辽东腔了。

    怎么回答呢?张知节沉吟道:“这四喜班的唱腔别有意味,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又仿佛置身于茫茫雪原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又仿佛置身于辽阔的旷野,漫漫风沙之中有金戈铁马。”

    正德皇帝闻言心中大惊,这四喜班唱的戏竟然这么厉害?正德皇帝心里震惊,却点头道:“说的是,朕亦深以为然!”

    说完之后,正德皇帝就开始仔细的品味起来,别说,经过张知节这么一提醒,他还真品出了那么一丝感觉来。

    皇后娘娘和清宁郡主还有一叶根本就没怎么听戏,而是在那里小声的说笑着什么。小红豆则领着天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