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618章

明朝小侯爷-第618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嫡系血脉吗?”

    “你家世代都忠于黄金家族,你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祖宗?放了我吧!你们就此离开吧!”

    乌善面沉如水的上前两步,沉声道:“大汗,一路走好!”说罢扬起了手中的弯刀,这时的达延汗一狠心也抽出了腰间的短刀,虽然心里十分绝望,但是他终究不会引颈就戮。

    养尊处优的达延汗哪里是乌善这种猛将的对手,只是一招之后,达延汗已经血溅五步!

    达延汗终于仰面栽倒,一代草原之主,一统蒙古的达延汗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不过这对于穷途末路的达延汗来说,也算是一种宿命。

    当年辅助达延汗中兴鞑靼,一统蒙古的满都海皇后,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一生辅佐的丈夫会是这样一个下场。

    达延汗死了,倒在了血泊中,无论是千夫长们还是金刀护卫们都感到一时有些茫然,远处的那些骑兵们也都震惊不已!他们能一直跟到这里,支撑他们的信念就是忠于大汗,没想到大汗却死了,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乌善也心潮起伏,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擦了擦弯刀上沾染的黄金家族的血,沉声道:“还愣着干什么?将大汗首级割下来,然后将大汗的尸首埋了吧!”

    有千户咬牙上前割下了达延汗的首级,后面的金刀护卫开始掘地,准备挖个坑将达延汗埋了!总不能让他暴尸荒野,成为了野狼的嘴中肉。

    乌善下令将所有的骑兵都聚集了起来,那些草原汉子们仍然一脸恐慌之色,一窝蜂的涌了上来。

    乌善跳到了马上,俯视着数千人,扬声道:“弟兄们,咱们已经没有了活路!咱们为什么离开了瓦剌?因为瓦剌的克舍要杀打汗,将大汗的人头送到大明换取富贵!”

    “咱们既受到大明的追杀,还受到瓦剌的追杀,咱们已经是穷途末路。大汗要带着咱们流浪大漠,大漠啊!咱们若是跟着流浪大漠,咱们就都得死在大漠上!”

    “咱们也想活命啊!咱们也不想死啊!你们想死吗?怎么办?还有没有活路?”

    “活路还是有的!那就是杀了大汗投降大明,这是咱们唯一的活路!你们是想去大漠过朝不保夕的日子,还是想随着我去投降大明,过有牛羊马匹有女人的好日子?”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这些普通的骑兵们心中又怎么会没有恐惧,对未来的恐惧,现在听到乌善的话纷纷叫了起来:“投降大明!投降大明!”

    (本章完)

第1307章 功大于过() 
?    跟着张知节镇守大宁城的草原部族倒是十分安稳,毕竟他们都是更倾向于大明的草原部族。

    所以张知节说是镇守大宁,其实还真没什么事做。具体内务有姜怀信处理,张知节在大宁也待不了多久,所以除非有大事否则他都交给了姜怀信处理。

    因为张知节的到来,大宁城的互市又重新变得兴盛起来,张知节闲着没事就到处溜达溜达。相比张知节的悠哉悠哉,汇聚在大宁城的部族头领们就没有张知节这么悠闲了。

    他们十分挂心前方的战事,虽然有张知节坐镇大宁,他们都坚信瓦剌最终会失败,但那是基于对张知节的信任而不是对王崇的信任。

    所以他们还是对前方的战事有些担心,相比他们其实更担心的是姜怀信,就在他们日夜担心的时候,王崇带领大军返回了大宁城。

    大军接近大宁城立即就引起了轰动,因为如今整个宣府最引人瞩目的事就是和瓦剌的战事了。王崇的大军看起来有些凄惨,让人见了不知道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张知节还在互市里瞎逛呢,听到锦衣卫的急报这才知道大军已经回到大宁城了。旁边的千户好奇道:“也不知道胜了还是?”

    锦衣卫小声道:“这个卑职也不知道,只是见到大军回返了就急着回来报信了,不过,大军看起来折损不小!”

    周围的人圈都目光一凝,张知节笑道:“一定是凯旋而归,不过,看来王崇这一仗打的也不容易!走,回去庆功去!”

    若是王崇兵败了的话,一定不会这样悄无声息的回城,因为瓦剌肯定会携大胜之威进逼大宁,大宁早就紧张起来了。

    张知节从卫城赶到大宁城的时候已经能初步感受到大宁城的气氛了,随着王崇的大军抵达大宁城,胜利的消息也迅速传开了。

    朝廷的大军击败了瓦剌的三万铁骑,只这一句就够了,所有听到这消息的人都开始高兴起来。

    大宁卫的官衙笼罩在一片兴奋的氛围当中,姜怀信兴奋的拉着王崇道:“好,真是太好了!王将军一举击溃瓦剌的三万铁骑可谓功莫大焉,一举稳固了边镇的大好形势!”

    王崇连忙谦逊了几句,姜怀信这才注意到王崇的面上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喜色,笑问道:“怎么了?打了胜仗这是大喜事啊!”

    王崇轻叹道:“这次场大战虽然击败了瓦剌的骑兵,但是我军也伤亡不小,我心中甚是自责,若是总督大人亲自领军的话,当不至于此!”

    姜怀信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刚才他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吓了他一跳。相比王崇,姜怀信更注重结果,只要此战打赢了,那对边镇形势的稳固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姜怀信对于王崇拿自己和总督大人比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姜怀信还是安慰道:“王将军不要妄自菲薄,毕竟将军对火枪阵还不是很熟悉,能一举击溃瓦剌的三万铁骑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听了姜怀信的话,王崇也只是稍微好受了一点,并未完全释怀,因为他更在意的是总督大人的态度,现在他还不知道总督大人会如何看待这场大战。

    相比姜怀信和王崇这里,那些草原部族那边就热闹的多了。此时留守大宁城的部族头领和出征的部族头领正三三两两的叽里呱啦说着呢,当然说的都是蒙古话。

    没有随同出征的草原部族头领自然对这次大战的过程十分关注。虽然王崇领军大败瓦剌也不算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但是仍然让他们感到十分震动。

    这对于草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为草原上没有一个部族能够和瓦剌抗衡,甚至几个大部族联合起来才能勉强和瓦剌抗衡。

    现在王崇带着宣府军大败瓦剌的骑兵就意味着宣府对草原的震慑更强了!若是草原上的部族有任何意动的话,根本就不用朝廷另外调动兵马,只是宣府军就能迅速出击扑杀意动的部族。

    这些部族头领们三三两两的说着,说的最多的就两方面。一方面就是瓦剌的损失很惨重,被火枪阵像割麦子一般收割了上万骑兵!

    而另一方面就是火枪阵真的是太强大了!在训练有素的火枪阵面前,他们草原上最优势的骑兵根本就发挥不出多少战力来!

    虽然这次王崇带领的火枪兵损失也很大,但是大明军器局正在源源不断的制造火枪呢,而且火枪兵的训练也不是很难。

    想到这里他们就心中震动,没有了骑兵的优势,面对大明不断装备的火枪兵,以后草原就成了大明的后花园了!谁敢有异动啊?

    张知节终于回来了,姜怀信和王崇上前见礼,其中姜怀信一脸的喜色,但是王崇的脸上却并没有多少喜色。张知节只是看了一眼就心中了然。

    “总督大人,王将军率军大破瓦剌三万铁骑,如今瓦剌的败兵已经狼狈逃回了部族!”姜怀信喜道。

    张知节点头笑道:“不错,王将军能大破瓦剌骑兵,功在社稷,利在边镇无数百姓!”

    王崇小心道:“总督大人,说来惭愧,虽然击败了瓦剌大军,但是我军伤亡不小。被瓦剌的骑兵冲到了阵前,虽然最终击溃了瓦剌的骑兵,但是火枪兵伤亡了近四成!末将有罪!”

    虽然料到此战必然伤亡不小,张知节听到火枪兵伤亡近四成,还是感到心疼,不过张知节也明白,这是宣府军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张知节宽慰道:“打仗总会有伤亡,虽然这次大战确实伤亡过大,但是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也算是功大于过!不过,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能够有所长进。”

    听到总督大人以“功大于过”做了定论,王崇心里松了一口气,沉声道:“末将谨遵大人教诲,定会深刻总结此战的经验教训!”

    张知节笑道:“这就好,高兴点,毕竟是打了胜仗,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让那些部族头领看扁了!”

    (本章完)

第1308章 反应() 
?    草原上的部族头领连同宣府的将领们济济一堂,张知节坐在帅位上,笑道:“此次大战,总兵王崇带军击溃了瓦剌三万铁骑,凯旋而归,实乃可喜可贺!众位皆是有功之士!”

    王崇笑道:“总督大人过谦了,末将怎敢居功,总督大人坐镇大宁,运筹帷幄才奠定了此次大战的胜利!总督大人才是首功。”

    “总督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居首功!”大厅里的将领和草原头领们齐声道。

    张知节笑呵呵道:“哪什么运筹帷幄,这两天光顾着溜达了!”

    那些没有出征的将领和草原头领听了情不自禁的点头,他们在大宁城里心急如焚,总督大人是过的真悠哉啊!现在想想他们这是何苦呢!

    不过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更感到总督大人高深莫测,原来一切都在总督大人的意料之中。

    不理下面将领们的面面相觑,张知节干咳道:“这次大胜,朝廷是不会忘记有功之臣的,待本督回京之后会向皇上禀报众将的功绩!”

    说到这里张知节有些遗憾道:“可惜了,当初本督是觉得一定有不少草原部族会投靠达延汗,等朝廷打败了瓦剌之后就有足够的牛羊、女人封赏了,可惜啊!”

    听了张知节惋惜的话,那些一直坚定的站在朝廷这边的人还好说,那些曾经动摇过的人差点吐血,这不就是说的他们吗?

    吐血之余他们心中也后怕不已,想想真是太惊悚了,差一点就万劫不复啊!多亏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不然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不过张知节只是说了几句就停下了,他之所以旧事重提也是为了加深这些人的印象,敲打他们。张知节画风一转道:“本督将众位召集起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商讨一下关于瓦剌该如何处置!”

    “虽然瓦剌兵败,但是瓦剌敢悍然兴兵,实乃草原大患!到底该不该携大胜之威讨伐瓦剌!”

    大厅里一片寂静,那些草原上的部族自然不好先开口,姜怀信立即出言道:“大人,如今瓦剌的骑兵损失惨重,轻易不敢再动刀兵,至于巴图蒙克虽然逃走了有些可惜,但是他也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所以下官觉得不宜再征瓦剌!”

    张知节听了不置可否,笑着看向齐齐克道:“齐齐克,若是将瓦剌赶跑,将瓦剌的地盘赏赐给草原有功的部族你们觉得如何?”

    齐齐克听了脸色微苦道:“大人,瓦剌的地盘其实都是一片不毛之地,瓦剌当初战败才被迫离开了草原。正因为是一片不毛之地,所以瓦剌才想着重返草原。”

    不只是齐齐克,张知节观察了其余的部族头领,他们都对齐齐克的话一脸的赞同的神色。

    看来这些部族都对瓦剌的地盘没有兴趣,看来瓦剌的地盘还真是一片不毛之地,如若不然,瓦剌也不会时刻想着重返草原。

    这倒是出乎张知节的意料,原本他是想着出兵瓦剌的,调集草原骑兵再辅以火枪兵,要出征瓦剌胜算极大。

    只是没想到这些部族对瓦剌的地盘根本就没兴趣,这就很尴尬了!若是瓦剌的地盘对他们有吸引力的话,他们自己也甘愿出兵。但是现在他们对瓦剌不感兴趣,若是强行抽调骑兵的话,一是士气无法保证,二是毕竟他们刚刚归顺不好逼迫太甚。

    所以张知节沉吟了一番之后,笑道:“既然如此,那出征瓦剌倒是有些得不偿失了!罢了,看看瓦剌有什么反应吧!”

    瓦剌要反应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到大宁的,所以这些部族头领们准备带着骑兵回部族,但是瓦剌还没有反应呢,达延汗倒是先有反应了。

    乌善杀了达延汗之后为避免夜长梦多所以连夜就带着骑兵赶往大宁,这一路上为了避免误会他还特地在军中挂上了不少白旗。

    一路疲惫的行军终于接近了大宁城,这时的乌善心中要说没有忐忑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心中也有激动。这就是一场赌博,要么荣华富贵,要么粉身碎骨。

    这三千骑兵进入了大宁卫的领地之后很快就被截住了。虽然截住乌善他们的大宁骑兵只有数百骑,但是乌善他们还是乖乖的停下接受盘问。

    弄明白了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