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438章

明朝小侯爷-第438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铁匠虽然过的沉默凄苦,但这个地方确实是好个地方,风景如画,恬静安然,但是这一切却在这个早晨被打破了。

    马蹄声踏碎了城郊的恬静安然,惊醒了无数男耕女织的人,很多人惊讶的看着一列列锦衣卫来到了这里,心里冒出了大大的疑惑,这里不过是城郊的一个普通小镇,怎么突然涌来了这么多的锦衣卫?

    当一辆华丽的马车驶来的时候,这些人才明白,一定是有大人物来了!也许,和知府那么大的大人物呢!只是他们疑惑这样的大人物来到这里干什么?

    马车最终在铁匠铺子前停了下来,张知节带着一叶和紫衣下了马车,笑道:“这里倒是个不错的地方,风景如画,隐居在此倒也能怡然自得!”

    紫衣听了扑哧一声笑道:“要是隐居在这里打铁的话,还能怡然自得吗?”

    张知节听了不由噎了一下,别说在这里打铁了,就是跑到皇宫里打铁也好不到哪里去!张知节所说的隐居在此,自然是带着美貌的姑娘唱唱小曲,下下棋,吃个烧烤喝点小酒。

    小镇上的人远远的观望,心里都变得吃惊不已,从华丽的马车上下来了一个俊俏的公子,想必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公子吧!

    没想到竟然是冲着铁匠来的!看上去不像是这铁匠犯了事儿的样子,人家看起来十分的客气。若是这铁匠犯了事儿的话,那锦衣卫早就抽出绣春刀冲进去了。

    所以很可能这个铁匠其实有豪门亲戚,如今人家找上来认亲了!这些人这样猜测着,那曾给铁匠说过亲的人更是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当初怎么就没有坚持一下下呢,要不然的话这会儿就沾光了。

    铁匠也觉察到了外面的动静,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外面来的是锦衣卫,别说他了,就是他家祖上八辈都跟锦衣卫八竿子打不着。

    他唯一能想到的是事发了,夏家终于还是通过锦衣卫找到了他,没想到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夏家竟然还是没有放过他。

    老铁匠推开木门,看着迎面走来的俊俏公子,后面还跟着两个美貌的丫鬟,外面都是肃杀的锦衣卫。这又是夏家的哪个公子吗?老铁匠握紧了手里的铁锤。

    张知节看着走出门的老铁匠有点疑惑,这人应该也就四十岁而已,怎么看起来这么像是五十的人了。

    “公子是要来打铁吗?”

    “不打铁,找人!冯海生!”张知节笑道。

    “公子找错地方了,小的不知道什么冯海生,公子去别处问问吧!”

    “当年也是纵横海上的人物,竟然就窝在这里打铁!真是让人叹息啊!”张知节叹道。

    听了这话,老铁匠也不再否认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沉声道:“你,姓夏?”老铁匠握紧了手里的铁锤,手上青筋暴起,张知节也看到了,但是并没有在意,他身边跟着一叶、紫衣还有白玉兰呢。

    张知节摇头道:“本督不姓夏,姓张!”

    老铁匠握紧铁锤的手松了松,有些疑惑,除了夏家的人还有谁会找他?

    张知节笑着问道:“冯海生,你还记得李春兰吗?”老铁匠听了原本松开的手立即又握紧了,手上青筋暴起,脸色也变得十分的难看,一双眸子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本章完)

第910章 直奔福建() 
这可是老铁匠的伤心事,一听这话老铁匠眼睛里就散发出无尽的恨意,多亏张知节已经说了自己不姓夏,要不然估计老铁匠已经挥舞着铁锤扑上来了!

    但是张知节还不算完,接着道:“听说还有一个可爱的姑娘,叫冯青青,聪明懂事善良美丽,哦,还有小家伙儿,虎头虎脑活泼可爱!”

    老铁匠握着铁锤的手血管都快要崩裂了,双眼血红的盯着张知节道:“你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

    张知节笑了笑道:“不要激动,本督不是夏家的人,也不是来抓你的!本督听说过你,知道你和夏家的仇怨,如今,本督正要去泉州抄了夏家,顺路过来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冯海生听了仍然紧紧的盯着张知节,并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因为他曾经是夏家的人,他才更知道夏家是多么的强大!

    在他看来夏家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一个谁都对付不了的庞大家族!他曾经苦思冥想过,曾经尝试着刺杀他的仇人,结果差点殒命,在泔水里躲了一天一夜才逃脱过去。

    他曾经试着向官府举报过,结果要不是心里本就存了小心,就被官府给整死了,总之夏家就是在南方黑白通吃的大家族,传闻在京里都有很深的背景。

    冯海生沉声道:“你到底是谁?”

    “哎呀,你啰嗦什么!他就是闻名天下,大权在握的张知节,提督锦衣卫、神机营,三千营,两平叛乱、官居太保的朝廷重臣!”一叶脆声道。

    张知节听了不禁回头看来一眼一叶,这样高调真的好吗?报个名字就行了,天下谁人不知本督?

    冯海生听了怔在了那里,半响没有说话,张知节不禁无语,这货隐居在此消息闭塞,不会是根本就没听说过自己的盛名吧?

    张知节不禁有些尴尬,这倒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了!紫衣不禁掩嘴笑道:“你莫非没听说过张知节吗?”

    冯海生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点头道:“听过,听过!少年提督的威名小的自然是听过的!”

    他确实是听过,张知节声名之盛即便是他偏居一隅孤陋寡闻也是如雷贯耳,他心里不免有些怀疑,同时心里也在权衡,到底是夏家厉害呢还是这个少年提督厉害呢?

    虽然这个少年提督名扬天下,似乎比夏家要强势的多,但是想到这个少年提督的年纪总让人心里打鼓。

    张知节松了一口气,笑问道:“有没有兴趣随本督去泉州?”

    冯海生咬了牙问道:“敢问大人,大人为何要去抄夏家?夏家可是江南大族,不是寻常百姓!”

    张知节笑道:“因为本督想要出海,不,确切的说,是皇上想要本督出海!”

    冯海生立即就明白了,也明白为什么张知节回来找到自己。他只是一个被夏家害惨了的人,也只有出海的本事能被大人物看的上吧!

    冯海生的大铁锤噗通一声掉在了地上,一下子跪在了地上,他已经想明白了,就算夏家再厉害,也没有皇帝厉害吧!

    况且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但是凭他自己根本就报不了仇,而这可能是此生唯一的机会了,他如何不抓住这个机会。

    “大人,只要能报了这血海深仇,小的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刀山火海,冯海生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冯海生沉声道。

    张知节听了很高兴,笑道:“很好,夏家本督是一定不会放过的!本督也不用你上刀山下火海,本督想让你带着本督的船队出海,不知道你这出海的手艺是不是丢下了?”

    果然是让自己出海的,冯海生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道:“出海啊?大人放心,小的八岁就跟着家父出海,出海已经深深刻到小的的骨子里了,永远也忘不了!”

    张知节听了哈哈笑道:“好,那本督就帮你报了这血海深仇,你帮本督出海,本督保你更盛往昔的风光!”

    什么风光不风光的他已经不在意了,只要能报了这血海深仇,他就心满意足了。余生若是能漂泊在海上,他就再也没有遗憾了。

    冯海生沉声道:“不知道大人手里可有夏家不法的证据?夏家虽然表面上仁义乐施,但是其实全都男盗女娼,下人手里就有他们的有些证据!”

    张知节笑道:“本督已经抓住了一个夏家人,名叫夏轩,酷刑之下他已经全都招了!本督明日就带兵直扑泉州!”

    夏轩啊,是夏家的少爷,冯海生知道他,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屁孩!冯海生听了心里激动不已,沉声道:“大人,请让小的跟随大人去泉州,只要能看到夏家的覆灭,大人要小的干什么都行!”

    张知节笑道:“好,你收拾收拾就跟着本督吧!”

    说罢张知节就转身出了铁匠铺,刚上了马车,冯海生就出来了,手里只是包了几件换洗的衣裳,他身无长物,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其实他连衣物都不需准备,因为张知节打算让他入锦衣卫,自此就算是锦衣卫的人了。

    早有锦衣卫匀出来了一匹马,冯海生立即翻身上马,一声马嘶,马车哒哒的向前驶去,锦衣卫立即跟着护送着行了起来。冯海生穿着破烂的衣裳紧紧的跟着锦衣卫,显得十分的醒目。

    那些在远处观望的人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只知道一位贵公子带着大批的锦衣卫来了,没多会儿冯铁匠就骑上锦衣卫的高头大马跟着走了。

    这些人顿时躁动了起来,平静的小镇上已经多久没出什么新闻了,没想到这么轰动的大事竟然出现了镇上最不起眼的冯铁匠身上。

    这个冯铁匠貌不惊人,打铁的技艺也就那样,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凡的地方!但是偶尔也能流露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一定是大有来历的人,也许也曾家世显贵。

    不管怎么样,现在冯铁匠骑着高头大马跟着锦衣卫走了,以后一定就是威风凛凛的大官人了,好些人心里都有些懊悔,怎么就没有和这冯铁匠打好关系呢!

    (本章完)

第911章 夏家() 
不管小镇上从此流传着什么样的传说,冯海生都离开了小镇,没有一丝怀念。跟着回到了千户所,冯海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锦衣卫,一个百户,虽然官不大,但却是他一辈子都不敢想的。

    他还以为自己会守着铁匠铺,直到哪一天打不动铁了,老死在铁匠铺里。桌子上放着崭新的官袍,但是冯海生被没有穿上,而是坐在了窗边看着外面幽幽的夜色,心里五味俱全。

    他做梦都想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却每日都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如今夏家终于要完了。他的心里怎么能不充满快意和期待,天上的妻子和妹妹啊,你们要睁大眼睛好生看着,看着这帮畜生们不得好死。

    冯海生去过大牢,看到了夏轩凄惨的样子,从夏轩的容貌中能看出夏家的样子,特别是有他仇家的影子,他并没有上手再去折磨夏轩,但是看到夏轩凄惨的样子,他依然觉得十分的快意!更重要的是,他会去折磨他真的的仇家,夏轩的叔叔,夏炳春。

    冯海生在就在房间里枯坐了一夜,直到清晨听到外面出现了响动,冯海生才换上了桌子上的官服,跨上了腰刀,出了房间,应该是要出发了,要兵发福建了。

    天刚刚蒙蒙亮锦衣卫和三千营的勇士就已经集结了起来,张知节嘱咐了魏兴元一阵,让他看好千户所里留下的卷宗还有夏轩,这才带着铁骑呼啸而去。

    张知节这个钦差大人匆匆离去了,带着千骑精锐离开了杭州。此时城里的流言还没有消散,很多人也不知道让人谈虎色变的钦差大人已经带兵离开了。

    如果知道了肯定会面面相觑,这些日子大家紧张的传来传去,传着钦差大人就要刮地皮了!结果,人家钦差大人悄无声息的来了,又悄无声息的走了,他们传的沸沸扬扬这些天竟是瞎胡闹!

    那些城里的百姓不知道钦差大人离开了,但是官面上肯定是知道的,毕竟钦差大人在浙江搞出了这么大事情,三十多位官员自从进了提督大人的园子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偏偏抚台大人也不管不问,这绝对能把人吓尿了。

    虽然千户所和钦差大人所住的园子一直都十分平静,但是浙江的大小官员都十分关注钦差大人的动静。

    如今钦差大人竟然突然就走了,这些官员们简直弹冠相庆、拍手称快,煞星终于走了,虽然走的时候带着铁骑看起来杀气腾腾,但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爱谁倒霉谁倒霉,反正不是自己就成。

    浙江巡抚王应钦也知道了张知节带着骑兵走了,而且他猜出来了,张知节这杀气腾腾的应该是直奔福建去了。看张知节的这个架势是不会善罢甘休了。

    王应钦真的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张知节在浙江折腾,实在是让王应钦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如今这煞星终于走了,福建夏家大概是要完了。

    王应钦真的不看好夏家,因为张知节手里掌握了切实的证据,而张知节此次南下正德皇帝真的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五品及五品官员一下,张知节有先斩后奏之权啊!

    张知节带着骑兵直奔向福建,若是夏家认怂服软,凭借其强大的关系网,不说全身后退,至少也能保住一家老小从此做个土财主。

    若是不识趣的话,张知节可是亲率大军两平叛乱的人,试问世上哪个统兵大将不是杀伐果断?张知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