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289章

明朝小侯爷-第289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防止发生什么危险,张知节和正德皇帝退到了后面,被侍卫们层层的护卫了起来。而十几名锦衣卫的高手已经屏气凝神的侯在了小门的旁边!

    小门后面搬动沙石的声音终于停止了,门外人马也都屏住了呼吸,等到着小门打开的景象。

    吱呀一声,小门打开了一道一人宽的缝隙,一个圆滚滚的大脑袋从门缝探了出来四处瞅了一圈,门外全都是严阵以待的士卒,刀枪出鞘,杀气凛然。

    但是这个圆滚滚的脑袋上似乎并没有什么意外或是惧意,反而是有些期待的神色!显然他也已经预料到了门外的情形,当然了,从门缝里也能管中窥豹!

    这个圆滚滚的大脑袋一身太监的服侍,看他肥头大耳的样子显然品级不低,至少不是什么杂役太监!当然了,看他身上的太监装束也能看的出来!

    这时两边的锦衣卫已经不再迟疑,一把抓着他就把他拽了出来,虽然这个太监十分富态,但是还是被锦衣卫的高手轻而易举的弄了出来!

    这时的张知节虽然还是有些好奇这个太监的身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向里面看去,里面并没有守卫的兵马,只是有几十个杂役太监!

    那中年胖太监被提溜了出来之后,身上并没有害怕的神色,只是连忙摆手小声道:“误会!误会!军爷千万别动手!咱家是帮你们的!咱家带着小的们辛辛苦苦将沙石移开了就是为了请官军入内的!所以千万不要误会!”

    貌似没有什么危险,这个胖太监就是一个普通的太监,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身手。所以将这胖太监提溜了出来之后,这些侍卫也只是紧张的注意着他,并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手段!

    那太监显然也发现了,捏着兰花指细声道:“咱家可告诉你们,咱家可是你们攻取王宫的功臣!咱家出来是要见大军的统帅的!”

    (本章完)

第596章 惊艳() 
被层层的侍卫护在里面的张知节和正德皇帝有些啼笑皆非,这个太监倒是有意思,竟然大喇喇的就来找大军的统帅。

    无论是侍卫是将士,听了他的话都无动于衷,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也轮不到他们开口,因为大军的统帅就在这里。所以他们只是沉默的盯着这个胖太监,生怕他搞出什么幺蛾子,至于其他的自然不用他们操心。

    胖太监却不知道他所要找的人就在这里,毕竟张知节和正德皇帝都被挡住了,影影绰绰的他根本看不到。但是张知节和正德皇帝透过人缝却能看到他!

    所以胖太监看到这些将士听了他的话全都无动于衷,一副没有听到的意思,他有些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你们到底说句话,或者给个反应啊。

    难道是没听明白?胖太监捏着兰花指继续道:“咱家替你们打开了通往王宫的小门!咱家要找你们能做住的!皇帝或者张知节都行!”

    周围的将士们还是无动于衷,这下子胖太监真是傻眼了,愣在那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噗,哈哈哈!正德皇帝在里面见到这个场面忍不住笑了起来,张知节也不禁莞尔,挥了挥手,周围的侍卫这才散开来了,当然了,虽然散开了,但是也没有放松警惕。

    胖太监这才看到了被护卫在人群中的张知节和正德皇帝,虽然正德皇帝没有穿龙袍,张知节也没有穿蟒袍,毕竟身居战场穿这个不合适,所以张知节和正德皇帝都是只穿着轻甲。

    但是胖太监还是一眼看出了这两个年轻人的不凡之处,他毕竟也是王宫里混的不错的太监,一点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见到正德皇帝只是笑,不说话,张知节笑问道:“你要找皇上,找本督所为何事?”

    胖太监这才听了出来,自己所猜测的不错,这个出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知节了,而旁边这个就是真龙天子了!

    胖太监赶紧行礼道:“咱家,哦不,奴婢王德海见过皇帝陛下,见过张提督!”

    正德皇帝笑问道:“你是王宫的管事太监?你为何要给朕的大军打开小门啊?”

    “奴婢是跟着王妃的!王妃仁德,不愿再有死伤,打开小门,只希望皇帝的大军能够少些伤亡,能够放过王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他们大多数都是无辜的!”王德海细声道。

    正德皇帝听了有些诧异,他以为这些太监是想着放弃宁王府这一艘沉船,为他们自己寻一条生路,这才打开了小门,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宁王妃下令打开小门的!

    正德皇帝吃惊道:“竟然是宁王妃让你们打开小门的?”

    胖太监听到这里,噗通一声跪下道:“我们王妃也只能做到偷偷打开小门,王妃素来仁德,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曾经屡次劝谏过王爷,怎奈王爷被外面那些杀千刀的灌了迷魂汤了,就是不听啊!我们王妃到了现在都还想着我们这些做奴婢的,王妃是一个好人,她没有过错,希望皇帝陛下能够看在为大军打开小门的份上赦免王妃吧!”

    正德皇帝有些吃惊,但是张知节听到是王妃让着王德海打开的小门,不但没有惊愕,反而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竟然将宁王妃忘了!

    正德皇帝对宁王妃很陌生,甚至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宁王妃这个人,但是张知节对宁王妃却了解的很详细!毕竟张知节都调查宁王了,又怎可能不调查的全面呢!

    宁王妃名娄素珍,是著名理学家娄谅的孙女,而娄谅却是王守仁的启蒙恩师!

    娄素珍自小聪颖好学,多才多艺。祖父娄谅尤其对她喜爱有加,并经常亲自教授她诗文和书画。八岁能诵《论语》,知《诗经》、《尚书》、《礼记》,颇知大义。在闺室中常收列女图画,置诸座后,作为鉴诫。

    十二、三岁时,娄素珍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十五岁时,被宁王选入府为妃。按宫制,除皇上外,别的公卿大夫等尚无资格选妃册封。但太子之嗣分封诸王,却享有除皇上外极高的地位和待遇,包括朝庭供给的年俸、车骑等。

    此外,王府内还享有皇宫一样的嫔妃制度。宁王可立一后、三夫人及嫔妃。娄妃被宁王“御幸”后被册封为贵妃。当初娄素珍进王府时,宁王身边一相士见她容貌艳丽,才艺过人,便对宁王道,“王爷,此女子所谓日角偃月,相法上应当极贵。我相人甚多,未见有这般贵相呢!”宁王仔细观之,果不其然。等到宁王王后去世,便命术士李自然卜卦,得到上卦。便将娄素珍侍寝宁王,册封为正妃,亦如妻一般。

    宁王曾在南昌湖心观音亭为娄妃建了一座杏花楼作为梳妆台,吟咏唱和。杏花楼是一幢以四堵风火墙相隔的中间二层厅楼,两旁各以单层厢房、白墙黛瓦、花梁朱柱、悬嵌壁画式结构空透廊屋;在外形上,有重迭的阶梯马头墙,挑檐翘角,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配以轻巧多变的石砌漏窗花墙,尽显古雅之风格,颇得江南园林之神韵。而娄妃常登杏花楼梳妆,引得万人空巷,有好事者赞为江西第一美人!

    当然了,能够让张知节记住她的,并不是她有多美,而是娄素珍确实是一个极为仁德,深明大义的女子!很难相信宁王会有一个这样的王妃!

    正如这个太监所说,娄妃确实是一直都在规劝宁王不要造反!张知节手上有很多娄妃规劝宁王的事迹,有些张知节还印象深刻!

    有一次,朱宸濠觅得沈石田所绘的一幅《樵夫上山图》给娄妃,以明其志,娄妃知其意图,提笔在画的留白处题曰:

    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

    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

    这只是题诗婉转的规劝,后来娄妃迫不得已只好经常直言相劝,每次都引得宁王大怒摔门而去,当然,虽然宁王虽然大怒而去了,但是每每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这个美艳的王妃!

    (本章完)

第597章 真相只有一个() 
虽然宁王不是个好玩意儿,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王妃确实是一个非常的出色的女性,善良仁德,知书达礼、深明大义、端庄贤淑,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极富情趣,还有非常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智慧与美艳并存的女人。

    她是足够迷人,哪怕是经常劝谏宁王,引得宁王大怒,也能让宁王忽视王宫的佳丽,忘不了她,放不下她。

    在宁王处心积虑造反这事上,她有极高的远见,有着极为清晰冷静的头脑,她知道事不可为!

    见到正德皇帝对这位王妃一无所知,张知节大体介绍了一番这位王妃,还有她对宁王的劝谏。

    正德皇帝听完之后一脸感慨,没有想到逆王朱宸濠竟然还有这么一位贤妃,如此的深明大义。

    张知节笑问道:“是你们王妃想向皇上求情吗?”

    王德海听了有些悲伤道:“不是,是奴婢们自作主张向皇上求情的!我们王妃只是怜惜这宫里的宫女太监们都是无辜的,何曾想过自己,王妃自己也是无辜的!”

    正德皇帝听了沉吟一番点头道:“既然王妃替朕打开了小门,让朕的大军减少了伤亡,她深明大义,经常劝谏宁王,朕可以赦免她!”

    王德海听了激动的热泪盈眶道:“多谢皇上开恩!奴婢代王妃叩谢皇上开恩!”

    接下来张知节开始调动大军从小门攻入王宫,虽然小门不大,只能让四名士卒并行而过,但是这些士卒毕竟训练有素,井然有序的陆续通过了小门。

    没多久,王宫里就传出了阵阵杀声,显然是王宫内的守军终于发现了这里的动静,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官军不断的通过小门进入王宫,胜利的天平也已经快速的向官军这面倾斜!

    过了没多久,王宫的大门终于轰然打开,这下大军更是蜂拥进了王宫,开始迅速的肃清残敌。

    王宫内的守军本就不过是借助王宫的险要苟延残喘,现在大军顺利的攻了进去,无论是兵力还是士气,无疑官军都是占尽了绝对优势。

    终于连最后的王宫也攻了下来,正德皇帝带着张知节昂然进了王宫,身边还带着一个松松垮垮的小太监,当然是走的正门!

    王宫里还有零星的战斗,但是已经大事已定,正德皇帝和张知节进来了没多久,就有将士来报,发现了宁王妃的所在,还有发现了宁王府的宝库。

    张知节对所谓的宝库不感兴趣,倒是想去见见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王妃。当然了不是因为人家艳名远播,哦,好吧,也有那么一点!

    主要是张知节有事想要问问这位王妃,因为张知节自从带着大军来了江西之后,就跟派到江西的锦衣卫接上了,因为张知节心里还是极为忌惮红衣教!

    因为相对于明面上宁王造反,张知节有足够的信心顺利的平定,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直隐藏着的红衣教实在是让人头疼!

    但是让张知节吃惊的是,锦衣卫在南昌的暗查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如果说,宁王造反之前,锦衣卫虽然没能找出红衣教的暗桩,但是却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南昌确实是暗藏了红衣教不少人马!

    但是从京里派来的锦衣卫,毕竟人生地不熟,还要担心自己会暴露,所以进展还很缓慢。可是让他们吃惊的是,宁王造反之后,红衣教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是的就是感觉!这才是最让人不解的地方,按照道理来说,宁王一旦造反,很多东西都放到了明面上了!红衣教定会尽力相助宁王,虽然他们不会直接转为明面,但是肯定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将行迹藏的那么深了!

    但是事情却不是这个样子!给他们的感觉就是,红衣教在宁王爆发之前,竟然全部秘密撤走了!这是谁都想不到的!甚至他们原先已经锁定了几个可疑的人,也都消失了!

    抱着这种红衣教已经消失了的猜测,这些锦衣卫反而有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本来已经活跃的在南昌城,却突然消失的人就有可能是红衣教的人!

    根据这个突破口,这些锦衣卫还真的挖出了很多的线索,当然这些线索也都找不到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消失了!

    但是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因为至少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红衣教真的因为某种原因全面撤离了江西!当然了挖出这种线索,也能帮助锦衣卫整理脉络,找出红衣教潜藏的一些规律。

    所以张知节听到了手下的回报之后感到十分难以相信,因为根根据种种证据来看,红衣教就是挑唆宁王造反的大功臣,帮助宁王策划了很多阴谋,同时宁王也是红衣教的金主,砸了很多银子帮助红衣教发展。

    现在宁王要造反了,红衣教却全面撤离了江西!若是宁王已经流露出了败势,这红衣教为了明哲保身选择了撤离倒也罢了!可是那个时候宁王还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