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222章

明朝小侯爷-第222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宫里迷了路,这家伙又不是没有进过宫,他进宫就跟家常便饭似的,对宫里门儿清!

    经过了一番打听,这才知道了,原来是皇上特地急召张知节入宫的!这就惊悚了,皇上钦定皇后,竟然还把张知节召了去!更重要的是,正德皇帝还真的让张知节出主意!

    虽然张知节非常知趣,最终并没有偏向谁,但是这已经够惊悚了,这说明皇上和张知节的关系真的是,太亲厚了!

    张知节大婚,皇上御驾亲临不说,还亲自跟着张知节去迎新娘子!现在皇上要选后了,皇上把张知节叫上参谋,这圣眷满朝文武谁能比啊?

    若是张知节真的说两句什么,那夏家的长女还能被选为皇后吗?所有人心里禁不住扪心自问起来,按照当时的情形推断,若是张知节真的说了夏家长女的不是的话,夏家长女真的可能就不会被皇上选为皇后了!

    所以这样想来,夏家和寿宁侯家真的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所以京里真正有能量的人,还不至于上赶着交好夏家,因为夏家到底会发展到如何,还很难说啊!

    民间的婚礼,无非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这些张知节都着实经历了一番。民间是这个样子,皇帝的大婚其实也差不多,不过就是更加正式浩大而已!

    当然了,也有不同之处,贵为天子的皇帝,大婚不能“亲迎”,只派遣使节迎娶,称之为“奉迎”。皇帝大婚与民婚重要的区别是在“奉迎”前举行“册立”之礼以明确皇后的身份。因为有钦天监推定良辰吉日,所以也就没有了“请期”这个步骤。

    既然皇后已经确定下来了,就是中军都督府同知夏儒的长女,所以钦天监很快就根据生辰推算出了良辰吉日。礼部会同内官监就奉太后的旨意开始准备起来,皇帝娶媳妇也是要给彩礼的嘛!

    除了这些还要确定大婚的正使和副使,这个正德皇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知节!毕竟当时也是他和张知节一起去迎娶的新娘,现在他要大婚了,张知节做正使去奉迎皇后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正德皇帝提出了他的设想,张知节当即摇头道:“皇上,这个有点不合适啊!”

    “怎么不合适了?”正德皇帝疑惑道。

    “皇上大婚乃是国之大典,大婚正使副使须朝中德高望重的社稷重臣方可!臣年不过二十,何德何能敢担此大任,恐会贻笑大方!”张知节恳切道。

    “哦,这样啊,虽然朕很想让你做朕的大婚正使,但是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正德皇帝迟疑道。

    “皇上,英宗皇帝大婚是遣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为副使!”张知节笑道。

    正德皇帝听了也忍不住吸气,这两位可真是德高望重的社稷重臣!杨士奇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这经历可谓辉煌,是一代名臣!

    至于英国公张辅,那更了不得了,三定交趾,三次随太宗皇帝北征,因战功封英国公,历事四朝!(永乐大帝驾崩之后庙号是太宗,成祖的庙号是后来世宗改上的!)

    正德皇帝听了后掂量了掂量,觉得确实像张知节说的那样,张知节还真是不够格!正德皇帝无奈道:“那怎么办?”

    张知节笑道:“皇上,这事啊太后娘娘估计心里早就已经有数了,正使非英国公莫属了!老国公年高德劭,历经数朝,乃是国之柱石!至于副使当是李阁老了,李阁老是当朝首辅,是先帝托付的顾命大臣,再合适不过了!”

    正德皇帝听了,虽然心有遗憾,但是也不得不点头,毕竟张知节说的确实是这个理儿!

    张知节见此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事他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人还真不好搀和进去,更重要的是那要命的繁琐的礼仪,想想就能让人晕过去!

    终于将正德皇帝应付过去了,张知节忍不住长松了一口气。他和满京城的人一样,都在翘首以盼着皇上大婚,这可是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国之大典。

    真的到了那一天,真的是万人空巷,寻常人家娶媳妇都能引来很多人看热闹,更何况这天子迎娶皇后,其浩浩荡荡的盛大场景,绝对能够吹一辈子的牛逼!

    皇上大婚,礼部的官员和内官忙的团团转,正德皇帝也被指引着按照繁琐的礼仪一步步进行,正德皇帝已经被烦的不行了,若不是前一天太后耳提面命,正德皇帝估计早就撂挑子了!

    此时的张知节倒是没什么事,只是带着锦衣卫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看热闹。他觉得自己成亲的时候就已经够麻烦的了,现在见到正德皇帝被拨弄的团团转的样子,自己和他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啊!张知节禁不住感叹,做皇帝真累啊!

    等到见到正使副使奉迎皇后的整个流程下来,张知节在一边看的冷汗都下来了,真是够能折腾的!多亏不是他做大婚使,可怜老国公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还是老当益壮,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这一番折腾连张知节都忍不住为他悬心!

    不过好歹整个婚礼顺利的进行了下来,当然了,这是人们能够看到的部分,至于人们看不见的皇帝洞房花烛,那就不得而知了。

    (本章完)

第456章 长春观() 
大婚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是街头巷尾的热议还在继续,因为那盛况空前的景象依然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正如此时的香芋就一脸小星星的憧憬道:“没想到皇上大婚竟是这般壮观的景象,怪不得人人都向往呢,原来竟然是这么风光啊!”

    依雪在一边撇嘴道:“看上去是风光了,只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古今的皇后多了去了,有几个如同太后娘娘那般好福气!”

    张知节倒不觉得什么,倚在软榻上笑呵呵的听着她们说着,但是徐佳颖忍不住笑骂道:“你们这些小蹄子是不是皮痒了,这些话是能乱说的吗?”

    香芋听了娇憨的吐了吐舌头,依雪却嘟嘴道:“奶奶,这有什么,难不成锦衣卫还能来偷听咱们家的墙根不成?”

    正如依雪所说,这个还真没有,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谁敢来张知节家里听墙根啊!

    所以张知节只是乐呵呵的听着,自从皇帝大婚之后,张知节着实过了几天舒心日子。皇上大婚,估计这几天忙得很,哪有空理会别的,所以张知节这几天就一直窝在家里。

    但是显然今天张知节的闲暇生活就要结束了,因为有小太监上门了,皇上召见。

    这皇上新婚燕尔,不忙着造小人,召见他干什么?张知节赶紧换好衣裳,带着侍卫和小太监向宫里赶去。

    但是刚刚走了一阵子,小太监连忙叫道:“小侯爷,错了!走错了!”

    张知节听了一懵,走错了?这怎么可能走错了呢?这入宫的路都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了,怎么可能错了?

    小太监反应过来了,连忙解释道:“小侯爷,皇上御驾不在宫里,皇上在豹房呢!”

    张知节听了愕然,新婚燕尔,有一后两妃三位佳人相伴,皇上竟然跑到豹房去了!张知节迟疑道:“不知是哪位娘娘伴驾?”

    小太监苦笑道:“皇后娘娘并两位贵妃娘娘都在宫里!皇上昨夜御驾回的豹房!”

    正德皇帝竟然抛下新婚的一后两妃独自住到了豹房,张知节忍不住吸了口凉气,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故事?张知节好奇之余,又有些头疼,皇上召见他过去不会是为了这事吧?

    一路到了豹房,正德皇帝果然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见到张知节来了果然眼前一亮,道:“知节,你来了?朕正无聊呢!”

    张知节苦笑道:“皇上,这新婚燕尔,皇上怎么又搬来豹房了?这样言官又该上折子了!”

    正德皇帝一听,干笑道:“宫里太无聊了,朕还是在豹房住的舒坦!”

    正德皇帝挥了挥手,周围的宫女小太监都下去了,正德皇帝这才苦着脸道:“朕观你和大表嫂挺恩爱的啊,怎么到了朕这里就行不通了呢!”

    张知节笑着安慰道:“皇后娘娘和两位贵妃娘娘都是太后娘娘千挑万选出来的,敦厚贤淑,温婉知礼,难道还不合皇上的心意吗?”

    正德皇帝发愁道:“怎么说呢,她们太,古板了!比宫女还,只知道守礼,只知道规矩!朕,不喜欢!不瞒你说,朕只是临幸了淑妃!也无趣的紧!一个个就跟木头似的!”

    张知节听了禁不住目瞪口呆,感情皇上大婚好几天了,皇后还是处子之身?这伤害也太大了吧!

    听了正德皇帝的苦恼,虽然不知道大婚时,正德皇帝和皇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张知节也能猜测一二。

    对于正德皇帝张知节已经十分了解了,这可是个活泼的少年,个性十足。但是太后选出来的一后两妃,都是敦厚贤淑的少女,本就不合正德皇帝的性子,再加上大婚之夜,初次面对皇帝,可想而知。

    这一后两妃以前也不过是普通的少女,突然就要面对皇帝了,心里如何不紧张,再加上家里人肯定会嘱咐要循规蹈矩,不成了木头人才怪呢!

    这样如何能合了正德皇帝这个活泼少年的眼缘!正德皇帝可不是初哥了,在豹房里早就临幸过了不少宫女,再加上经历了当初红衣教送到正德皇帝身边的两个千娇百媚的少女,面对三个木头人根本就没有兴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这种事儿吧,张知节也没什么好说的。好在正德皇帝也不是很在意,反正想女人了宫女多的是,至于皇后贵妃,养着就是了!所以找张知节抱怨了一通之后,也就丢开了,笑道:“算了,不说这些烦心事儿了!走,陪朕去驯养豹子去!”

    正德皇帝虽然丢开了,但是有些人却丢不开,比如说皇宫里的夏皇后,这位夏皇后已经从最初的激动惊喜中醒过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惶恐,深深的惶恐。

    洞房之夜,皇上拂袖而去,夏皇后一头雾水之余,心里越想越是惶恐。一连过了几天,皇上都没有临幸她,夏皇后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更加让她惶恐的是,皇上已经搬离皇宫住到豹房去了,完全没有再搬回皇宫的意思,而她这个皇后却还是处子之身,怎么能不惶恐?简直就是绝望!

    所以当夏家人喜气洋洋的进宫看望皇后的时候,见到的是一脸雪白的夏皇后,而不是春风满面,一脸娇羞之色的夏皇后。

    夏夫人一眼就从女儿的脸上看出了强颜欢笑,还有眼睛中掩不去惶恐之色。夏夫人心里咯噔一下,一定是出事了!夏夫人使了使眼色,夏皇后遣掉宫女太监,夏夫人这才担心的追问起来。

    虽然有些不好开口,但是心里的惶恐无助还是让夏皇后开口将事情说了!夏夫人听了心里翻起了惊涛骇浪,皇上竟然到如今还没有临幸皇后,这叫什么事情啊?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了!夏夫人的脸上也再无春风满面之色,震惊的脸色雪白,但是看着皇后脸色雪白的惊恐样子,夏夫人只能强打精神安慰了一番,勉强笑道:“兴许是有什么犯了皇上的忌讳,皇后娘娘且放宽心,家里会想办法弄清原由的!”

    夏皇后听了母亲的安慰好了很多,但是却不知道她的母亲心里已经是愁云惨淡!

    (本章完)

第457章 你是来搞笑的吧?() 
此次入宫之行,夏夫人带着满腹的心事回到夏府。夏家人知道了夏夫人带回来的消息,全都吃了一惊,急得团团转,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毕竟这属于宫闱秘闻,他们要打听原因可不好打听,他们更不能吵吵嚷嚷的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夏家的人焦急的同时又小心翼翼的打探起来。

    事实上,进过了一番小心翼翼的打探,夏家真的打探出来了一则消息。那就是皇上钦点皇后的时候竟然还有外臣在场,这个外臣就是张知节!

    皇上钦点皇后,竟然还将张知节宣召到了宫里陪着,最让人吃惊的是,皇上竟然还问张知节的看法!这可是钦点皇后啊,皇上竟然去问一个外臣的建议。

    这一下把夏家的人惊的目瞪口呆的同时,忍不住浮想联翩!没想到张知节和皇上的关系竟然如此的非比寻常!既然张知节连皇上选谁做皇后都能说的上话,那有些事情,张知节未必不能帮上忙!

    张知节并不知到有人正在打他的主意,事实上他已经将此事撂开了手,这宫闱之事张知节也不好插手,张知节除了听正德皇帝抱怨唠叨几句,也没有什么能做的,当然了,这种事他自然是守口如瓶。

    事实上,他甚至连徐佳颖都没有告诉,准备将这事烂在心里。不过此时他的心情还是极好的,因为近日太后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