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庄子的故事 >

第488章

庄子的故事-第488章

小说: 庄子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能够在别人的评价、鄙视等等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吗?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庄子发现:我们只要达到死猪不怕开水的那种精神境界,我们就无敌了。

    无论你们怎么说我,怎么评价我,我都当着耳边风,我没有听见,我没有看见!

    当别人看见宋国君王又给庄子家送来了银子和丝线,一个个又觉得无话可说了。

    唉!这就是命啊!

    人家不需要努力,就可以享受生活、人生!

    而我们呢?

    skbshge

第924章 庄子著书() 
等到所有人都认为庄子就是那个庄子时,庄子才不再那么地刻意做作,才开始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人生。

    他的人生不是混时混日子,不是来编草鞋、皮鞋的,也不是种地的。而是!传道!

    传道才是他的人生,拯救天下苍生,才是他的人生。

    现实就是这样!理想就是理想,现实就是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一层什么,让你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想传道人生,把道家学说传遍天下,拯救天下苍生。而现实告诉他,无法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别说传播道学了,就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还传播什么道学。

    你的生命都不存在了,你还传播什么道学。

    你自己都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你还拿什么去拯救别人,更别说去拯救天下苍生了。你自己都无法拯救自己,你还如何去教导别人?

    你只有自己活下去,很好地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你才有资格去教导别人。

    为了保命,为了保护自己一家人的生命安全,他在宋剔成面前承诺了“四个永远”。永远不当官,永远不传道,永远不叛国,永远不离开宋国……

    不传道是指不公开传道,而不是真正地不传道。

    庄子在发誓的时候,就在心里盘算好了。让他不传道那是不可能的,就是死他也要传道一生。可为了家人,他不得不妥协,作出不传道的承诺。

    不传道是指不公开传道,而不是真正地不传道。

    在发誓的时候,庄子就在心里盘算好了:通过心界传道,通过写书来传道。

    他的发誓,是被宋剔成逼迫的,是对宋剔成的发誓。宋剔成一死,誓言作废。

    通过心界传道,宋剔成是不会知道的。通过写书来传道,只要宋剔成一死,他的书就可以流传于世了。

    为了生存,为了家人能活着,庄子不得不依顺于宋剔成,答应宋剔成的一切要求,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因为!宋剔成他有这个权力和能力,让你死。

    这是无法抗拒的!就跟人要死一样,是无法抗拒的,你不想死都得死。

    在表面依顺的背后,不放弃我们的追求和人生,那才是生存的智慧!

    抗争!是在依顺都无法得到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

    抗争!不等于是无畏地牺牲。

    我们需要抗争,但并不是用生命去抗争。当生存没有保障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用生命去抗争。

    当我们做一个顺民还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还不能保全自己和自己的亲人生存的时候,我们才能用生命去作抗争。

    抗争!就要彻底!

    抗争就要彻底,而不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是无常,是没有底线!彻底是有底线!

    依顺!表面上是无奈之举。可实际上,却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正如入乡随俗一样,也是一种依顺,也是一种无奈,我们不能说不去入乡随俗吧?是不是?

    依顺、入乡随俗都是对别人的一种依附、尊重。但是!我们不要因此而丢失自己的底线!

    我们是有自己底线的人!

    当宋剔成以为他的外甥庄周变成良民后,变得没有出息后。当周围的人都以为庄子堕落的时候,当曾经地道家护法士都以为庄子就这么废了之后,庄子的业余时间,都扎进了“故纸堆”中。

    他一边研读古书,一边编写竹简。

    墨家的藏经洞内,有无数墨家收藏的典籍。不说比大周朝的藏室的藏书还多,最起码收藏的书籍都是史学和科技方面的经典。

    如果不是为了做样子,迷惑宋剔成和周围的人,庄子是不用编草鞋、皮鞋,更不用种地的,他家收藏的金银就够他们一家人生活一辈子了。

    不!以庄子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可以生活几辈子。

    庄子漆园当镇吏时期,当道学领头羊时期,经卖儿之手收藏许多金银玉器珠宝。自从娘亲与宋剔成相认后,又得到了许多赏赐。这些财富加起来,够他们一家人生活几代了。

    当然!要是以富二代的身份和消费水平去生活,自然是没有多少的,是花不了几年的。

    可为了随俗,白天的庄子,还是要编草鞋的。特别是赶集的时候,他必然会坐在那里一本正经地编织草鞋。等到赶集的人散了,他又躲到房间里,看古籍,写竹简了。

    种地!自然是少不的。每次他下地的时候,都会惊动左邻右舍,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这些都是他有意而为的,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他下地了,他家没有钱。

    每当宋剔成送来银子的时候,他家都要吃得好一些,也大手大脚一些。其实!一样是做样子给别人看。花一阵子后,又开始装穷了,让别人认为他们家就那德性,有钱就花,没钱就耍赖,不存钱的人家。

    只有这样!小偷才不会光顾他们家。

    小偷偷东东是不会去穷人家偷的,原因就在这里,穷人家没有银子可偷。

    装比?其实!这不是装比而是无奈!

    现实生活给予我们的无奈!

    在讲道方面,庄子很有一套。可在写书方面,庄子很差劲。他不知道怎么写才能让人看下去,才能让人理解。

    要知道!在战国时期,能够看书的人,能够拥有竹简的人,是少数。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是买不起书的,也收藏不起书的。

    书的成本很大,一般人也写不起书。

    战国时的书多为竹简和锦帛,竹简相对来说便宜一些,而帛书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大周天子都很少用帛书,诸侯也很少用。一般是在下诏书什么地,才用一下。还有!就是记录重要地典籍,才用一下帛。

    最常用的,是竹简书。

    竹简书也不是那么便宜,制作工艺也不少。首先要选竹子,再把竹子剖开制作成竹片。再把竹片用麻线编连起来,再在上面刻字。最后!用墨或者是油漆涂描。

    对于一般制书人来说,也就是刻字,不涂描墨,更别说涂描油漆了。涂描油漆的竹简,属于高级书籍了。

    庄子写出来的书,都是粗装书,没有涂描墨,更没有涂描油漆。

    skbshge

第925章 解读古经() 
因为不知道怎么写书,所以!庄子开始写的书不是书,只能说是解经笔记。

    庄子是第一个用文字记录来解读老子《道德经》的人,他想用这种形式将老子的《道德经》系统地介绍给后人,让老子思想流行下来。

    作为道家学说传承人,这也是他必须做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分为前期与后期。

    前期一般称为“黄老派”,后期称为“杨朱派”。

    老子早期思想是受上古传承思想而来的,还不成熟。只能说是老子对道学、对道家学说的一种探索、理解,带有一定地传承性。

    而后期哲学思想具有一定地独立性,形成了自己独特地哲学体系。是从前期思想的束缚中跳出来,站在人的角度来解读人。

    而在前期思想中,更多地是传承,是讲天地,讲道的来源,讲人类当效仿天地之道而形成人道。

    后期思想主要传于尹喜,再由尹喜传杨朱,杨朱传庄子。后期思想由于非老子亲传,是由尹喜、杨朱而流传开来的。所以!后世之人都认为“黄老派”才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不认或者否认尹喜、杨朱以及庄子的哲学直接来源的老子。

    大多数人认为,杨朱、庄子的道学,是在《道德经》的基本上而延续的,并没有直接传承的师徒传承关系。

    老子后期哲学思想真正地传播者是杨朱,而不是尹喜。而将其发扬光大的人,是庄子。

    为了更好地让后人理解道家学说,庄子就从解经开始,首先需要解读的自然是老子的《道德经》了。当然!在庄子时期,还没有“道德经”这个词,只有“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

    道经是讲什么是道,讲天地来源,讲万物来源,讲人类来源。

    更多地是讲道,讲什么是道。

    更多地是讲有与无,讲“无中生有”,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

    其实!就是讲道的变化。

    其实!就是讲进化,万物都这经过千万年甚至是无数年进化而来的。

    由于古代人的脑发育和知识面还比较窄,所以!想把这些道理讲清楚,是很难地。所以!老子讲道时费了不少口水。

    要是用现代语言来讲,这个世界是进化而来的,万物都是进化而来的。包括天地宇宙星空,一切一切都是进化而来的。由于年代太久远了,我们无法去考证最初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老子就把“进化”说成是道,或者说是把最初的某物说成是道。由此!我们也是道。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将来会进化成什么东东,也许?由我们再进化出一个更奇妙地世界……

    德经主要讲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主要是讲人应该效仿天地万物,而形成人道。

    我们不会创造,但我们可以模仿,我们可以山寨。

    山寨这个词,现代读者应该很熟习吧!

    人类应该如何生活呢?

    我们可以效仿天地!天地是如何生活呢?

    德经的最后,是老子推断出来的人类的最后家园,那就是“小国寡民”。志气相投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跟人与人生活在一起与野兽无关一样。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人过人类的生活,野兽过野兽的生活。志气相投的人在一起生活,志气不相投的人与野兽无异。

    野兽要吃人,我们就把野兽灭杀。或者!压缩它们的生存空间。

    别人想把我们怎样,我们就把他们灭杀。或者!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生存是我们的目的和任务,人与万物一样,都是大地上的一个物种而已。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大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当别人侵犯我们的时候,别人就与野兽无异了。所以!我们就可以对他们进行灭绝。

    因此!人类就有“死刑”。

    战争!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执行死刑。

    德经讲的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细分。也可以说,只是讲了一个大概、大致,没有具体细分。

    而到了杨朱时期,就开始细分了。

    杨朱时期就把人提到了首位,站在人的角度上来看待人、看待社会、看待如何治理社会,以及人如何在社会中求生存。

    而老子的德经,就没有具体从人的角度来具体细分这些。但是!并不是说老子就没有考虑到这些。

    还是那句话,老子讲的是大纲,是“宪法”。而杨朱、庄子所讲的是根据“宪法”而下来的具体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

    就好比一个国家一样,一切法律法规都不能违背“宪法”。老子的《道德经》就是道家的“宪法”、大纲,而杨朱、庄子的思想就是根据老子的“道德经”这个“宪法”、大纲而来的。

    杨朱与庄子都认为:不解决个人的问题,就无法解决社会的问题。因为!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组合而成。

    个体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也是白活,也是庸庸碌碌一生。

    个体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者!选择了一个错误地思想活着,这个社会必然会混乱起来。

    试想?你以为自己的活法是对的,那么!别人的活法就是错误的。或者!别人的活法都是对的,我们没有自己的活法,别人怎么活我就怎么活。这就是“影子”的人生,依附于别人。

    我们的思想混乱了,活法不一样了,必然会造成相互冲突,社会不混乱才怪?

    比如说:有人认为劳资天下第一,你们都是我的奴隶。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么?谁是奴隶呢?相互之间不打起来才怪。

    比如说:有人认为弱肉强食,如果大家都这样认为,相互之间不打起来才怪?

    比如说:有人认为这个社会就是尔虞我诈,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诚信。没有诚信的社会,不乱才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