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庄子的故事 >

第299章

庄子的故事-第299章

小说: 庄子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先生?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齐君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基本上明了其他大臣的意思。见孙膑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由地询问了起来。

    “回禀大王!”

    孙膑坐在特制的轮椅上,拱手朝着齐君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道家是治心之术,庄子作为道家学说传承人,懂得治心之术,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想当年杨朱,他的师父,一生被人追杀,他都能安然无恙,死里逃生,就是很好地见证。

    庄子来齐国!目的很明显!一!他是来找容儿的。容儿,也就是墨家禽滑厘的孙女儿。他们俩有婚约,他是来完成婚约的。二!他是道家学说传承人,传道!是他的人生。他来稷下学宫讲道,可能是他的另外一个目的。我想?我们重用他他可能不会答应的。

    因为!在这之前!他经过秦国、魏国,听说秦国君王和魏国君王都见过他,都挽留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所以我想?庄子也一样不会留在齐国做官。

    还有!我觉得庄子并不是那么可怕?道家也并不那么可怕?齐君试想一下?宋国的漆园,那么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地方,在没有驻军的情况下,竟然让韩国三万大军全军覆灭。可见?在道家的治理下,也是有可取的地方。

    齐君不妨可以试试?我们请他先来皇宫讲道,听听他的道学?如果可取?我们何尝不能利用道家呢?如果不可取?我们再将他驱逐出境也不迟……”

    “这?”听了孙膑的讲解,齐君觉得有道理。不过?作为明君,他还是转而问其他智囊。

    “众卿觉得如何?”

    skbshge

第568章 忍痛割爱() 
“我觉得孙先生说的有道理!”田忌朝着齐君拱了拱手,抢着说道。

    通过察言观色,他已经看出来了,有许多人对孙膑所说的不满。如果他不抢先站出来说话,就有人会站出来反对。他先站出来了,就可以压住那些老油条。

    那些所谓的智囊,虽然智商很高,可都是精于世故的人,喜欢一边倒,喜欢“附议”。

    什么叫“附议”?就是别人提出什么主张,他们跟在后面附和。这就叫附议。不需要自己动脑筋想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而是!见风使舵。

    说白了!这种人就是混饭吃的,混时间混日子。只要站对队了,一生无忧,就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现在的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手握兵权,也算是齐君面前的红人。所以!他先发话,站到孙膑一边,自然就没有多少人敢公开反对。

    不过!也有一些的人,他们不公开反对,也不附议,而是!从其中挑出一样两样问题,质问孙膑,还装一副请教的样子。

    “我觉得?孙先生说的有一定地道理!我也觉得?庄子不能让他先去稷下学宫讲道,对!必须先让他来皇宫里,给君王和我们讲讲他的道。如果他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让他继续讲……”

    首先发言的是公子田婴,接下来的是其他皇子。再接下来的是皇子手下的谋臣,也就是各个皇子的老师,齐威王认为的智囊。最后!才是那些亲信。

    “我也觉得!不管这个庄子有才无才,他的名声在外。他经过秦国的时候,听说得到秦孝公和大良造卫鞅的重视。经过魏国的时候,听说也得到魏君的接待。

    听说在秦国的时候,庄子住在咸阳宫内近一年,专门给秦孝公和他的亲信讲道,给卫鞅讲道。可见!他还是有才的。没有道理,秦孝公和卫鞅也不会挽留他那么久?

    听说临走的时候,秦孝公和卫鞅赠送了百金和一车的绸缎等物品给他。由此可以证明,庄子如果无才,穷得叮当响的秦国,是不会如此的。是不是?

    听说在魏国的时候,魏君也一样招待他的。听说魏君让庄子单独给他讲道,并对庄子讲的,很认同。

    我还听说!魏国的大将军庞涓,那个嫉才的家伙,也嫉妒庄子的才能,也想陷害庄子,是魏国君王压下来了,不然?庄子跟孙先生的命运可能就一样了……”

    在大将军田忌的带头下,在田婴等皇子的附议下,果然!齐君手下的这些智囊们,又一边倒了,又一致认为:先请庄子来皇宫讲道,试探试探,按照“国际惯例”接待庄子。然后!根据形势而定。

    如果庄子愿意留在齐国做官,效忠齐国,那就更好。如果庄子只是路过,就效仿秦国和魏国,给他一些银两、物品,礼送他走人。

    如果他是来稷下学宫讲道的,想把稷下学宫当成他的道场,那就要看他的道学对我们齐国是有利还是有害了。要是有利,也可以让他留在稷下学宫,留在齐国。要是不利,只能想办法赶他走了。

    “你们说的,我基本上听明白了!”

    最后!齐君表态道:“对于庄子的去留问题,我自有分寸。现在!你们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庄子让那些声讨他的人,都停留在半路上了?而且!让那么多人疯了,那么多人都被他暂时地控制了……

    你们刚才!一个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想知道的是?庄子是如何做的?这才是我请你们来商讨的主要原因!孙先生?你见多识广,你先说说?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也确实是那么回事!刚才大家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都只是说庄子是个危险人物。可对于庄子是怎么做的,都没有人说到点子上。

    “这个?”孙膑面露难色,思索了一下,说道:“道家一直认为自己是治心之学,道家一直认为:要想治世必先治心!也许?这就是他的治心之术。我不是道家,不了解内幕。不过?我听人说过,道家有一套完整地修炼方法。也许?懂得道家修炼方法的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齐君又问其他智囊,结果!大家都一个个低头说自己不知道。

    又经过一番商谈,大家这才一致认为:正好借这次机会,请庄子进宫,听庄子自己怎么解释?如果庄子说实话了,说明庄子没有恶意。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先生、学生逼得他急了,才这样做的。如果庄子不说实话,就说明庄子这人不可信。

    要是不可信的话,怎么做,就不用明说了。

    公开拿他庄子没有办法,还不能暗算啊?是不是?

    就这样!齐君让大将军田忌以保护容儿、庄子为由,顺便将庄子、容儿请进皇宫。担心庄子不来,还特意加了一味,把孙膑搬出来。

    果然!一切在智囊团的预料之中,庄子来了。

    也就在田忌去请庄子的时候,皇宫内,还是加强了防备和准备。一!保护齐君的人身安全。庄子这个人不仅会武功,还会鬼魅之术,不得不防。二!一旦发现庄子有恶意,怎么处理就不用明说了。

    对于齐君以其智囊的作为,孙膑不好阻拦。不过?他并不担心庄子。他相信,以庄子的聪明才智,是可以通过这一关的。

    庄子要是这么一点能力都没有,杨朱前辈就不会选他做传承人的。

    要知道!庄子是庄不名、戴六儿的儿子。庄不名、戴六儿是他杨朱亲手杀死的。如果杨朱连这点都看不出来,他怎么可能一生传道被人追杀一生都没有死掉,他应该死无数回了。

    所以!孙膑相信!庄子不但能够成功过关,还能跟在秦国、魏国一样,得到齐君的赏识,由齐君保他平安。

    在大将军田忌去保护庄子,去请庄子的时候,齐君派人去给容儿准备一份婚礼。

    对于容儿,齐君还真的有些舍不得!要是把庄子怎样了,容儿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刚才他也与智囊们商量了一下。智囊给予的答案是:忍痛割爱!

    容儿虽然有功于齐国,可也只能将她杀了。

    skbshge

第569章 庄子见齐威王() 
在田忌的引带下,庄子与容儿跟随在后面进入齐国皇宫。

    皇宫内一切井然有序,护卫的兵士站立在道路的两边,一个个目光灵动,精神抖擞。

    到了内宫,护卫的兵士少了一些,而多了一些佩戴刀剑的贴身护卫。这些护卫守护在一个个宫殿的门口,可以自由走动。对不应该过来的人员,进行盘查。

    田忌出示宫廷内部行走腰牌,一边说明情况,护卫也就自动放行了。其实!如果没有庄子、容儿跟在后面,田忌是可以自由出入,没有人敢盘问他的,也无需出示腰牌。没有人不认识他,没有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因为!他是这些人的领导。

    走过几道长长地围墙过道,拐了几个弯,才到达齐君平时处理公务和接待内臣的书房。

    书房内,齐君认为的智囊和他的皇子们,都还在等候着。另外!多了几员宫廷护卫中的武将。武将们脱下铠甲,穿上朝服,坐在齐君下方的两侧后排。前排是重臣,他们坐在重臣的后面,好像是随从。

    孙膑也没有走,坐在特制的轮椅上,位置就在齐君下方的前排。

    庄子与容儿来到齐君案前,按照周礼给齐君行了跪拜礼。

    齐君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先是正襟危坐,一副君王地威严,好像给人下马威似的。见庄子虽然是个道家,可还是很懂得礼仪的,也就收起他的君王威严,抬手笑道:“请起!赐坐!”

    “谢齐君!”

    “谢大王!”

    庄子按照“国际惯例”,尊称“齐君”。齐君是当时齐威王从周天子那里得到的封号。

    其实!不是周天子赐封的,一般都是自己封自己为君为侯或者公什么地,只是在周天子那里讨得一个“律法”上的承认。

    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才具有法律效力。

    其实!当时的周天子,不!是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周朝势微,名存实亡,就已经由各大诸侯自己说了算。人家要封自己为“君”那就是君,要封自己为侯那就是侯,周天子只要批一下,盖一下玉玺就行了。

    不盖玉玺不承认的话,人家诸侯还不给你上供呢?势微的周朝,还指望诸侯们上供,以此来维持生存下去。不是指让周朝维持生存下去,而是!天子以及后宫等人生活方面能生存下去。

    只有那些小的诸侯国,才正儿八经地去周朝天子那里讨封,不敢自封,更不敢封王。不然?会遭受周边大的诸侯国的谴责,甚至是讨伐。

    容儿叫齐君为“大王”,是按照国内规矩办事的。在国内,子民都习惯性地叫自己的国君为大王。

    因为!容儿是齐国子民,她的身份文牒是齐国都城人。

    齐君的案前下方,早已给庄子与容儿两人安排了座席。两人落座后,又给齐君行拱手礼,表示感谢。

    齐君有些不敢相信,庄子一个道家,竟然对朝堂之上的君王之礼这么熟习,不由地问道:“庄子!听说道家崇尚自由、散漫!可你?却对朝堂之上的君臣之礼,相当地熟习,这是为何啊?”

    庄子笑道:“道家也是人!也需要融入生活。融入生活,就必须学会入乡随俗。在朝堂之上,就必须遵守朝堂之上的君臣之礼。在乡野民间,就按照当地人的习俗生活,不独立特行,不另类。”

    “那?你说的道家,怎么与我听说的道家不一样呢?依你这么说?你们道家没有特别之处啊?可是?要是那样地话?我们怎么分辨出来,谁是道家谁不是道家呢?”

    庄子拱手说道:“道家是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而内不化?怎讲?”

    “外化!就是指入乡随俗,表面上跟周边人一样。这叫外化!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但是!道家有自己的人生观,自己的原则!不管道家如何外化,如何入乡随俗,模仿周边人的生活方式,但他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处世原则,道家是有底线的……”

    “那?”齐君问:“是不是理解为你们道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不是!”庄子回答道:“从表面上看!好像是那么回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双重标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啊?道家表面上模仿别人、入乡随俗是为了尊重别人,不另类。

    其实!我们做人都是有自己的原则的,是不是?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们不可能对我们的敌人也说老实话,是不是?对敌人,我们就应该有所隐瞒。是不是?

    只要我们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影响别人的生活就行,不影响别人的生存就行!道家倡导的入乡随俗,主要还是为了融入生活,尊重别人,没有恶意。”

    “那?你说的?是不是说明你们道家顽固不化?”

    坐在下首的一位智囊,发话道:“你们道家表面上模仿别人,而实际上顽固不化。是不是?你说的‘内不化’是不是就是顽固不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