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疆图 >

第181章

大宋疆图-第181章

小说: 大宋疆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着,因为怕敌人发现,他们不敢点灯照路,所以不时被地上的石块绊倒,摔得头破血流,又不敢喊疼呻吟,是以十分狼狈,却幸好并没被敌人发现。

    熙谨等人在山中行了两个多时辰,虽然只行走了不过二十里的山路,却像跋涉了千山万水一般的辛苦疲惫。

    直到天色朦胧发亮时分,熙谨等人终于来到了山脚,出了山区。

    胡枫和大部队都在山脚的一处山窝里等着熙谨,看到熙谨等人平安回来,都欢呼起来。

    熙谨连忙下令噤声,不得大声喧哗,免得惊动了辽军,更何况现在只是出了山区,还没离开汉国的国境,随时都有遇到辽汉联军的危险。

    熙谨率领两千将士,出了山区,小心谨慎地向东行军。一路之上,熙谨十分谨慎,前后左右都派了探马探路,一旦发现敌情,立即回来汇报。幸好汉辽联军只是向南追赶宋军的大部队,并没向东边派兵,是以熙谨等人并没有遇到敌人。

    南雄关南北外的辽军,一直等到天亮时分,仍然按兵不动,并没有前后夹攻南雄关,他们遵众长官的命令,准备把宋军围困在南雄关内,困死敌人,所以仍然按照惯例,各派了一队“骂手”,前来骂阵,以侮骂羞辱敌人,迫使敌人出来应战。辽军判断宋军不敢出关应战,所以也没派大部队前来,只是派了一队骂手前来,若是宋军真敢出城,那辽军的大部队自然很快便到。

    那些骂手骑在马上,人人手执一面盾牌,在距离五百步之外,指着城楼,大声辱骂宋军是缩头乌龟之类的污言秽语。这些骂手虽然都不精通汉语,但对于一些骂人的汉语还是会说的,所以什么难听就骂什么。

    这些骂手以前来骂的时侯,宋军虽然不敢应战,但却敢在城楼上跟他们对骂,甚至用他们听得懂的契丹语辱骂他们,但今天很是奇怪,城楼上站立的那些宋军,并无一人出言回骂。

    骂手们以为宋军示弱,不敢回骂,又洋洋得意的骂了一通,却还是没有动静。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已经可以看清城楼上的宋兵有些不对。其中一个骂手大着胆子,又骑马向前行了二三百步,进入了弓箭的射程,城楼上的宋兵仍不射箭过来,而此时骂手也已经看清城楼的宋兵并不是真人,而是一具具稻草人。

    那些骂手大惊失色,连忙回禀长官。长官十分惊奇,连忙率大部队前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城门,进城一看,只有一具具稻草人,一个宋军的影子也没有,南雄关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辽军又惊又喜,一边痛骂宋军懦弱无能,只会逃跑,一边派人禀报长官,打开南雄关门,大部队从关内通过,向南追击宋军的大部队。

第三百五十二章:惺惺相惜() 
耶律屋质率领熙让等人,在马峰的协助下,一路向南追赶宋军的大部队,意图追上宋国皇帝赵匡胤。但曹彬却抢先一步,赶到每一座被宋军占据的城池,就指挥宋军利用城池阻挡辽汉联军的步伐。联军每向南推进一程,就会遇到宋军的阻拦,虽然宋军终究挡不住联军前进的步伐,但却被拖慢了速度,直到一个月后,经过无数的血战,联军才终于打到宋辽边界,把宋军全部赶回宋国境内,但此时赵匡胤早已经从容不迫地回到汴梁城了,曹彬也率军平安撤退回宋国。

    联军虽然没有追上赵匡胤,却也趁机收复了被宋国占据的城池和汉国之地。但每收复一座城池,都要留下兵力驻守,再加上争夺城池损失的兵力,辽汉联军从太原城出征时,原有十五万以上的兵力,打到宋汉边境的时侯,已经只有十万兵马了。

    耶律屋质和熙让等人,率领十万大军,赶到了宋汉边境的界牌之前的一箭之地,停止进攻。

    界牌的对面,曹彬率领着一支两三万人的宋军,摆开阵形。此时,宋军的后面和左右两边,不停地有赶来支援的宋军加入,队伍越来越壮大。

    耶律屋质望着越来越多的宋兵,踌躇不前,犹豫不决。

    熙让却豪情勃发,骑在马上,说道:“大王,此时正应乘胜追赶,直捣宋国的皇城汴梁。”

    耶律屋质摇摇头,说道:“不宜再进,若是再进,就是侵略宋国的国土了。”

    熙让说道:“我们大辽在汉国境内至少歼灭了十万宋军,就算进入他们的国土,那又怎么样?难道只许他们宋国侵略汉国,我们辽国便不能侵略他们宋国吗?”

    耶律屋质说道:“这几十年来,我们辽国和周国宋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虽然没有订下协议,但却不约而同的遵守,两国的士兵只许在汉国交战,无论谁胜谁负,都不能把大型战争,引发在辽宋两国境内。若是我们率兵进入宋国境内,那就是我们辽国侵略宋国,而不只是支援汉国那么容易了,很容易引发宋辽之间的战争。”

    熙让道:“便是引发战争又怎么样,咱们还怕他们不成?现在不是把他们打得丢盔弃甲吗?”

    耶律屋质道:“我国皇帝初登帝位,民心不稳,不宜和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作战,不然将会两败俱伤。这次我国出兵二十万支援汉国,已经是极为冒险之事,幸好胜了,一切无忧,若是败了,我国皇帝将会帝位不稳。我军虽然在汉国占了便宜,但若是真的打进宋国,那就会失去天时地利人和,和宋国在汉国的处境一样,只能失败。更何况,宋国雄兵百万,我们只有十万兵马,怎么还得过他们?”

    耶律休哥说道:“大王,当年我太宗皇帝,还不是以十万兵马,入主中原,进入汴梁,活擒了后晋皇帝石重贵。”

    耶律屋质正色道:“今日岂是往日?我太宗皇帝雄才大略,岂是我所能及?石重贵庸碌无为,又岂能和赵匡胤这样的一代枭雄相比?更何况那时的晋国兵荒马乱,石重贵自保不暇,便是没有我太宗伐他,他也坐不长久,国之将亡,可现在大宋国国富民强,上下一心,志比金坚,我们这十万兵马进入宋国,就是羊如狼群,不用十天,便会被全部歼灭。你们难道忍心,让我大辽十万健儿,客死他乡?”

    熙让和耶律休哥虽然跃跃欲试,但却也知耶律屋质说的有理,当下不敢再劝说进攻。那马峰等汉将,自己兵力微弱,全指望着辽军,见辽军主帅不敢进攻,他们更不敢相劝,万幸把失去城池夺了回来,已经是十分知足了。

    耶律屋质说道:“隆运,休哥,斜轸,你三人跟我前去。其他人不得跟随。”

    耶律屋质说完,纵马向前,熙让休哥斜轸拍马跟上。其他人勒住马缰,不敢跟随。

    耶律屋质奔到界牌之前,大声说道:“请曹将军出来说话。”

    那些宋兵见敌人只有四骑前来,并不射箭,又听有人请曹彬出面,当下禀报曹彬,曹彬带了几个部将,也纵马奔来,身后并无大部队跟随。

    双方在界牌之前,分别停住,相距只有三五丈远,都是只带了几位部下。

    曹彬来到时,耶律屋质等人已经停了下来,正在等着曹彬。

    曹彬勒停战马,在马上拱手说道:“在下曹彬,对边可是大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屋质大人?”

    耶律屋质也抱拳说道:“在下耶律屋质,素闻曹将军大名,也曾和将军多次交锋,只是还没如此近观将军风采,今日一见,将军果然神威凛凛,在下佩服。”

    曹彬说道:“败军之将,岂敢言勇。大王用兵如神,曹某败得心服口服。”

    耶律屋质正色道:“将军不必妄自菲薄,在下只是得了天时地利,才侥幸占了一些便宜。若是正面交锋,在下并不胜过将军的信心。”

    两人都是一国的栋梁之才,胸襟远超常人,他们虽是敌人,却有惺惺相惜之感,言语之中,不但很是客气,更显得敬重对方。

    曹彬说道:“不管怎么说,我军此次在汉国无功而返,都算是输了一著。”

    耶律屋质说道:“汉国和我辽国订有盟约,又年年进贡,以臣侍之,汉国有难,我辽国无法袖手旁观,实非情不得己,还请将军和贵国皇帝海涵。假以时日,我国将会派遣使者,前往贵国皇城,向赵天子谢罪。”

    曹彬道:“在下恭侯贵国使者。”

    耶律屋质道:“在下率领部队,就送将军到此,在下要回汉国皇城了,将军,再会了。”

    曹彬道:“大王走好,再会。”

    两人抱拳为礼,耶律屋质骑马转身而去。

    熙让盯了一眼曹彬,曹彬这才看到熙让的相貌,不由怔了一怔,刚要和熙让说话,熙让已经勒转马头,回转本营。休哥和斜轸连忙跟上。

    曹彬望着熙让的背影,喃喃说道:“天下怎么会有如此相似之人?难道说他也是……”

    曹彬想到这里,不由打了一个寒颤,望着熙让的背影怔怔出神。

    耶律屋质回转本营,和马峰商议,由马峰派汉军的部队驻守在汉宋边境,以防宋国再次侵略边境,耶律屋质另拔了一支万人辽军,协助汉军驻防,然后率领十多万大军,回转太原城。

第三百五十三章:回转易州() 
熙谨率领两千宋兵,进入宋国境内,再转折向西北方向,直奔易州。众宋兵经历这次战争,劫后余生,皆感幸运,只是想到牺牲的那些战友,又不由黯然悲痛。

    熙谨一边率军赶赴易州,一边派侯小仙和一队士兵前去易州汇报给巡检使郭进。

    熙谨等人并没有携带重型物品,只有一些粮食和兵器,但他们之中,骑兵甚少,步兵为多,只有中队头以上的军官才能战马,其他人皆是步行,而且还有一些伤员要照顾,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五六百里的路程,竟然用了十多天才赶到易州。

    距离易州城十里之外,早有郭进安排的一队士兵在等侯,看到熙谨等人回来,这队士兵一边迎接熙谨等人,一边派人回城飞报郭进。

    熙谨等人赶到易州城南门的时侯,郭进已经率领一队宋兵,在城门外迎接他们。这些宋兵用锣鼓欢迎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友。

    郭进远远看到熙谨等人,纵马向前迎来。侯小仙和几个前来报信的士兵跟随在后。

    熙谨越众而出,拍马向郭进行来,行到近前,跳下马来,单膝跪倒,说道:“卑职参见大人。”

    熙谨看到郭进,甚感亲切,毕竟郭进是他的直属长官,对他还算不薄,此次战场归来,劫后余生,再见到熟悉之人,自然倍感亲切,只觉得以前的那些不愉快的事,跟战争中的残酷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郭进也很感亲切,跳下马来,双手把熙谨扶起,双眼在熙谨的身上打量着,笑道:“你小子瘦是瘦了点,能活着回来就好了,快起来吧。”

    熙谨道:“谢大人。”

    熙谨挺身站起。

    熙谨带领回来的几个营指挥使,本不是郭进的军队,但由于临别之时,曹彬有令,以后他们就归属易州军区管辖,那这位易州的最高军事长官郭进,就是他们的新上司了。

    这几个营指挥使率领部下,齐齐向前,参见新长官郭进。

    此次支援皇帝攻打汉国,郭进派出了两千五百兵马,他本来以为这两千五百人,很有可能是回不来了,没想到竟然回来了两千多兵马,虽然多数都不是他的旧部了,但毕竟兵力没有折损多少,所以很是高兴,温言安抚那四个营指挥使。

    此次的总统领本来是军指挥窦江涛,营指挥使是祝司伟,但窦江涛和祝司伟都受了伤,无法指挥战斗,还是被士兵抬着回来的,而且他们的部下几乎伤亡殒尽,另四个营指挥使都在战斗中牺牲了,所剩不过三五百人,这三五百人是由熙谨暂时直接指挥带领。

    郭进接受过四个新营指挥的参拜之后,转头对熙谨笑道:“我听说你小子很受曹将军的器重,直接被拔提为军指挥使?是不是真的?”

    侯小仙在旁边对熙谨笑道:“军指挥使大人,我已经对巡检大人说了,你可不要怪我。”

    熙谨笑了笑,对郭进说道:“巡检大人,兵荒马乱之时,曹将军是暂时提拔了卑职,但现在卑职已经平安回来,职务的安排,还是以巡检大人的意见为主。”

    郭进说道:“曹彬提拔了你,若是我再把你撸下来,那岂不是不给他面子?你的委任状呢,我看看。”

    熙谨从怀里掏出曹彬写给郭进的书信,双手呈送给郭进。

    郭进看完之后,转身向身后的部将说道:“你们都看看,章熙这小子是曹彬将军亲自提拔的,就是曹彬不提拔章熙,老子也要提拔他,他是有功的,这是他应得的。你们几个家伙,不要背后说老子偏心。你们以后跟着老子好好干,老子也会提拔你们。”

    郭进虽然一口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