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支点 >

第71章

支点-第71章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的收容所管理机构和一个营的看守部队前几天已经撤到了外围,主要是负责对外联系和检查收发信件,办理物品供应、陪伴一总队外出人员等,警戒圈之内的事务均由一总队自行决定。

    之所以一直延迟到现在才这么做,主要是由于陈济棠等考虑到谢昌云不在广东,一旦发生什么事他们不太好处理,才采取了相对严格一些的办法,但也从不插手一总队的内部事务。

    谢昌云来到一总队时,总队长李一权已经率所有支队以上军官肃立在营地大门口等待他了。谢昌云便让跟他来的卫士们全部到收容所休息等待,自己一人上前跟军官们一一握手问好,然后就走进了大门。

    看到穿着粤军军服的军官士兵们挺胸抬头,举止规范,营区内环境整齐划一,谢昌云能够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完成这一转换期间需要用多么坚强的毅力来忍受内心的痛苦。

    所以,谢昌云看到了陪同的李一权等人欲言又止的神情,便放弃了先听汇报的打算,让李一权通知排以上军官立刻集合。

    不到十分钟,数百名军官就在总队部前的小操场上列队完毕,有不少人脸上还留着汗渍,身上也沾满了泥土。

    李一权上前不伦不类的宣布道:“现在请广东省保安副司令谢昌云同志讲话。”

    掌声中,谢昌云站在台阶上,用深情严肃的目光向下来回扫视了一遍后,便大声道:“同志们,一个多星期前我刚从陕北、也就是陕西省的北部地区回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已经突破了层层围堵,克服了无数险阻,长途跋涉两万余里,终于的到达了陕北根据地,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

    队列中立刻传来了嘈杂声,还有些人鼓起了掌,但很快又放下了手,队列接着又恢复了寂静。

    谢昌云带来的消息对这些人来说,虽然是让他们放下了一桩心事,但同时也清楚,想要回到红军队伍里去,不论从距离的遥远、还是从红军的纪律上来说,对他们都是不可能了。

    知道家在哪里却不能回,而当国民党又不甘心,这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有的人甚至紧咬牙关流出了眼泪。

    见此情景,谢昌云便命令全体军官原地坐下,然后站在那里向他们讲起了自己所亲历的长征,其中不仅补上了所了解到的湘江之战的情况,还重点对长征中的历次重点转折做了详细的论述。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虽然谢昌云的讲话已经停了下来,虽然其中大部分人弄不清楚这个被称为“同志”的保安副司令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但是谢昌云描述的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险境交叠的场景,仍人们的心潮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谢昌云抓住这个机会又道:“同志们,我给大家讲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现在虽然离开了自己的队伍,但是我们骨子里还流着红军的血,我们必须要像红军那样敢于的面对和战胜任何的困难。不穿红军的军装就不革命了吗?回不去了就没有出路了吗?不是。只要我们不放弃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剥削阶级,建设一个人民的国家的坚强信念,那么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用什么方式,我们都可以有机会创造条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奋斗。那么我们当前需要什么条件呢?一是外部的,就是要等待全民抗战的到来,无论共产党红军、还是国民党内的爱国人士、还是全国的同胞,都正在为此而努力,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第二个条件,就在我们内部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这就是我们必须极大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军事技能,建立一支用红军的精神,用先进的武器,用高素质的人员组成的新型军队,在抗日的战场上狠狠打击侵略者,打出我们的军威来,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真正的中华男儿!这也是我从陕北临出发之前,中央首长让我对大家的转告。”

    谢昌云的话音一落,坐着的军官们全都站立了起来,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军官们解散之后,谢昌云这才来到会议室听取总队负责人对部队情况的汇报。

    李一权首先起立汇报道:“到六月底为止,先后一共集中八千六百二十九人,经甄别交还收容所三百二十五人,因身体和其他原因转为从事劳动的五百八十四人,病亡六人,训练中意外死亡一人,现实有人员人七千七百一十三人。共编成

    四个支队、三个直属大队、两个直属中队

    接下来,总队政治部主任顾同林做了组织建设、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汇报。

    听完汇报之后谢昌云道:“你们一年来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但凝聚了队伍,而且也使部队形成了初步的正规作战能力,人员的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高打下了基础。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马上在部队中开展一次以实现阶段性目标转变为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做到让每一个人把想法讲出来,然后有针对性的把道理讲清、把思想弄通,把苦练本领的自觉性调动起来,并可以组织人员轮流外出参观韶关的建设和当地的民情。如果这项教育活动开展好了,接下来我们马上就可以转入全面建军阶段。届时将解除其余的的限制,增添装备、配发实弹、开展野外及合成训练,选派大批人员到军校进行培训,同时部队也全部实行军饷制度,并建立专门的后备兵员补充基地。但是为了能让我们公开的走出去,方便我们的对外交流,同时更是为了能把我们这支部队完好的保留下来并不断扩大,从现在起,各级党组织要暂时取消活动,所有党员的资格要暂时终止。我理解同志们此刻的心情,但是我自己也同样面临着这个转变,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我会把这里的情况向中央领导进行汇报,由中央领导来下达正式指示。我们虽然不再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军队了,但是毕竟血脉相连,红军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反而要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发扬光大,因此各级的政工部门要一律保留下来,继续履行好原来的各项职责。”

    随后,谢昌云将带来的五万元支票和一千多本书籍转给了一总队。下午又视察了营区设施和部队的训练,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谢昌云决意要将保安一总队打造成自己掌握的一只拳头部队。

    要离开一总队时,谢昌云把李一权和顾同林喊到了一边,拿出了两个信封道:“这是省保安司令部的一个空白关防,还有我给收容所写的一份手令。你们尽快派两个可靠机灵的人,多带上一些经费,回瑞金一带去打听一个在中央红军转移时被寄养在那里的三岁大的男孩。记住,他姓毛,小名叫毛毛。另外再到瑞金叶坪找我的父母,把我这封信给他们,请他们也帮着全力寻找毛毛,他们以前见过毛毛,可能好办一些。如果一旦找到了毛毛,不论花多大代价也要把他带回来。这件事马上就着手安排。”

    一说是姓毛,李一权和顾同林就把谢昌云要找的孩子是谁?给猜的差不多了,神色不由的严峻起来。

    从韶关回到广州之后,谢昌云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办,就是要沟通和陕北的无线电联系。

    因为暂时不可能自己单设一部大功率电台,而且还需要报务人员,所以谢昌云就直接就把这件事对陈济棠说了。

    对此陈济棠倒是一口的应允了,而且还建议谢昌云使用编练司令部新配置的那部电台。

    共产党大难不死,虽然偏居西北,但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极大,而且给谢昌云提供方便,也正好可以间接表明广东的态度,既避免了被老蒋直接拿住把柄,又一下卖了两个人情,陈济棠何乐不为呢?再者,有了快捷的联系渠道,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用得上。

    谢昌云快速学习了密码使用方式后,就试着给毛泽东发出了一封简短的电报,内容只有不到二十个字,就是通知到西安再提取二十五万的经费。

    毛泽东第二天回了电,电文更短,六个字:

    “收悉。甚慰,甚慰。”

    虽然对谢昌云没有表示任何的感谢和客套,但反而更体现了师生之间亲密的关系。而连续两个“甚慰”,则真实反映出了毛泽东此时轻松的心境。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已经到了向本就穷困的红十五军团开口借几千大洋的窘境。而谢昌云在离开陕北之后,这么快就有了连续的行动。足足三十万的大洋,不仅使中央和红军的困境得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解除,而且这笔看似毛泽东通过特殊途经筹集的巨款,也使得毛泽东在党内的话语权得到了更一步的加强。

第九十二章再次布局() 
在谢昌云离开广东的近一年期间,由于继续推行新政,和受粤汉铁路开通以及全国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1935年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更为巨大的成就。虽然还有一个多月才到年代,但是省长林云陔却脸露异彩、以慕容置疑的语气告诉谢昌云,尽管省内支出巨大,又向中央财政部主动提供了伍佰万元的粤赣铁路北段专项建设资金,但是全年的财政盈余累积肯定将不会低于两亿三千万元。

    于是心中有了底数的谢昌云,在回到广东正好一个月的时候,便在众人的翘盼之下,着拿出了一份今后两年广东省的发展框架的设想。

    不是广东没有能人,而是在对发展的方向以及规模、节奏等宏观方面,没有人敢自信能够比谢昌云把握的更准。

    实际上谢昌云还可以把时间再提前很多,但那样未免会给人以轻率漂浮之感,所以谢昌云在此之前还是走了一些必要的过程。但即便这样,在一个月内系统的提出两年的发展重点,已经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了。

    谢昌云提出,除去广东的内部因素,目前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国内大规模战乱结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增快,这些都是对广东未来发展极为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南京政府也得以腾出手来以强硬姿态解决与地方实力派的纷争,日本帝国主义继续加紧华侵略的步伐,国内国际政治矛盾进一步激化等,又是广东在求发展时无法躲避的不利因素。

    因此,谢昌云提出了必须在保持“契机与危机并存”这一清醒认识的前提下,继续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做好应对内外突发事件的准备的阶段性总方针。

    在此基础上,谢昌云又对几个做了大项分类展开。

    广东省的军政要员们翻阅着手中的这份绝密文件,一方面为广东在各方面将要达到的更新高度而备受鼓舞,但同时也都感觉到了今后的局面将会更加复杂,而且战争正在一步步的走近。

    在这种强烈矛盾的冲击下,不少人暗下决心,“如果此番再度应验,今后将不再对谢总参谋长(主任)的推断做任何枉猜了!”

    多次小型会议之后,陈济棠终于做出了按谢昌云提出了框架,来编制一份全面具体的实施细则的决定。

    而在另一方面,谢昌云则与廖广恩和廖广泽一起,对自己内部的下步发展也做了进一步的规划。决定处继续扩大内外贸易之外,将国外的投资继续放在股票、青霉素、以及与军事有关的电子、通讯、航空、机械、化工等领域;而国内新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四川重庆和江西赣州的地产业、以及陕北石油化工、新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药品生产等方面。另外,鉴于美国采取的“白银政策”和南京刚颁布实行的以法币取代包括银元在内的“币制改革”,肯定会造成世界性的银价进一步上涨,所以还要筹集相当的资金做一次短期的白银投机生意。

    但面对众多的需要投资的项目,廖广恩和谢昌云都感到了自身资金的严重不足。

    最后,还是谢昌云下了决心道:“该放的就放吧!我们把地产开发这一块全部让出去,另外在白银、股票和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方面也可以与人合作。但是这些也不是白给他们,要让他们在经济上获得利益的同时,在政治上必须对我们有所助力,所以对象必须选择好。我想通过何其轩与张静江联系,调动江浙财团参与进来。”

    廖广恩也赞同道:“做生意最忌过于贪心而量力不足,只能是有取有舍,何况江浙财团实力雄厚、与我们的来往也比较多,而且对南京方面的影响非同一般。如果能把他们拉过来,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之所以这么做,谢昌云其实还有一个想法没有说出来。他发展广东、支助陕北的目的并不是要绝对削弱国民党政府的实力,而是想让中国各派之间的差距相应缩小,并且增强将来中国抗战的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